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论语》最动人的一个画面——闻鸡起读青竹简心得(三)


夫子心中的理想家园
周爱东
“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出自论语.先进》篇中四子侍坐。
文中讲的是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和老师在一起坐着,孔子让他们说说各自的志向。三个弟子依次讲述了各自的志向,最后轮到曾皙。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皙名点,他没有立即说话,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瑟。听到老师问自己,他让瑟声逐渐缓和下来,“鼓瑟希”,缓和到最后,“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像我们熟悉的《琵琶行》所描写的那样,“曲中收拨当心画”,让曲子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结束,这才从容地站起来说了上面那一段话。他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穿上新做的春服,陪同几个好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沂水中,把自己洗涤的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者春风融入天地,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节,让自己有一个心灵的仪式,然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孔子听了,感叹道:“吾与点也!”
曾皙描述了一个人天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安详自得生活画面,而这样的情况只有在国泰民安的年代才可实现春秋时期战乱纷纷年代是难以企及的。实行仁政,礼仪安邦,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正是孔子希望的。所以,孔子表示深深地赞同。
2024年6月4日

论语》中的一个动人画面
王平
论语》中有很多动人的画面,比如孔子弟子们在杏坛讲学,弟子们围坐四周,专注聆听孔子教诲,时而提问,时而沉思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那是一幅知识传承、师生融洽的画面。比如孔子与子路等弟子一同周游列国,在路途上经历风雨面对困难时仍坚定前行画面展现出他们对理想道义的执着追求。再比如孔子弟子探讨人生哲理时,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的画面充满着对真理探寻热情。
种种的画面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动人之处。,但其中我认为最生动的一句是前几天王老师刚讲过的,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这句话意思是: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是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子贡是孔子弟子,他聪明好学,善于言辞,在孔子弟子中以能言善辩著称。有一天,当子贡听到孔子表扬其他的弟子,便问孔子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孔子用“器”来比喻他,意思是说子贡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子贡又问孔子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器,孔子回答说是瑚琏。瑚琏是古代宗庙中祭祀时用来盛黍稷的器具,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象征意义孔子用瑚琏来比喻子贡,是在赞扬子贡的才能品德,同时也希望能够不断提高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子贡听了孔子对他的评价很开心。
这句话相关记载可以看出子贡的一些性格特点
1. 聪明机智:他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善于应对各种情况
2. 积极进取:主动询问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展现出对自身发展关注和积极向上态度
3. 自信豁达:敢于直面老师评价,有一定的自信,同时也能坦然接受老师看法
4. 好学求知: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反馈。
另外这句话中也反映出了孔子教育思想,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优点,但都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同时,这个故事表现孔子对子贡的喜爱和赞赏,他认为子贡是一个有潜力弟子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2024.6.4

论语》中让我感动的一个画面
李新翠
每当读《论语》时,《论语》中孔子尊重师冕的画面便不时浮现在我眼前。
师冕,是一位著名的盲乐师,精通音律,深受当时人们尊敬。有一次,鲁国举行乡饮酒礼,邀请了师冕参加。在宴会上,孔子非常细心地照顾师冕,确保能够顺利地参与宴会的各项活动。当师冕进入宴会厅时,孔子亲自引导他,告诉他座位的位置,并且在师冕坐下后,还特意告诉周围人位置,生怕师冕有任何不便。孔子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不仅是因为他对一位盲人的关怀备至,更是因为孔子作为当时的大儒,却能如此谦卑地对待他人,尤其是对一位技艺高超但身份低微的乐师,这种行为充分体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
孔子对师冕的尊重并非仅限于此。在宴会上,当师冕开始演奏时,孔子全神贯注,倾听每一个音符,他的脸上洋溢着欣赏与敬意。在音乐结束之后,孔子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师冕的演奏如同天籁之音,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孔子言行,无疑是对师冕艺术成就的最大肯定,同时也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无论身份高低只要拥有才华和美德,都值得受到尊重和赞美。
孔子尊重师冕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佳话,它深刻地揭示儒家文化中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价值观。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尊严应该被平等对待。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为难能可贵,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总之,孔子尊重师冕的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仁爱为本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语上的礼貌,更在于行动上的关怀与平等对待。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尊重每一个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论语》中最动人的一个画面
 青竹简班二组 米爱霞
在《论语》这部千年传承智慧宝典中,有一幅画面深深打动了我,那便是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陈蔡绝粮”的章节。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当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关于排兵布阵军事战略之事时,孔子站在宫廷的殿堂之中,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深邃而平静的神情。他微微颔首,对卫灵公说:“关于礼仪祭祀之事,我略知一二;但至于军事之事,我未曾深入学习。”卫灵公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更多的是对孔子坦诚态度尊重
画面切换到次日清晨,孔子带领着一众弟子离开卫国踏上前往陈国旅途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队伍在晨雾中缓缓前行。然而,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当孔子一行抵达陈国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困境——粮食断绝
数日来,粒米未进,饥饿和困顿像乌云一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在简陋的帐篷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忧虑。弟子们围坐在孔子身边,有的面露疲色,有的眉头紧锁,但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着对老师信任尊敬。子路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声音略显沙哑地问道:“老师,我们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孔子微微一笑抬起头,他看着子路,声音虽轻却坚定眼神充满了温和和教诲。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君子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会因为外在的困难动摇。而小人则不同,他们一旦陷入困境,便会失去道德底线,胡作非为。”
子贡在一旁补充道:“老师弟子们都明白您的教诲只是此刻的困境实在难以忍受。”
孔子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子贡,你说得对。但正是这样的困境才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馈赠,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责任。我们不仅要面对困境,更要从中找到力量继续前行。”
随着孔子的话语落下,帐篷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气氛逐渐变得坚定充满力量弟子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
这是一幅既悲壮又充满智慧与坚韧的画面
最终,他们凭借着坚定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而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不断前行
这样的画面,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间情感交流孔子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智慧,感染着每一个弟子,让他们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格修养重要性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坚韧和智慧所折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君子固穷”的真谛,让我们在面临困境时也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论语》中的一个动人画面
赵林玉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善良的小火苗,在自己的心中突突的燃烧。当我们看到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或者老人跌倒,我们会不自觉的上前扶一把;当我们看到有人真真的陷入困境时候,我们会真心的伸出手拉一把。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光明,都怀着温暖,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每一个人都是降在人间天使,只不过我们在不同的境遇呈现罢了。
此时,我想起论语》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夫子和他的两位最贴身的弟子房间看着书,喝着茶,时不时的讨论一下。此时夫子说:你们俩近来跟着学习的很踏实,为人也是我最满意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很明显的特点,那你们说说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中一位弟子不可耐的说:希望朋友分享自己的车马、衣服和皮袍,只要解决他们的温饱和急需的生活,即使破旧了也不感到遗憾,只要他们能开心的生活下去就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要能尽我的一己之力,我愿倾其所有与朋友共,与天下共。夫子笑了:很好,以朋友心为心,大我风范。接着又看向了另一位得意的弟子。这位弟子谦虚含蓄的说:“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自夸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不炫耀自己的成绩和功劳。默默无闻,无怨无悔”。那位急性子的弟子直接看向夫子:老师,那您呢?您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呢?老师笑呵呵的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力量老人们安心放心生活;让朋友们都能信任我,喜欢我;弟子得到最好的安顿和关怀,心里什么时候还能想起我这位老师。”夫子说完,三人都互相看了看,笑了,同时对夫子的想法非常赞同的点着头、竖着大拇指。并且说:还是夫子的胸怀宽广呀,以百姓心为心,心胸万世,悲天悯人,光风霁月呀!此时,两位弟子立马起身,向夫子弯腰拱手作揖道:“愿随先生终生,向先生学习济世救人之道。”夫子捋了捋胡子,说:坐吧,有你们在我已经很知足了。
相信大家已经猜到这句话是什么了,就是《公冶长》第五的二十六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这里,大家没有表达出各自的鸿鹄之志,也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他们最朴素的语言,却让我们非常感动,一个愿意倾其所有为了他人,跟他人同富贵,共患难。一个实则严于律己,理想远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夫子则是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安为安,以百姓乐为乐,以百姓信为喜。
《四书集注》中,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子路勇于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夫子则如天地之化工,付与万物而已不劳焉,此圣人所谓也。先观二子之言,后观圣人之言,分明天地气象。凡看《论语》,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
学习论语》不仅仅看的文字文意,而是要看圣贤气象是怎样的?《孝经》中谈到圣人之德,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圣人之道,以人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实际上这样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单单说这一篇章,我觉着应该是夫子以及两位弟子初心发自内心的一种表述,非常的亲民和切近生活。子路最重义,义是做人的第一标准;颜回坚守仁德;夫子圣心无我,如日月,和天地合其德,与人民百姓其意
陈祥道(北宋思想家和经学家)曰:子路义之志也,颜子仁者之志也。孔子圣人之志也。
也有其他文献批注里讲到:子路重义轻财,忘乎有己,克己之私,心体廓然,义也;颜子不夸己善以修己,不施劳苦于人而安人,成己且欲成人成物,仁也;孔子顺乎自然,仁被天下,老安友信少怀,万物一体,廓然大公,圣也。
在这一段里,我看到了夫子对弟子们的要求渴望,以及良苦用心。就像今天的我们,小时老师会在班级里问我们,你们都有什么理想呀,梦想呀,远大的志向呀?我们纷纷的举手说:老师,我想当老师!我想当军人!我想当医生等等。七嘴八舌的说出了一大堆的想法长大模样,可爱而令人感动!那么老师也会问:为什么呀?我们会说老师可以教书育人,警察可以坏人医生可以治病救人等等,同样的有大我精神令人感动
而今天,三十、四十、五十的我们每天不辜负浸润着书香的黎明坚守闻鸡读读书会,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志向呢?我相信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位孜孜不倦的学子,懂他莲的心事,懂他谆谆教诲良心用苦。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大概也是我们王夫子的所想所愿所忧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4.6.4

论语》中最动人的一个画
杨峻涛
读《论语》的感觉像春天,春风拂面,心旷神怡,读之、思之、悟之千遍万遍也乐此不疲。这正是如孔夫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先生老师说过:“读《论语》七步法,读出画面读出人物读出真诚、读出自己、读出它经、读出细节读出艺术读出画面后,可以把《论语当成小说来读,当成视频来看当成一个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欣赏。”每次想到王老师教诲,真的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论语》之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在恒久,美美不同,美在心怡。
其中《先进篇》最后一章,孔子让四名弟子谈志向,尽显格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个唯美温暖的画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各言其志,子路的爽直不谦让,想治理千乘之国;冉求的有志于邦国,人民过上富足生活;公西华的谦逊,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曾皙的洒脱飘逸,宛然如见。他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描述为什么让孔夫子赞叹,因为曾点描述的是一个唯美的画面,是礼仪之邦,仁义之邦的现实生活再现。这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圣贤气象不在云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圣贤经典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间仙境,在人间,春暖花开,踏青歌唱,阳光明媚,岁月静好,努力活在画面里,绽放生命,这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实实在在,时时刻刻的过程,让美好时时刻发生,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期许。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活在在美好的过程里,活在春风里,活在画面里。
孔夫子矢志不渝,推行仁道。君子固穷,安贫乐道,不怨不尤。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怀?为什么会有持久力量?为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颜乐处,乐在求道、学道、知道、行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孔夫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卫国冷遇,匡地被围,蒲邑遭难,郑国走散,曹国不容宋国遇险,陈蔡绝粮等。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先后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
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一位作家曾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只有人类心灵才能发现。”深以为然。一个人若是向外求,将快乐寄托在功名利禄上,即使位高权重,即使人人称赞,他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在与欲望交换快乐,可欲望只会吸引来更多的欲望。一个人若是向内求,沉浸下来倾听内心声音享受精神世界带来的愉悦感,即使生活简朴,环境简陋,也撼动不了他半分。
四子言志,暮春咏归。这个动人的画面温暖千载,历久弥新。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人难免跌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局,唯有追随圣贤,心有阳光内心才能力量破局。前路漫漫,我们同舟共济、勇往直前,落实经典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

供稿:米爱霞、周爱东
审核:董雪梅
传播:孙丽娜
编辑:杨峻涛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