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绿叶繁茂,阴浓遮日,夏日悠长;暑气升腾龙舟雨。池塘水满,楼阁倒映其中。雨后初晴,荷花苞渐渐撑开,露出娇嫩的花瓣。
池塘边。青蛙齐欢唱,蜻蜓醉饮荷花酒。高树鸣蝉相和应,田地间,人们忙于丰收的喜悦。
六月,瓜果飘香。桃子水分充足,香甜可口;西瓜冰镇清甜,沁人心脾;李子酸甜有度,是夏天开胃果。
夏日之美,令人陶醉。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享受夏天才有的食物,乘凉,避暑,赏荷塘月色,听蝉声哇鸣,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1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是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被派任杭州通判时所作。
苏轼虽遭遇不公,但他性格豪放达观,恪尽职守。每到一地都尽力造福一方,关心百姓疾苦,热爱自然风光。
在晴朗的日子里,西湖碧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水光闪闪,西湖显得分外美丽。而在雨天,远处山峦在雨雾笼罩下,若隐若现,呈现朦胧的美感,也同样非常神奇。美丽的西湖,我想把你比作美女西施,淡妆也好,浓抹也罢,你总是那么迷人。
这是一首咏西湖的名诗,作者用历史上的绝代佳人西施比喻西湖的美丽动人,通过晴雨的变化,描绘了西湖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奇观。全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比喻贴切。
2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船上的笛声在耳边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此诗上联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下联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
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
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3
《六月雨十一首》
宋? 许月卿
麟笔大书六月雨,蝉声静扫一天秋。
天河倒挽甲兵洗,地宝咸归秔稻畴。
雨余欹枕轩窗月,天际归帆蘋蓼洲。
一饱了知天赐履,漉巾洗盏办新刍。
诗人用如麟之笔,描绘出六月的大雨。这场大雨仿佛是天河倒挂,将大地的尘埃和暑气一并洗净,为万物带来了久违的清凉。雨后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宜人的凉爽。
雨后天晴,诗人斜靠在窗边,欣赏着明亮的月光。远处的归舟静静地停泊在长满水草的洲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此情此景,让诗人深感满足和喜悦,他深知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
于是,他准备擦拭酒杯,开怀畅饮新酿的佳酿。这不仅是庆祝丰收的喜悦,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雨后图景,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不仅富有诗意,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4
《雨足晓立郡圃荷桥》
宋?杨万里
郡池六月水方生,便有新荷贴水轻。
雨后独来无个事,闲听啼鸟话升平。
六月时节,郡池的水正缓缓上涨,此时已有新荷轻盈地贴水而生。雨后,我独自前来,并无他事,只是悠闲地聆听那啼鸟欢歌,仿佛述说着世间的安宁与和谐。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时节,郡池中新荷初生的景象。雨后,诗人独自站在荷桥上,享受着宁静与闲适,听着鸟儿的欢鸣,仿佛能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和平与安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六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节,我们体验夏日的盛景、收获耕耘的喜悦,也在炙热和喧闹中,寻觅一分悠然与静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