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玺


转自公众号:印友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UyMTgwNA==&mid=2650948059&idx=1&sn=1907e66a705603c007588a4e677efddf


篆刻是我国所特有传统艺术,从开始到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就有用刀刻出的篆体文字(一般称为甲骨文),刀锋笔意挺锐劲秀,已具有较高"刻字"水平了。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把篆书雕刻在小小的方寸印章上的一种实用艺术品。因为使用方法是盖印,故又称为"玺印"、或"印"、"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


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多用铜质铸造,有官私印之分,形制多样,大小不一,大者六厘米见方,小者不足一厘米,文用大篆,字体结构紧严,章法多变,韵味醇厚,虽多为实用品,但不少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也随之空前发展。印制有规定,根据官阶大小略有差异,字多用摹印篆,方正平直,浑厚古扑,气势雄强。


汉私印种类增多,内容广泛,形式更为多样,发挥了古代印人的才智和创造精神,为我国篆刻艺术增加了光辉的一页。同时由于纸的发明、印章改"封泥"而渐以"濡朱"来铃盖印章,在使用上更开简便之门。


古玺,为秦代以前印章的统称。"钦"即后世的"玺"字。古文玺字或从"土"旁,即以陶土等材料制作的印章为"坎"。用铜等金属制作的印章,即称"铄"。后来以玉等琢成的印章即称为"玺"。

古玺的文字,多为战国的古文。现考证得知多半与战国铜器铭文相合,故确知为战国古玺,但其中也杂有春秋时代文字



古玺按其内容分,有官玺,私玺;按文体分,有朱文玺、白文玺。制方法多为铸印,少数白文也偶有凿印。私印中可分为姓名玺、吉语玺、图象玺、单字玺。按其外形分,则有巨玺、小玺、方形、圆形、杂形玺等。


在金属印材中,铜印数量最大,型制繁多,且延续时期也最长,故印学史上称明代以前为"铜印时代"。我国第一个印章艺术高峰时期的秦汉玺印,所使用的材质大都是铜的,或铸或凿,其文字、章法变化多端。


这些印章为我们学习研究篆刻艺术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金印﹣﹣质地柔软,易于镌刻。经久耐磨,金碧辉煌。最早始于汉代,多为皇家、诸侯所用,私印绝少。



银印﹣﹣银白色,性软能入刀,易氧化发黑。古玺最常见。《篆刻针度》:汉二千石,银印龟钮。明官一二品用银印。


铜印﹣﹣有青铜、紫铜、白铜、黄铜、七宝铜等几种。自商周至明清,历代都有。因沿用时期长,存世量亦多,官、私印皆有,或铸或凿,浑厚古朴,形式多样。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