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杜审言一首《早春游望》,流露出深厚的思乡之情


#古诗词#唐诗#杜审言#早春#美文

早春,这个充满生机希望季节,总是令人心驰神往。当冬天的严寒逐渐退去,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那么美好。


一场春雨过后,大地仿佛换上了新装。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点缀在田野间,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月早春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陶醉其中。


今天诗文与您分享一首清丽动人的早春古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是一首唱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景。


作者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湖北),迁居巩县(河南),唐代诗人,他是杜甫祖父


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历任隰城尉、洛阳丞等职,武则天时,任膳部员外郎。后因张易之兄弟牵连被流放,不久起用,官终修文馆直学士


曾与崔融、李峤、苏味道齐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者之一。


诗多为应制、酬答、写景之作,其中以五言律诗著称。


今天我们品读的这首唱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的《早春游望》。


晋陵是今江苏常州、杜审言在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宦游二十年。大约在永昌元年(689)前后,在江阴(今江苏江阴)任职,心情郁闷。


诗人与邻县好友陆丞一同唱和春游,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这首诗触景伤情,写游人对物候的敏感和思归之心。


诗歌大意是:  只有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才特别敏感物候季节更新。拂晓的时候太阳从海上升起,云霞满天,倍觉天气清新。江南春早、那里的梅花开放,杨柳青绿,和暖的春风催动着黄莺歌唱,晴好的阳光下水草一片嫩绿。这时忽然听到陆丞吟唱的古调新词思乡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杜审言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感慨和归思。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甚至伤感满目。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首句即抒发感慨,说只有远离家乡仕途奔波的人,才会节气物候的变化十分敏感。


这里用“独有”和“偏惊”两个词来强调诗人内心感受,既表现诗人这种感受的深切、独特,也说明诗人内心矛盾


为了仕途男儿不得不奔走四方,然而思乡恋家之情,又让人经受折磨自然见景伤情,连物候节气变化这种极其自然、平常的事情,都能引起诗人内心的敏感。


中间二联具体描述“物候新“,也是游望所见的具体内容诗人“偏惊”的原因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千古佳句,写岀了江阴春天最美的诗句


先写远望之景,早春二月、江南已是一派春色。清晨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照着升腾的雾气形成五彩缤纷的彩霞,满目灿烂。


一个“渡”字,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江南大地,处处梅花绽放,杨柳依依的景象。


家乡的二月寒气还未消,而江南却是梅红柳绿一片春色了。


古人眼中春神东帝,住在东方、日出于东方,江南沿海,好像春天与东升的太阳一起回到江南大地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蘸"。“淑气”是指江南温暖的春天气息,好像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歌唱;“晴光”是明媚的春光,它好像把水中的浮蘋染成一片嫩绿。


诗人用了极富春天色彩词语: 云霞、江春、淑气、黄鸟、晴光、绿,把望中所见尽收诗中。又用了出、渡、催、转几个动词,不仅把节候变化传达出来了,而且让春天更富有生命的气息,渲染出春之绚丽和温煦的暖意,也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欢快之情。


尾联“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笔锋忽地一转,从刚才在春天迷人景色的陶醉之中,突然伤心起来。为什么呢? 原来是陆县丞吟歌一首,突然触到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处,一下触发了诗人思乡之情,不由潸然泪下,沾湿衣襟。


“巾”一作“襟”。“古调”是对陆丞原唱的敬语,“忽闻”加重了诗人感到意外的语气。本来诗人思乡情切,看到江南早春,刚刚有了些欢喜,没想到让陆丞的诗触发了内心思乡之痛。


这个结尾即点明了“他乡虽好非吾故土”的深切乡情,又紧扣了“和诗”的题目。可惜陆丞原诗已失。


整首诗结构紧凑,首尾二联慨叹宦游的矛盾心情思乡之痛,中间二联极写江南春早,既上承“偏惊物候新”的“新”,又下启“归思欲沾巾”的情。用词精确,写景清丽,是一首文情并茂的好诗。


~END~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