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经典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文化厅艺术中心民生大讲堂客座教授、《中华经典》丛书编辑、《论语》千校万里行”和“徒步夫子路”发起人、国学经典师资班首创者、“闻鸡起读晨读会”创建者、万人读《论语》活动策划和领读人。近年来,他主讲了《家风家训家道》、《经典智慧与书香之家》、《我的经典教育情怀》、《走近弟子规》、《人生五福》、《论语十讲》、《论语对我的人生启迪》等系列课程,在全国各地巡讲近千余场,他践行圣贤之道,对大众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他对人生很重要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重要观点的问题、都做了论述,特别是庄子对于读书有其独特的见解。
??庄子认为,读书不应简单地追求对文字表面的理解,而应深入探索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核。
??庄子认为,我们读到的往往只是圣人的语言外壳,而非其真正的思想精髓。我们读的不是真实的东西,是一种表象。因为圣人不在了,他闪光的思想带走了,剩下的就是语言。
??就好像我们在农村看到那个蛇蜕皮。因此,读书需要持有一种恭敬和真诚的态度,不断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庄子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庄子》这本书,但是真正的庄子这个人不在了,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我们是不可把握的。
??在庄子看来,我们只是捕风捉影,只在文字里边打转转。我们如果执着于这些文字的话,就永远也理解不了它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思想的精髓。
??这个看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庄子说的是正确的。我们不能看到表象的文字就认为自己读懂了,这是不正确,不全面的。我们懂也只是我们个人的懂,不一定是真懂,尤其是对经典,我们要多读读,多想想,要集众家之长,再加上我们的判断,才稍微能接住圣人的思想。
??庄子说,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真正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是很难的。
??古人云:诗无达诂。对同一首古诗没有最通达的解释,你的解释并不一定能完全符合作者的意思。诗无达诂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同一文学文本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可以见仁见智,没有最完美的答案。“《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确实如此。
??读书固然重要,但我们对读书要慎重,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要认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对的。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不可言传”是说你可以传语言,可以传文字,但是作者的本意并不能通过文字能留下来的。
??禅是一说就错。我们用手指着月亮,真正的“道”是月亮不是手指头。如果看不见月亮,只看见手指头,那你就光看见语言而没有看见语言背后的含义,背后的道。
??通过王老师讲解这则著名的寓言故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人生的道路永远无法复制。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升起恭敬之心,引发我们对学问的钻研,今后读书应该更恭敬、更真诚,才不辜负王老师每天的辛苦付出。
一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1.秋毫:鸟类秋天新长的细毛,指非常细小的东西。
3 .在哲学上,真理的本质和意义的争论始于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之间的较量。
绝对主义:在认识论和事物论上,夸大了事物不同性,差异性,把世界变得太分别,太分明,不是黑就是白。
相对主义:模糊了世界的不同,世界万事万物是相同、相齐的,背后都是一样的,把白说成黑,把黑说成白。
4 .《齐物论》4 、5、 6 、7 段都是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5.“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7.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这就是庄子说的“通天下一气耳”。宇宙都是由气转化的。想一想我们的人生得失,对孩子考得高分与低分,孩子优秀不优秀,我们何必挂怀?就连我们活在世上几十年,在庄子看来都是虚假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大海里的泡沫,是泡沫组合而成了整个宇宙。在庄子看来,我们就没有活过,没有死过,这样的观点,多么令人震撼。庄子让我们打开一种思路,我们要把我们心量再放大一点,让烦恼离我们越来越远。现代哲学让我们明白:生命到底是什么。自古以来最聪明的这些哲学家、物理学家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宇宙?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死?什么是得与失?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太仓一粟,不分畛域,邯郸学步,曳尾涂中,遵循而退,夏虫不可语冰
通过外在的描写,形容公孙龙思想的震撼,在这里嘲笑公孙龙无知。井底之蛙,不知道大海的伟大,又嘲笑他的观点如何的小,用一个管子看天,用一个锥子插地,在这描写一个人见识太小,形容了大海之大,井水之小,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每个人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和生活圈都太小了,我们应该把我们心量再放大一点,我们离烦恼就会越来越远。
王老师:
1、大家学习不要单线去学,试着要输出一些,要讲出来,这才是自己真正要掌握的知识。
2、对《庄子》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大,最近又购置了三本不同人解释的《庄子》。好好研读研读非常好。暑假来了,让孩子也读一读《庄子》,对孩子写作呀,打开孩子眼界,扩大孩子的格局呀作用都很大。
3、多看几本研究《庄子》的专著。比如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清朝王先谦先生的《庄子集注》。暑假也来了,大家要深入看一看,不要轻易放过。
3、庄子的思想最自由,不要以当下的是非来论是非,不要以当下的概念来论概念。过分地强调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都是不可以的。
4、《庄子》的现实意义是它可以疗愈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好多人都是迷茫的、很受伤的。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上的伤痕。
5、日本侵华时,西南联大的刘文典和沈从文研究《庄子》比较出名。日军飞机投炸弹,在师生避难过程中,从两人的答趣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超脱,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在一起开玩笑。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讲《庄子》的人是不多的。但把时空拉开,历代都有研究庄子的著名学者,他们的成就值得我们后人去继承和好好学习。总之《庄子》不要轻易放过。
6、学习《庄子》还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当作看故事书一样,当作枕边书。生动的故事和语言都能很好把握住。
7、《庄子》让我们更超拔、更洒脱,生命更自由、更圆满。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成果。
张金娜老师:
1、感觉还是多读书好。王老师曾经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千遍,活灵活现;书读万遍,其神出现。
2、以前读《论语》和《孟子》的时候读的遍数多,感觉读着读着就会有所感悟,现在读的遍数少了,感觉讲的时候也能听得懂,可是好像没有真正地内化于心。学习经典的时候,王老师把“读一读”放在第一位,这是很有道理的。
崔春红老师:
范永成老师:
朝三暮四有很深的含义。庄子把时空随意进行压缩和拉伸。如果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这种区别放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去想,不是在一天之内,在一年之内,在十年之内,在百年之内,在千年之内,如果这样一个时间周期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就不会觉得可笑了。想想看,把你的前半生放了3/7的成就,留了4/7的成就放在后半生,想想看,其实就不会感到可笑了。用把时空进行压缩和拉伸的过程讲这个道理非常好。
杨传良老师:
1、学《庄子》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自主地翻译。你看着原文可能看不懂,看着翻译,可能也看不懂,但自己试着去翻译,可能就会懂了。在人看来,这好像是个比较吃苦的路,结果是一个最快的方法。如果基本意思不理解,想发挥它的义理是没有办法的。建议大家走走这条路试一下。读的再多,如果吃不透,在生活中还是联系不起来的。
2、理解庄子,必须跳出来。庄子总是能跳出时空。在二维空间解决不了,在三维空间就很简单了,三维空间解决不了,在四维空间一下子就很简单了。比如说导航为什么那么准,它就是跳出地球这个空间。
3、庄子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指向——《道德经》中那个“道”。道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道变化出来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所以人合道的话,就会无待了。比如有人说退休了以后要做什么什么事或者旅游什么的。真正你退休了,你的身体条件可能不允许了,或许想法也变化了。人一定要把握住当下,我们不要等待。
刘婷老师:
1、庄子总是用风比喻大道,老子用水比喻大道。风和水都是流动的,每个人都在影响和改变家里的风水。读书可以提升我们的心灵品质,家里其乐融融,风水自然就好了。
2、《庄子》让我们学会了不要那么繁忙,早学会看看蓝天和白云,享受一下来自自然的清凉。
3、读《庄子》使人受到启发,疗愈思想伤痕。设想把庄子哲理性的故事整理汇编起来,讲给学生和孩子听。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狙”说的是一种猴子,“狙公”是养猴子的人,“芧”是一种像板栗、山芋、地瓜一样的东西。“狙公赋芧”是说,“狙公”拿了“芧”来喂这些猴子。
实际上庄子“朝三暮四”的本意不是这样,在《庄子》中“朝三暮四”和“呆若木鸡”一样也是褒义词,“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是一个意思,“朝三而暮四”是说早上给三个,傍晚给四个,结果“众狙皆怒”,也就是说猴子们都很生气;“然则朝四而暮三”是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结果“众狙皆悦”,也就是说猴子们都很高兴。这个成语反映出了养猴子人的智慧,顺着猴子的情绪调整了早晚给猴子“芧”的数量。
成语“呆若木鸡”,说一个人呆头呆脑,木讷不灵活。在《庄子》中“呆若木鸡”是个褒义词,形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到了一个入定的状态,外界任何的声响和变化对他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他已经全神贯注,呆若木鸡。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从名分到实质上还是这七个“芧”,不管是早四晚三还是早三晚四,都是七个,没有区别,所以“名实未亏”。
“喜怒为用”是根据猴子的喜和怒调整了下,之后问题就圆满解决。
“亦因是也”因是因循的意思,是养猴子的人顺着他人的是而办事罢了。“是”是别人的观点。
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因是”是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去做事这叫合道。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所以圣人对于是非之争总是让他们自行合通,达到天然钧平的境界,这样就叫做物与我两行其变。体现了一种大智慧,凡是办事要遵循它本来的面目、自然的规律。另外要学会“因是”的智慧。善与人同,善于认可别人的观点,有时候善于放弃自己的观点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在齐物论中,庄子用他的智慧浑化模糊了事物的区别、是非、边界、大小、彼此,甚至模糊了生与死、模糊了长寿与夭折、模糊了秋毫之末与泰山之高,这是齐物论的核心。庄子消减了人间的是非,消减了心中的不平。通过这些可见庄子的智慧与慈悲。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模糊了个体和普遍的区别,浑化了事物的差异性。马是个体,用马和手指做比喻,手指是近取诸身,马是远取诸物。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没有多大的原则性,一个人讲原则是好的,但是在庄子看来,过分地讲原则叫自寻烦恼,是没智慧的表现。庄子的伟大就在于他的超越,他甚至认为整个世界是没有边际的,没有大小的。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封是边界的意思,大道、规律是没有边界的,我们的言论是没有定准的,大道无形。
齐物论的观点是把事物等同,一段一段地经过反复读,把握住大纲的话才知道庄子在表达什么。一个人边界不要太清,是非不要太明。
不聋不傻不做阿翁。
齐物论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因他人之是,要遵循住他人的观点,要学会放弃自己的执着与自己的观点,天下的是非就会减少,你离道也会越来越近。
2024年7月2号杨传良老师讲解《庄子的三个境界》精彩摘录:
庄子主要通过讲故事来发表议论,发表他的观点。读庄子有时会感觉有点怪,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讲儒家是粮食,是天天要吃的。道家是药。人病了,才需要吃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药和粮食有什么区别?粮食是中性的,吃了没有什么副作用。药不是中性的,有时候有纠偏的作用,就不能那么中和。读庄子感觉到有时他的观点很绝对,这就是他要为很多人纠偏,为什么要纠偏?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处于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这副药就要下得苦一些。
2.吃睡的境界只有满足生理需求,没有多少心理需求。通过小鸟,斥鴳比喻有些人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浑浑噩噩过一生没有理想。
3.这让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许多人物。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要用自己的文字,挖掘中国人灵魂中的劣根性,以唤醒中国人。
5.作为一个人,老天赋予我们很多天赋,我们不能像动物一样,只追求生理需求。在这里庄子提醒我们人类要换一种活法,人应该追求高远的理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6.现在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麻木不仁的人,整天刷小视频,看手机,玩游戏,生命没有一个方向。
7“闻鸡起读”读书平台,就是通过读经典唤醒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让我们知道在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人追求高远的理想。孟子他就有大理想,读《孟子》能感受孟子的浩然正气。孔子也有大理想,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做一件事情、考虑事情,想到的是千秋万代。
9.庄子用大鹏比喻有高远理想的人。我们现在经常用“鹏程万里”来形容高远的理想。
10.《逍遥游》中的大鹏从北冥飞到南冥,就像是从北极飞到南极,路途非常遥远。大鹏飞的时候,“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这句表现出庄子的浪漫。
11.“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句表现了庄子的哲理思想。
12.任正非给他的母校写的校训:立志、崇实、担当。这六个字太好了需要每一个年轻人印在脑子里。
13.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也告诉了我们这些思想。首先是立志。一个人要有高远的理想。大鹏就有一个高远的理想,在一般人来看,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14.崇实就是踏踏实实的积累,积蓄力量。水积也不厚,则其覆大舟也无力。水如果积得不是很深和很厚,那么在承载大船的过程中就没有力量。
16有高远的理想,配合着踏踏实实的积累,再加上担当,这才是庄子说的大鹏。
18.《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所以有了理想就需要去积累能力才能实现理想。
19.美国的旅行家约翰.戈达德在15岁立了127项宏愿。他用44年的时间项完成了106项。
20.当记者采访他,称赞他是一个超人,他说:"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然后周身就充满了神奇的力量。"
22.所以,目标太重要了。我们“闻鸡起读”平台三年十部经典也是这样,我们立下了目标,我们就一天天的在实现。
23.如果没有大鹏之志,没有远大的理想,我们的很多时间就耗费在刷短视频、发呆和一些毫无意义的辩论中。
24.《孟子》中说我们的心“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意思是讲心的易变,不可控。
26大鹏之志,一定是心先到达,身体再到达。一个人只要有了理想,一定了不起。
29.庄子提出的无待的境界,是指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不内耗。
30.无待的境界就是无忧无虑,无可无不可,就是孔子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是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自然而然的到达哪里就是哪里。
31.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讲的也是这个意思。随心所欲就是逍遥,首先是建立在无待的基础上。
32.怎样做到无待?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孔子说的空空如也。
34.争辩是地狱。《坐井观天》的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和认知不同的人争辩。
35.其实逍遥与不逍遥也就是一念之间。逍遥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知足才能逍遥。
36.真正的逍遥是解放我们的心灵。我们要把心放空,勇敢往前走,过逍遥人生。
2、庄子通过人、泥鳅、猿猴、麋鹿、蜈蚣、猫头鹰等生活习惯的比较,说明它们的居处、口味、美色,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3、啮缺与王倪是上古时期的两个贤人,是虚构的人物。这个故事以啮缺问王倪三个问题,而王倪均回答“不知”开头。说明“知”和“不知”其实是具有相对性的。人用来衡量外物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庄子把梦与醒看得没有分别。从梦的立场看醒,醒也是梦;从醒的立场看梦,梦也是醒。
6、至人是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至人与万物合而为一,连大热大寒大风大浪都影响不了他。至人超脱物外,超越了生死,根本不会被利害所累。
7、用“我”与“若”的辩论来说明世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标准因人而异,是非之间无差别。
9、人不要活的太清醒,要活的糊涂些,按自然规律发展,把万事万物托付于无穷无欲的境界之中。
庄子在梦中实现了万物与我为一,在梦中悟出了万物齐一的道理,抵达了逍遥之境。
2024年7月8日“闻鸡起读”晨读会王老师讲解《庄子》精彩摘录:
授课内容:今天王老师为我们讲解《齐物论第二》中第8~11章。
“庄周梦蝶”寓言即第11章。
“天地间一气耳”,天地间都是浑然一体的,都是气聚气合的变化而导致的结果,物与我们是可以交合、可以转化的。
本段庄子文章风格,用几个形容词来描写庄子与蝴蝶相互转化。庄子文章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读?一与他的思想有关;二与它的表现手法有关,讲深刻的寓言故事,引人入胜;三与它生动的语言有关。
在汉语中“什么什么的人”,即“什么什么的样子”。是很有表达力的,庄子语言非常生动,在诸子百家中,很少有人像庄子一样来表达的。
由本章“物我两化”来推出,五百年前后,我们是以另一种形式生活在天地间的,所以对一些事情也不要太认真。
“罔两问景”寓言即第10章。
人如果有凭借,有依靠,就有链接,有了链接,人就无自由,就会生出种种烦恼。
以一家四口老人送孩子去夏令营为例,说明现在不是孩子糊涂,而是家长糊涂;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按庄子语言说,天下父母太有待了!什么时间能将自己的子女忘掉一半,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搞好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家庭教育的可悲之处在于:是父母糊涂,家长没有智慧,又非以家长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和爱孩子,结果弄得是一塌糊涂。
家庭教育为什么成这样呢?以前我们是用一个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的。近百年来,打破了固有的教育方式,是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教育孩子,我们已经没有标准了,手中丧失了标尺。亦或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问题就在于此。
本段“吾有待而然者邪......恶识所以不然!”通过两个否定来说明蛇蜕皮、蝉脱壳都是自然而然的,他们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凭借。庄子在逍遥游中也提到了无待。
我们人生之所以痛苦,不自由 ,受束缚的根源在于有待。庄子想用蛇蜕皮、蝉脱壳来把这个有待剥落掉。那么你才能成长,才能获得新生。蛇如果不蜕皮,蝉如果不脱壳,它的生命就不能继续,就不能换得新生,不能正常成长。
庄子告诉我们,我们就是一天天的蜕变才获得了新生,我们必须经过抛弃小我,抛弃旧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读《庄子》,我们要结合上下文,读《庄子》有些地方和读《孟子》差不多。《论语》是格言体,一句一个意思,《孟子》就不同。孟子是说了好大一段,是一个意思,庄子也是同样。
我们读两则寓言,要理解其中的含义,不能光读着热闹,要理解庄子很会用“风云托月”之法。他为了让我们知道月亮的美好,为我们画了很多很多的云彩。
读《庄子》一书,要善于了解庄子的思想,了解表现手法。这个“云”要不要无所谓,关键要知道“月”在哪里。
讲解本章中的“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正确的断句。
“罔两”是虚影,是影外之影。庄子观察得很仔细,影与阳光交接处有个虚影,虚影叫罔两。罔两和影子都是虚的,虚中又虚。庄子为什么用罔两和影子的对话,不用两个实物来对话?是因为影和影子之间是虚无的。是可以随时转化的。
第81页第9章。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一段的讲解。
本段是对上文的一个总结,描写了一个神人,一个超人的生命状况。写出了一位超人的境界。
“予恶乎之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这是很有讽刺的一句话。我怎么能知道留恋生存不是一种很大的迷惑呢?我怎么知道讨厌死亡而不是少年流浪在外而不知道回家呢?
在庄子看来,死反而是回家,是永恒的,生是偶然的,生是对死的流浪。
本段在写把生死看成是一样的。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一段。
又是一句讽刺的话,我怎么知道这个死者他不后悔他不为过去的贪生怕死而感到后悔呢?
通过丽姬的故事说明:我们的认识前后是不一致的,人都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进的。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予为女梦,亦梦也”一段。
庄子用11个“梦”字,又通过虚幻的、捕风捉影的东西,彻底打乱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意见、言论没有定准,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并且是向着对立的一面转化的。
就好像白天和黑夜是对立的,但是白天不懂夜的黑,白天向着黑夜方面来转化,黑夜也是向着白天方面来转化的。
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的话,这种对立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万事万物是浑同为一的,所以这依然是齐物论主要思想。
第80页第8章。
“至人神矣......而况利害之端乎!”一段来说 死与生对自己就不能产生一点点的改变和影响,死生都置之度外,何况这些利害得失呢?
本章描写了一位至人的生命状况、生命气象,是对前一大段的总结。
本段通过至人的形象来说明:至人是超脱的,是忘掉生死和利害的,至人是无所凭借的,无所待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绝对的超越,绝对的自由!
庄子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是庄子的人生哲学。
《庖丁解牛》动作描写:“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声音描写:砉(皮骨相离的声音)、騞(进刀时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好比《经首》乐曲的节奏。
长时间实践练习,才能找到规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慎终如始的态度,才能出神入化。(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解牛原意是用它来说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该文言简意赅,将文惠君面对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而产生的惊异、赞赏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寓指对得道高人的推崇。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非常激烈的社会动荡时期,中国社会沧桑巨变,民不聊生,处于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前途充满了困惑。这种残酷的现实,不能使人任其本性无拘无束地生活,随时随地都有悚然惊心的事件发生,人不能尽享天年。庄子针对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告诉人们谨慎藏锋,无求远害,在复杂斗争的缝隙中寻找一个中虚空隙,作为保全生命的安居之所,便于在这个乱世中能够游刃有余地活下来(好比庖丁解牛在骨头缝隙中游刃有余一样)。
庖丁在长期解剖牛的过程中,累积了好多经验,理解了其中的奥妙之处,那就是“依乎天理”,庖丁掌握到牛体的生理构造、筋络纹路、骨间空穴,由此而入道。志于道而有所持守,专心学艺而技能精湛。在劳动修炼过程中,身体力行结合心神合一是关键所在。
庄子以宰牛喻养生,以养生喻处世。以牛之筋骨的盘根错节,比喻世道人心的复杂凶险;以庖丁解牛所悟出“依乎天理,因其自然”的道理,告诉人们处世要顺其自然;以“善刀而藏之”,比喻处事宜藏锋;以庖丁用刀挥洒自如,比喻得道者的自由洒脱。
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孟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王老师讲到“缘督以为经”时,给大家推荐了两个养生手法:1.晚上侧卧或早上醒来时,把手掌竖起来,用力地沿着督脉从上往下推几十下,直至腰肌之下。顺着督脉,一直推到底;2.摩腹。手放在肚子上正转36圈,反转36圈。要经常锻炼我们的双手,手脑并用,预防老年痴呆。
王老师告诫我们:人这一辈子,一定找到一个“爱好”,除了我们的工作、除了我们做好父母、除了尽好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尽力培养一个“爱好”。对待我们的事业、工作、对待我们的方方面面,应该向庖丁学习,把职业当成享受。做教育也好,做其他也好,都要享受这一个美好的过程。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庄子的思想,是中华文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千年不得褪色,历久弥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如涓涓细流,生生不息而指引中华民族一路前行。
《庄子 ·秋水》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1):“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2),离坚白(3);然不然(4),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5)。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6),敢问其方(7)”。
公子牟隐机大息(8),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9)?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10),入休乎缺甃之崖(11);赴水则接腋持颐(12),蹶泥则没足灭跗(13);还虷、蟹与科斗(14),莫吾能若也(15)!且夫擅一壑之水(16),而跨跱埳井之乐(17),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18),于是逡巡而却(19),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20);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21)。禹之时十年九潦(22),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23)。夫不为顷久推移(24),不以多少进退者(25),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26),规规然自失也(27)。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28),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29),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30),是非埳井之鼃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31),无南无北,然四解(32),沦于不测(33);无东无西,始于玄冥(34),反于大通(35)。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36),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37)?未得国能(38),又失其故行矣(39),直匍匐而归耳(40)。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41),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42)。
【译文】
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年少的时候学习古代圣王的主张,长大以后懂得了仁义的行为;能够把事物的不同与相同合而为一,把一个物体的质地坚硬与颜色洁白分离开来;能够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应认可的看作是合宜的;能够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够使众多善辩之口理屈辞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如今我听了庄子的言谈,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论辩比不上他呢,还是我的知识不如他呢?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开口了,冒昧地向你请教其中的道理。”
魏牟靠着几案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又仰头朝天笑着说:“你不曾听说过那浅井里的青蛙吗?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实在快乐啊!我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进到井里便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并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盖住了我的脚背,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的快乐!再说我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是极其称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随时来井里看看呢?’东海之鳖左脚还未能跨入浅井,右膝就已经被绊住。于是迟疑了一阵子之后又把脚退了出来,把大海的情况告诉给浅井的青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称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旷,不足于探究它的深。夏禹时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涝,而海水不会因此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边的水位不会因此下降。不因为时间的短暂与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就是东海最大的快乐。’浅井之蛙听了这一席话,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再说你公孙龙的才智还不足以知晓是与非的境界,却还想去察悉庄子的言谈,这就像驱使蚊虫去背负大山,驱使马蚿虫到河水里去奔跑,必定是不能胜任的。而你的才智不足以通晓极其玄妙的言论,竟自去迎合那些一时的胜利,这不就像是浅井里的青蛙吗?况且庄子的思想,玄妙莫测,俯入于黄泉之下而仰登临于苍天之上,不论南北,释然四散,通达无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测;不论东西,起于幽深玄妙之境,返归广阔通达之域。你竟拘泥浅陋地用察视的办法去探寻它的奥妙,用论辩的言辞去索求它的真谛,这只不过是用竹管去窥视高远的苍天,用锥子去测量浑厚的大地,不是太渺小了吗!你还是走吧!而且你就不曾听说过那燕国寿陵的小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学习走步之事吗?未能学会赵国的本事,又丢掉了他原来的本领,最后只得爬着回去了。现在你还不尽快离开我这里,必将忘掉你原有的本领,而且也必将失去你原有的学业。”
公孙龙听了这一番话,张大着口而不能合拢,舌头高高抬起而不能放下,于是快速地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