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古代的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少女为妻?


一、为何古代男子偏爱娶十三四岁少女为妻?

自古以来,中原疆域就是一片烽烟不息战场。每每一朝一代,方兴未艾,便是王朝更替。自秦统一天下开始,大规模战乱就从未停歇。当年项羽乃是个雄才大略将军,与汉高祖刘邦称为垓下英雄。谁知最终竟败给了汉王朝,自此从西楚煮酒论英雄到东汉挥泪斩马阵,浴血征战竟成了常态
面对这百年来厮杀的惨烈场面,朝野上下无不承受着巨大的生命创伤。征战操劳,家破人亡,是每一户人家都难以避免的惨剧。仅仅几年的战乱,就足以让一方重镇家族覆没。再加上瘟疫的肆虐,人口锐减就理所当然了。经济凋零,加上赋税的沉重,民不聊生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朝廷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做出了一个无奈而艰难的决定——提高结婚生育门槛,将女子结婚年龄提前至十三四岁,男子十五六岁。虽然看似些微的调整,却能加快生育速度,从而迅速扩充人口。以往一个女子二十多岁才能结婚生子,等到六旬之年,也只有四代香火相传而已。而十三四岁就成婚,则到六旬之年已可繁衍至五代。朝野一心想要速战速决,一旦重振雄风,恢复过往的繁华盛世
这种做法理所当然地激起了一股婚配风潮。贵为天子皇帝自然做出表率。于是,一场场的选秀大典就此拉开序幕。每隔几年,便有一批十三四岁的婷婷少女被召入紫禁城接受皇帝的亲自考核。不论是唐朝武则天还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入选标准无一例外——十三四岁的芳龄少女。这无疑埋下了一个导火索,燃起了民间对这个年龄少女的一股狂热追捧。
贵人家的达官显贵,老爷们个个都是暗自羡慕嫉妒。他们居高位阔,向往谷饶锦衣玉食,岂能甘居人后?于是,只要机会,便纷纷步皇帝的后尘,娶这些年纪尚小的姑娘们为妻或是妾。而那些寒门贫民,每每见到这番景象,也是心驰神往,暗自希冀着有朝一日家道也能翻身可以如此享用美人芳泽。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种风气在士民之间更加盛行了。

Version="v112">

二、历朝皇帝挑选年纪妃嫔的传统

自有皇朝建立以来,帝王们就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在全国范围挑选芳龄少女充当后宫佳丽。这种做法称为"选秀",过程异常隆重,影响力也广泛延伸到了整个社会
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已有选拔年龄在十三四岁的美女入宫记载。这一传统沿袭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也丝毫未减。唐朝时期,选秀之风达到顶峰规模之大、程序之繁,前所未有。据记载,唐高宗李治便下诏全国范围内广纳美女入选者不分贵贱,皆被遣入东宫佳丽之列。
保证这一盛举的顺利实施朝廷专门设立了掌管选秀事务的官员,编写详细的选拔条例。对参加资格给出了严格规定:年龄在十三至十五岁之间,相貌出众,身材婀娜,举止大方。由专人负责遍访城乡,将符合条件少女汇总审查,最终遴选出上百人入宫宫女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明朝。据明人编撰的《永乐大典》记载嘉靖帝六年曾下旨在全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选秀,选拔的年龄标准为十一至十六岁。最终从数万名少女中精挑细选出五百余人,分别被编入嫔、妃、贵人等不同等级的后宫侍从之列。
其间的流程详尽而复杂,由地方官员主持初选,然后上报京师,再经过内阁重新评审,最后呈送皇帝确定人选。每一个环节都极为慎重,生怕错过什么绝色佳人可见皇家对选秀是何等重视。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有机会进入后宫,无疑是莫大的荣耀和幸运。
这种独特的传统不仅为后宫储备了大批嫔妃美人,也同时将"十三四岁的少女值得娶"的观念深植人心。一时之间,上至权贵豪门,下至寻常世家,皆视这个年龄段的少女为最佳佳偶人选。贵族之家更是趋之若鹜,纷纷仿效皇家这一做法。朝野上下,社会上下,渐渐形成了一股狂热的婚配时尚潮流

Version="v112">

三、古礼教下女性可怜命运

在古代社会女性出生便注定了悲惨的命运。她们生来就被视为次等的性别,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得忍受种种不公和磨难
首先,女儿在家中地位极为卑微。古人有"生男挈壷,生女当空"的说法意味着儿子诞生时,大事记之;女儿出世时,却只白白落了个空儿。女婴往往被冷落,甚至被遗弃、溺杀。古代名臣孔融就直言不讳地说过:"无嗣则无有室家矣,无女则无有后嗣。"可见女儿古人眼中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其次,女性从未拥有婚姻自主权。在那个专制的时代,一切都由家长作主,女儿命运也不例外。她们被父母包办终身大事根本无权置喙。更不用跟随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结婚了。有的女子甚至未及蒙受母亲的呵护就被嫁人了。祖母和姨母挟其徇私,将刚出生的小女婴许配给他人家中。等到十三四岁年纪,便要离开娘家,远嫁他乡。
再者,古代女子一旦出嫁,便彻底成了丈夫家中的人,从此命运操之于人。即便遭受百般凌辱虐待,也得忍气吞声。清朝乾隆年间,便有乡绅将十几岁的侄女嫁给自己六十多岁的哥哥为妻。少女含冤受屈,向外孙女诉说遭遇时,竟被无理斥责为"口伶伶,言语不逊"。可见,已婚妇女在古代社会根本无权发言。
不仅如此,女性还得在十分年幼的年龄开始生育。十三四岁的年纪身体发育尚未完全,骨骼发育又未止,就已经承担起做妻做母的重担。生产过程充满未知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囫囵的危险境地。产妇伤残、难产夭折状况屡见不鲜,使得古代女性的平均寿命男性还要低上几岁。
可怜的古代女子,从出生起便被视为低贱,全然不受重视长大就像个商品,被父母转手买卖。等到出嫁,又得顺从丈夫家族羞辱欺压,生命岌岌可危。正所谓"怙恶不偶",女性确实遭受着沉重的不公与磨难

Version="v112">

四、旧社会陋习下男女婚配的不平等

在旧社会,由于等级观念的深深根植,造成男女婚配权利的极度不平等。一些遗留已久的陋习,加之道德水准的堪忧,导致了满目疮痍的景象。
上层人家由于财富雄厚,往往独占着娶妻纳妾的特权。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世家大族,个个都是老小之家。老头子们拥有充裕的资财,就算垂垂老矣,也总能寻得一两个年纪小自己几十岁的少女,纳为妾侍或是小妾。
明朝著名理学家伊川所作为例,他六十五岁那年,已是两袖清风、高龄单身。一介书生只能以穷困为伴。然而当朝廷提拔重用他后,立刻就娶了一位十四岁的少女为妻,并纳了好几个尚未弹冠的年轻姑娘为小妾。从此过着与年富力强的世家老爷别无二致的生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那些贫困潦倒的下层阶层。他们往往穷困潦倒,终其一生无缘觅得佳偶明朝闻名遐迩的思想家、哲学王守仁年纪轻时就遭遇了家破人亡的变故。几经饥荒、战乱的摧残,他在民不聊生中艰难度日,四十岁高龄依旧孤身一人。
即使中产阶层的读书人,由于缺乏可观的财富,也很难觅得上佳姻缘。清朝理学大师顾亿林上有九个哥嫂,下有七个弟妹,家境相当贫寒。从小就食不果腹,好不容长大成人,却终其一生扮演着单身汉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家境不错的小户人家,在择偶时,同样存在某些祸国殃民的陋习。当时有一股骇人听闻的风气盛行,称为"收赘"。所谓"收赘",是父母与有身份有钱人家串通一气,将自己的女儿从小许配给对方。嫁出去时,不但要支付高昂的彩礼,还往往得供奉岳母、侍奉丈夫,每年遭受巨额剥削。

这种"收赘"的习俗,实则是父母们在贪婪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拱手相让给权贵人家。贫苦家长为了一点可怜的嫁妆,竟不惜牺牲女儿幸福和自由,遭人奴役。因此,往往引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无休止的勾心斗角。
这些种种令人发指的行径,无不折射出旧社会女性的巨大不公。不仅一直是弱势群体,而且连婚姻大事都得由他人摆布。上至贵族权贵,下至贫民阶层,都有着各自不齿的歧视做法。漫长的封建时期,贯穿着一股对女性的深深蔑视。

五、古礼因循守旧导致婚配陋俗难改

古代的婚姻制度,由于受到封建等级观念传统礼教的沉重束缚,导致一些陋习顽疾难除,婚配模式也无法与时俱进。
首当其冲的,就是古人固步自封、死守成规的思想意识。在古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礼记》就将"昏礼"列为最高纲领,将之奉为不可违背至理名言。它明确规定:"男冠而亲迎于外,女笄而归宗祀。"意思是男子到20岁经过冠礼后方可纳妻,女子至15岁时经过笄礼即准备嫁人。如此一来,男女年龄差距就被固定在了5岁左右。
而在《周礼》中,对男女婚配年龄有着更为明确的限制:"夫二十九而娶,妻十六而嫁。"也就是说,男子29岁才能娶妻女子16岁就必须出嫁可见古人对这个问题的僵化思维,将之视为理所当然、不容更改的永恒法则
其次,古人对于后代绵延的迷信执念,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陋习。他们认为女性生理周期只有30几年,如果晚婚会影响生育,因而人为地大幅降低了适婚年龄。在《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女子年十五,天癸至,任子生化……二十五六,斯素脱……三十三、四,阳气衰。"意思是15岁就到了适婚年龄,25岁开始衰老,33岁就绝经了。

Version="v112">
基于这种错误认知,许多父母竟对年仅十三四岁的女儿开始催婚,不许她们"老婆女"守活寡。明清时期才子人们的生平遗闻中,不乏这样的记载:"女年十三而适人"、"早年十四岁许配于人"。可谓集中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
再者,由于古礼教存在严重的等级分野,造成特权婚姻的泛滥。《周礼》中明确规定:"大夫许婚嫁以州里,庶人许婚嫁以乡里,士庶不可妄许。"这意味着世家权贵和普通百姓被割裂为天渊之隔,婚娶被严格限制在同等阶层之内。富贵人家凭借财力和地位可以肆意挑选年轻貌美的少女充门楣。
这无疑加剧了旧社会婚配畸形现象。达官显贵们借助世族地位权力,大举纳妾娶民女为妾侍,形成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局面。而贫穷人女儿命运只能瞧不起、被当作商品高价贩卖。
这些因循守旧的旧习,加之等级分野的加剧,造成婚配的扭曲与混乱。男女从此陷入了一个不公平的环境婚姻自主权被无情剥夺,即便苦难深重也无可奈何。礼教旧制成了一种无形的枷锁,使得婚配制度永无更新之日。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