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我们都爱读论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IwODY2Ng==&mid=2247485630&idx=1&sn=2b08236f021708f425676fdbf03d5ac7
十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人生际遇,我开始坚持每天晨读论语,从中所得的收获、启迪、快乐、感动,不胜枚举。
诚如颜回所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读论语?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曾经是一名消防员。
在将近20年的消防生涯中,我曾无数次和战友们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一次次从危难中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离开部队(现已转制)这些年,我常常想起那些热血澎湃、负重前行的日子,常常想起辖区群众馈赠给我们的无限信任与爱戴,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
当然,我也常常回忆起那些内心难以抹去的伤痛。我知道,正是这些伤痛的记忆,促使我当时下定决心,忍痛诀别无限热爱的英雄集体。
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个站在宿舍窗口,从我们已经升起的云梯车前,毅然跳下的女大学生,只因考研失利,觉得此生无望。
我还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一家老小五口,葬身火海,只因房屋拆迁,一笔巨款,让家中长子人性泯灭,酿造了纵火惨案。
我还记得,那个拎着酒瓶、摇摇晃晃站在楼顶的中年大叔,痛哭着对我们说:消防员叔叔,你们能灭掉我心中爱情的火焰吗?说完转身从十层高楼跳下。
尤其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个花样年华的中学生,我们几次从死神手中将他救下,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在一个清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留给父母的诀别信中,他说:我拼命的学习,永远也考不出父母满意的成绩。如果人生只是没完没了的考试,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些发生在我眼前的人间悲剧,让我痛心不已。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意识到,无论我们多么英勇,技能多么高超,无论消防救援装备有多先进,消防员永远只能救人之身,却不能救人之心。
而当我静下心来,重新回顾此前参与的一起起火灾及抢险救援事故时,我惊讶的发现,其实许多灾害事故,追根溯源,恰恰都是让消防员束手无策的“人心”问题。
比如有一起小区火灾,只因很久以前的一次口角,某某便怀恨在心,纵火焚烧邻居停放在楼梯间的电动车,火灾失控蔓延,致使单元楼多人伤亡。
有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车主因出门前被爱人数落了几句,便赌气开车上路,致使两车相撞起火,险些丧命。
再比如前面提及的几起惨痛案例,有的是因为心太“软”,不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有的因为心太“贪”,在金钱诱惑面前无节制无底线;有的因为心太“乱”,东觅西求,毫无主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常常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忱。
有人说,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世上没有人不珍惜生命、渴望幸福,只是有人不懂如何去爱、如何去活。诚哉斯言!
此后,在出警训练之余,我常常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希望从中找到一些了解人们内心世界、解决人们内心困惑的方法。几年下来,古今中外,涉猎了不少好书,让我受益匪浅。
一天中午,我在人民日报读到一篇介绍孔子思想的文章,名叫《尼山的月光》,文中说:“孔子是为思想而生的。他建筑了一座思想的宫殿,嵯峨雄伟,金碧辉煌,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美学、伦理学、语言学、档案学、艺术学、军事学、医学等多门学问蕴涵其间,思维廊腰缦回,灵感流光溢彩。他以仁、义、礼、智、信为基,忠、德、宽、恕、勇为栋,以孝、廉、恭、俭、敏为梁,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檩,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椽,以畏天命、明天理、敬天道为脊,高耸起中华民族最初的人文精神大厦。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孔子的微博,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2000余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
这篇文辞优美的文章深深打动了我。虽然我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此前在课堂上,也听老师讲过《论语》和其它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但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这天下午,我专门请了假,到书店买了一本杨伯峻的《论语译著》,从此开始,每天晨读。先后读过的版本包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张居正的《直解论语》、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以及辜鸿铭的《辜鸿铭讲论语》、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钱逊的《论语浅解》等,在这些硕儒大师们的引领下,我对《论语》中所讲的道理渐渐有了一些领悟。
有一年,辖区内一家商场失火,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企业法人因犯失火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庭上,当我听到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家痛苦万分的忏悔,脑海中突然浮现《论语》中孔子说过的一句话:“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意思是说,人们所犯的错误,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人们总要等到悲剧发生以后,再反过来反省自己此前的过错,然后才能明白“仁”的道理。
孔子一生致力于传播“仁”道,就是希望人们能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人人都能走上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路。然而,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真正能懂得孔子良苦用心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像那些春秋时期的天子、诸侯、大夫们一样,把谆谆教诲当作耳旁风,对逆耳忠言百般抵触,直到有一天碰到头破血流,众叛亲离,甚至锒铛入狱、山穷水尽之时,才幡然悔悟,然而悔之晚矣。
商场大火后,我开始向身边的战友、朋友、家人以及被我们救助的人员,讲述论语中的一些人生道理,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的困惑,化解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找准人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因为我的开导,辖区里几个濒临破裂的家庭,成了夫妻恩爱的模范之家。几个轻度抑郁的孩子,重新燃起了学习的热情,对生命的渴望。有几个年轻的父母,千恩万谢,说我帮助他们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正确路径,他们说,“以前从没想过,也没人教过,原来当父母也要‘持证上岗’。”
受到他们的鼓舞,我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研读《论语》,向人们宣传推广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深刻哲理,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
在学习践行《论语》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自己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逐步坚定了笃志前行的信心。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下定决心,脱下戎装,从此立志“仁以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年,我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我常常坚定的告诉大家,《论语》是指南针,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通往幸福的方向。《论语》是百科全书,对于在生命旅程中可能遇见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能找到最好的答案。《论语》是一门科学,它对人心与人生的谜题,提出了最科学、最系统、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不仅经过中国人两千多年的实践检验,行之有效。而且经过现当代中西方许多伟大人物的科学研究和亲身实践,仍然对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了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共读《论语》吧!
我坚信,有一天当你走进《论语》,聆听2500多年前孔子与弟子们的精彩对话,你一定会被他们的真诚所感染,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而感动。
你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几百则成语格言,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眼光,我们的包容、勤奋、善良,我们的智慧、仁爱、勇敢,主要都源自这部一万余言经典。
你会发现,《论语》是生生不息,品之不尽的。在21世纪的今天,它依然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所说:“要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突出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