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为什么我们要读国学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国学经典

杨峻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就是找回初心,安顿心灵,正心、明心、静心、修心……心安是福,唤醒本身具有的爱与智慧,仁爱光明,让自己拥有一个诗意人生快意人生
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
千古传灯,日月成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这造就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特有风骨。

孟子说:“学问之道,惟求其放心而已。”明心、正心、安心乃一生大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启迪大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从小培养孩子的大仁大爱,大德大能,孕育生命智慧人生
阳明先生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经典读的是圣贤之道,天地之道,人类最高明最深刻,最广大的智慧,都凝聚在经典之中了,读经读的是圣贤之心,天地之心,以圣贤为师,与天地相合,让一个平庸凡俗的生命,超拔为一个智慧永恒的生命。其它知识技术学习,都只能多多少少深深浅浅的改变人生只有几千年来传承沉淀下来经典才能究竟,彻底的启发、改变人生,滋润人的心灵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一生的酝酿,正心明理塑造人格提升境界,放大格局,是对孩子最长远,最增值的投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祖孙俩每天一起读经。一天,孙子问道:“爷爷,无论怎么读,我还是不懂里面的意思,这样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回答只是递给他一个装过煤的篮子,说:“你到河里去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试了好几次,篮子里的水都漏光了,孩子回来喘着气说:“爷爷,这根本没用。”老人笑着说:“你仔细看看这篮子。”孩子仔细一看,篮子比原来干净了许多,已经没有煤灰沾在上面了。老人温和地对孩子说:“孩子,这和你读经一样,你可能什么都没记住,但是它依然影响着你,净化着你的心灵。”日进斗“识”是一种学习,潜移默化也是一种学习只是两种学习产生作用不同罢了。所以,作为家长不能孩子每天写了多少作业,学习了几个小时标准还要观察,看孩子是否入心入味。

换个角度看,让孩子心灵受到影响学习比单纯学会知识学习更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
有人问我:“你总是在学习,通过学习最终得到了什么?”
答:“什么都没有得到。”
再问:“那您还学习做什么呢?”
笑答:“我可以告诉学习让我失去东西。我失去了愤怒、纠结、狭隘、挑剔和指责、悲观和沮丧;
失去了肤浅,短视和计较,失去了无知、干扰和障碍。”读书真谛不是加法,而是减法!《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做人就要追求无为清净,上善若水的最高境界

主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如果我们在教育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给孩子们从小种下古圣先贤智慧的种子,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当他遇到困顿时,他会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气发怒时,他会想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交友时,他会想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父母交流不畅时,他会想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
身在职场时,他会告诉自己:言忠信,行笃敬。
无助迷茫时,他会想到,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优秀传统文化方法论,是生产力,是精神家园,更是一种自在圆融的人生智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做好了,事就做好了,一切都好越来越好。

国学大师南怀瑾:“现代社会中,精神病人越来越多。十九世纪的绝症是肺病,二十世纪的绝症是癌症,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绝症是精神病。”时至今日,各种精神疾病已经愈演愈烈,呈现少年化、普遍化、严重化。在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国民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26.4%的中小学生有抑郁的状况为什么少年心理危机频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就在不断改变社会的规范中国仅用40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现代进程,其中变化之剧烈可想而知。

脚步太快,灵魂跟不上。物质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名牌大学调查统计: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

真正的教育者一定是从本质看透教育的清醒者,教育成就生命学问做人学问

中华民族圣贤辈出,智慧如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用古圣先贤的经典去浸润心灵改变气质增加能量经典教育就是做人教育,人做好了,事自然就好了。善因善果,种德收福。

教育者应牢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就应该读书人的生命高度人生境界

南怀瑾教育孩子先教做人,一个人为什么要读经典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蔡元培说过决定孩子一生东西是什么?
决定孩子一生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经典是古圣先贤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中国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是蕴含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开展诵读语言凝练、意存高远、富有哲理经典诗文,把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孩子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有利于他们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好学精神,陶冶高雅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开拓心胸志趣,锻铸健康人格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其重要特色是发自人性超越时空。不管要承继自我传统,或要吸收外来文化,其简捷的进路,便是直接从各民族的“经典之作”中,去汲取其民族文化源头活水。尤其中国经典名著,不论四书、五经、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都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与优雅高尚的情怀,读中国经典,当有助于开拓的一个人心胸志趣,培养一个人的敦厚好学精神经典人文理想的荟萃,并且是民族智慧源头,因此,经典教育将同时具有增进语文能力、培育人文教养、契接民族智慧的三种功能

教育真谛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唤醒内心良知找到天命使命拥有幸福生活格物致知,可以理解为格污染致良知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革除物欲、习气,改变错误言行,从内心良知发现,勇猛改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弟子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每个人早上起来都会洗脸,因为每天脸上都会沾满污垢尘灰,人的心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个人也该经常清简内心,把心归零。只有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才能拥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经典不是用来读的,重要的是落实行动
经典是一个基础,更多的是要让文化变成自己的修养,化成一个人的万千气象,当走入人群之中时,成为一个相处不累,让人欢喜,可以左右逢源,生命有光的人。在学习经典文化过程中,不能总靠外力,一个人总被别人点燃是不可能的,人最重要的能量和动力,是通过学习点燃自己。我们要自带光源,变成能发光和热的小太阳,人因学习而清醒,因清醒而高贵。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天性本是善良,由于后天的经历习性,从而让一个人失去本心失去了道心良知

六祖慧能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阳明告诉我们“擒山中贼易,擒心中贼难”。心即理,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修心是万法之根本。《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载《尚书--大禹谟》,是我国上古时期有道明君大舜传禹王的修心之法,也是中华文化经典记载的最早的心法,早于孔子心法与释迦心法一千多年,被历代明师高贤称作十六字心法。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即心脏)。道心也叫良心元神、自性、佛性,是人的天赋本性自然属性),先天而存,无形无相,永恒不灭、清静无为,纯洁妙明,不易发现人心也叫妄心、识神、禀性、习性(社会属性),后来而有,思善思恶,躁动不安,人喻"心猿意马",前两心均属人的精神范畴。允执厥中:"允执"就是平心静气、静观执守,不离自性。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是最上乘真功正法。三教圣人立教传法皆以明心为本,法有差异,所以说万法一理,明心为万圣之纲。先圣大德为后代子孙明了一条正心修身、通达自然真理光明大道,树立了纯洁心灵文明精神的光辉楷模

善护念,内观修心是修行大道之法,一切的秘密不过是三个字:心不动。心不动秘密不过是一句话:收回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发现内心良知,并依之而行。心若安定,万事从容。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反求诸己,不假外求。”人人自有定海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笑却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生命意义如何,全由你来选择意义只能在于人类心智的架构内,如此一来,生命意义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内心里,此心光明生活光明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说文解字》解读教育二字的真实含义,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一个人向上向善,有担当,有骨气,有人格魅力的人。父母孩子第一任老师教育家庭开始美国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钱学森侄子),记者问他,一生在哪里受到最重要的教育?他说就是父母给他的言传身教。吴越王钱镠制定《钱氏家训》,福泽子孙,绵延千载,仅宋韩就出近300位进士,近现代英才辈出,影响中国近代发展。目前钱氏族人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有200多位院士名人如:钱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数千人。家训传承子孙兴旺,耕读传家,报国安民。
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同样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下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个人出息。什么是家风,其实就是我们留给孩子心中的样子心术不可得罪天地言行要留好样子子孙处事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
心术不可得罪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孩子是望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孩子样子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受到何种层次家庭教育孩子父母影子孩子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结果家长三观藏着孩子20岁后的样子,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弟子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言简意丰,有1080个字,360句话,113件事弟子不是专指孩子而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古圣先贤面前都是弟子,都应该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弟子规是做人标准,不但孩子要学,大人更要学,正确的做法父母做到,然后再要求孩子做到弟子规是教育孩子从小懂礼貌,讲信用,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和别人平等相处等,而这些正是个人社会接轨的通行证,是直接奠基孩子人生幸福基础传统文化是内学,而不是外学,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弟子规》是一面照妖镜,是照自己的,不是找别人的,要照出自己的坏习惯,坏习气。从而修正自己错误言行习惯最终照出一条光明人生幸福路。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资治通鉴》:“德才兼备者是圣人,有德无才者是君子有才无德者是小人,德才皆无则是愚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如果颠倒了这个本末关系,那就只能把人引向邪路。《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人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打好做人做事,做学问基础,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一心为他人,一心为公就是善,一心为自己,一心为私就是恶,从小扎善根,这个善根扎得越深,将来成就就越大,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传统文化的根,传统文化实质就是文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个人如果从小把根扎好,长大以后经过努力,一定会成德才兼备,智慧超群的栋梁之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求。唯有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成长生命学习成长,反省即进步观心修行

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光明不会因之减弱

一颗心照亮另一颗心,会使内心更为光明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靠近光,感受光,追随光,成为光,点亮心灯,照亮长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生命一个梦想,给梦想一个追求,给追求一个坚守

学海无涯,修心养性。经典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等人就是未曾读。经典做个明道、守道、行道之人,如果你偏离了“道”,道就会对你惩罚;如果你在“道”上,道就对你有加持。修身正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梦在远方,脚在路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融合中西,融会贯通,继往开来。读书明理安身立命,做个明白人,幸福人。

论语先生王福琪老师说,凭我一段流年致敬中华经典借他一程风景见证生命蝶变。用爱和奉献一起见证季节的变换,见证风的方向见证岁月的更迭,见证坚守力量

生命成全取决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种树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就是当下,把握当下,念觉心行,制心一处,无所不成人生兜兜转转没有圣哲教诲没有智慧指引恍如暗夜中盲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直在路上,学习一直在路上,践行一直在路上。在路上,是生命的远行,经典传承文明,雅言浸润人生,超拔生命,绽放生命,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一方教育之木铎,斯土康乐之柱石。仁者爱人,掬一缕春风,播撒圣哲的种子,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有光生命,点亮心灯,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有引用和参考资料)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