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两天举行。
传说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今天诗文与您分享一首优美的《寒食》诗篇,一同感受古人寒食节的习俗与风情。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进士,曾任节度使幕僚等职,后因《寒食》诗受德宗知遇,官至中书含人,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
他一生经历了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目睹了肃宗、代宗、德宗三朝藩镇割据之乱,行踪遍及北方及闽、越、赣、湘等地。这样的生活阅历,对他的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他的诗多为酬赠之作,倾吐离愁别绪者少,安慰鼓励者多。其诗构思奇特,画面活脱,文辞华美,颇具特色。
这首《寒食》吟诵了寒食节帝都宫中花飞柳斜的美景,以及皇帝恩宠重臣,为五侯传送蜡烛的情景。此诗也巧妙含蓄地为读者留出了思考空间,值得仔细品味。
赏析:
诗的大意是:暮春长安城春意融融,无处不是姹紫嫣红,花红柳绿;寒食时节,皇城里更是御柳轻拂,春色满园。待到日落黄昏时,皇宫中送出御赐烛火,星星之光,袅袅轻烟,飘散到京城的权贵之家。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好似远景镜头,将帝都的春色尽收其中。
诗人写花不写颜色,不写形状,一个“飞”字,把暮春的花写活了,增加了帝都春色的灵动感,再加上“无处不”这个双重否定的句式,告诉人们帝都的飞花无处不在,帝都的春色无处不有。
接着,诗的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拉出一个中近景,将镜头对准了寒食节皇城中的御柳。首先诗人点明了节令一“寒食”,应了诗题,也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诗人更着意于御柳,一个“斜”字,将御柳随风轻拂的婀娜多姿展现无余,突显出皇宫中葱茏浓郁的春色。加之寒食节又有以柳插门的风俗,所以特写一笔御柳,更能突出寒食的气氛。
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进入诗的主题。“日暮”时分,意味着寒食节已近尾声,进入讨新火、乞新火的阶段。
这时镜头聚焦在宫中下人奉命传送蜡烛的动态画面上。一个“传”字,不仅把次第传送的动态表现了出来,而且暗示了皇宫中等级的威严与神圣。
我们似乎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烛火传递的侍卫在宫中穿行的匆匆脚步声。那么,这些蜡烛“传”到哪里? 蜡烛的“青烟散入”向何方? 诗的最后一句做了回答。
第四句“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一个美妙绝伦的广角镜头。“五侯”是一个敏感字眼,几乎是外戚、宦官的代名词。这句诗是实写,诗人不露声色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情,但诗人也流露出某种耐人寻味、不便直抒的情感。
“散入”一词用得好,是广角镜头的体现,十分传神地既显示了皇恩浩荡,也暗示了特权的盛行。
这首诗写了寒食的太平景象,写了皇恩浩荡,无有一字对现实的针砭、指责,所以得到德宗的欣赏。
据孟棨《本事诗》载,朝中补驾部郎中知制诰时,有两个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 “与此韩翃。”此诗虽受到赏识,但实则诗人意在言外,写的“汉宫”,实指唐室。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在中唐以后,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大有汉代末世的迹象。
好诗必定是含蓄的,所以诗虽描绘的是“寒食”节的太平景象,不管诗人当时是否有讽喻之意,我们可以发挥想象读出更深的含义。
夜幕低垂,走马传烛的盛景悄然呈现。烛光闪烁,宛如繁星点缀夜空,烛烟袅袅,弥漫着独特的芬芳,如梦似幻。然而,这美景背后却藏有讽刺。
五侯贵胄手捧烛火,尽享皇恩,而百姓却被禁点灯,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腐败现象,凸显了权贵的嚣张与百姓的无奈。
司马光《续诗话》中说: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这就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此夜走马传烛,既展现了寒食盛况,也映射了封建社会现实的阴暗。烛光与烟味,诉说着时代的冷暖,引人深思。这首诗亦被视为寒食节劝讽诗中的翘楚之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