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输入关键词
搜索
APP下载
|
在线客服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导航菜单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热门推荐
子分类01
子分类02
儒释道
催眠音乐
冥想静心解压
子分类02
生活智慧
传世经典
栏目分类
category
国学频道
donghua
AI听书
dongman
话题广场
Tag
《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闻鸡起读青竹简心得(四)
闵损——我心中的一颗星
青竹
简班:米爱霞
在《
论语
》中,我特别
喜欢
的
人物
是闵损(子骞)。闵损是《
论语
》中的一位杰出
弟子
,关于闵损(子骞)的直接
记载
并不多,但我们
可以
从
孔子
及其
弟子
对他的
评价
中,以及他的一些
行为
事迹中,窥见他的
性格
和品质。闵损以其高尚的
德行
和孝道
精神
,给我
留下
了深刻的
印象
。
一、闵损的孝顺与宽容
《
论语
》中虽然
没有
直接
记载
闵损的孝道
行为
,但
孔子
曾
评价
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
父母
昆弟之言。”
这句话
表明闵损的孝顺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孝顺不仅仅
体现
在
物质
上的供养,更
体现
在他对
父母
的
尊重
、
理解
和包容上。即使
面对
继母的虐待,他依然
保持
宽容的
心态
,
不怨
恨、不
报复
,这种品质在当今
社会
依然难能可贵。
据《
论语
》及
相关
史料
记载
,闵损
少年
丧母,
父亲
娶了继母。继母
偏爱
自己
亲生
的两个
儿子
,对闵损却颇为苛刻。有一次,继母在冬天给
亲生
儿子
做棉衣时,用棉絮填充,而给闵损的棉衣里填充的却是
芦花
。闵损因此寒冷难耐,在驾车送
父亲
外出
时,因寒冷无法
驾驭
马车,
导致
马车滑入路旁沟内。
父亲
生气
地鞭打他,
结果
抽破了
衣服
,露出了
芦花
。
父亲
因此
决定
休掉继母,但闵损却跪在
父亲
面前为继母
求情
:“母在一子寒,母去
三子
单。”这种宽容和孝顺的
行为
,让人
感动
不已。
二、闵损的
德行
修养
《
论语
》中提到:“
夫人
不言
,言必有中。”
这句话
虽然
并非
直接针对闵损,但
可以
用来
形容
他的
德行
修养
。闵损
为人
正直,
言行
一致,不说空话、
假话
,他的每一句话都
充满
智慧
和
真理
。这种
德行
修养
不仅
体现
在他与人的
交往
中,也
体现
在他的
学术
研究
和
人生
追求
上。他始终
坚守
自己的
信仰
和
追求
,不为
外界
所
动摇
。
三、闵损的坚韧不拔
闵损在
面对
生活
的
困境
时,始终
坚守
自己的
信念
和
追求
,
表现
出坚韧不拔的
精神
。这种
精神
不仅
体现
在他
面对
家庭
变故时的坚强和勇敢上,也
体现
在他
面对
学术
挑战
时的执着和
坚定
上。他深知
学习
的
重要性
,始终不懈地
追求
知识
和
智慧
,这种
精神
值得
我们
学习
和
传承
。
在
现代
社会
,虽然
家庭
结构
和
生活
方式
发生
了很大的
变化
,但孝道
精神
依然是
中华
民族
的
传统
美德之一。我们
应该
像闵损一样,
孝敬
父母
、
尊敬
长辈
,
传承
和
弘扬
这一
传统
美德。
同时,我们也
应该
关注
老年
人的
生活
需求
和
精神
需求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
支持
。这不仅是我们的
社会
责任
,
也是
我们对
传统
文化
的一种
传承
和
弘扬
。
在
工作
和
生活
中,我们也
应该
秉持着诚实正直的
原则
,
不做
作、不虚伪、不
欺骗
。
只有
这样,我们
才能
赢得
他人的
信任
和
尊重
,也
才能
在
职场
和
生活
中
取得
更好的
成绩
和
发展
。
《
论语
》中我
喜欢
的一个
人物
赵林玉
《
论语
》中
孔子
弟子
三千,七十
二贤
。
孔子
曾列举了十位
弟子
的
修养
和
成就
:
德行
优秀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擅长
辞令的有宰我、子贡;通晓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精通
制度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我最
喜欢
的一
个人
是:子贡。
子贡(前520年-?),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春秋
时
卫国
人。
孔子
弟子
。
子贡列于
孔门
言语之科,善辞令。经商于曹、鲁间,富累千金。历仕鲁、卫,出使
各国
时与
诸侯
分庭抗礼。曾为鲁
游说
齐、吴、越、晋等国,促使吴伐齐救鲁。
子贡自谓“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
·公冶长》。“
君子
之过也如
日月
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
·子张》)。
平生
厌恶三种人:一为剽窃他人之文者,二为以野蛮为勇敢者,三为以
诽谤
为正直者。
孔子
称其通达,有从政之才,
批评
其从商致富是“忆则屡中”。
孔子
死后,独自庐墓六年。后
死于
齐国
。
子贡比孔夫子小三十一岁。
擅长
外交,也
擅长
做
生意
,他是
孔子
学生当中最
富有
的人。据说,
孔子
周游列国
就是
他赞助的。他和孔夫子的
关系
非常亲密,甚至也很随便,有一次子贡就问
孔子
:
老师
,你看我这
个人
怎么样?赐也
何如
?(《公冶长》第五4)
老师
说:女器也,在这里
应该
泛指
物件
和
东西
,因为
没有
具体说是哪一件
东西
。子贡又问了:
老师
,那你说我是
什么样
的
东西
呢?
老师
说,瑚琏也(有人开
玩笑
说你是个饭桶了)。瑚琏
就是
古
时候
宗庙祭祀放粮食的礼器。但是这个
东西
他是
放在
庙堂里面,敬神祇、敬
祖宗
的。(那就
证明
是一个高级饭桶),
也有
学者
说这是在表扬子贡,说他很厚重、很高贵,
就像
瑚琏一样,像礼器一样。
孔子
以及众
弟子
们在
学堂
里也
经历
过很多穷困的
时候
,都
需要
子贡提供粮食、
衣物
和用具;所以,
老师
形容
的
还是
很贴切的。但
孔子
还有
另外一句话叫
君子
不器。
就是
说
君子
不
应该
是一个有固定用途的
东西
,
君子
追求
的是道,道在器之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
不要
把自己
定位
成一个器。实际上这个
地方
也在
敲打
子贡,
不能
只做一个器。因为子贡太聪
明了
,所以会
存在
一些
毛病
,比如
显露
小
聪明
等,所以
老师
时不时的要
敲打
。子贡在孔夫子的
心目
中
还是
很重的,在《
论语
》的记述中
出现
次数
排名
第二,第一是子路。
我
喜欢
子贡
可以
从以下几个
方面
:
一、
喜欢
子贡的孝。为
老师
守孝六年。百善孝为先。
子贡和夫子的师生
关系
,在古代
是非
常重要和必须
尊敬
的,
所谓
“一日为师,终
身为
父”。所以,师生
关系
与
父子
关系
是同等的重要。我们在
古书
中
看到
,古代对于
老师
的丧礼
都是
守丧三年,跟对
父母
完全一样。
孔夫子
一生
教学,在他
去世
的
时候
,学生们很感念
老师
的恩德,在
老师
的墓旁搭个棚子,整整守孝三年。其中有一个学生守了六年,
就是
子贡。因为夫子
去世
的
时候
,子贡在其他的
国家
做
生意
,等他
回来
的
时候
,丧礼都已经
结束
。子贡
觉得
非常遗憾,守了三年以后,他自己又加三年,整整守了六年。当然对于
老师
理应
如此。这也充分
体现
了
中华
民族
“尊师”的
道德
观念
。子贡也因此被
后世
人们
奉为尊师重道
第一人
。
二、
喜欢
子贡的谦虚。
1. 叔孙武叔语
大夫
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
不得
其门而入,
不见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
以为
也,仲尼
不可
毁也。他人之
贤者
,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
日月
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
日月
乎?多见其
不知
量也。”
将夫子比作数仞之墙,比作
日月
,比作天。
认为
夫子是
弟子
们
不得
其门、
不见
宗庙之美,
不可
逾,高
不可
及的。
体现
了子贡的谦逊,以及对夫子的
尊重
和敬仰。
三、
喜欢
子贡的睿智和勇敢。
不仅仅是
体现
在善于言辞上,
而是
他的睿智,如果
没有
智慧
,仅仅是有一点点
口才
,不
可能
征服五国。他是出名的外交家、
政治
家。子贡的一次外交之旅使
春秋
五国局势翻天覆地,有纵横之术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存鲁、乱齐、破吴、保晉和霸越,
天下
大乱
。他格物格
人格
理,所以玩
诸侯
于股掌之间。战国
时期
,
齐国
有个
将军
叫田常,想
夺权
。
和平
年代
看相
,
战争
年代看将。田常想
发动
战争
,攻打
鲁国
,以
实现
夺权
的
目的
。当时
鲁国
周边
都是
心怀
鬼胎的
大国
,四面楚歌,
危机
重重,又是自己的母国,
不能
不管呀。这
时候
弟子
们纷纷举手要去
齐国
谈判,但
孔子
点将让子贡去。到了
齐国
后对田常说:田
将军
呀,
鲁国
可
不是
你最优的
选择
呀,
鲁国
的
状况
你还不
清楚
,是一堆烂泥扶不上墙。你去打
吴国
去,
吴国
护城河和城墙都比较坚固,士兵强壮,
国家
富裕,粮食充裕,
国君
英明顽强,你去打
吴国
吧,
吴国
好打。田常听的云里雾里,说这是什么鬼
道理
?子贡说:忧在外者攻弱,忧在内者攻强。为了
争夺
权力
,
只有
让自己国内动乱
才能
达到
的
目的
。田常听了觉着很有
道理
,就
决定
打
吴国
。这
时候
感觉
没有
合适的
理由
去打
吴国
,子贡这
时候
又出面了,去到
吴国
游说
吴国
夫差,说
齐国
要打
鲁国
了,是想壮大自己的
势力
趁机消灭
吴国
,
不如
你去来个救鲁伐齐。这
时候
夫差急眼了,那就来个趁火
打劫
。这
时候
夫差又对越王勾践不
放心
,子贡又去
游说
勾践。可是子贡到了越国给勾践说
吴国
打败
齐国
后,
可能
会来打越国,让越国
做好
准备
。后来又说服
晋国
去打
吴国
,
结果
齐国
、
吴国
被
打败
,越国和
晋国
取得
胜利
,
鲁国
安然
无恙
。
通过这个
故事
,我们
可以
看到
子贡
作为
一位卓越的
政治
家和
辩论
家,他善于
运用
智慧
和
口才
解决
复杂的
问题
,以最小的
代价
达到
最大的
效果
。他的
成功
不仅
在于
他的辩才,更
在于
他对形势的深刻
洞察
和对
人性
的精准把握。同时,这个
故事
也
展现
了
孔子
及其
弟子
的高尚品质和爱国
情怀
,他们为了维护
国家
的
利益
和
尊严
,不惜付
出自
己的努力和
智慧
。
四、
喜欢
子贡的明哲
保身
,恰当的
时候
做恰当的
事情
。
做儒商,也从过政。《越绝书》的
作者
是子贡,他是
春秋
战国晚期的富商,是一名
卫国
人,在会做
生意
的同时文才又高,
堪称
是文财两得。据说,子贡十六七岁
开始
就拜入
孔子
门下悉听
教诲
,在
学习
多年之后逐步
参悟
出一些
经商之道
,并且
写成
书册来
受益
后人
,故此就被
人们
称为
儒商的
鼻祖
。
子贡是
孔子
门徒中的
商业
奇才
,有他的
经商之道
。首先是经世济民。子贡
可能
是
受到
了孔夫子的
儒家
思想
影响
,所以关爱
苍生
,施行大儒之道。当初他
感悟
出一套
儒家
真谛
,从而在
政治
跟经商上
取得
硕大
成就
,还一举
成为
富豪
。
文献《韩诗
外传
》也描述着:“子贡,卫之贾人也”。据说他20岁就
开始
继承
自家资产,
成为
一个
头脑
敏锐的贾人(
商人
),在
经历
几十年的商场摸爬滚打后,
最终
凭借
儒家
知识
跟经验,悟出许多
经商之道
。主要是子贡很
懂得
如何待人
处事
,并且能准确
预测
生意
行情的
趋势
,
观察
哪国在
战争
,而商品哪些会涨价或贬值等等。有人称,子贡能
成为
儒商
鼻祖
的
原因
,
其实
跟他的
学识
、素养、
道德
、礼仪、
理想
以及跟
孔子
的
教诲
密
不可
分。而子贡赚了钱,很舍得拿
出来
经世济民,还给自己定下一些
标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据
了解
,孔夫子的
课程
约为四门主修课业,分别是
文学
、
政治
、
德行
、
语言
。在众多
弟子
中,又属子贡最能言善辩,且对于
经济
领域很有
天赋
,
处理
事物
很利索,
最终
孔子
就在
语言
科目中,给予了子贡很高的
成绩
。
后来,子贡
开始
从政,一度跃入
卫国
官场,以
儒家
文化
跟自己的政商之道,
做到
了
相国
职位。不仅如此,子贡
还在
鲁国
当过
高官
,其还
喜欢
流连于
各国
经商。有文献《
史记
货殖列传》描述日:“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
意思
是说当年子贡
离开
孔子
后,就以贾
人身
份往来于
六国
之间,经常倒东奔西走卖
货物
,且
喜欢
做一些饰品
生意
。后来子贡
察觉
到
各国
的达官
贵人
们,很
喜欢
穿戴各种
珠宝
出街,并且慢慢
形成
了一种
潮流
趋势
,因此他就到一些较为贫穷的
国家
,花费巨资收购原料,
跟着
开设
珠宝
作坊,然后把所
生产
的花俏
珠宝
饰品销往其他
国家
,而
有钱
的
权贵
望族大多都
愿意
花大钱购买子贡的
珠宝
,从而使得他的
财富
越积越多。
子贡以经商出名后,
生活
水平
也随着
变得
十分奢侈,平时总
喜欢
乘坐一驾四马
大车
出行,前后均有随从
奴仆
相伴,排面非常到位,且十分拉风。其所到之国,就连该
国君
主都
敬重
他三分,越国的勾践还曾亲自
迎接
过子贡的到来,并且
邀请
他一起用膳。这些
成功
离不开
子贡的经商
理想
:分别是:诚信、义利、仁和、乐施。正确的经商
准则
。
孔子
曾教导子贡,
人生
旅途
中在
追寻
名利之际,还需
遵从
道德
伦理的
标准
,持有正确的经商
准则
,在各方
利益
之间,
坚持
自己的
观点
跟
理论
。
所以
人们
又把子贡
称为
经典
的
儒学
商人
,他
一生
都
遵从
先师
孔子
的教义,就算再
有钱
再
受到
权贵
的
欢迎
,也始终
坚持
把
道德
摆在第一位,所以
凡事
义为先,然后再到财,故此
形成
“义利”。子日“人而无信,
不知
其可也”。足以很贯彻的
说出
,不论是古代
还是
现代
,一
个人
若是不
讲究
信用,那么他在这个
世界
就无法
立足
。而诚信
就是
一
个人
的
根基
。这
道理
孔子
同样教给了子贡,有一次,
孔子
对子贡日:“善施政者必须要有充足粮食储存,以及
百姓
的
信任
跟军备”,子贡不解,询问道:“如果在情非得已的
情况
下,要减去一样,该怎么
选择
?”子日:“那就除掉军备吧”,子贡道:“若是
剩下
的两者,还必须除去一样该怎么选?”
孔子
道:“那就扣除
粮草
储存吧,历来生而
为人
终需一死,如果
没有
百姓
信任
的话,那何以能有
朝廷
官衙的
存在
”。事后,子贡恍然大悟,逐把诚信视为最重要的
品德
,故此
钱财
权势在必要时均可
抛弃
,唯独诚信不
可以
。后来,子贡往来七国经商的同时就把
儒家
思想
充分
融入
到
生意
经当中,其取之
有道
,乐于济民。在赚取大量
财富
之后,
时刻
谨记一条
原则
,取之
于民
,用之
于民
。这也
成就
了子贡
暴富
以后,经常乐善好施的好
习惯
。
五、
喜欢
子贡的
形象
和
烟火
气:他点子多
脑子
多,有房有车高富帅。
王
老师
讲过子贡是富二代和官二代,风度翩翩,用高、贵、清三个字来
形容
他的
形象
一点儿都不为过。他
利用
自己的
智慧
和善辩保家
卫国
且做著名的儒商。他还
喜欢
参加
各种
民间
活动
,乐于助人,修桥补路,在
政策
方面
给出
很多
建议
以及资金援助。
经济
基础
决定
上层
建筑
。所以子贡是
无所
不能
,
无所
不通。民以食为天,
经济
基础
也是
古
时候
每一
个人
所
需要
的头等
大事
。子贡的
经营
和谋划,不仅救国救民,而且拉动了当时的
经济
发展
,
推动
了
社会
的
进步
。
2024年6月11日
《
论语
》中我最
喜欢
的一
个人
南阳
李新翠
杨绛
先生
说:“读《
论语
》,读的是一句一句话,
看见
的却是一个一
个人
,书里的一个个
弟子
,
都是
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然而每次读《
论语
》,
孔子
有一个
弟子
的
名字
都会
在我脑海频繁闪烁,他
便是
颜回,一个以简朴
生活
、高尚
品德
、勤
学好
问著称的
君子
。
颜回,
鲁国
人,字子渊,比
孔子
小30岁。
可能
是因为
学习
太用功,加上
营养
不良,29岁时
头发
就全白了。
可惜
寿命
不长,40岁就
去世
了。颜回
去世
后,
孔子
一直到
去世
,都很
怀念
他。他是
孔子
最得意的门生。颜回被
称为
孔门
十哲
之一,
孔门
七十
二贤
之首,
儒家
五大
圣人
之一。
我
喜欢
他的好学,他是我心中的
学霸
。
【
原文
】哀公问:“
弟子
孰为好学?”
孔子
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
短命
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
学者
也。”——《雍也篇》(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最好学?”
孔子
答:“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拿无辜的人撒气,不
重复
犯同样的错。但很不幸,他实在太短寿了。所以现在
没有
了,我没
听说
过谁好学。”)
我
喜欢
他的好学不辍。
【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罕
篇》(
孔子
谈到
颜渊,说:“
可惜
啊!我
看到
他
不断
地前进,
没有
看到
过他
停止
。”)【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
说:“听我
说话
而能始终不懈怠的,大概
只有
颜回吧!”)
学习
永无止境,再厉害的人,也
不能
样样
精通
,所以
只有
永远
学习
,一直
坚持
学习
才能
提高
自我,
成就
更好的自己。我与
学习
,誓死方休!
我
喜欢
他的安贫乐道。
【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篇》(
孔子
说:“
真是
个
大贤
人啊,颜回!用一个竹筐盛饭,用一只瓢
喝水
,
住在
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
受不了
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能照样快活。
真是
个
大贤
人啊,颜回!”)
颜回能安贫乐道,对
物质
条件
没有
过多的
欲望
,
体现
了
精神
层面
的富足。反观我们自己,
追求
太多,
欲望
太多,反而给自己多了很多负累。他的这种
生活
态度
,是我非常
向往
的。
我
喜欢
他极高的
道德
修养
。
【
原文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
日月
至焉而已矣。”(颜回
可以
做到
令己心长久不离仁德,而其他人
只是
偶尔
才会
想起
)
如果我们每
个人
都像颜回这样三月不违仁,那么
人
世间
将是一片温馨、
幸福
和祥和。
颜回虽已远去,但他的
精神
光芒
却
穿越
时空
,
照亮
着每
一代
人的
心灵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
世界
,让我们从颜回身上汲取
力量
,以简朴为乐,以学无止境为荣,以德
行为
先,共同
构建
一个更加美好的
社会
。颜回的
故事
,不仅是
历史
的
记忆
,更是
指引
我们
前行
的明灯。
《
论语
》中
喜欢
的
人物
卢爱莲
通过
学习
《
论语
》,我
认识
了
孔子
的一众
弟子
,都很了不起,都令我
仰望
和模拜。
读《
论语
》子路的
出场
最多,是他的真诚至今打动着我,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王
老师
常说"真诚是最有力的!″
子路姓仲名由
,
山东
泗水
县人,
鲁国
人,他的
性格
耿直好勇和率真,忠诚,
生活
中有趣,
政治
才能
和
践行
能力
更
突出
。我从以下几
方面
浅谈
一下:
一,他是
孔门
十
二贤
,他
擅长
政事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询问政事,
孔子
说:“以身作则,做在前,农闲时再劳动
百姓
〞子路
请求
孔子
多点指教,
孔子
说
工作
不要
懈怠。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孔子
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
其仁也”,又说“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季氏伐颛臾,他和冉有赶紧
拜见
孔子
请教
老师
怎么办才好!
二,子路是
践行
派!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及子路无宿诺!子路听到
学到
了,赶紧付诸
实施
,只怕没行好,他承办的事从不
无缘
无故的拖延,甚至承诺的事马上办,今日事今日毕。
三,子路的真诚!
孔子
见南子,子路似"检察官″赶忙严肃认真的对
老师
说,她的作风不好,有辱没您的身分,千万
不能
见,弄得
孔子
发誓说我
只是
聊些该聊的事,
老天
爷作证。子路对桓公杀
公子
纠,召忽
寻死
了,而
管仲
不死
很不解就真诚的给
老师
提
出来
,
孔子
说
管仲
很有
政治
才能
,帮桓公
称霸
诸侯
国,
避免
百姓
遭遇
战争
之苦,他是个仁德的人。叶公问子路,
孔子
是啥样的人,他很真诚的说自己
不知
道,
弟子
不敢
乱
评价
老师
。
孔子
病了,他设坛祷告:让我的
老师
快快好
起来
吧!当
孔子
去费畔和佛?做官时,他不掩饰自己的不悦,
提醒
且
阻止
说,那些
地方
不能
去,
过去
您说要
远离
那些乱臣贼子,
孔子
说我
不能
只做个好看而
无用
的人呀,我
可以
用周礼
改变
那个
地方
的礼仪,教化化育那里的
百姓
。子路真诚为
老师
和他人着想的心处处可
彰显
。
四,
孔子
也非常喜爱他
, 尽管子路的某些采艺登堂了未入室,也不掩饰
孔子
对子路的喜爱,
孔子
曾让子路
坐下
来,给他讲什么是六言六蔽;“
君子
义
以为
上,
君子
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
有勇无义为盗”。当子路非正常
死亡
时,他料到了但
还是
痛不欲生。
总之,我
喜欢
有血有肉有真
性情
的不局于物的子路,感佩他
治国
理政
的
才能
和一往勇前的
担当
精神
且有趣的
灵魂
,好学的优秀品质,
永远
驻在我们这些
子孙
后代
的心中,
仁者
寿。
2024.6.12
论语
中的子贡
张海玲
子贡,原名端木赐。是
孔子
的得意门生,
孔门
十哲
之一,
一生
极具
传奇
色彩
,在
政治
、外交、
教育
、
经济
等诸多领域都颇有
建树
。
作为
孔子
门下最会经商的
弟子
,子贡积累了大量
财富
,
成为
了
孔子
弟子
中的
首富
,
后人
将其与陶朱公相提并论。
子贡的贡献是巨大的,通达
事理
,
两国
宰相
,能言善辩,纵横五国。
孔子
死后,
弟子
皆“三年心丧毕,相诀
而去
”,而子贡又守墓三年,“庐于冢上凡六年”
现在
孔子
墓右旁现在仍有“子贡庐墓处”
孔子
得以周游列国
宣扬
其学说,在很大
程度
上都得益于
来自
子贡的
经济
支持
。子贡的
名字
在
论语
中
出现
57次。在
追随
孔子
周游列国的
过程
中,因为免不了要和
各国
打交道
,于是子贡的外交与
口才
的
能力
也得以在这一
过程
中
表现
出来
。其中,最为著名且
具有
影响
力的
事件
,
就是
齐吴之战中,子贡
出马
,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
故事
了。
在
论语
中,子贡的
表现
,子贡的言语,子贡和
老师
的
感情
,让我们
感动
。
师生
情深
子贡钦佩和崇敬
孔子
,是
孔子
及其学说的
宣传
者和捍卫者。
子贡问
孔子
曰:“赐也
何如
?”子曰:“汝器也”。又问“何器也?”子曰:“瑚琏也(祭神之重要器皿)。”子贡乃国之大才!
子贡与
孔子
的
情感
格外深厚。他曾说:“他人之
贤者
,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
日月
也,无得而逾焉。”(《
论语
·子张》)
他
观察
夫子细致入微,
孔子
如何
得知
他国国政,他
总结
出“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鲁国
大夫
叔孙武叔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马上反驳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
不得
其门而入,
不见
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陈子禽
怀疑
孔子
的伟大,对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
回答
说:“
君子
一言
以为
知,一言
以为
不知
,言
不可
不慎也。夫子之
不可
及也,犹天之
不可
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
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贡对
孔子
的
评价
,至高至极。
子贡谦恭
夫子问子贡你与颜回比,谁更强一些?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颜回和子贡
都是
高材生。子贡论做
生意
,强过颜回?论
口才
,也
不是
颜回能比?论外交,更是
春秋
时期
大腕,可是子贡说
比不上
颜回!
子贡善问
在
论语
中,他
属于
善于提
问题
的学生之一。
子贡问政:“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
不得
已
而去
,於斯
三者
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
不得
已
而去
,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士“子贡问曰:「
何如
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
四方
,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
小人
哉!抑亦
可以
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
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问为仁:“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
大夫
之
贤者
,友其士之
仁者
。”
子贡通达
子贡是外交家,
成功
商人
,是儒商
鼻祖
,善于雄辩,办事通达。
季康
子问孔夫子“...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子贡
有钱
,却不骄狂,在向
孔子
学习
时,求教
孔子
对于贫富的
看法
,问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
?”
孔子
答道:“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曾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人不染
风尘
,
风尘
自染人,
孔子
告诉
他很难
做到
。
孔子
告诉
子贡有一言而
可以
终身
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
如有
博施
于民
,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
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纣之不善,
不如
是之甚也。是以
君子
恶居下流,
天下
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
君子
之过也,如
日月
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司马
迁作《
史记
·仲尼
弟子
列传》,对子贡这个
人物
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
孔门
众
弟子
中是最长的。在
孔门
弟子
中,子贡是把学和行
结合
得最好的一位。他学绩优异,
文化
修养
丰厚,
政治
、外交
才能
卓越,理财经商
能力
高超。
2024.6.12
《
论语
》中一个动人的
画面
青竹
简二组 丁霞
《
论语
》
作为
一部
流传
2500多年的
经典
,是夫子教我们
后人
如何地
教育
,怎样的
生活
,它
就像
一条大河,涌流
不绝
,
护佑
着我们的
身体
,
滋养
着我们的
心灵
,每每读它心中就
充满
了温暖,
内心
充满
了
感动
,眼前
就会
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
画面
,当读到“子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
昼夜”时,眼前似乎就
看到
了夫子的
形象
,一个须发皆白、和蔼可亲的
智慧
老者,站在河边,望着滔滔
逝去
的江水,
目光
中透着“士不
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毅,
感叹
着:消逝的
时光
就像
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流去。真实的
感受
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老者,把
学习
道、领会道、证
悟道
、
弘扬
道
当成
了自己的
毕生
使命
。
“逝者如斯夫,
不舍
昼夜”,这是一句
真理
,
也是
一句
自然
现象
,
世间
万事
万物
都在不停的
变化
,不停的在流逝,通过
这句话
让我
明白
了,我们要
安住
当下,
珍惜
当下我们所
拥有
的一切人、事、物,一切
都会
变,一切都在变,无论
变成
什么
样子
,
不用
去
抱怨
,
不用
去
纠结
,当下
存在
即是美好,
万事
万物
的
发生
都
不会
突然,种好因结好果,这个
就是
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跟着
老师
好好
学习
,
珍惜
当下,
守住
自己的道,自己的善,种好自己的因,
静待
花开
。
2024年6月8日
《
论语
》中我最
喜欢
夫子
杨峻涛
读《
论语
》
读出
了情不自禁的欢喜,
读出
了潸然泪下的
真情
,
读出
了光风霁月的襟怀,最重要的是
读出
了可爱可亲、可歌可泣、鲜活真实的孔夫子。
有几个
画面
让人动情、动容、动心。一、读过《
论语
》
知道
孔子
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是草根却勤奋好学,他是
孤儿
却
阳光
上进
,他
爱好
广泛,
唱歌
、运动……
无所
不知
,
无所
不晓。夫子的博学、睿智、风趣、执着让人
高山
仰止。
“子夏曰:“
君子
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可以
看到
夫子一位严肃、温和、威严的
老师
,他总是
能够
准确地把握好每一个
教育
契机,严守
中庸
之道,时时处处给学生以润物
无声
的
教育
。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中庸
之道,
中庸
之为德人鲜能久。而夫子恰恰能
保持
中道,总是给人温暖而安然、严谨而淡定的
感觉
,这是
生命
的
高度
,
灵魂
的
境界
,不偏不倚,
不过
不及,
人生
的任何一个
问题
都
处理
得妥妥帖帖。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夫子
喜欢
幽默,这给漫漫长途
增加
生命
的温暖,让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
拥有
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夫子一直带着歌声和
微笑
生活
,这歌声飘过
春秋
战国,
汉唐
明清,
穿越
历史
来到
耳畔,甚至在
生命
的
最后
时刻
孔子
还在
歌唱“
泰山
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这是
生命
的放歌,这是
人生
的通达,这是
圣哲
的传唱。
……
二、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精彩的
文字
大意是。曾点!你怎么样?”他弹瑟的
节奏
逐渐稀疏,“铿”的一声
放下
瑟站
起来
,
回答
道:“我和他们三位
所说
的不一样。”
孔子
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
不过
是各人
谈谈
志愿罢了。”曾皙说:“暮春三月的
时候
,春天的
衣服
都穿在身上了,我和五六位
成年
人,
还有
六七个
儿童
一起,在沂水岸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
纳凉
,唱着歌儿走
回来
。”
孔子
长叹一声说:“我赞赏你的主张。
这段
经典
的
四子
言志载入
历史
的
史册
,每次读之,总让人回味无穷,默然欢喜,情不自禁。骨干的
现实
,颠沛的
生活
……但是
还有
“诗和
远方
”,这个
远方
并不遥远,触手可及,暮春咏归,这是动乱
事情
人民
的心声,更是夫子的
愿望
,美好的未来是一个
充满
温情的
画面
:
只是
在一个春日在高台上歌唱,
登上
高台沐浴
春风
,春光里有志同道合的
朋友
聊天
,有活泼可爱的
孩子
们
游戏
,
还要
和煦的
春风
,高飞的风筝,碧绿的小草,淡淡的野花,忙碌的一天蜜蜂,翩翩起舞的彩蝶。这
画面
让
人心
旷神怡,梦萦魂牵,这是夫子
想要
的悠闲自在。
陶渊明
看来是看了此章
印象
深刻遂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
王维
读了此章深埋心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总
认为
唐诗
宋词
,明清
小说
里有《
论语
》的
影子
。
三、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
孔丘
。”曰:“是鲁
孔丘
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
孔丘
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
天下
皆是
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
不可
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
有道
,丘不与易也。”
子路
回来
把长沮、桀溺的
言行
告诉
了
孔子
。
孔子
怅然若失地说:“人是
不能
和鸟兽
合群
共处的,我不和
世人
在一起
又能和谁
在一起
呢?如果
天下
有道
,我就不和你们一
起来
改变
它了。”
孔子
尊敬
避世隐居、洁身自好的人,同时也
说明
自己积极入世的
理由
。
孔子
对
弟子
子路说的话,
反映
了他
希望
天下
清平,所以积极入世,想
拯救
斯民于
水火
的
人道
主义
情怀
。
这个
故事
集中
体现
了
孔子
对
人生
的
看法
。
春秋
战国之交,
人们
追名逐利
,礼乐崩坏,
秩序
大乱
,
称王
称霸
者有,尔虞我诈者有,滥杀无辜者有,投机取巧者有,如果
中华
民族
任由这种乱象滋生,那么
民族
的未来在哪里?谁来
承担
立
人伦
、振纲常的
责任
?在
孔子
看来:
人和
动物不一样,活
在世
上就
应该
有所
担当
,此谓:“士不
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自己不
出来
担当
这个
责任
,谁来做呢?所以他
能够
做到
“
不怨
天,不尤人”,万难千苦,矢志不移,历经
磨难
而
推行
仁义
道德
。
如果
天下
太平,
人人
讲求
礼仪廉耻,
孔子
又何必
出来
周游列国“知其
不可
而为
之”呢?这种为
民族
需要
而
弘扬
道义
,置
个人
得失
甚至
生死
于不顾,
成功
不必在我,为国为民,不管多少艰难困苦,都一肩担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精神
!
儒家
核心
精神
传承
礼乐
仁义
,立
身处
事,勇于
担当
,弘毅养正,仁济
苍生
,
不惧
不畏
,愈挫愈奋,
无怨
无悔,
仁者
不忧。因为
知道
生命
的
方向
,
坚定
前行
,慎终如始。
读《
论语
》,读夫子,总是心潮澎湃,满血
复活
。
人世
喧嚣,人海茫茫,芸芸
众生
总会
跟随
他人
浪费
生命
。
学习
是最好的
成长
,
生命
因清醒而高贵。
读书
明理
,
读书
启智。
跟随
圣贤
,
跟随
经典
,给
生命
一个
梦想
,给
梦想
一个
方向
,给
方向
一个
追求
,给
追求
一个
坚守
。我们一年究
竟是
活了365天,
还是
活了一天,
重复
364天。
种树
的最好
时机
是10年前,其次
就是
当下。
专注
于当下,美好的未来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当你
把握住
了当下,也就
把握住
了未来。
2024. 6 .14
供稿:米爱霞、赵林玉
审核:董雪梅
传播
:孙丽娜
编辑:杨峻涛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