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因为热爱而写下1.6万字的文章《身韵——中国古典舞神韵之灵魂》。为方便碎片化阅读,特将原作分期整理。
——————————————————————————
(四)成熟期:结缘武术结正果(1957~1966年)
4.“武术”在中国古典舞进程中功大于过
尽管1957年二十八次研讨会推进了中国古典舞体系的建设,但从早起的舞蹈训练照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当时的动作质感依然带有明显的戏曲身段痕迹,尤其是中国戏曲“走不动裙”的传统审美,使得当时的舞蹈动作舒展性、延伸性不够,整体舞姿不够大气、挺拔,男生动作不够阳刚。李正一教授在教学中,还发现下肢动作不够灵活,转、翻、跳等动作重心难以把握,导致舞蹈编排受到局限。这些问题这让李正一教授困惑不已。幸运的是,1957年,李正一教授观摩了一次全国武术比赛,欣喜地发现了武术的舞蹈魅力,看到它比戏曲更舒展大方、更灵活机动、更英武潇洒的优势。李正一顿时茅塞顿开,欣喜地发掘起了另一个中华传统宝库:
一是武术的流动性、动作的幅度与对比强于戏曲表演,极具舞蹈性。二是武术的象形拳(如猴拳、鹰拳)的表演性、形象性弥补了戏剧形象的不足,能更生动地塑造舞蹈性格。三是武术的节奏鲜明,动与静、快与慢、松与紧、高与低、吞与吐所产生的轻重缓急对比十分强烈,更符合舞蹈的节奏特点。四是武术的基本功对个人能力的训练更极致,重心、弹跳、空中控制能力更强。就这样,风度翩翩的武侠少年与含情脉脉的大家闺秀结缘,开启了“玉女剑法”的修炼历程,并于1960年3月18日结成“正果”,诞生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教材,因其封面为绿色被业内人亲切地称为“大绿本”。(王伟老师曾使用过的教材/图片来自网络)
1963年,中央作出了“对音乐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问题”的讲话,简称“三化”。当时的北舞落实“三化”的举措有三:分校(北舞分为中国舞蹈学校、北京芭蕾舞学校)、并科(所有教研组全部并到教务处)、教改(强化侧重戏曲武术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改革,不仅使原有的教材有了大的突破,也使古典舞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古典舞的“洋气”“雅韵”弱化了,而“英雄气质”“刚武性格”更突出了。大气磅礴、突出工农兵形象的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也是这个时期产生的。
(《东方红》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三化”的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古典舞体系特有的细腻性、规范性,但因为武术融合更深入,以老师张强为代表的武术教学创新,从根本上弥补了之前古典舞体系核心能力的不足。一是讲究动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强调身法和技法结合。要求做动作讲求内三合外三合“六合”,强调上下相随,这对后续古典舞的发展极具启发。二是动作风格呈现开阔、豪放、舒展、大方的新特点。有力量、有速度、有气魄、撒得开,在性格塑造上与戏曲的风格、韵律、动律、技法一脉相承,在节奏、劲头、呼吸方面又有很强的民族性。三是加强了上身的表现力,提升了古典舞表现力。上身的幅度更大、更舒张、更松弛、更快速,使躯干的训练尤其是腰以上的训练更充分。腰的运动几乎贯穿到所有能力训练和步伐、跳跃技巧中,通过拧腰、转肩、晃膀子等训练,腰的运动可以有松有紧、有刚有柔,活而不死,刚而不僵,弥补了男生上半身训练教材的不足。四是能力训练得到新扩展。从不同拳派套路的动作、姿态、技巧中剖析整理出了舞蹈基训的动作种类——“活动动作”“步形”“身法”“腿法”“跳跃技巧”,提炼了踢腿的短句,在动作的流动中提高身体各部分的能力和连接的协调性。在“卧鱼”的练法上改变了过去孤立训练的模式,用踏步蹲、转身卧鱼、涮腰转身卧鱼、跳转身卧鱼以及各种技巧接卧鱼,如大蹦子接卧鱼、飞脚接卧鱼、旋子360接卧鱼等,使具有民族性特性的动作分类形成了训练的纵线。对传统跳跃的规律和技法有新拓展比如借势起跳、上身带动下身跳、空中盘吸二次发力等,为跳跃运用气息的提、拖、聚、沉提供了新思路。正是武术精、气、神的注入,使中国古典舞既能表现中国人温婉儒雅的性格,又能表现大开大合的气魄,使舞蹈的气韵提升到更高级的质感。至此,中国古典舞完成了从孕育、成长、成熟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舞蹈学科。它脱胎于中国戏曲,与武术“联姻”,充分吸取了中国戏曲、武术之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中国戏曲和武术中提炼出独特的舞蹈运动规律和形象审美气质,成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舞台表演艺术门类。
【荐5,待续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