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汉唐舞的风格特点


#汉唐舞#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

最近学了一支新舞《瑶光赋》,周子义老师编排的是汉唐舞风格。这是我第一次比较正式地接触汉唐舞。汉唐舞的舞姿、手型、手位等动律和特点与中国古典舞流派有非常大的不同,是中国舞的另一大流派(其它流派还有敦煌舞)。为了系统了解汉唐舞的特点,我从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结合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和老师的课堂示范,整理出本文。

本文内容基本上引用自网络上的文章,特此致谢。所用图片多从周老师课堂教学视频或网上视频中截图类似舞姿,非正式教科书专门演示的动作,如图文有所差异,纯属笔者个人问题,与老师的教学无关。文章中因笔者个人理解和整理有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汉唐舞舞姿特点
汉代、唐代舞蹈主要是乐舞,即边歌边舞,注重用脚击打节奏。由于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重视艺术的发展,舞蹈演出及交流活动十分频繁。汉唐乐舞吸收了黄河流域与江淮流域的文化,同时吸收了外国西域的风格,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汉唐舞蹈。

二十世纪末,舞蹈编导家孙颖授经过二十多年的刻苦钻研,有依据地创立了汉唐古典舞体系。它以汉唐精神及其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在汉代、唐代乐府舞的基础上,以古代文献、文物、现有民间舞蹈中的古代舞蹈遗存和戏曲舞蹈为形象依托(特别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呈现的舞蹈形象),对其片断式的静态形象进行动态连接,最大限度地复原其原始真实风貌。汉唐舞与从戏曲、武术传统中衍生的中国古典舞有所区别。

汉唐舞最大的特点是体态的“倾斜”、姿态的“三道弯”、动态的“不动形不成,形成仍在动”“摇肩摆胯”“边舞边歌”。舞姿造型以“失重”动作居多,形成了“不动形不成,形成仍在动”的独特风格。一般情况下摆头与顶胯的方向一致。

汉唐舞的服装为筒袖,有拂袖、抖袖、扬袖、搭袖等技法。

基本形态有斜塔式、半月式、元宝式、拉腿式和小垂手等,常用舞姿有斜倚泰山、白鹤亮翅、长虹贯日、指天问地等。

二、基本手型
(一)自然掌
五指放松、自然。

(二)平掌
五指并并拢,自然伸直。

(三)虎口掌
在平掌的基础上,拇指内收与食指相对。

(四)散掌
平掌的基础上,五指分开。

(五)拈花指
手指弯曲,拇指与中指指端相接。

(六)兰花指(也叫兰花手)
拇指内收与中指相对贴近,其余手指上翘。

(七)佛手
五指放松,扇形内旋。

(八)握拳
四指卷实,拇指弯曲压食指和中指之上。

三、汉唐舞手位

(一)丹(担)山式
提肘、翘腕、指尖朝后由指尖带动,将掌心平行于地面后传导到胳膊顺着指尖的方向,架起与斜后方形成担山式。注意小臂放松,只架肘关节,不要耸肩、背肩。

(二)(小)亮翅式
双手自然下垂,手心转回正面,大拇指主动捏回亮翅手形。沉手肘、提手腕,指尖放松自然下垂,形成(小)亮翅式。

(三)亮翅式
五指并拢成掌形手,大拇指分开放回掌心捏住。双臂举过头顶,指尖向两边分开,倒手手腕形成亮翅手形。双臂高于头顶为高亮翅。双臂伸于斜下45度为低亮翅。

(四)并翅式
双臂平行伸向一侧,一长一短(外侧手臂的长度约在内侧手臂的腕关节处),沉肘提腕,手掌虎口掌相对。

(五)挽臂式
单臂内旋,小臂手肘紧贴胸前,腋下不要张开。手腕折回并外转,虎口朝外,指尖放松下垂,指尖轻点肩,眼睛顺势看向挽臂式的方向。

(六)踏歌式
一只手臂折臂内旋,虎口掌掌心朝外。另一只手臂自然下垂于体前侧。垂直手臂侧的腿旁点地,另一侧腿为主力腿微屈。合肩合胯,身体呈S型。

(七)指问式(指天问地)
双臂微屈,分别指天和地。一只手臂内旋下垂于胯中轴,虎口掌指尖垂直地面。另一只手臂微屈举过头顶中轴,虎口掌指尖垂直天空。垂直手臂侧的腿旁点地,另一侧腿为主力腿微屈。合肩合胯,身体呈S型。

(八)追风式
左手臂微屈内旋下垂于脑后,虎口掌指尖松弛下垂。右手臂微屈找左手方向形成半圆相对,虎口掌之间松弛。左腿为主力腿微屈,全脚掌踩地,右腿小腿折起离开地面,脚掌自然勾脚(不要绷脚尖)。左胯随着身体的律动往左顶出去,身体呈S型。反之,右侧追风式亦然。也有一臂亮翅一臂担山的手型。

(九)拈花式
手臂屈肘,收紧腋下,手指成拈花指。拈花指侧的腿旁点地,另一侧腿为主力腿微屈,身体呈S型。

(十)垂手式(小垂手)
双提肘,折腕,分别置于胯部前后方。

(十一)托月式
沉肘,托腕过头,掌心朝上,宛若手捧满月,眼睛斜视向上

(十二)折立式
:手臂内旋手背相对,手腕主动从身体两侧提起至肩前,主动压腕,双手掌心相对折立与肩前。


(十三)环抱式
手肘弯曲,直腕环抱。

(十四)交臂式
双臂斜线交叉于身体两侧,一般为佛手型。

(十五)阴阳式
双臂向同一侧沉肘,自然掌型,手心相对。


(十六)折柳式
右臂折臂环绕于脑后,肘尽量过中轴线,手腕自然松弛下垂;左臂委屈于胸前,手腕松弛手指找向右手腕的方向。折右腰松右胯,身体呈S型。左侧造型反之。

(十七)长虹式
双直臂旁伸,一高一低在同一斜线,虎口掌折腕。

(十八)半月式
双手胸前合实,左手指尖主动向下,保持造型一上一下撑开。向右转头眼斜视上方,提肋挑旁腰形成半月造型。

三、汉唐舞袖子的技法
包括拂袖、抖袖、扬袖、绕袖、搭袖等。袖子的技法要柔中带刚地发力,使出手的袖子轻柔成线状。忌用拙力,否则袖子出手后会回弹,影响成型的美观。

(一)拂袖
它既是各种袖舞技巧的起始动作,也是各种袖舞技巧的连接动作。拂袖是用手臂,经过提腕带动手背和手指的提、撩从而带动长袖的舞动的一种技巧。


(二)抖袖
抖袖是运用气息将袖顺着手臂的方向迅速抛出,其方法是沉肩提肘,手腕发力,将袖身迅速抖出 ,然后,沉肩放臂,手腕松弛,将袖往远处松开。身体和气息向相反方向对拉,使袖梢在最远处展开,我们称之为落袖。这个动作最重要的是气息对袖体飘落的控制。


(三)扬袖
以肘为轴,或以肩为轴的弧线运动轨迹。用力方法是提气立腰,以臂带腕,向身体外侧或内测将袖身中段抛起。向身体外侧由腕弹拨,向身体内侧由指尖弹拨。在气息的托放中,使袖身保持弧圆的状态。这个动作要注意手臂、手腕、指尖发力的连贯性,掌握力度的大小,发力后手腕到手指的松弛,以及控制袖子的走势,保持弧圆状态。

(四)绕袖
这个动作分为外绕袖和里绕袖,用指尖带动手腕,通过向里或向外螺旋形拨动,沉肩送肘、扭转小臂,使袖身形成向内或向外的螺旋形态,与此同时,气息可以屏气凝聚,也可随着袖子的起落自如收放,使袖成为手臂的延伸。

(五)搭袖
通过袖子与身体的呼应和协作来共同完成“搭” 的过程 。在袖子落向预定方位是,身体要始终贯穿两个字:“接〞“迎〞,也就是在的搭袖的同时用身体相应部位如“腕”“肘”“臂”去配合袖法的形成,它体现在迎袖时身体的起势和袖式身体的落势之中,这个起与落又是由内在的气息引领的,它在身体与袖子的身法配合中,将身体与袖子相依相随,互衬互让的内在关系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汉唐舞的倾斜

(一)静态的倾斜。
在汉唐舞舞蹈体系中,最具有代表和风格特色的是以“斜塔”为典型的“倾斜”类舞姿,这里的倾斜可以通过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的倾斜指的是从静态的外形、姿态上来说。区别于一般舞蹈,汉唐舞的身体线条并不是垂直的,舞蹈造型有着明确的倾斜线条。在静态的倾斜中,首先从身体的结构上看,分为单个局部倾斜、多个部位共同完成的倾斜,整体身体倾斜。

第一种是构成身体的单个部位的倾斜,如头部的仰、躯干的俯、四肢的上扬等等,都能构成一定的倾斜线条。但是局部倾斜往往对主体线条产生的作用小。例如:头部的倾斜多数是着重表现人物的气度与情绪,用于表达某种感情,对舞姿的影响较少。如女子群舞《踏歌》偏头,用于表现花样年华,天真浪漫女子的娇俏神态。男子群舞《谢公屐》中的头部含梗是为了表现谢灵运恭敬谦逊的气度。

第二种是由多个部位共同完成的倾斜,比如两只手臂、躯干与手臂、躯干与下肢等等。这种自由组合的动作是灵活多变的,是决定舞姿的主要趋势。比如只由双臂不同位置摆出的“交臂式”、“长虹式”,这种由双臂构成的倾斜造型加上弓箭步、马步、屈膝前點地,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造型,这些造型居于倾斜性特征的主导地位,是汉唐舞的重要造型。比如《相和歌》中最后一个造型就是“长虹式”与“单吸腿”的组合。

第三种是全身倾斜构成的倾斜线条。造型仅为一条斜线的“斜塔”舞姿,具有明晰的倾斜形态特点。然后是从结构方式来看,分为两大类:单一的倾斜线条与复合的倾斜线条。“斜塔”舞姿就是典型的单一线条,而由“长虹式”加“单吸腿”是复合线条。

从角度运用上也可分为“俯视”、“仰视”、“拧式”斜塔。身体略微偏离垂直的倾斜造型。比如身体倾斜接近水平的“单吸蛙跳”、“山抹微云”等舞姿,这些都是高难度的动作,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最后从身体的重心来分,分为重心稳定下的造型、失重下的舞姿控制、空中塑型。如之前的“长虹式”加“单吸腿”属于重心稳定下的造型。总之,汉唐舞把倾斜作为最主要的身体线条特质。

(二)动态的倾斜。
动态的倾斜指的是在舞蹈运动过程中的倾斜。汉唐舞的重要动势特征是由身体的倾斜失重到完成舞姿间的转换衔接,失重是“倾”之势的前提,追求倾倒、倾斜、倾摆,即“不动形不成,形成仍在动”。

根据失重和造型分为三类:一是失重与造型同时形成,二是先造型后失重,三是失重状态时变换造型。

首先强调失重与造型的同时性,倾斜舞姿在失重条件下的停顿与控制。比如作品《谢公屐》中,舞蹈演员们经过身体俯视双腿深蹲再向舞台下场门斜上方推直身体,在造型与失重中完成“斜塔”造型。比如在《踏歌》中,演员们由直而斜,由立而倒,过程清晰明了,动势突出;舞姿“盘根半月”处在失重状态下的,经历由直立到倾倒的过程,使汉唐舞语言具有独特又强烈的动态和动感。

另外,倾摆强调身体和摆和摆动,也就是以头和上身为基点,脚下左右摆动,交换形成“斜塔”。这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倾斜动势组合而成。比如作品《执扇仕女》中,演员们以头为原点,通过脚下左右快速移动形成正反“斜塔”。女子群舞《踏歌》中,舞蹈演员们向斜上方向抛筒袖,形成一侧倾倒的“斜塔”造型,再立刻借助倾倒之势,快速上步,重心不变,形成另一侧倾倒的“斜塔半月”舞姿。在“若来若往”的转换中,身体不停的倾摆,使汉唐舞具有摇曳多姿的特点。


(三)倾斜的深远寓意。
首先是汉唐古典舞倾斜形态蕴涵飞腾在中国传统艺术上经常能看到古人们对于“飞”的设想与愿望,如汉代画像中的西王母“乘云气,御飞龙”;庄周的遨游与飞腾;诗人们对飞描写的诗句;建筑中飞檐、雷纹、云纹等对飞的强化等等。这些传统文化都体现着“飞”的文化内涵。因此,以倾斜为形态的汉唐舞也有着对飞的审美情节,倾身欲坠透露出飞腾、飞升的韵味。其次是倾斜形态透出流动的韵味。同时,着力于营造“流动气韵”倾斜形态的汉唐舞,在男子“斜塔”基本功训练组合时,上身相对保留,脚下快速调度形成如钟摆的身体运动方向效果。组合的核心在于变化多样的倾斜形态,在持续运动中,用不同的方式形成倾斜形态,营造出“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视觉动力,带有飞舞流动、大气盘旋的气韵感。舞种整体性格基调以传统文人精神的汉唐古典舞,用“骨气”贯穿倾斜形体,体现着飞腾而悠远的意境。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