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庄子》最厉害的7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转自公众号:每晚一卷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M5MjYwMQ==&mid=2247932016&idx=2&sn=51df9e558de520596959ad5bad127de1


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每天读一点好书,500万人订阅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晚一卷书”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人生

就是一个收敛锋芒过程


作者:每晚CC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arial="arial" ui="ui" sc="sc" yahei="yahei" sans="sans" helvetica="helvetica" microsoft="microsoft" hiragino="hiragino" pingfang="pingfang">


不读《庄子》,不知世界之博大,不晓人生之通透。


历史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诗人墨客,都把《庄子》当作修身秘籍,反复揣摩研读


这部千古奇书里,凝聚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最通达的人生智慧


通过它你可以看到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言逍遥、论齐物、谈天道、穷宇宙风姿


庄子》里的故事,更是可以让你明白祸福得失是非荣辱等诸多人生困惑。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有人陷入烦恼,我一般会建议读读庄子》。


读懂了《庄子》里这7种思维,再大的人生难题,你也能迎刃而解。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1

山木思维



译文


有一个叫石的匠人前往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见到一棵被当地人视为神树的栎树。


这棵栎树非常高大,前来观赏祭拜这棵神木的人也非常多。


可这个叫石的匠人却看都不看一眼,只顾着赶路。


匠人的弟子便问道:“我跟着师傅走南闯北,从未见过这么壮美的树木。师傅您却不肯停步看看,只顾赶路,为什么呢?”


匠人说:“那树木不值一提!只是一棵没有任何用处的废材罢了。做船定会沉没,做棺材很快就会腐朽,用来做器具很容易损坏,用来做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来它做屋柱定会被虫蛀蚀。正是由于其为不成材的坏木,毫无用处,所以能长寿活到现今。”


晚君说:


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得与失,好与坏,输和赢。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


就像栎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长寿,人因为平凡而得享安稳,都是一样的道理


道德经》里也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得失祸福永远在贯穿我们的一生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孙叔敖的人,曾三次出任宰相,又三次被罢官。


可无论什么境遇下,他脸上神色始终如常。


于是有人就问他:


为什么你当官时候,没见你喜形于色;被免官的时候,也不见你唉声叹气?


孙叔敖笑道:


不当官不由我决定,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无忧无虑,至于人生起落,大可不必纠结


的确,人生于世,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若是一味地为了得失纠结,只会徒伤了自己的心志


庄子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把所有的得到,都看作是命中注定;把所有的失去,都当作是人生经历


那么世间之事,便无谓得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2

大鹏思维



译文


鹏为什么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可以用船做个譬喻。


水浅了,浮不起大船。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晚君说:


李白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然而在这一日到来之前,大鹏鸟必须经过长久的蓄势,才会最后振翅高飞。


就像《菜根谭》中所说的: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都必须要经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蓄力时光


唐代诗人高适,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有机会走上战场,建功立业。


在此之前,他所做的,就是耐着性子,在乡里躬耕苦读,研习兵法


正是那么多年积攒下来实力,让他一上到战场,就屡立战功最后封侯拜相。


诸葛亮出山之前,也是南阳隆中苦读了十年书。


直到刘备到来,他才得遇明主实现他的人生抱负。


蝉鸣一夏,却蛰伏了好几个四季;昙花一现,却等待了整个白昼


世上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


在别人看不到地方默默蓄力,在漫长的黑暗里酝酿希望,终有一天,你也能像大鹏一般,举翅高飞,直上云霄。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3

儵(shū)鱼思维



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你看这些儵鱼在下面游得多么快乐。


惠施却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又说:“我不是你,本就不知你的快乐,你也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鱼的快乐。”


晚君说:


生活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错觉:


觉得别人拥有的,是自己难以企及幸福与欢乐。


然而,别人幸福与否,未必就真如你所见的那样。


常言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们永远无法站在自己的位置,去体会别人的感受


既如此,又何必站在自己的烦恼里,去仰望别人的幸福


按自己喜欢方式活着才是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东晋时期,有桓温,殷浩两位名士。


他们均是年少成名,但桓温却总想找个机会跟殷浩比个高下


有一次,桓温遇到殷浩,便问他:“你哪里比得上我?”


殷浩笑了笑,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殷浩从来不想跟别人比,只想做自己


人生于世,我们都该像殷浩一般,笃定地悦纳自己。


毕竟,人生万象,各有悲欢


与其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快乐。


不如在无法重来一生里,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过好自己的生活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4

鹓雏(yuān chú)思维



译文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


有人急忙报告惠子:“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


惠子很恐慌,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天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


“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


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晚君说:


昔日,庄子在濮水垂钓之时,楚王派两位大臣去请庄子为相。


庄子却说:我宁愿像乌龟一般,曳尾于烂泥中,也不愿当那楚国宗庙里,被人供奉神龟


后来,庄子好友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


庄子想去看看他,可惠施却担心庄子会抢了自己的相位。


庄子不屑道:我宁愿做鹓雏,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也不愿做那什么腐肉烂肉都吃的猫头鹰。


庄子看来,世间的名与利,于他而言,不过是一堆腐肉。


而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


所以从始至终,庄子都不愿被名利所缚,被世俗所累。


现实中的很多人,整天活得汲汲营营,为名利忙,为物欲往。


却忘了在这物欲横流、名利至上的时代,活出内心的淡定从容,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


所谓短的是利欲,长的是人生


往后的日子里,学会欲望减法,给精神做加法,我们才能获得清醒、富足的人生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5

河伯思维



译文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


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


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


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原来说就是我啊。


晚君说:


古人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生活中的很多人,总是高估自己的分量。


不知高估自己而不自察的人,总有一天,现实会让你狠狠看清自己。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为了打压权臣李善长一党的势力,便大力扶持了胡惟庸


李善长死后,甚至还把胡惟庸扶上了丞相之位。


胡惟庸呢,稀里糊涂地上了位,还一直以为是自己实力过人。


所以当上丞相后,他便变得忘乎所以。


在他为相期间,他利用权利排斥异己,结党营私,甚至还想跟朱元璋分庭抗礼。


而他的这些举措,也彻底惹怒了朱元璋最终给自己招致了灭门之灾。


自命不凡,才是个人最大的愚蠢。


在这世上,无论你无论你身份多高、名气多大,总有人会在你之上。


所以,做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水因善下方成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想要走得更久更远,就要学会谦卑和低调。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6

庖丁思维



译文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只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


梁惠王看后连声夸赞,并问他:“你的技术怎么会如此高明?”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无非是一头头完整的牛。现在,我看见的再也不是一头整牛了。宰牛时,我不必用眼睛去看,就清楚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经络,从 哪里下刀、要用多大的力气,全都心中有数。”


庖丁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技术高明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了数千头牛,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就会留有余地。因 此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和新刀一样锋利。”


梁惠王说:“从你的这番话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晚君说:


苏轼临终之时,曾给后人留下一句话:着力即差。


意思是,凡事越是用力,越容易事与愿违。


庄子在写《庖丁解牛》时,也道出了同样的深意


他说,一般的厨师在解牛时,看到骨头,就用蛮力砍断,因此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


而庖丁却懂得,以无厚,入有间的道理


他每次解牛时,只会顺着牛的筋骨去下刀,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还依然锋利如新。


这不由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顺水推舟,一日千里。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你越是较劲,越是用力,对自己的伤害就越大。


但你若懂得顺其自然,从容以对,这份心得,反而能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aria-describedby="tooltip144998">7

木鸡思维



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


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训好鸡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


“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挑衅它们,它们也不会鸣叫,沉默低调,看上去像木鸡一样,这样的鸡才厉害,别的鸡根本不敢迎战。”


晚君说: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结合一生的阅历,将人生修炼分为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气势汹汹,像无赖叫嚣的街头小混混;


第二阶段,紧张好胜,俨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轻人


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


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秘不示人。


在梁漱溟先生看来,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便是藏锋不露,大智如愚。


历史上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便深明此道。


公元1864年,曾国藩攻克天京后,一战封神,他的威望也达到顶峰


曾国藩深知,物极必反,树大招风。


于是他主动裁撤湘军,远离凶险的朝局,最终得以善终


曾国藩曾说:“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人生就是一个收敛锋芒过程


当一个人不再锋芒毕露,而是懂得收敛时,便能更好地保全自身。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


庄子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是一个天才,他的思想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遍真理。”


千百年来,庄子思想,一直领先于世界


汲取庄子智慧,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远离浮躁和功利,静守清欢与美好。


在艰难的生活中,化身成一只翱翔于九万里高空的飞鹏,去追寻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点个在看,与朋友共勉


- End -

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不到晚君↓↓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哦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