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经典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文化厅艺术中心民生大讲堂客座教授、《中华经典》丛书编辑、《论语》千校万里行”和“徒步夫子路”发起人、国学经典师资班首创者、“闻鸡起读晨读会”创建者、万人读《论语》活动策划和领读人。近年来,他主讲了《家风家训家道》、《经典智慧与书香之家》、《我的经典教育情怀》、《走近弟子规》、《人生五福》、《论语十讲》、《论语对我的人生启迪》等系列课程,在全国各地巡讲近千余场,他践行圣贤之道,对大众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2024年3月5日
1.致敬经典,传递书香,让《论语》之声传遍神州,让书香飘满世界,让世界聆听来自东方圣城曲阜的经典诵读之声!
2.今年的4月23号,曲阜的大街小巷,会涌现起万人齐诵《论语》的场景,有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学生、教师、警察、公务人员、护士等各行各业的人们,组合成一个个方阵,久久不息的《论语》之声会在东方圣城飘荡、激越。这是生命的荣耀,是中华民族的荣耀。
5.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6.《易经》讲一个“实”于“未”,决定了吉凶,决定了一切的存在。
7.德不孤,必有邻。
9.把《论语》读活,不是逐字逐句地读懂道理,而是首先把孔子的生命读活,他是那么的生动、光明、通达!
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文章:“孔子是人类的慧根!孔子是世界的福根!孔子是世界文明的华光,他就像尼山上空的月光一样,是那样的神圣与温婉,高高地挂在我们的额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仰望它!”
二、郭芙莲老师说:
四书五经这么多,但是最能指导我们生活、引起大家共鸣的,还是东方圣经《论语》。
三、王福琪老师说:
1.《诗经》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天是很高的,但是走在曲阜大街上,会不由自主地弯下腰;地是很厚的,但是走在曲阜的大街上,会格外小心和局促。这是对伟大的东方圣城的崇敬,如果你不读《论语》,不了解孔子,你很可能感受不到曲阜的神圣、伟大和古朴。
四、崔守杰老师说:
1.有一种生活叫追光,中华文明是光、夫子是光、论语先生是光、郭芙莲老师是光,我们在座的学友都是小的光芒,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2.有一种行走叫跟随夫子游,曾经至圣先师周游列国带领弟子为了传道,走了十四年当下的论语先生带着我们在线上游、在线下走。
3.有一种感动叫你没有开口我已泪流,昨天的场景,老师没有多少话,他把旗帜扬起的时候说,这面旗帜在北京飘过、在中原大地飘过,现在终于回到了圣城曲阜。
《论语》是打开幸福大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人人需要,所以人人都应该读《论语》。
六、军杰老师说:
1.老师说重走夫子路专门定到“惊蛰”这天万物萌发时的一个“动”,想到了“惊而动,动而合,合而同,同而感”,当我们一动,咸卦就产生了。
2.老师说“孔子如月,是世界文明的光华”,我们说,老师又何尝不是我们闻鸡起读的月亮呢?我们众星捧月围绕在老师身旁,一起照亮,感染、点燃更多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我们光亮的周围,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呢?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要读《论语》,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脉。
2.十年过去,我们见证了季节的转变,见证了风的方向,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见证了坚守的力量。
3.队伍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这种昂扬的、向上的、阳光的、正能量的精神。
4.我们每天坚持诵读,这条路是正确的,我们读着读着,阳光会进来,读着读着,能量会起来。不需要很长时间,你的谈吐、见识、胸怀就会不一样。
5.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我们不能只过那些四平八稳的日子,看着很悠闲,但是时间久了,我们会变得慵懒,会缺乏斗志。
二、分享“说卦传”第十一章第一段
1.作为母亲,要为金为玉,女子虽弱,为母必刚。强不是性格强,包括对孩子的把握对孩子的爱。
2.一个人刚,他的生命就容易清明;一个人太柔弱太软,他就容易昏暗,拎不清道不明。
3.老马是路遥知马力,取它的行健之久,老马不是病马,是老而健,人应该越到老年越健。春花艳,秋花健,春天的花艳丽,秋天的花精神,秋天的花傲霜斗雪。
4.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相加起来就丰富了天的认识。天是神秘的、是不可把握的、是不容易了解的。所以,圣人从方位、从色彩、从内涵、从精神等方面,让我们把握乾卦的运动、乾卦的循环、乾卦的生生不息、乾卦的明亮。这些都是乾卦的一个方面,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样,你把象的全身摸完了,象的形象就出来了。圣人很智慧,把这些看似不相及的事务组合在一起,是让我们对乾的精神、对天的精神有一个把握。
1.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出自张载的《西铭》。
2.乾三连,坤六断;震 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一段说的是八卦取象。
3.乾坤生六子,水火、风雷、山泽。艮代表山、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坎代表水、兑代表泽、巽代表风。
4.震一索而得男,索是求的意思。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第八章是远取诸物,第九章是近取诸身。伏羲创八卦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6.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是善走、善动、善于奔跑的,龙马精神比作乾。
牛:是厚重的、踏实的,牛忠厚像土地一样、稳重。牛是稳健的、马是矫健的。
鸡:巽为鸡不好理解,风是刮风有号令,鸡叫也是掌号令的,雄鸡一唱天下白。
豕;坎为豕,豕为猪,猪喜欢潮湿的地方、喜欢在泥塘里。坎为水为低洼,处在物下的地方。
雉:离为雉,雉为野鸡,野鸡颜色非常鲜亮好看。离代表着火,火是红艳艳的,这里取太阳、火的这种光明,像野鸡的羽毛一样五光十色,
狗:艮为狗,狗是守夜的,守住门不让别人进来。艮是止止是山,山是不动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羊:兑为羊,兑代表着泽,为少女;羊代表着温顺;兑在这也有心悦的意思,同性归在一起。
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80%的能量是通过眼睛流失的,所以孔子讲“非礼勿视”,不是讲的道德修养,而是生命能量的守护。
8.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坤为腹:腹代表着收藏,女性代表坤,坤是厚德载物,女性大多都任劳任怨。孔子讲“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劳而不怨”,女子要守坤德,像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包藏万物就不能涵养万物。
8.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什么叫穷里?以乾推坤,谓之穷理,以坤变乾,谓之尽性。性尽理穷,故至于命。
孟子讲过“能尽物之性才能尽人之性。”尽心是尽兴,穷理是尽兴的基础。
华素平老师:
3.每到一处都在仰望一个个先贤、一个个伟人,他们伟大的灵魂、他们优秀的品质不再像书中那么遥远,而是浮现在眼前,根植在心里。
4.不知礼无以立。
6.徒步夫子路,共筑民族魂!
卢爱莲老师:
1.祭拜圣贤,就是给自己补充能量,让自己更有力量、更阳光、更向上!
4.王老师把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他有这个家国情怀,他想让更多的人徒步夫子路,和圣贤链接,走进现场。
杨雪平老师:
3.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
4.徒步夫子路,是一个人的朝圣之路,是一个人生命的洗礼之路,是一个人梦想和信仰之路。
6.如果说经典文化在过去的岁月中是孤独的、寂寞的,那么在今天,我感觉经典文化大地回春。当经典文化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开始,当经典文化从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城镇、每一个圣贤文化的地点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文化在悄然复苏,经典文化开始大地回春!
7.在祭拜的过程中,我们升起了对圣贤的一种敬畏,升起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经典深沉的爱,也唤起了我们内心的一种使命。
8.鲁迅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而他还活着!”
9.经典就是遗落在尘埃里的明珠,当我们把它捧起来擦亮的时候,它依然在照耀着我们的生命,它依然让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液里,一旦我们把它擦亮,它将照耀我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里苏醒。
10.圣道不是束之高阁的,它就在我们的民间,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甚至就在那些古老的街道里,那些小商小贩的一言一行里,包括每一件饰品和物品都饱含着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
11.风沙吹老了岁月
吹不了我的思念
曾经多少个月夜
梦回洙泗、杏坛......
天地之一瞬
两千年历史的尘烟飞散
我辈之再临
十四载夫子的车辙马迹......
而未来
你问我为什么总在路上
因为前方
有我的梦想
王福琪老师如是说:
少年老成:年少时血气方刚,但是不要那么彰显,要适当藏一藏。少年要成稳一些、老成一些,为人处事不会那么癫狂、轻狂;
老当益壮:人到老年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义气可适当抒发。你的智慧、你的阅历、你的经历、你的人脉以及经济上的积累,是人生最黄金的时候。
3.徒步夫子路是一种淬炼,是对生命的蜕变。
5.我们认准的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为别的,是对圣贤的仰望和敬畏,是对生命的一种指引,又是对精神的一种超拔。我们从现实的生活中、泥沼中挣脱出来。
7.我们聚变能聚成一个大的能量,位卑不敢忘忧!我们光耀了生命,光耀了家庭,为这个时代增加一些正能量。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山东 穆春燕
今天是惊蛰,网上读到季谦先生之前在惊蛰节气的一篇演讲。文中提及《易经?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自然界中,春雷惊醒了蛰伏的动物、植物,而在人的精神世界,主观的雷声是因感触而惊醒了心灵。那惊醒,是一种恐惧,恐惧自己生命之不纯不粹,恐惧时代之不安不宁,恐惧人类之不能幸福,不能绵远流长。这是人类永远的恐惧。恐惧怎么办?《震卦》说君子以恐惧修身。能够有触而感,有感而发,自我觉醒,自我策励,自我改善,这就是人的人心之灵,即仁德。君子要借此恐惧、忧虑开始修身养性。《周易正解》这样解释此卦:“一当身怀警惕,唯恐有失;二当深存警惕,唯恐德薄;三当深省职责,唯恐不能”。可见《震卦》蕴含着君子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由此联想到闻鸡起读晨读会上王老师分享的《易经》中的忧患意识。《易经》本身就产生于忧患之中。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特色,是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是天地之道,它贯穿《易经》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
《系辞下传》第七章中涉及到的九卦卦德,圣人都寄喻德行,都是对人谆谆的教导和告诫。“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人生在世,要做到居安思危,处顺防患,得治备乱,才能身安家宁国治天下平。所以《否卦》九五爻“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便是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惕,方可持吉。“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一动生出万般境遇。中国人自古崇尚安定、稳定,这不是保守,不是落后,不是谨小慎微,而是合于天地自然之道。不是不变,也不是不动,而是审时度势,慎动、慎变,想好再动。一味追求及时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就像前些年常常被人讨论的“美国老太太”,不符合中国文化和国情,也不合道。
《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行事当勤勉、持恒、谨慎,白天锐意进取,夜间警戒反省,才会免除祸患。“故乾乾因时而惕,虽危无咎矣,”“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居安思危是智者所虑、慧者所为。
《论语》中,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中包含着令人惊醒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看问题应从长远着眼,要有远见,切勿鼠目寸光,拘泥于眼前的一事一物一得一失。能谋虑深远,办事才周祥,麻烦祸患不得接近;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重从事,虔诚怀念先祖,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发奋图强,因而得以生存;安乐使人好逸恶劳,因而致人萎靡死亡。人要又忧患意识,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庸》有言:“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中的戒慎恐惧也可以理解为忧患意识。如果不懂忧患,醉生梦死,导致生命的沉沦。如果只为自己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那是小人之忧。而所有伟大的灵魂、高贵的生命都是具有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大忧患。如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
当今时代,无论是父母或是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谨言慎行,因为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眼神、表情或是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或正面或负面。我们不仅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和谨慎的态度,还要尽可能地去引领子女,让他们从小立大志,有大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忧患意识是生命的智慧,它让我们面对挑战时不忘初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开阔人的头脑,帮人们洞悉风险、规避风险。忧患意识为我们提供面对困难的底气和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爱惜眼睛
南阳刘婷
今天王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说这样一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人的能量,有80%是通过眼睛耗散的。”
以前只听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眼睛都可以体现出来。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也习惯了看他(她)们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如果哪个学生眼神向外看或者是眼神呆滞,我都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他(她)走神了,用《大学》上的原文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说谎,唯独眼睛不会说谎。
古人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弟子规》上有:“非圣书,屏勿视”,所以我们的眼睛要能时时捕捉生活中的美好,而自动过滤掉那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不美好的事物。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我也一再让他们书写认真,把我们的汉字写好。如果一个同学的作业字迹潦草,既是对祖先的侮辱,对自己父母的不恭敬,也会脏了老师的眼睛。
遥想当年,出神入化如神仙的老子在思悟《道德经》的时候,应该也是闭目养神,和天地融为一体,那些经典的语言便从心而出。在鹿邑纪念老子的广场,那个高高的雕像怎么看都好像能通天达地,俯瞰万物,是否就是闭目养神、清心寡欲的效果?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每一天我们最好也能抽出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安安静静的闭上眼睛,听听音乐,晒晒太阳,像一尾鱼沉浸在时间的海里,心无挂碍,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呢?
2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