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有一天中午的日影最短,于是便把这一天定为夏至。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有一天中午的日影最长,于是便把这一天定为冬至。
到了汉代,《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正式纳入历法。从那之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为了中国人独有的时间轴。在两千多年的沿用中,有相当多的典籍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例如《礼记·月令》《星经》《五经要义》甚至是《唐书》《Songshi.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史》这样的史书对节气的记载也不胜枚举。但是这些大多都是零散的记载,只专门研究“二十四节气”的典籍却很罕见。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两气为一月,三月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个月内分为两个节气,而一个节气又分成三候。候,就是物候,是动植物根据时节变化而变化的节点。
第一册详细介绍了有关于节气的知识点,如月令源流、节序初置、月卦阴阳、寒暑相推、岁三难、占云物、二十四番风花信以及四时占验。
例如,“夏四月”分为“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时节气候抄》先是统将“夏四月”引用古籍介绍。
《汉书·律历志》:“大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
在“夏四月”,阳气育养万物,春酒已经酿成,要开始准备做夏衣,这个月要注意不行践踏毁坏之事,对犯过错的人有所宽恕。四月初八要请佛来供奉,四月十九蜀地的人还会过浣花节。在这个月皇帝还要举行祭祀,为百谷祈求甘霖。
立夏有三候,立夏一候蝼蝈鸣,立夏二候蚯蚓出,立夏三候王瓜生。
在每一物候的下面,会专门引用典籍,注释名词。如“蝼蝈”,《玉篇》:“蛙别名”。
“四月中气,立夏后十五日,斗柄指巳,为小满。物长至此皆盈满也。”
小满有三候,小满一候苦菜秀,小满二候靡草死,小满三候麦秋至。全书设计考究,采用大字排版,使得文字更加清晰易读;四色精致印刷,让每一页都焕发着典雅的光彩;装帧典雅大方,彰显了书籍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