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道德养生” 四海通行——闻鸡起读《黄帝内经》心得


论语先生”王福琪老师


一位经典文化研习者、守望者

一位经典教育的倡导者、推动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河南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经典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南文化艺术中心民生大讲堂客座教授、《中华经典》丛书编辑、《论语》千校万里行”和“徒步夫子路”发起人、国学经典师资班首创者、“闻鸡起读晨读会”创建者、万人读《论语活动策划和领读人。近年来,他主讲了《家风家训家道》、《经典智慧与书香之家》、《我的经典教育情怀》、《走近弟子规》、《人生五福》、《论语十讲》、《论语对我的人生启迪》等系列课程,在全国各地巡讲近千余场,他践行圣贤之道,对大众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有一个民族,叫中华民族 

有一部经典,叫东方圣典 

有一次相逢,叫相约2025

有一种传承,叫书香中国

道德养生四海通行

山东潍坊组  杨传良

黄帝内经》读完之机,先生提出道德养生”的理念,并作了讲解,此是放之四海通行养生法门

道无形,生万物。德无形,养万物天地运行不合道,人生养生离不开德。“道德养生”,是人类独有的养生天地称为三才,绝不是人的自大吹嘘,实在是天地赋予人的特有秉性。

古人质朴厚道。随着人类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发展,西学东渐,诸多国民渐渐人心不古,旧的思想体系打破,新的思想体系没有建立完善,时常以自己的小聪明尔虞讹诈,放纵欲望,经常脱离道德规范。为此,健康、灾难等各种悲剧纷沓而来。特别是近年来,抑郁症多了,焦虑症多了,高血压多了,糖尿病多了,艾滋病多了,各种怪病多了。物质生活提高解决了温饱,然而许多人的幸福指数没有提高。“道德养生”确实是直面现实的治世良方。下面表达一下拙见。

道德养生需要安于道心

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有一颗通天地的心,此心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是人特有境界。此心无形,大超宇宙,小胜粟米。此心合道叫“道心”,也叫“觉心”,唯圣人保持此心。凡众之心离“道心”远,是一颗“迷心”,这是诸多灾难源头

合了道心就是有德,不合道心就是无德。《弟子规》中有句话:“德有伤,贻亲羞。”德有伤,也无非是犯下了“杀盗淫妄”,伤风败俗,触犯法律,让亲人蒙羞,当然自己也蒙羞。在霍金能量表中,羞愧时内心能量是极低的,人处在这样的能量级几乎失去下去的勇气,即使不死也会得大病道德水平越高,心的能量越高,内心安宁身体越健康。

看过许多报道,潜逃犯被抓住时说:“终于可以睡安心觉了,原来半夜听到警笛声就吓醒。”心不安,免疫力下降,病容易找来。

小偷偷东西时,总是怕人看见,这说明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不应该做的事,然而利欲熏心还是做,他们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长久心理不健康,身体就会失去健康。

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什么念头应该有,什么念头应该有。确实是需要提高道德认识才能做更好选择的。有的人道德水平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却心安理得,这样低水准的心安是不知羞耻,虽然心安,但也会惹来灾难

合道心的心安,利己利人利环境,自己安别人安环境安,这是地上的天国。

道德养生需要下来

现代人的毛病是慢不下来,车开得飞快多了车祸,饭吃得太快多了胃病,过度熬夜多了猝死病……赶赶赶,赶走了健康,迎来了灾病。先生在果岭发现阔叶树寿命短,小叶树寿命长,确实如此。我的家乡一棵柏树,据说是八百年了,前几年还有绿叶家乡二棵银杏树,据说是公冶长栽的,已二千多年了还依然叶繁果密。先生推断:阔叶树与大自然交换能量太快,故短寿。小叶树与大自然交换能量太慢,故长寿

树是这样,人亦如此。前些年去诸城市采访了一对孪生姐妹,那年她们107岁了,创下了孪生姐妹长寿的吉尼斯记录。她们的饮食很简单,一天只吃一顿饭,那一顿饭是肥猪肉炖白菜。我发现姐妹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人为善,笑得真诚,性子较慢。《道德经》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不能使狂风暴雨长久,人的能量又有多少呢?让生活节奏下来,让灵魂跟上我们前进的步伐,才能身心合一。魂不守舍是焦虑痛苦的,身心合一才是幸福的。

道德养生需要清心寡欲

心是无形的,最喜欢清净。清净心才是最灵的,心满必昏。欲令智昏、怒令智昏、色令智昏、财令智昏,归为一句话就是心满智昏。多少人一失足成千足恨,常是因为心满智昏。世上没有后悔药,因此让心清净做出明智选择就非常重要。人的欲望一旦膨胀,就会欲壑难填。欲望像海水,越喝越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凡圣之别在于一念一念狂则由圣转凡,一念克则由凡转圣。清心养志,寡欲养身。清心寡欲一关不过,天纵之才也必毁于一旦。

道德养生需要奉献

越是把自己舍出去人生越是富有阳光大地养育着我们,不问我们索取丁点报酬,这就是天地的无私精神。道生万物,也从来不索取报酬。人法天、法地、法道,师造化,就要学习这种大爱品格。

人很难做到全无私,但要努力尽到本分。“圣人不积,既以与人既与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此非虚言,先生为什么博古通今辩才无碍?还不是奉献多得到天地奖赏多吗?奉献也叫布施,法布施智慧,财布施得财,无畏布施得健康,这是因果规律也是道德规律

道德养生需要“无我”的精神

我们的身体灵魂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天地赋予的。我们的气管、血管、经脉为什么闭环循环?我们的神经系统为什么布满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领悟宇宙奥妙?我们睡觉心脏为什么依然在跳,呼吸为什么还在进行?全是天赐!这不是迷信,这是事实先生常说,人是不能和其他动物相比的,因为根本不是一类。其他动物只是求食求偶,独有人能求道。道需要万事万物来显现,需要人来整理归纳。道的规律不容发现的,“无我”才能与道同频共振!只有一个小我,满是私心杂念,只能发现大道的很少精华,甚至发现不了大道精华

世界上,什么也不是我的,只是自然借给我们应用一时罢了。手是我的吗?你能用它多少年?腿是我的吗?你能用它多少年房子是我的吗?你能用它多少年?车子是我的吗?你能用它多少年……

在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腿都能走,并不是所有的眼都能看,并不是所有的耳都能听,并不是所有的嘴都能说,并不是所有的手都能做工……如果你此时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你就是一个天地间的大富翁!你要把拥有的一切尽量多的舍出去。为亲人,为朋友,为你工作平台,为一切需要你的人,把自己尽量多地舍出去。人在无私奉献时最有魅力!无私奉献是仁者境界仁者寿,天不负

道德养生,高级养生先生领我们三年读十部经典其实就是在打下“道德养生”的基础只有明道才能行道。多少人无缘聆听先生的引导,多少人听到了先生的话却听不懂先生的话能在我们的血液里燃烧,我们都是大福缘的人。

食物养生,有人适合酸,有人适合甜,各不相同。而“道德养生”,四海通行天下大同

愚见浅薄,挂一漏万,感恩先生教导,感恩各位良师益友的赐教!

2024.1.27

世界因我而美丽
山东分会 刘秀
在今天的“闻鸡起读”早课上,王老师讲完《黄帝内经》一段文字后,重提昨天的话题——道德养生,并号召学友拿起笔,写一写,计划把写的文章集结成册,准备出书。
今天早上听完老师的课后,我进入婆婆房间,给她叠好被褥,牵出阳台上的狗,我准点去遛狗。刚出小区门口,我看到一个环卫女工在打扫街道。我心中暗暗祈祷狗狗啊,千万不要在此时拉屎!说曹操曹操到,狗拉了,我赶紧用准备好的加厚卫生纸包起来准备扔到绿化带中,不料环卫女士急忙说:“别动,我来清理!小狗出来就是要拉的,没关系的!”她朝我笑了笑,我瞬间破防了,我原本准备好要听她一通牢骚的!她那迎着阳光的灿烂一笑,让我赶紧扭头,我的眼眶湿润了。
遛狗两个多月了,从来没有遇到打扫我遛狗所循的这条街道的人,所以狗狗拉得洒脱,我也没有尴尬过。
今年冬天,接婆婆来潍坊住,小狗也一并过来了,于是,每天“闻鸡起读”完毕,就是遛狗的时间。一开始,我只是清理自家狗狗的粪便,后来,我发现有人不清理,我就戴着手套,包着卫生纸,走到哪里清理到哪里。我儿子知道后,给我从网上买了长长的夹子,这就是专业工具了。我遛狗时一手牵绳子,一手拿夹子,我经过的地方确保干净。
遛狗的人,大都愿意停下脚步,跟我聊两句,有的还抱起我的小狗,亲亲它,惹得自家狗子赌气离开。狗友们夸过我家狗后,照例夸奖我几句,我也美滋滋的。
被夸后,我往往听到笼中的鸟引诱着树枝上的鸟,叫得更宛转,更悠扬,我的心情也更舒畅。做点举手之劳的“好事”,就能让人这么快乐,是不是也是一种养生呢?这算不算先生说的“道德养生”呢?
我查了查百度什么叫道德养生”,资料显示:
做好事利于健康。
学者经实验证明,人们做好事后唾液中免疫蛋白A的含量大大增加,这是一种抵御感染性疾病的抗体。经常做好事的人,心血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低,非常有利于身心保健。
人际关系和谐增进健康。
人际关系和谐,会让人感到温暖而愉快,获得精神上的平静和舒展,从而使人的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功能调节处在最佳水平人际关系紧张时,血液和尿中的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促使血脂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动脉硬化;剧烈情绪往往使冠心病、心肌梗塞突然发作,其引起的内分泌紊乱,能引发糖尿病、溃疡病等。
原来,真的如先生所说道德就是养生
那我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里照顾好婆婆,因为婆婆也是妈;遛狗时洁净环境,给行人一方净土。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养生先养德,好德即好命
古云宝
今天早上,先生讲《黄帝内经》专门讲到了一个话题——道德养生。诚如先生所言: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不少国学老师解读幸福人生时候都专门讲过,美好的品德对健康作用大了去了。
我们群里大爱的郭芙莲老师也曾经说过:人人希望富贵、康宁、长寿善终,但没有好德作为基础,这些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首先做到好德,才会有真正的五福临门。
只重养生轻养德,养生难以如愿,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紧密关联。孔子说过“智者乐,仁者寿”“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等言语,直接点明了德行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王凤仪先生讲解心理病的时候说到:养生养心,融为一体,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贵在养德。因为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气质性格,从而改变人的命运只有德行深厚,才能内心澄净,由内到外健康身心。《大学》有言,“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也在强调道德修养的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没有深厚的德行,人就容易陷入情绪陷阱遇到一点点问题,就容易发怒、容易心烦容易懊恼等。怨恨恼怒烦,五颗毒药丸。半颗要生病,一颗要人命。许多人因为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怨怒生气导致气血郁结经络不通,久而久之,结节、瘤子、肿块等就来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时间一长,身心俱疲,家人跟着担惊受怕。
还有些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自己难受,还会生病等于自己服毒药。同样,一个人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即使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经常自省、心境平和、淡泊名利,自然会少招疾患。
记得有一次先生在讲到早起晨读的时候,不无戏谑地说,他早起读书,旁边有一位老先生早起舞剑,剑舞得特别好,但若心性不改不会调和自己的情绪,辛苦锻炼十多天,一气回到解放前。不会调心,锻炼也是白炼。
药王孙思邈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足见中医道德养生态度
西方医学研究化验也表明:和谐的社会关系、与人为善的心态,能使人体分泌出有益物质获得愉悦,缓解烦忧,所以现在世组织已经将愉悦的心情、良好的道德情操纳入健康范畴,由此足见,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已经远远走在了医学科学的前头。

乘风而至的早课
高洪洋
早上刚起来朋友微信留言我:五谷打碎后放在一起是否变性?一会儿一个朋友又问我,要不要太极站桩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里一大半的内容都和养生相关了。我还是打开书,来到闻鸡起读平台,喝点心灵鸡汤吧,这滋润的更长久一点。
老师最近一直在讲五谷五味养生之道,接下来按理该讲九宫八风之害。昨天却飘然而出跳出书本,带我们乘坐“闻鸡起读”号飞船,去太空看彩虹,体会了飘飘摇摇的“道”,讲西方理论,讲当下流行的高层次养生——“道德养生。今天又乘“风”而返,在讲九宫八风时,实实在在的落了地,用“讲道不离身,打铁不离砧”的理念,从头发讲到围脖。昨天还是那个骑着青牛出关老子,今天变成了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老太太。一遍一遍的叮嘱,像极了小时出门奶奶一遍遍的慈爱的叮咛。感恩老师,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知识人性哲理,也让人重温了儿时的温馨。
道德养生,西方拿什么跟我们比,他们的道德只是morality这几个字母的组合,他们落后我们何止是八百年!要不然怎么会有现代世界的饥饿、战争?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还没有道德”的定义,甚至还没有创造出“道德”这个词组时,就已经履行了道德。远在3000年前西周时期,《大田》描写了我们普通祖先道德修养:“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有德者必有爱,有爱者必有才,仁德者民必趋之,这样的国风,使得万民安泰,福寿绵长,这是整个华夏民族道德养生标志。1000多年前的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行动诠释了:圣人之大德曰仁,圣人之心为民!人不亏人,历史不亏人,老天更不亏人!范仲淹名垂青史,子孙后代厚福绵长,这必是德的果报。百年前,出于我们河南的康百万之家的中华第一匾——留有余:“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这难道不是深藏民间的“大德”吗?
诗经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故天地之德为养育万物圣人之德为教化万民,父母之德为养儿育女。
道德”自古至今都渗透在华夏大地,根植于中国最普通、最淳朴的百姓心里。以前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扶持,正是普通百姓根植于心的道德。有德之人必长寿,有德人必健康,也许这就是以德养生的直接体现听说以前我家门前的大槐树下,奶奶总是搬一个小凳子,放上一桶水一个碗,以便走路的人歇脚。走远路的人,晚上实在走累了,奶奶也会把他们留住在我们家。曾有一个身无分文的妇女,带孩子看病,因实在没钱,向奶奶讲述奶奶说:孩子看病要紧,”借给了他一元钱。(五十年前的一元钱还真是巨资,)素不相识的女子非常感动,她后来和丈夫一起,挑了一担干菜和粮食到我们家道谢,再后来她成了奶奶的干女儿奶奶没有闺女,但我却有几个这样来的姑姑。
我并不是说我的奶奶有多伟大,她只是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小脚老太太,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分之一普通人。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善良,也许就根植于骨子里的“德”,正是这种华夏子孙骨子里的德行,才使得整个中华民族千年不衰。
如今没有了大槐树,没有奶奶,更没有了天天扣在水桶上的茶碗。社会发展,使得这些统统被淘汰。新农村出现整齐的小楼,笔直的街道,宽阔的马路人们不再靠双脚丈量亲情的浓厚。一部汽车,一部手机,节凑加快了,时间倒更少,甚至连最基本的亲情,都可以蜻蜓点水,象征性地点缀一下。亲情淡了,人情淡了,不知道在这些如潮的西式文化冲击下,我们的“仁”,我们的“德”淡了多少?当老人倒地不再被扶起;当看到有人遭难,开口先问的是价钱;当没有金钱,人只能在手术台上等死;当象牙塔里的泱泱学子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们是否感到危机呢?这不仅是我们百姓危机家族危机,更是国家社会道德危机
如今,我们丰衣足食,不再为生存担忧,可精神却越来越干瘪,很遗憾,“仁德”排在了金钱地位,名利等等之后。用老师话说:脖子以下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现在我们更应该注重建设的是脖子以上的问题精神问题
重建精神家园,让“仁德”注入大脑,贯穿于心,落地行动才是当务之急。这并不比解决衣食住行更容易,所以我们国家提出了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如同人体用营、卫之气给血脉筑了围墙,不使真气外散,保卫身体健康一样。
国家发展,最重要的,不是解决西方的科技卡脖子问题而是重建道德的更高标准,让崇高的道德装在所有人心中,不崇洋,不媚外。特别是少年没有金钱至上的“私”,没有了贪欲日盛的“我”,科技发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中国仍旧会回到那个万邦来潮的时代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