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南唐中主李璟:两首词作,扣人心弦,美到极致


#李璟#南唐#古诗词#美文#人生哲理

李璟(916-961),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烈祖李昪长子李煜之父。


李璟初名徐景通、徐瑶(李瑶),于 943 年继承帝位,改年号为保大。在位十八年有余,最大政治就是灭亡闽国,吞并南楚,使南唐疆土扩至最大。


而后遭到后周进攻,失地连连,最终不得不割地称臣,被迫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李璟崇文,常与冯延巳、韩熙载填词作对,其词意境深远,言辞不事雕琢。现存词五首,四首与李煜词并收《南唐二主词》中。


今天分享李璟最有名的两首词:


《摊破浣溪沙》?其一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说起唐五代词,大家肯定会想到李煜、李后主,因为“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大夫之词”,所以李煜是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李煜达到如此的成就,不仅与李煜人生际遇词学天赋有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才情似乎流淌于血脉之中,就是李煜父亲——南唐中主李璟的基因和熏陶。


李璟多才多艺,气质儒雅,在词的创作上天赋异禀,故其文彩深深影响后人


这首《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李璟的代表作,千古传诵的名篇


词的大意是:


秋天池塘残荷香褪,粉白的花瓣渐渐显露出枯萎的苦褐色,西风吹起,一池绿波荡漾,暗涌下是满怀的秋愁。与韶光一同苍老的不仅是荷花与绿波,更有这怜花叹水之人,再不忍去池边抬头看一眼败叶,埋首顿见水波中红颜渐老。


缠绵的雨夜,梦见辽远的塞外风景,空旷、寂寥。醒来后,再难入睡,于是他的笙生呜咽声久久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词的上阕着重写景,因见秋景而生秋愁。


“菡萏香销翠叶残”,从秋池败荷写起,给人枯萎索然之感。


“菡萏”是荷花别称李商隐《赠荷花》云:“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这个称呼,比之荷花,也更显庄重脱俗。


在这首词里,是说花香消散,翠色残败。从色与香两方面描写了夏去秋来的池景更迭。而“翠”字比之“绿”字,更能与“菡萏”相搭配。


“西风愁起绿波间”,“西风”在诗词中多指秋风,而“愁”字非常明显地融情于景,将西风、绿水都拟人化了。


开篇两句最受王国维推崇,其言:“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古今人多只赏识‘细雨’两句,由此可见真正知心的解词人并不易得。” 这种“迟暮”与“芜秽”,恐也暗含着李璟自己年事已高,而南唐竟也逐渐落没之叹。


有了上文的铺垫,萧瑟的秋景已跃然纸上,后两句便直言人之哀伤。


“还与韶光共憔悴”,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香、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时间逝去的不仅有荷花美景,更有的是青春芳华,这也表现出李璟笔触的细腻、敏感与丰富。


“不堪看”三字,简短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下阕着重抒情,怀人念远,含恨倚栏。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细雨霏霏的夜晚,梦魂飞往那遥远的边塞,梦见辽远的塞外风景,空旷、寂寥。醒来后,再难也入睡,于是独自起身在楼内吹笙。


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便是词人排遣醒后倍增的孤寂之感。独自起身在楼内吹笙,“彻”字表明吹奏的时间之长,直到玉笙凝水而生寒,音声不畅结闷,方才作罢。


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禁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


“多少泪珠无限恨”,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


李璟一心想重振大唐王朝雄风,开疆扩土。然而,面对后周的强大势力南唐如江河日下,百姓流离,他痛恨交加,泪流不止


“倚阑干”三字,有说不尽之意,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把刚刚痛恨情绪冲上顶峰,猛然收煞,其所表达的情思正因有克制,反而无限悠长。泪不尽恨流长,此时此刻的凭栏意,唯有伤心人可解可懂。


整首词,语言质朴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摊破浣溪沙》?其二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渌波三峡暮,接天流。


这首《摊破浣溪沙》为伤春,春恨之作。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


南唐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与上一首词同样寄托着中主的忧国忧民之思。


首句“手卷真珠上玉钩”乃是特写,“真珠”和“玉” 都暗示女子身份华贵。另因卷帘一举,写出女子乃凭窗眺景,为后句写春景、春恨埋下伏笔。


“依前春恨锁重楼”,思妇卷帘观景,但春恨依旧。“依前”二字足见此恨年年有,“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加重了恨愁的质量,乃是堆堆叠叠,其后将之比喻为丁香,便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委实巧妙。


“锁”字是主观的心理感受用来描写春恨,无形中将之具化。同时也显出思妇内心的禁锢,言春恨锁在重楼内,实际上是女子被锁在了春恨里。


“风里落花谁是主”,以飞花自喻,在诗词也是常见的,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深闺女子见残红四处飘散,难免怜花亦自怜。


但这里比较不一样的是,词中思妇所哀叹的重点,不仅是花落,更是落花的无处归依。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子的身世飘零无人护持。


问花“谁是主”,虽是无理之问,却叫人读之心生怜悯哀愁之感。


“思悠悠”三字,将词中人的思绪拉得更长更远,以使得前文情感体验不被割断,同时铺垫下片。


“青鸟不传云外信”便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想来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收到一封信函,由此春恨又多一恨,杳无音讯之恨。


此句反用西王母汉武帝典故、青鸟本是信使,但这里反其道而用之,说其不传云外信,仿佛信使如青鸟者,也并非负责世间所有的消息。由此显出女子埋怨的口气,乃春恨之一也。


“丁香空结雨中愁”,以“丁香结”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并非李璟之创,如李商隐 《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但李璟的文思巧妙就在于将雨中丁香与前面的风中落花照应起来,这等风雨意象本就凄苦人心,更兼以落花喻人,以丁香喻心。正是“思清句雅”“清和秀颖”。而一个“空”字。在春恨之外,又添了一笔春愁。


全词的感情层层递进,越发深厚哀婉。最后仍是诗词中惯用的手法,以景语作结,留无穷余韵。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极言春恨春愁的深广辽阔。《摊破浣溪沙》比《浣溪沙》本调上下阕结尾都各增三字句,而李璟显然非常善于在这六字上发力,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天流”三字,不仅有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悠长婉转,又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气浑然。


词境最终从小小的女人心事里走出,便得浩渺宽广,耐人咀嚼。


时代进步与落后,皆深刻影响一代人;文学艺术亦然,李璟之词风,意境深远,不仅独步一时,更深深影响了其子后主李煜,使之在词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千古传颂的词帝。


~END~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