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爱情#摸鱼儿#美文
古往今来,爱情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无数文人墨客基于亲身经历,或源于生活观察,创作出众多感人的诗词。
在那浩如烟海的爱情诗词中,最令人感动的,当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一句,它跨越时空,触动无数现代人的心灵。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词的大意是:
问世间,情究竟为何物,竟让这两只雁儿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它们曾共同飞越崇山峻岭,跨越滔滔江河,共度无数春秋。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想起昔日武帝横渡汾水的盛景,箫鼓喧天,热闹非凡,而今却只剩寒烟衰草,荒野千里。招魂又有何用?楚王已逝,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但这双雁不会如同其他莺莺燕燕般,化作无名的黄土。它们因情深厚而名垂后世,待文人骚客,狂歌痛饮,再来到这雁丘处,祭奠这对亡魂。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他天资聪颖,七岁能诗,有神童之誉。但多次科举不中,直至兴定五年方进士及第,又因科场纠纷,不就选。三年后,中博学宏词科,委任权国史院编修。
他的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豪放婉约兼而有之,“清新顿挫,闲宛浏亮”,实为金代一朝之冠。
这首长调词题为“雁丘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彼时元好问十六岁,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闻了一个关于两只飞雁生死相随的凄美故事。
其中一只大雁不幸离世,另一只却不愿独活,选择了追随而去。它们的情感之深,令人动容。深受感动,于是词人买下了这对大雁,将它们合葬于汾水之畔。
词一开篇便是千古之问,荡气回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回答与设问一样的震撼人心,同时也包含着词人对殉情大雁的赞赏。
“直教”二字则显示出情爱的力量之大,无可抗拒,正若汤显祖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一深,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所不及之深,足以超越生死——“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此二句是词人遥想这对雁子曾经的生活,比翼双飞、举案齐眉,天南地北飞遍,春秋冬夏历尽,凸显出二者相濡以沫的恩爱过往。然而有“欢乐趣”,就有“离别苦”,自古天道如此,人难逃脱,雁子也不例外,它们更是其中的“痴儿女”,兴许比人类更为纯粹。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是词人对殉情大雁心理活动的设想,借痴情雁之口,言千古痴情人语。世间苍茫浩渺,孤单影只要如何面对? 曾经万水千山,都是因为有伴侣相随,苦乐才皆能度过。而如今失去了对方,“万里”“千山”之远,“层云”“暮雪”之苦,形单影只、内心凄苦万千,于是“自投于地而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又有《秋风辞》为证,云“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可见当年锣鼓喧天,棹歌四起,如今却是“寂寞”“荒烟”“平楚”。如此萧条的葬身之处,一来是为双雁默哀,二来用武帝显赫一时的事情、反衬雁儿款款深情将万古长存,以此说明唯有真情才是历久弥新,不会消逝于历史的洪涛之中的。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武帝已死双雁已去,招魂无用,悲鸣无意,表达了词人的哀痛之心,但下句便笔锋一转,写雁死留名,真情不殁。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这双雁子之所以与别的莺莺燕燕不同,全在于二者的弥坚情意,所以虽说是后世将记得这雁,但实际上是记得这情。
因此才会有许多怜其心意,懂其作为的文人骚客,携一壶酒,引一阕歌,来此祭奠。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最后一句,是从正面对大雁的称赞。词人展开想象,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他和朋友们一样的“钟于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将这对大雁的故事永载史册,成为后人传诵的佳话。
这阕词看似咏物,实际上却是在赞扬人世间难得的真情——此情超越生死之隔,不输帝王之荣,超越时间之久。将永远铭记这份情感的真挚与伟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