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贾岛一首小诗,千锤百炼,成为千古绝唱,入选《唐诗三百首》


#贾岛#唐诗三百首#哲理#美文

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他写诗炼字以刻苦认真而著称,那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精挑细细选的诗集,百里挑一,优中选优,仅收录了77位诗人的311首诗作然而,贾岛却以其诗句的精湛与深邃,成功入选其中。


他那首脍炙人口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便是其中的佳作,年年被选入语文教科书,传颂千古


今天与您一起细品贾岛这首传诵佳作,再次跟随作者笔触,进入那茫茫云海的寻人之路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访友不遇是常事,但诗人却把它写得有情趣,有波澜。诗中有问有答,层次分明,意境各异。亦使天真烂漫的童子跃然纸上,诗意无穷。


诗的大意是:诗人寻访友人,未曾事先相约,所以非常不凑巧,抵达目的地后,却发现友人不在只有一个小童在家。于是,诗人站在松树之下,询问童子,他师傅到哪里去了?小童天真无邪,只道师父已入山采药,随手一指,说是在这大山之中。


然而,山林深邃,云雾缭绕诗人望着这广袤无垠的山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迷茫与惆怅,不知该往何处寻得那隐逸的友人


贾岛是有名的善于“推敲”的苦吟诗人诗作十分讲究结构布局,遣词造句更是严谨。这首诗虽简约,却内涵丰富,意境宏远。


题目隐者,一般指隐居山林,有学问但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只好避入山林的高人。当然,唐代不乏有士之人借隐居之名,行求官之实,走终南捷径。然而当诗人踏足此地,期望寻访这位隐士时,却未能如愿以偿,其中隐含的意义不言明了


整首诗采用问答的形式看似简单,实则凝结了作者心血智慧全篇四句中共有三问三答。


上联“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用词十分简洁精炼,询问童子省去了问的内容,直接写了童子回答


中华传统文化往往以松竹比喻人品高洁,所以隐者在松树下结庐,就有寓意其高洁品性象征意义童子回答师傅采药去了,而采药又常常是隐者生活的重要内容,或为养生,或治病救人。“采药”又有许多深意蕴含其中。


由此可见,这是一位真隐士,他不仅拥有医术,更能凭此济世救人,造福苍生


下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诗人再次巧妙地省略问句,使得整首诗的问答结构更显紧凑。


我们仿佛能听见诗人询问:“师傅去哪儿采药呢?”而童子简洁地回答:“就在这山里面。”紧接着,诗人或许又追问:“在山的哪一边呢?”童子回答道:“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得寻访者感到迷茫而失落! 这么大的山,若不主动返回,实在是难以寻觅。


尽管寻访不遇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音信不通,来一趟实属不易。但诗人没有不遇写得很无奈、后悔而是妙趣横生,展现了一种别样的意境


他通过问答的形式,着重描绘童子回答,而这些回答每一次都让人心生失望。然而,正是这种失望与迷茫,使得诗人笔下的隐者形象更加鲜活,更加令人向往

让我们通过想象去追踪隐者的脚步,越走越深远,越走越开阔,将一个远离尘世没有污染的自然境界,写得让人心生神往、意味无穷。


在用字上,虽然简单平易,但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青松、高山、白云以及白云深处那戴着斗笠、背着药篓的采药人,还有天真伶俐可爱的小童子都栩栩如生。


人和童子都在如画的山林之中,画面读者眼前徐徐展开。这也许正是诗人追求理想人生境界吧!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通俗清丽,展现情深意切的寻访之旅,无论从语言色彩意境结构上来说,都仿佛臻入化境。


后人历来也对这首诗推崇备至,大放赞辞,称其为“天外妙音”、“愈入化境”、“令人莫测”等,无不章显其魅力。确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这首诗不仅叙述了寻访不遇经历,更深刻诠释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有时追寻之物近在咫尺,却因种种原因难以触及。然而,正是这些遗憾与失落,使得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值得珍惜与回味。


愿你在生活保持一颗寻访之心,追寻那些美好而遥远的事物,体验人生的韵味与深意


~END~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