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是最顶尖的诗人,不论是思乡、怀古、爱情等等各种题材,他都能信手拈来,吟出千古名句。
可就是这么一个顶级诗人,来到武昌黄鹤楼,面对高耸云天、壮丽辽阔,气象宏大的黄鹤楼景观,按耐不住,诗兴大发,准备写诗抒发心中豪情之时,发现早已有诗刻于此了。
李白将上面的诗反复吟咏多次,觉得真是妙不可言。其诗意可谓浩荡万千,与黄鹤楼遥相呼应,自觉很难超越。遂长叹一声,留下一首诗,搁笔而去。他在诗中说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没想到万能诗人李白在崔颢面前败下阵来,究竟是一首怎么样的诗让诗仙望而却步呢?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诗歌大意是:从前有仙人乘着黄鹤从这里飞去,此地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这里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晴日登楼眺望,汉阳一带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那面草木繁茂一片翠绿。日暮的时候遥望北方,何处是我的家乡?眼望烟雾笼罩的大江,顿生许多乡愁。
诗人巧妙地对黄鹤楼的抚今追昔,隔江寥廓的景物描写与诗人凄凉孤独的心情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人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他早期多写闺情诗,反映妇女生活,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慷慨豪迈,雄浑奔放。
崔颢这首诗情感奔放、雄浑,强烈的艺术效果,不仅让李白赞叹不已,甘败下风。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过“唐人七言律诗,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可见这首诗多为人称道。
黄鹤楼因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从此经过,费祎在此乘黄鹤登仙而去。
诗从黄鹤楼的传说落笔、生发。仙人乘鹤而去,本来就是虚无的事,而诗人以无作有,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说事。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下就把思绪引到千载岁月的时空中去,岁月不会再来,仙踪亦不可寻。眼前所见,唯有无际的白云悠悠千载。这两句十分精炼地概括出所有登楼者的共同感受,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顿生天地悠悠、岁月苍茫之感。
两联黄鹤一词再三出现,正是这种典型情感的具象表现,不仅毫无重复之感,反而使得气势更加浑然流畅。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把人的思绪从千年之外收回到眼前:登斯楼也,远眺整个汉阳城景色绿树掩映,放眼鹦鹉洲芳草萋萋。
晴日的景色是明丽苍翠的,但是诗人并未陶醉于眼前美景,乐不思蜀。而是由此牵出来千古话题“乡愁”: 鹦鹉洲相传是汉末祢衡被杀的葬身之地,一代名士的风采早已被萋萋芳草淹没了,诗人怎能不生空茫之感,产生乡关之愁呢?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由登楼起笔,到乡愁落墨。日暮时天色已晚,该是鸟雀归巢,游子回家的时候了。可是我仍身处异地遥望远方,哪里是我的家乡呢? 望着烟波浩渺的大江,思乡之愁如江水悠悠东流。
整首诗虚实互补、远近相衬,情景交融,创造了美好的艺术境界,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
从格式上看,诗的前三句并不工整。首联两句、颔联两句同用“黄鹤”一词,第三句几乎全是仄声,第四句结尾又是三个平声,且不对仗。但是诗人并不在意他的不工,而是一气呵成,顺势而出,自成佳句,正是“不以词害意”的典型。
后两联完全合乎诗律,对仗工整、平仄对应,结尾与开头呼应,达到虚无浩渺的境界,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这首诗虽为律诗的变体,却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可谓写景吊古千年佳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