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忧国忧民,或闲情逸致,或壮志豪情,或柔美含蓄。
总有一首诗,让你读来惊艳无比,总有一首诗,让你想起久久回味。
总有一句戳中了你的心,镌刻其中,让你感叹诗人的际遇,映射自己的内心,总也无法忘怀。
《蟾宫曲·春情》
元·徐再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多少人如同这句诗一样,从不懂相思,到深陷相思之苦,却又无法放下相思。
可是啊,没有人能陪着我们走过完整的一生,感恩遇见,感恩相伴的时光。便把相思深埋心头,远方还有更加值得珍惜的人。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有皓月当空,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这景致,宛若一幅山水画,美到人心底。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每个国家都有山有水,可是只有中国,山水融入了我们的性格,成为了我们的境界。
我们说“天人合一”,其实就是浸润在山水之间,感受天地的精神。
一山一水,一天一地,一阴一阳,读懂多少山和水,就读懂了多少中国。
《唐多令》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追忆时光,我们总是感慨良多,总觉得还未曾年轻,自己就已老去。
可世上哪有最好的时光,我们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时间的馈赠,都承载着最珍贵的记忆。
只要你愿意,哪怕已耄耋老矣,依旧能对自己说:我还年轻,我还能热气腾腾的生活!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写下这首小令时,李清照尚且年幼,可诗中对春花凋零,时光易逝描写的十分生动,当时就名扬京师,无人不夸赞。
时光总是如同流水一般,从指缝悄悄淌过从不留下痕迹,唯有四季变幻提醒我们,一切都终将逝去。
不遗憾过往,不辜负将来,或许已是我们对人生最好的解答。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古人曾总结出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那时交通不便,出门少则数月、多则几年,在风景如画的江南偶遇故交,该多么欣喜的事。
但几十年间,国势衰弱,沧桑巨变,民生凋零,两位憔悴的老人在颠沛流离中重逢,固然有欣喜,只是回想起二人初识时盛唐的无限美好,恐怕心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重逢都充满欣喜和欢乐,也可能是五味杂陈、感慨万端、悲喜交集,甚而苦涩无奈、哀伤叹惋的。
《花下醉 》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当年,李白写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句诗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一千古名句会被后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重新表达。
张先说:“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借酒消愁大多是中年人的专属。年轻的时候,可以躲在家庭的保护伞下,不容易受伤。
到了中年,自己就是那把伞了,八方风雨都躲不掉。然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苔》
清·袁枚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春天明亮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照常在蓬勃的生长。
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点也不自暴自弃,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依然象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因为它们都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充盈着,都有一个奋斗的使命守候着。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学时最怕看到的几个字也许就是“朗读并背诵全文”,后来忘记了很多人、很多事,但是很多背过的诗句却记得住,似乎都溶进了一生的记忆里,其中就有文天祥的这首千古名诗。
生活于乱世中的诗人词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饱含家国情怀,绵长深厚、恒久不灭。
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面对生灵涂炭的国土,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真正的英雄会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