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中国抗疫3·后疫情时代


#抗疫三部曲

大疫三年原本只是一句俗语,却再次在新冠疫情得到验证,随着202212全国解封后,国人陆续感染新冠并康复,新冠疫情也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了人们记忆标志着“2019.12-2022.12三年抗疫”的结束。抗疫的这一页翻过去了,但是时代进程却真真切切地被改道了。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疫情会对世界有很大影响,但是没有人想到疫情世界影响这么大,可回头一想,这又是某种必然

一、新冠留下的健康烙印

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大国做出“摘掉口罩”的决定,其难度比让所有人“戴上口罩”更难。而国家选择20221213选择取消“行程卡”功能,并陆续在地铁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进站口取消相关检查,是建立科学谋划基础上的。

作为一个非医药专业职场人,能想到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完成以下事项①疫苗经大量临床试验,被证明对抑制、杀死新冠病毒是有效的,而对人体无明显伤害;②全国人民疫苗接种率需在95%以上,且各种身体状况的人绝大多数无不良反应,而有不良反应的少数人也有补位的医疗手段保障生命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孩子;③新冠病毒已有的多个变种(含国外变种)经试验证明不再是致命的、致重症的,且基于对病毒变异的基本规律研究,可基本判定不会再次出现人体有更大伤害的变异株;④在全国人民集中感染并引发感冒发烧的症状时,绝大多数人可以居家吃药治愈,少数人需去诊所、医院打针,而医院接诊能力和药企生产能力都能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权;⑤这次集体感染,并诱发身体形成免疫能力后,此后无论新冠什么近亲远亲都不再对人体形成病症,更不具备较强传染性、致病性;⑥以上均是基于科学规律制定相关举措,当现实发生具备破坏性的小概率事件时,有备用手段保障其不扩散。

对于国家层面来讲,新冠抗疫的句号在20221230日基本划上,后面只是观察打扫战场。但是对于个人来讲,却在身体留下不可磨灭的健康烙印。
科学建立在置信区间上的,换言之,国家采取相关措施就算可以保证99%的人身体无碍,但是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大国1%意味着1400万人身体是有碍的。国家虽全力保证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但是依然有人因此去世;虽然各种媒体都在提醒基础疾病的人注意,但是依然有人因此叠加后病得更重;虽然国家已经把重难点抗在自己身上,但是依然有人被诊断为重度肺炎且需要自费治疗;虽然自身免疫系统战胜了新冠君,但是多年不生病的人却在此时被诱发其他病症;虽然感染后吃布洛芬很快治愈,但是依然有人出现二阳、三阳症状……
到底,这不是一场人类新冠病毒的单方面屠杀,而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虽然经过了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人类基本获胜,但是我们每个人身体的免疫系统在与新冠君战斗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所损伤,只是有的人是可痊愈的,而有的人不得接受另一种结果
如同法不责众,舆论亦如此,当所有人都被感染时,大家心情是一样的,可以携手面对,但是当只有部分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基于大家过去三年对此的恐慌心理,这种叠加的病痛不仅需要这些人自己承担,还不敢出来,因为如果讲出来没有人对他们感同身受,更有可能换来的是微不足道的可怜和肉眼可见的疏远。
命运本就多样,每个人需要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之重,继续前行时间会淡化一切,以不是答案答案形式教会所有人学会接受。不管怎样,我们至少不再担心新冠君会夺走我们的生命,这对于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们成功摘掉了口罩看清了亲朋好友的真实面容,解放了口鼻,更解除了心里那份枷锁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恐惧随着开放,而逐渐消散。
二、生活方式改变
毫无疑问,这三年是每个人一生注定难忘的三年,居家隔离、消毒防疫、入院治疗、抢购物质场景还都历历在目,但是回归本质,它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在健康、消费、生育心理方面生活习惯
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一场大疫本身是一次人类基因的优胜劣汰过程,这样的自然法则也非今天单独存在,自古以来便如此,我们能够出生就是无数次优胜劣汰的结果没有想要成为被淘汰的弱者,面对同样的病毒君,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展现出了众生相,有人因为感冒医院排队被感染发展重症,有人因糖尿病叠加去世……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加强锻炼、早睡早起营养均衡这些关键词都成为了新的热点。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回归原来的生活模式,但是社会整体而言是有提高健康意识行动的。
中医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中医的主要价值在于治未病,但是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大家看到中医不可替代的价值,使得以张伯礼院士代表的的中医领头人获得做大中医药市场的发展良机“促进中医振兴发展”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多家医院新开新冠中医康复科室。任何一个行业发展,既要有特定的时代机遇,更要有明星人物中医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2000年保驾护航,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可是华佗扁鹊级的大医家却在现当代未曾出现期待西医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医可取其精华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如同DNA的双螺旋结构,中西医相互成就促进全人类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储蓄习惯再次证明价值。相较于发达国家有较好的社会福利,故而人们往往没有存钱的习惯,但是中华民族能有今天也是经历过无数艰难坎坷,而这些历史经验让中国人养成了储蓄的习惯,用于抵抗随时可能存在风险。这次抗疫三年,无数人的收入来源被切断,若不是国人有储蓄的习惯,这三年肯定会更难过,国家居家隔离老百姓居家隔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房地产不再被追捧。在疫情之前,中国几千年来第一次全民对于买房这件自古以来的人生大事,如此地趋之若鹜。买房必涨,晚上车可能上不了车,没房结不了婚等言论一度甚嚣尘上,为此无数的普通家庭拿出他们穷尽一生的积蓄购买一套预售房,并背上了一辈子不敢想的巨额负债。自古以来,普通民众都是害怕负债的,因为他们知道利滚利的可怕之处,但是这个时代通过舆论压力让他们不得选择他们害怕的那种生活方式,这几年这种害怕正在上演真实的悲惨世界。而疫情出现,强制切断了人们的狂热情绪,冷静下来后的人们意识到了他们此前可能中了圈套,当消费者回归理性时,市场就会回归理性,价格也会回归理性买房必涨”的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居家隔离助力生育201611国家正式放开二胎政策2016年至2022年历年新生儿一孩占比为48%42.8%42.2%42.4%43%44.1%46.1%人口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不可一言以蔽之,客观上尽管高生活成本严重降低年轻人的生娃意愿,但是疫情的隔离生活让很多原计划准备孩子家庭,“意外”要了孩子
年轻人压力大了笑容少了。要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比前几代人大,那恐怕并不妥当,但是如果说他们经济压力最大,也有理由买房巨额负债(大部分买房在房价高点)、房车断供风险、育儿成本畸高、独生子女养老压力较大等等。而伴随着房子烂尾、通货紧缩诱发的高失业率、工资预期下降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发酵,当代年轻人明显压力大了而笑容少了。我们不能钻牛角尖去批判他们不懂得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自古以来普通百姓生活都是国家制度、舆论、文化所引导着前进的,例如:自古以来没有结婚必须买新房的,今天却让每一个人不得深信践行之,让无数人变成“刚需”且不自知。而与之伴随而来的,便是当代年轻人心理疾病发明显,头发早白、地中海、抑郁症等等,越来越年轻化、普遍化,可是这个时代物质大爆炸的时代,而人文社会发展满足不了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更高精神需求的诉求,这个问题正由社会普遍存在发展社会主要矛盾
疫情生活方式的另一个重要改变是,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准确讲是过度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的博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了一副新的画卷。
三、市场经济调整
疫情出现时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关键节点正好重合,中美博弈从暗斗进入到明争时代。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当前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外需受阻。疫情三年,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缩减,而中美经贸摩擦增加,在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世界工厂角色中国的大量低端生产制造订单正在被越南印度夺走。而受制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制裁,以及中国目前对发达国家高端市场的竞争Lieshi.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劣势,中国在中高端外贸市场局面暂未打开2019出口14.31万亿、202017.93万亿、202121.73万亿、202223.97万亿,在出口总额不断提高的同时,出口行业业者却明显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这种数据生活呈现得正好相反现象,在这个时代却普遍地存在着。
内需拉不动。尽管央行在采取降准等一系列资本市场输血的刺激政策,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整体低迷,企业个人缺乏贷款动力,反而是通货紧缩的气氛越来越浓烈。房地产市场几乎被腰斩,车企不断降价促销,社会失业率不断提高,商场、写字楼空置率越来越高。从国家统计局报道的数字2023年前三季度GDP增加5.2%,但是从周围人生活质量来讲,却是幸福指数不断下降,对未来的焦虑明显增加。因为疫情加持,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大量实体不断倒闭,虽然数字经济创造了很多新的岗位,但是“数字+实体”并未起到“1+12”的作用
房地产作为中国过去十年的支柱产业,在就业、税收、GDP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政府通过向房地产商卖地和收税获得的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大量城市修建地铁这样回报周期长的项目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银行到房地产商,都对这种资本流动模型形成依赖,为提高不动产流动性,制度上启用预售制度,有的地方政府还放松监管,另一方面铸造蓄水池把社会资本引入,这样就打造出一个全民参与充满活性的资本运行机制,把全国人民的钱流动起来了。正是因为上下游对此游戏规则的过度依赖性,导致行业监管失灵,进而未在房地产泡沫并不大时及时踩刹车,导致如今房地产市场以局部自爆的形式挽救中国金融体系,政府和银行作出部分让利后,让供应商、刚需买房最后兜底,房地产商也需要在退场前割肉。房地产市场的快速萎缩,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吃紧,而为做好平衡医院院长接连落马,为政府运转输血,恐怕医院院长做梦也想不到蝴蝶应有朝一日以这样的方式发生在他们身上。而本次对医院体系的反腐,仅限于院长级别,并不是主任医生、设备采购岗没有腐败,而是保证医疗体系能够继续运转下去不能因为几百个亿就导致全国医疗体系人人自危,都被动做“清廉”医务者,这样以后便没有人会主动选择白衣天使了,准确讲届时白衣天使质量必然下降,优质人才更有利可图的领域流动。
但是,住房全国人民需要的大额商品,在其落幕后,暂时很难找到相应的替代品补位支柱经济,失业、停供、法拍房等一个个成为当前的热点与社会民生难点问题,在这场国民经济的转型中,又有多少普通人成为牺牲品?
疫情让房地产的疯狂降温,却也同时突然刺破了经济畸形循环,在建立新的秩序之前,必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混乱,可能是三到五年(从2021年下半年算起),或是六到八年,而这段混乱的时间,会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更多的是资本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恐惧,使得紧缩进一步加剧。在这个市场经济调整方向关键时期,每个人需要经济紧缩时保住工作、省吃俭用、增加储蓄,以对抗可能风险,同时观望国家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方向,将个人发展国家发展相挂钩,以创造更大社会价值方式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报酬。
四、社会舆论的多样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每当我在新闻媒体看到网友对钟南山院士进行恶意攻击时,就感觉一种可悲。需要时候,众星拱月;不需要了,就众人踩。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如此对待民族曾经的英雄?深感可耻。
舆论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需要有容许多样化声音的包容性,否则便丧失了其生命力。但是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最基本的民族精神,共和国勋章是授予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突出个人,而国家获奖者的调查远远比一个网民来得全面、深刻,经过国家认可的钟南山院士,却被网上的宵小拿着一点未经证实的信息在那诋毁,钟院士当然不会在意这些声音,因为这会浪费他宝贵的时间,但是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却是一种耻辱
有人说疫苗根本没用,就不应该打?说这话的人貌似也没有采取行动作为支撑
有人说口罩早就应该摘掉,国外不也没事么?他们只看得到他们想看到东西,总觉得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人,往往不具备实事求是的求是精神,总习惯拿着田忌赛马的那套理论用于对自己祖国进行贬低。
有人说居家隔离政策过于严苛,导致很多人失去人身自由?当他们还是活蹦乱跳的时候,却不知道有人在ICU病房抢救中。
当然,换个角度来讲,允许这样的声音出现,而没有全部禁止,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进步中国人骨子里是内敛的,相较于少数愤青无聊在网上的不良发言,更多的人为生在中国感到骄傲,为钟南山院士英雄行为感到敬佩,只是他们不会也没必要在评论区与网络喷子争个对错。像袁隆平爷爷这样的人,也会有人诋毁精神就像网上评论区讲的“喷子无所不喷”,这是人性的多样性所致,不可避免
一个国家发展需要各个行业、阶层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阶级的形成正是由于每个人家庭背景、智商情商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格局眼界等不同,这是社会结构必然性,也是稳定性。就像一片西瓜地不可能每个瓜都是好瓜,一个民族的公民也不可能个人都是人才,这既不符合社会规律的正态分布特征,也不利于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世界本就如此,与疫情与否毫无关系,我们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需要弘扬优秀民族精神使命感,尤其是在这个缺乏家族文化时代文化风向的引领需要社会上更多的人站出来,否则每一个个体因为缺乏家族文化的正向引导,便会失了方向,长此以往,这个民族的血性、团结、智慧、坚韧等优秀品质将会大打折扣。在这个城市进程加速推进的时代,在这个普遍异地就业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在这个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时代中华文化精神内核孕育着新的生机成为这个时代符号,引导着这个时代的人向前发展
五、国家崛起的艰难时刻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中华民族崛起关键时刻,在世界秩序被推翻、新秩序建立时代,从短期来看,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从长远看,中华民族崛起势必成功
新冠肺炎一度被以美国为首的某些敌对国家命名武汉肺炎”,一旦此举成功,将把全球新冠肺炎导致损失接引中国,届时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敌人罪人。而经过国家不断努力,获得世卫组织认可后,此举才作罢。而这件事方面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恶势力时刻想着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继续通过Aqua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霸权主义全球收割他国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综合国力崛起,使得中国在国际角力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不再任人摆布
16世纪起,随着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世界逐渐进入海洋时代,得海洋(及新大陆、殖民地)者得天下成为世界霸主。从西班牙葡萄牙到荷兰,从英国美国,每一次世界霸主转变,除了科技创新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外,都伴随着战争中国崛起之路必然会在客观上需要挑战美国Aqua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霸权主义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必不可少。正如同“没有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一样,中国崛起之路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
是因为美国的制裁,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断下降,中国也正努力逐渐打破美元与石油挂钩,让更多的贸易可以人民币结算,让美元不再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当外贸不断被遏制时,中国内需也出现阶段问题,市场经济活性下降,资本流动降速,商业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双双下降,社会发展出现迟滞性。面对中美博弈的关键时期,既需要上层建筑完善制度体系发展适配当前社会现状经济制度;也需要国人团结一致拉动内需,以内需的良性运转,换取一带一路国家外贸订单的信任,让中美博弈的天平一点点向中国倾斜。
六、国际局势激化升级
疫情时代全球面临巨大的考验,和平发展不再成为当今时代全球共识。
英国脱欧,虽然依然与欧盟有较多的互利共生,但是其脱欧事实反映英国留在欧盟的益处远不及脱欧的益处。随着英国远离欧盟这块土壤,而选择靠近美国,也意味着欧洲美国不再像从前那样铁桶一块。塞尔维亚、意大利国家逐渐成为中国的友好国家中国在西欧的盟友越来越多。
世界火药桶被点燃两个,俄乌战争背后是俄罗斯与美欧为代表北约组织对抗巴以冲突背后是以美国代表势力与阿拉伯国家的冲突。美国利用乌克兰对更加美好生活向往,把其家园变成战场焦土;利用犹太人的复国愿景,把巴勒斯坦人民赶下海。究其本质都是借助其手中掌握资源利用种族文化矛盾,激化地区争端,假他人之手消耗敌对势力,再从中作梗扮演救世主角色,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获得自身利益
南海对峙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一边鼓捣南海周边菲律宾、越南国家在我国南海海域挑起事端,一边不断加固中美贸易壁垒。故作姿态安排数次中美高层对话,却从未在行动上兑现承诺,更多的是让全球观众看他美国如何忽悠中国。殊不知,信誉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算美国无数次地伤害中国感情,但是中国依然待之如初恋,因为在美国“耍威风”的同时,中国在向全世界徙木立信,一带一路倡议正像手术刀一样,切割美国全球势力范围
1017日至18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个年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1国家41个国际组织的国际贵宾,跨越山海共赴这场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盛会,“一带一路”“合作”“共同发展”“现代化”“命运共同体成为高频词汇,中国正向世界输出“和”的中国价值观,以对抗美国世界输出“争”的美国价值观。当中国面对美国军事封锁、贸易壁垒、经济对抗,都不落下风,并在推行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让沿线国家感受到了切身的互利共赢的体验,那么中美价值观的博弈天平将逐渐向中国倾斜。
无论是房地产市场的畸变发展还是国际事态的日益激化,以及疫情对这个国家运行机制的体检,00后、10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他们不再像90后一样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落后走向信息化,他们的全部童年属于信息时代,这样的成长背景将孕育出新一代中国人才,在接下来三十年的中华崛起之路上扮演着新的重要角色,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增添新色彩,为世界融合扮演好中国角色
我们发现疫情很快被人们普遍遗忘,并不是大家的记忆力太差,而是面对过于重大的悲痛,每日回味并沉浸其中并不是一件性价比高的事情全民抗疫的故事,一定会在人民的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逆行武汉精神,也将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发挥着永恒的积极力量
疫情时代需要国人更加努力、团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下来的更大的时代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烈士陵园向曾经为国牺牲英雄哀悼,不如迎难而上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祖国来得更有意义;对于一个人而言,他所经历的所有艰难困苦并不是让他学会退缩与抱怨而是浴火重生后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抗疫中牺牲的每一个普通人
我们更不会忘记中国需要我们继续砥砺前行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