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夏日的热烈尚未全然退场,秋日的序曲已悄然奏响。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虽名含“秋”字,但并非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已经到来。
民间常有“秋老虎”之说,是指立秋后,炎热的天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直至处暑节气后,暑气方渐消散。
1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抬头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仿佛变成了一座鹊桥,牛郎织女似乎正在玉楼之上相会,诗人期待七夕佳节的到来,憧憬爱情美好愿景。
寒蝉鸣叫声在耳畔喧闹响起,晶莹露珠在林间枝头缓缓滴下。一片叶子惊起了心中的情思。
立秋之时,古人将其分为三候:初侯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这三侯编织着秋天的故事,让这个世界充满诗意与浪漫。
凉风有信,寒蝉低语,愿与君共,天地良成,月喜丰收!
2
《立秋》
南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虽是立秋日,仍属三伏天,气候非常炎热,炎炎暑光如在蒸笼一般。
立秋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过了一半多,正如诗人自己也年近半百,更难免添了几分惆怅。
在大暑节气之中方才相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时间永远不会停留,年华老去是大自然的规律,又何必庸人自扰,为此多想呢。
立秋之后,天气不会再炎热很久了,也无须为一年中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而感到惆怅。
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3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坦然,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
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只能坦然面对秋风萧瑟。
人世艰难,但总有人能挣扎着不断前行,直到活出自己的我言秋日胜春朝。
立秋到了,匆匆的一季又过了,愿我们历经春夏内心依然温暖如初,愿我们有岁月可以回首,也有前程可以奔赴。
4
《立秋》
宋·王镃
西风吹绉碧纱衣,金井梧桐昨夜飞。
自汲井花调药罢,却簪秋叶满头归。
西风吹来,吹皱了轻柔的碧纱衣。昨夜落下的梧桐叶,到处翻飞。本想来汲取清晨的井水调制药汤罢了,归来之后却发现,头发上却沾满落叶,仿佛是秋日给予的俏皮装扮。
一叶知秋,一片落叶,一声蝉鸣,都是大自然的低语。愿你聆听这秋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美好。
5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留下玉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秋风吹来,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被视为秋天的使者,在古人眼里,它是有灵性的树木,不仅能引来“凤凰高栖”,还能感知宇宙,呼应时间的能力特别强,会在立秋日第一时间落下叶子。
立秋来临,暑气渐退,秋风送爽,梧桐叶轻轻飘落,虽然夏的余热还在心头徘徊,但愿立秋的微风能给你带来清爽与宁静。
6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唐·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在立秋之后的第一天,徐铉与友人朱舍人共同在宫中值班,度过了一个似乎并未因秋风而带来凉意的夜晚。
宫漏声声,时间似乎在此刻变得格外漫长,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闷。诗人心中渴望着林间的清泉与自然的凉爽,
却无奈身陷宫墙之内,无法消解这残留的暑气。宫中的华池与丰饶的稻粱,虽为世人所羡,但在他眼中却成了虚掷光阴的象征,让他不禁感慨,这一切的繁华与优待,似乎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对于林泉自然清凉的向往,让心灵得到真正释放和安宁。
立秋到,酷暑消,愿你在这一季清秋,不问世事沧桑,不说愁绪离殇,邀清风入盏,采花香入茶,与秋水长天,共饮秋光无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