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唐宋八大家丨韩愈


韩愈

一、文起八代之衰

“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赞扬韩愈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


“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从骈文发展来看,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文章走向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


韩愈自觉担负起“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历史使命,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与柳宗元等人领导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这场运动旨在恢复先秦朴实无华、不拘韵散的文风,使人们在文章语句的写法上摆脱骈文的一味讲究对仗对偶的桎梏,转化为服从内容需要长短皆宜的散文体。韩愈不仅是领导组织者,也是率先垂范者,创作出了很多震铄古今散文名作

唐宋八大家

这场运动使当时的文坛犹如吹进了一股清新春风,鼓舞了文人的士气。这场运动在文学领域开辟了新天地顺应社会发展文化传播需要,使东汉以来盛行于世的骈体文形成靡丽孱弱的文风得到根本扭转。千百年来,也引得后世无数文人顶礼膜拜地追捧。


二、道济天下之溺

“道济天下之溺”,语出《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意为天下沉溺、世风日下,必救之以儒道苏轼化用此句评价韩愈,是想说韩愈创立的“道统”学说,即文章蕴含道德价值观念,为沉溺的人们提供了有益引导。


统一说最早滥觞于孟子韩愈继承孟子,并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他说:“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他所说的儒者之道,即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道”概括地说,也就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

后来,不论是朱熹理学还是阳明心学都是遵循着韩愈所说的“道统”这一脉络而发展儒学。其哲学追求积极入世,也就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勇于担当,敢于担当


道因时代而异,因观念而异,我们这个时代的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追求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三、忠犯人主之怒

贞元十九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他在其位谋其政。这年,适逢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微服私访看到饥民遍野,百姓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他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今年虽旱,而谷甚好”。韩愈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揭露百姓惨状,指出地方官吏横征暴敛,最后请求皇帝特敕京兆府停征当年京畿地区的税收。不料反遭幸臣李实等人谗害,被贬为阳山县令。被贬阳山是韩愈为官以来第一次所受的打击,但他没有因被贬而消极。

阳山韩愈

韩愈任职阳山令三年,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当时韩愈“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韩愈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此时韩愈也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理论建树影响巨大,也是其“古文运动”深入民间表现


三年后,韩愈调离阳山,据说临走之时,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随。无论官居何位何处,韩愈都不忘济世安民这一初心在又一次壮举中,韩愈不仅将矛头指向贪宦,更是直逆龙鳞。

唐宪宗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使者去凤翔迎佛骨,长安时间掀起崇佛狂潮。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社会各阶层趋之若鹜。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为求供养,甚至有人废业破产、烧顶灼臂。已经严重影响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给征兵、劳役、官吏诸方面造成严重困难。在人民中,积怨甚多。韩愈察觉到崇佛之“弊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件荒唐事,要求将佛骨烧毁,永远根除不能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宪宗看了韩愈的上表,非常生气,要对韩愈处以极刑。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愤怒未平。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韩愈加罪太重,便就事情身为韩愈说情,最终韩愈被免于一死,但活罪难逃,宪宗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古城

潮州位于广东东部。当时那里是偏远荒僻之地,闷热潮湿,瘴气肆虐,这种地方去了基本就是有去无回,韩愈岂有不知?在赴潮州的途中,韩愈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内心郁愤,流露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也彰显了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一到潮州韩愈着手兴办教育,奖劝农桑,廷选人才传播文明。为了解决教育的资金问题韩愈甚至将自己每个月的俸禄,全部捐献出来


通过韩愈的整治,仅仅数月,整个潮州风气为之一变。据说百姓铭记韩愈功绩,遂使山河易姓。后世广为流传的《鳄鱼文》的传说里,他更被赋予了一种浪漫的神性。就连如今的潮州几处最有名的景点,几乎都与韩愈有关,韩江、韩山、韩堤、韩文公祠、景韩亭、昌黎路、祭鳄台等等。潮州似乎就是一座“韩城”。

潮州韩愈纪念


四、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不仅有文人的风骨,还有武将的豪气。有两件事可以体现:一是与裴度一起征讨淮西军,曾多次献计,为战役的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写下千古留名的《平淮西碑》。二是单刀赴会,孤军深入镇州军方,成功安抚人心。今天,我们重点说第二件事

平淮西碑(局部

当时,镇州(今河北正定)发生叛乱。镇州兵马使王庭凑带领将士把镇州节度使田弘正和他的幕僚,连同他们的家属一起杀了,并要求朝廷正式任命王庭凑做节度使。


唐穆宗不能容忍,派遣十五大军前去讨伐。王庭凑不仅将中央军各个击破,还围困了重镇深州(今河北深州)。朝廷无力再战,只好暂时同意任命王庭凑为镇州节度使。随后派年过半百的兵部侍郎韩愈前往镇州宣慰,劝说王庭凑解除深州之围,放出城中守将牛元翼。


当时的藩镇极为跋扈,根本不把朝官放过在眼里。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的颜真卿之死(唐德宗颜真卿去劝降李希烈)就是前车之鉴,韩愈此次出任可谓凶多吉少。当穆宗意识到这一点后,即刻派人阻止韩愈前往韩愈使者慨然说道:“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岂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之理!”由是疾驰而往,一片赤胆忠心令人敬佩!


到达镇州之后,韩愈充满敌意的骄兵悍卒面前,在杀气腾腾的刀枪环绕之中,镇定自若,不畏生死,机智应对,以理服人,最后不辱使命,为朝廷平息了一场叛乱,以衰朽之身捍卫了皇家尊严

韩愈


公元824年,韩愈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苏轼用“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赞誉韩愈司马光在《颜乐亭颂》中却说韩愈“以三书抵宰相求官,与于襄阳书谓先宰后进之士互为前后以相推援,如市贾然,以求朝夕刍米仆赁之资,又好悦人以铭志而受其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韩愈不是神仙,他并不完美。


韩愈三次求官,事出有因。我们也知道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他首先必须取得一定的职位才能获得一个实现政治理想平台韩愈少时受够了贫穷的苦,对百姓苦难感同身受,所以他凭本事挣钱、凭能力当官,努力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他有私心,更有大义,他的“缺点”更真实。


纵观韩愈一生,真的很硬核!

韩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孟州市人民政府网)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因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韩愈最主要的成就是文学上,所作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