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傅佩荣国学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E2MjIzMA==&mid=2257490629&idx=1&sn=6692b1d32debc51ebaa2f36b49656fcd
没有痛苦作为代价,快乐只是苍白的幻影,一点都不真实。因此,与其求乐避苦,不如明白苦乐是怎么回事,再求化解的智慧。
——傅佩荣
人活着本来是追求快乐的,然而痛苦在人的经验里,才是真正普遍的事实,可以说人生难免会有痛苦。
那么,到底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
简单下个定义,快乐就是达成自己选择的价值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比如,我现在饿了,就选择吃饭;如果顺利吃到饭,吃完饭后觉得心满意足,就表示达成了我选择的价值。
这种生理上的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不断重复。
比如,我需要别人的关怀,第一次得到会觉得开心,以后就需要愈来愈多。
有人选择赚钱,有人选择求知,有人选择服务大众,每一项选择都是一种价值,而人生就是价值实现的过程。
然而,价值本身有的合宜,有的则不太正确,这当中如何判断也是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痛苦呢?
因为任何快乐,都必须以能避开某种痛苦为条件。如果得不到某种快乐,那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人习惯于追求快乐,这本身就是生命的要求,因此痛苦相对而言,就是压力了。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的其实有限,不过如果“想要”出现,就会非常麻烦。
因为“想要”是没有边际的,特别是在消费主义的社会,这种欲望会像滚雪球一般,愈滚愈大。
当我们看到各种宣传、广告,会激起各种欲望与想象空间,常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没什么了不起,别人所有的让我非常羡慕。
关于这一点,每个人可有不同的选择。每个人的性向、背景、思考的角度、人生的阶段都不同,对于“重要”的判断,有自己选择的空间。
我们有时候羡慕别人的修养很好,却不知他是从“勉强”中得来的。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
周馥在家中宴客,宴后裴遐在下棋。
当别人问他如何保持这么好的修养时,他回答:我只是拚命忍耐而已。
得到某些快乐,接着就出现新的烦恼,于是就会希望得到新的快乐、更多快乐甚至更强烈的快乐。
比如,以前看一部电影就感到心满意足,现在却得连看三部才觉得满意。
一家九口住在二十坪的小房子里,我们睡的床像学校宿舍一样,全部隔成上下铺两层,只有一套卫浴设备,仍不觉得拥挤。
只要明白人在身心方面的习惯性,掌握其基本的运作模式,人生的苦乐就可以看得比较透彻了。
因此,与其求乐避苦,不如明白苦乐是怎么回事,再求化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