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杜甫一首五律名作,道尽人间孤独与苍桑,结尾堪称经典名句


可以社会学习,然而,灵感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歌德


诗人总是在孤独中寻觅灵感火花,感受生命真谛,从而创作出触动人心的诗篇。


正如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在他眼里,孤独是一个人清欢


屈原写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与世界格格不入独处精神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苍凉无奈的孤独写下的一首千古名作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作者描写了旅夜所见微风孤舟、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凄凉、坎坷以及前途的艰辛。


安史之乱后,杜甫经历了几年的辗转漂泊,在朋友的资助下,好不容易在成都郊外建造了一处简单的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也度过了几年相对安定的生活


但客居在外,自己的遭遇总是和他人、和朋友紧紧相连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同年四月,严武去世,这样他失去了依靠,失去了一份养家糊口的职务,失去了长久依存的好友,他只能如一只飘零的大雁,携雏另觅新的居所。于是带着家人离开生活数年的草堂,乘舟由成都东下,这首诗便作于诗人飘零途中。


诗的大意是:微风吹动着岸边的小草,孤独的木船高耸着桅杆,停泊在深夜的江边。原野多么辽阔,闪烁的星星低垂在夜空;大江洪波涌起,水浪携着月影滔滔东去。能在世上立名,难道只靠着文章?年老体弱的我早就该辞官退隐。我还四处漂泊像个什么?就如同天地飘零的一只沙鸥。


这首诗用反笔曲语,倾吐了诗人内心的不平和牢骚,抒发了极度愤慨之情。这是用血泪凝成的诗篇,情感激越,感人至深,不愧为杜诗中的名篇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紧扣题目写旅夜的情景。岸边的小草在微风中抖动,孤独的小舟在江边停泊着。


这两句景色描写,实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射。辞官成都可以依赖存身的好友偏又去世,他只好东下。身世正如这细微的小草和无所依托的孤舟,在风中飘摇,在夜色中孤独地停泊着。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旅夜所见远景: 满天的星辰缀满天幕,在广阔的天空闪闪烁烁; 淡淡的月色随着江水的波浪涌动,滔滔东流。这是一幅极为旷达雄浑的景象,诗人面对如此阔大的景象,并不是表现自己襟怀的广阔,而要反衬出一个人大千世界面前的渺小和孤单。


我们仿佛看到在天穹、旷野、大江之中,星辰月光之下,一个老弱的诗人独立船头,前途无望,悲苦凄凉的形象。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景色的雄浑阔大更显出了自己的渺小与悲哀。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抒发诗人情怀诗人一生总想在政治有所作为,而空有一腔抱负而未能实现,反倒因诗作成就了他的声名。这样,杜甫人生在他自己表述来看,倒像有了一种反讽的味道。


因诗而名,并非诗人的本意,他是一心想在仕途上,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可是现在又“官应老病休”,这里说的无奈之语,实际上,他的失官,与老病并无太大关联,而是政治受到排挤打击的缘故。


青年时代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生活天宝五载(746),到长安的第二年,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  落入骗局,李林甫害怕考试中草野之士在对策中斥言其奸恶,遂使无一人及第,后来杜甫献赋上书希望求得引荐也都落空。


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安史乱后,杜甫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被授予 “左拾遗” 官职,但因上疏救房琯,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弃官入蜀,而又漂泊不定。所以诗人发出感慨,明明是上书言事见弃,却要说“官应老病休”。可见诗人内心多么悲苦无奈。


尾联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既是抒怀,也是自嘲。自己四处漂泊像个什么呢?不过天地之间一只沙鸥罢了。


这联借景抒情,将自己孤寂无助、飘零失意的状况比作转徙江湖的一只沙鸥,将全诗的悲怆情感提升到最高处,把一个天地之大却无处容身、满腔报国之情却无法实现的悲苦诗人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前两联写旅夜,后两联抒怀,但因景生情、寓情于景创造了阔大而又悲怆的审美意境,烘托出独立于天地之间飘零诗人形象,饱含着诗人一生的坎坷与不幸,凝结着诗人的血与泪,从而产生了极其震撼的感染力。


安史之乱后,杜甫心路历程可谓大起大落,经历了太多世间的快乐与忧伤,但他始终心系苍生,并创作许多绝美的诗篇,照亮盛唐天空,也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END~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