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是莲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们赏莲爱莲,更爱写莲。写莲花的诗不胜枚举。
唐代有不少诗人写《采莲曲》,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乡风光,都涉笔少男少女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如白居易的“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又如李白的“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古人笔下恋爱的美好场景,虽然和今人隔着悠悠千载,但在“爱情”这件事上,却具有穿越时空的共鸣感。
今天与您分享是唐代诗人崔国辅一首《采莲曲》,诗中生动描绘了恋人相遇的幸福场景,充分展示了青年男女的青春气息。
采莲曲
唐?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这首诗写的是一对恋人在采莲时相会的情景。江南水乡青年男女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唯恐失去对方,将两只采莲的小船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大胆炽热的追求和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崔国辅(678-755),唐朝吴郡(今苏州)人,另有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他精通书画,其诗大多篇幅短小,笔致清婉。《唐诗品汇》列其五绝为正宗。原有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此诗清新且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切,淳朴,是一首清新活泼的抒情小诗。
上联“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这两句的字词,诗人下了一番功夫。用“玉”形容塘边,比“绿”字显得明秀、准确,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与水相映的塘边风景:绿草丰茂,空气清新、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玉溆配以鲜花,也为人物的活动辅设了明丽动人的环境。
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得益彰,金灿灿的阳光下,水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令人无限遐想。
“金”、“玉”从色调上而言,也是完美的契合。黑格尔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是再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
崔国辅精通画理,明白诗,画的隐性沟通,他在诗中能很好地借鉴绘画的各种表现手段,尤其是色彩的运用,使得诗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绘画美。
接下来“争”、“乱”字,更是传神,活泼而生机盎然。“玉溆花争发”,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繁花似锦,色彩缤纷。一个“争”字,写活了百花吐芳斗艳的姿态。
“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与河流相通的池塘,也只流向一个方向,但由于采莲轻舟的此往彼返,塘中之水也回环流动起来。
一个“乱”字,既写水流的波动,又生动地表现出了青年男女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直接写人,而是通过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烘托出人物活动的情态,将人物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优美的意境,引人遐想。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倚,并驾齐驱。
“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凸现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却神态逼真地描绘出青年男女最纯真的爱情。
全诗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生命的热情,那份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不加雕饰,自然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纯净而强烈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千年前的少男少女,还是千年后漫步于街边的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份永恒的情感真谛。爱情,始终是生命中最绚烂的色彩,最动人的旋律。
如此诗篇,意境深远,韵味悠长。活力,率真、淳朴、自然的情感,让人在品味中沉醉,在沉醉中感悟,仿佛与古人同游,共赏那份跨越千年的纯真与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