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诗人登山遇禅缘,高僧指点写下一首七绝,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唐诗#李涉#暮春#美文#简介


柳绿杏黄映春色,蝶飞蜂鸣醉春光。在这草长莺飞的四月,出外郊游,徒步登山,沐浴在清新空气中,嗅着花香,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暮春之际,诗人都爱春,惜春,捕捉春天最后一抹风景。他们偷得浮生半日闲,远离尘嚣,观山望水,静赏春光,悠然自得品味着春天的韵味,感慨之情,挥笔写下自己最美的诗篇。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唐代诗人李涉在暮春时节爬山遇高僧指点,写下一首名作


登山?题鹤林寺僧舍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表面上看,诗人似已超脱世俗,过着悠闲自得神仙生活,实则反映作者内心苦闷及其精神追求。同时蕴含深厚禅意,深受历代文人墨客赞誉,且待与您慢慢细品~


作者李涉,是中唐时期诗人,自号清溪子,洛阳人。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后被贬为峡州司仓参军,文宗太和年间被召为太学博士。


性情旷达,喜游山水。其诗多写景咏物,含蓄委婉。有《李涉诗》一卷传世。


这首《登山?题鹤林寺僧舍》是一首题壁诗。


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始建晋朝的古老寺庙,原名竹林寺,相传宋武帝刘裕称帝后,才改寺名为鹤林寺。该寺山明水秀,风景幽美,加之离镇江城区较近,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寻找心灵寄找,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无数佳话也因此得以流传千古


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原本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日复一日的时光,忽然听说春将逝去,才勉强振奋精神来到山中寻求解脱。途中,他经过一个竹院,巧遇一位高僧,与之深入交谈。经过一番心灵的洗礼,诗人终于感受内心宁静与自由,仿佛在这纷繁尘世找到了半日的清闲。


“终日昏昏醉梦间”一句,深刻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状态。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与酒之间似乎总有着一种不解之缘。他们或以酒助兴,或以酒浇愁,无论是欢歌笑语还是长歌当哭,酒都成为了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诗人到底为何终日昏昏醉梦间呢?


诗人李涉当时虽为太学博士,但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藩镇割据太监干政、党争不断、民生困苦,大唐走向衰亡。有报国之心的文人志士、壮志难酬、所以借酒浇愁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生活常态。诗的首句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第二句“忽闻春尽强登山”,紧接上句。因为一天到晚醉醺醺的,连日子都过糊涂了,忽然听说春天快过完了,所以才不得不勉强打起精神登山寻春去。


所谓寻春也是古代文人逃避现实的一条路子,文人除了酒之外,由于受佛、道的影响喜好亲近自然,寄情山水,暂且忘记烦忧。这句紧承上句,又扣“登山”之题。


下联“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写“登山”,并未交代登山的具体情形,却笔锋一转写路过竹院遇到和尚谈得投机,难得在滚滚红尘的纷扰之中,得到了半日的清闲。


这次与高僧深入交流,使得诗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偷得浮生半日闲”正是他聊完之后内心变化的生动写照。从之前的“昏”到此时的“闲”,仅一字之差,却表达了李涉对自身现状的全新认识体会


也是作者登山的意外收获让我们似乎看到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山里走去,又踩着轻快的步伐返回的情景


结句饱含禅意,堪称诗中点晴之笔,表达了诗人在纷繁杂尘世中,难得寻得片刻宁静与喜悦,更蕴含人生,对世事深刻领悟。因此,深受后世文人喜爱与推崇,被誉为金句好评如潮。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从苦闷中走出,通过与僧人交流领悟人生真谛。他明白了要淡化功利之心,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时泰然处之,才能忘却过去,笑对人生,并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


全诗通俗易懂,朴实生动,颇有画面感。将诗人从苦闷到宁静转变过程刻画得真实生动,展现了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探索追求心灵解脱诗人形象


~END~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