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今江西)人。他博学多闻,对经学、史学、文学均有研究。
朱熹是南宋有名的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学家。他曾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春日》《读书观感》。
1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去泗水边赏春。无边无际的春光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春风的芳颜,到处花红柳绿,满眼都是万紫千红的春天。
这首诗是写春游的,写得意境开阔,生机盎然。在作者笔下,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万紫千红总是春”极富哲理性,值得仔细品味。
诗中不说“春日”,而写“胜日”,是选了春天一个特别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专程去到泗水之滨,寻求春日美景去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紧接上句,写寻芳所得,果然不失所望,看到的是那一片焕然一新的无限风光。
春天万物充满了无限生机,诗人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花前柳下,而是在辽阔的泗水之滨,放眼望去,春色一片,万象更新。
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既有诗人看到春色所引起的兴奋、赞美之意,也蕴含着对大自然冬去春来,四季变化的规律这个“理”的敬畏、崇尚之情。诗人毕竟是个理学家,他的诗论基础仍是“文皆从道中流出。”
何以见得? 一个“等闲”,一个“总是”,便透露了这一信息。第三句先回答如何觅得“一时新”的“无边光景”,答案是“等闲识得”,不必费力,不经意间就能欣赏到那至美的春光。为什么? 大自然冬去春来的规律使然,只要春光一泄,那必然是满地春色、满园春意。
结句“万紫千红总是春”,那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的景色,载着春天的讯息来到人间。结句是对美好春光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渲染,也是对诗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深入诠释。
自然有自然之理,世间万物皆有其道,所以凡事都应依理而行。这应该是这首诗
作者朱熹年少时喜爱文学,中年后下功夫习文,除了大量的说理文章之外,也不乏文学性极强的佳作。这首《春日》绝句就是广为流传、情景交融、寓理于景的佳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最著名的文学观点,就是“文皆从道中流出”,“道”本身就是“文”的本源。他的这首《观书有感》,就是以诗歌的形式,宣示他的观点。
2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中说:半亩大的池塘,池水清澈,像镜面一样展开,蓝天白云的倒影在明亮的镜子中徘徊。要问方塘的水怎么会这般澄澈,原来是源头有活水不断涌来。
全诗没有说理,而是将“理”寓于形象之中,它生动地告诉人们,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吸取新的营养,方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诗文比喻贴切,富于哲理。
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即不是很大,大约半亩地大,“方塘”是方正的池塘,“鉴”是镜子。从字面上看就是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在眼前展开。
其实首句就紧紧扣题,说打开书本的时候,就像清澈明亮的半亩方塘在眼前打开了一样。
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在清澈的水面上看到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变幻无穷,美不胜收。其实是说打开书本后,那无穷无尽的知识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仿佛展开了一个变幻无穷的世界。
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池塘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因为清澈才现出蓝天白云的无穷变幻。字面是说方塘水清,实际是隐喻人要怎样才能清醒聪慧、充满才智呢?
结句“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的水之所以如此清澈,是因为它不是死水一潭,而是有活水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不断读书、学习,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不同的思想,不断充入鲜活的智慧,才能像水一样澄清明亮,洞察万象,就如活水源源不断,思想永远活跃,永不枯竭。
这首小诗抒发了作者读书后的感想、体会。虽然是说理的诗,但诗人很有文学修养,没有摒弃审美效果,讲究艺术性,通过意象的创造,蕴含义理。所以这首诗为人称道,流传千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