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庄子印象——闻鸡起读《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陶俊丽初学心得


庄子印象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初学心得

陶俊丽

最初知道庄子,是在一本薄薄的书上看到庄子简介庄子,战国初年人,先秦道家老子之后影响后世最大的人物一生自甘淡泊,安贫乐道。

先谈几个和庄子有关故事

故事庄子见梁惠王,他衣衫褴褛,打着补丁,麻绳做鞋,贫困至极。梁惠王很同情他,问他怎么如此潦倒?他却非常硬气的回复:自己只是贫穷而已,并不能称之为潦倒。人有道而不施行才是真潦倒,何况自己生于乱世国家昏乱,有什么办法呢?这下把梁惠王噎得够呛。为什么庄子不怯不惧说话带刺呢?这源于他的自信自信在内不在外,这源于内心的强大,强大在心不在身。他没有君王平民,贵贱的概念,不屑于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他是一个高贵而清醒的生命

故事二:庄子穷得吃不上饭,饿的实在不行就去向监河候借米,结果被拒,然后他就讲故事讽刺监河候作为回击。他是一个编故事、讲故事高手,甭管故事是否真实,只要有用,能说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行。庄子智慧头脑非同一般。

故事三: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给随行的人讲了“运斤成风”的故事故事结尾匠石曰:“臣之质死久矣”,庄子也补了一句,虽轻描淡写却意味深长:“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傲然与世,对君主大臣都看不上,却有一个随时随地可以斗嘴辩论好友惠施。他冷峻凌厉的外表深藏着一颗柔软温热的心,庄子真诚而深情

故事庄子妻死,自己鼓盆而歌,他惊世骇俗的举止和对生命的独特态度让人瞠目结舌,却又发人深思,由衷赞叹。他是站在生命之外看生命跳出世间世间的,这个维度够高、够远、够深、够广,像是一种“鸟瞰”。以至于看问题就清晰真切、冷静理性,他不被“当下”所惑,不被“局内”所困,活得淡定从容、轻松自在。

清高、风骨、严苛、冷峻、深情智慧、旷达、洒脱,这是庄子给我的最初印象。读了《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之后,对庄子更进一步了解,便越发地喜爱。

逍遥游》的感受

逍遥”似乎一直都是“独立自由”的代名词,让无数人为之心旷神怡。逍遥游》里有鱼、有鸟、有水、有风、有云、有天空海洋,等等,这些有形无形的存在,都来自自然,而且云和风更让人难以捉摸。他关注的这些对象、这些事物、这些生命都会让人联想到“自由”----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大道无形,上善若水----风行天下无所不在意象辽阔,气度非凡,彰显庄子恣意洒脱的生命

庄子形容这些事物时用了很多的“大”去描述,比如:“三千”“九万”“500”“8000”“天池”“冥海”“无极”。又善用对比和衬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一方面庄子用“大”伸展了生命的广博,另一方面庄子以“小”凿出了生命的深刻。无论是“以大见小”还是“以小见大”,庄子带给我们的,除了瑰丽多姿的文学审美,还有关于生命终极思考。也只有见识了“大”,我们才能感受到“小”,而有了“小”的概念以后,人才会低下来、矮下来、静下来 、虚下来、沉下来。我认为庄子未必是用“大”来否定“小”,也未必是用“小”来推崇“大”,而是在大与小的对比与分别当中,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独立与平等。无论大小,每个生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世界,也都有自己的生命形式,彼此之间没有“可比性”,一旦对比,一定会有“落差”,正如“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人比人气死人”----不亦悲乎!所以,尊重生命万物平等,平常心得自在。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无”字让人卸掉太多的包装、掩饰、附加、烦恼和累赘,这就是天地中照见自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欲望,“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只有超脱万物摆脱羁绊才能达到一个轻松自由、清醒安泰的状态。“无”是大境界,有了“无”才能“忘我”,才能在无限的精神世界里天马行空,吸风饮露,乘云气,负青天,驾飞龙,遨游四海之外。

这个“四海之外”的“外”是关键儒家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六合之内,皇帝之土”都是在讲“内”,“四海”虽“大”但依旧有“限”,而庄子直接写了“游于四海之外”,不但破了“圈”,还以一种“游”的状态出现,足见其气势气度。“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超然的庄子终究不同凡响,他已经在贤圣之上了。所以,道家是超凡脱俗的,是广角看世界的,是深刻解读生命命题的,相对儒家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家更胜一筹,可不是凡夫俗子所说的“消极避世”。

人的思维会有一个惯性,总是站在有限的、固有的认知层面看对面。以现有的“认知”去认知超出现有认知范围的“认知”,永远无法准确理解一个比自己境界高的人的言论与行为“法无定法”,对待同一个现象,得出的结论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同样是看风景,因山脚、半山腰、山顶、云端的位置差异,见识和体验也截然不同。孰对孰错?都看到了该看到的“景象”,但各有千秋,无法整齐划一。庄子思想是“高高在上”的,我们以“仰望”的姿态怎能洞见他俯视的风景呢?庄子整体观看世界,他看到的是“面”,而我们看到不过是“线”,甚至连“线”都不是只是个“点”,不过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罢了。尽管这样,庄子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们至少可以比曾经的自己更达观的看世界,这终归是件大好事

大和小,有用和无用,美与丑,是与非,彼与此,这些均没有标准答案苏东坡的话这叫“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相对论”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齐物论》,一个“齐”囊括了天地万物庄子故事里的动物植物,飞禽走兽做比喻,点明人有形骸之别、心智之分、无用有用和是非之辩,提醒我们要觉察到“吾与我”“我与物”“物与物”的分别。所谓“分别”最终是为了明白“本无分别”。人和物是平等无别的,各家各派的言论亦复如是。就像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各家学说和思想在纷繁搅扰中彼此照见,此消彼长,或渗透补充或相互制约,庄子让我们认识到大文化背景下世界的一体多元。就像一棵大树,伸展出诸多的枝枝杈杈,散布出无数片叶子,开花,结果,尽管枝叶花果的位置呈现纷繁多样,但终归在一棵树上,同一个树干,同一个根系。庄子不仅“齐物”而且“齐论”,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伟大思想

事实上,越分别越复杂,越复杂越有矛盾,有矛盾就会产生冲突。比如:西方文化事物细化、具体化、复杂化,二元对立。从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便可窥豹一斑。西方油画是照片般的写实,中国画则侧重写意;西方有很多大部头小说,我们用一句五言绝句甚至一个四字成语可以提炼出它的梗概;西方古典乐派的音乐结构宏大,织体庞杂,音响丰富,中国古琴则是大音希声,七弦拨动,天地人尽在其中;西医分科很细,解剖学细微到病毒细胞的分子结构,而我们古中医一句“阳气者若天与日,使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道尽了生命密码

东西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和思维习惯,包括生活方式其实存在谁是谁非,存在排斥或否定对方。东方文化化繁为简,是整体观,关注的是“形而上”,西方文化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是具象化,偏重“形而下”。二者研究重视对象一个是“道”,一个是“器”,只有在两者的差异之中找到焦点找到各自的价值所在,求同存异,才能有大包容、大融合、大一统,前提就是----“齐物”。

道德经》说的很精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过来就是,“万物生于三,三生于二,二生于一,一乃道”。万物本元,万法归一,“一”即一切。庄子言:“通天之下一气耳”,也是万事万物阴阳五行宇宙天地人、一切有形无形的存在归为一体,道是一切的主宰,是总源头世界上的一切不过是一个“圆”运动,而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当我们带着“智者察同”的态度面对庄子的冷思考时,《易经》里总经常出现的“阴阳”“吉凶”“祸福”等词就不难理解了,所谓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所以说,“齐物观”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共看明月皆此时”,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实,痛苦的根源在于有“分别”,而产生“分别”的关键在于认知的局限,“辩也者,有不见也”。只有心智宏达,人生才能减少障碍与烦恼最终活的通透、逍遥齐物论”抹杀了“分别”,把万物浑然一体,让人从局限逃离,从而达到物我两忘,同体大悲。就像陶渊明,他就看的很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在“死之门”前统统归零,重新回到原点。“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此,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一种浪漫的方式惊艳出场看似高冷的道家其实拥有的是颗纯粹的平常心。

特别说明的是,从某种角度上看,庄子的《齐物论》与《心经》《金刚经》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

齐物论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名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否?否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经典是相通的,对比这几部分,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内容义理,都惊人的相似,蕴藏着深刻的哲思。庄子释迦牟尼都是开悟的人,都是觉者,都是人间清醒!

我们要想建立起更高维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以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相互参透着去学习,也可以道家经典儒家经典对比着去学习

众所周知“庄周梦蝶”的故事,难道它仅是讲“周与蝴蝶”之间的“物化”吗,还是在说“人生如梦”的道理?如果继续做更深一层的思考呢?既然是“梦”,那就是虚幻,就有美梦噩梦之分,也就有“昏沉”与“觉醒”一说。既然是“醒”,就有睡到自然醒,有被恶梦惊醒也有被他人唤醒,总之是“醒来”了。睡觉的“觉”jiào,同样也念jué,指“睡醒了”,因此也就出现所谓的“觉者”。我想,庄子应该是一个觉者吧?而且,他是自我觉醒,主动醒,自然醒。他身在梦境却不被梦所牵,不为梦所累,身在凡间而不被世俗所困,不被名利所绑。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在“有限”当中追求生命的“无限”,在贫乏的物质世界里获取了富足的精神家园,在单薄的“小我”之外找到充盈的“吾”,这该是多么超脱、多么自由、多么松弛、多么旷达、多么智慧、多么迷人的生命!他以自己独一无二的语言方式告诉人们,解放世俗观的束缚,返本归真,顺道而行达到呆若木鸡”“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吾丧我”的境界

“吾丧我”,“吾”是精神自由之境界理想之大我,“我”乃肉身俗世中的是非之我,受名利观束缚的现实之我。“丧”不就是心经》中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吗?“吾丧我”是“吾忘我”不是“勿忘我”。

金刚经》有名句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苏轼千古一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讲的都是梦,都是人生“大梦谁先觉,平生自知”,每个人都是中人,都如“东山客”,也都可以“醒”,关键没有醒来机会,愿不愿意醒来,以何种方式醒来。读圣贤经典应该算是走在醒来的路上吧?清醒的人生没有沉重感,不会痛苦,只有自由自在,像风一样自由,像水一样自由......正如庄子,穷了一生,自在了一生,辽阔了一生,也快活了一生  

庄子思想突出在:道法自然,自适其适,免形骸之累、弃智慧巧诈、除物欲之绊、避人事之烦、斥外在附加。庄子不愧是一个身在“五行”中,心在“三界”外的“大自在”,活脱一个与天地相往来的逍遥客。他能在现实理想找到平衡找到缝隙而游刃有余,而不是纠结、挣扎、矛盾和痛苦。这很难得,也是道家高明于儒家地方儒家人间秩序,讲道德仁义,讲正气内存,讲责任担当,这是世间生生不息,蓬勃延续根基和动力,但入世太深会平添许多沉重与苦累。历代圣贤英雄、豪杰、高士,尽管心甘情愿、义不容辞的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但他们大情怀下的人生大都不轻松,甚至是悲苦。无论孔孟还是屈原,抑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到颜真卿苏轼岳飞文天祥李白杜甫还有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等,这些历史天空中闪耀的群星,哪个人生轻松?谁内心没有苦衷?道家站得高,看得远,识的清,开出一剂药方,为生命减负。让我们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也懂得适时出世,给人生一份轻松与自由。正如一首歌这样唱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庄周之梦也让我们思考尘世竟是一个虚幻的真实,还是一个真实的虚幻?人们生死荣辱成败得失是非、对错、美丑、善恶、贫富、贵贱之间熙熙攘攘,摸爬滚打的不亦乐乎,百年人生最终只是漫漫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一个片段,一个转瞬即逝的呈现而已。所以庄子在《养生主》里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让我们“爱惜自己的羽毛懂得呵护生命

以前上学时学过《庖丁解牛》,当时只记住了两个成语“庖丁解牛”和“游刃有余”,也是似懂非懂的,这解剖个牛怎么和养生挂起来了?这次再读养生主》,逐渐了解到,庄子是把刀比作了人,把牛比作了世间。我们如何像刀游刃有余于牛身一样,自由游走在纷繁搅扰的世间,同时又能保护好自己呢?原来“解牛之道”就是“用刀之道”,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道”。

这个承载精神物质身体就是一个工具,是一把可以寻道、悟道、行道、布道的“刀”,若想让这把刀始终保持锋芒,好用耐用,必须对生命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保养它是为了用好它,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说明它的的主人善于发现骨肉、腠理之间的关系了解了牛的身体结构掌握了用刀的玄机,所以解牛信手拈来。我们的身体是一切理想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缝隙,尊重应用生命规律才能减少损耗。于是乎,凡事留有余地、把格局放大,不给自己太多包袱,不让自己太累,别把弓拉的太满,因为,过犹不及,不善用,必得其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真正意义实现保身”“全生”“养真”“尽年”,就必须懂得做到“知止”----知止则智。所以,尊重现实,以更理性态度看待人事看待自己的身体,该慢慢,该快快,该走走,该停停,把握生活的正常节奏,让生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做事才能效率最大化,生命才能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缓慢有恒,静水流深,顺道而行,自适其适。

我是“闻鸡起读学习平台的第一期学友,当初学习的是《论语》下半部,每天读一读,悟一悟,写一写,行一行,严格按照学习要求走,高度自觉,高度自律,有时忙了一天,深夜又累又困也不忘完成作业,坚持打卡,当时的状态堪称勇猛精进。但小半年下来身体消耗严重,几乎到了要出问题的边缘。因为,除了学习,除了正常工作还有一些外事和家务,而且早晚两地奔波。从凌晨四点多钟起来做早饭、吃饭收拾、送孩子学校再开车近一小时到单位上班工作一天,晚上再从家开车返到陪读地,晚上十一点多躺下,这一天的中间时段除了短暂的半小时午休,几乎没有喘息的时候,更别说锻炼身体了。每天张开眼就像陀螺一样旋转,忙碌将近18小时,我就像一个同时追逐多只兔子的人,有事则应。看似好学、能干,也收获很多,但同时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这些都是生命能量,我在所谓的积极进取中不知不觉透支着自己的健康,还美其名曰“开发潜力”“享受挑战”,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好幼稚、好可笑。

等到第二期论语》上半部时,我就不得已“休学”了直到《孟子》开班。但中间因为疫情,“阳”了一个多月又断线了,直到大病初愈才复课,每逢450“木愚声声”有主持,我都要提前至少半小时收拾准备,明显感觉体力不足,于是果断做出调整,不再刻意,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选择晨读,时断时续。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直到学习庄子》,目前依旧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作风。以前真心羡慕那些学习时间充分的师友,也发自心底的钦佩每日坚守学友对比自己的自由散漫总会心生惭愧,也觉得对不起老师,简直学渣一个。现在竟然没有了这种“羞耻心”,因为不再有心理包袱,很是“随性”。累的时候就不勉强自己,实在困了我就继续睡。但是,一旦正规起来学习就能很快进入状态感受与先前是不一样的。这也许就是庄子的“自适其适”吧,每个人有每个人情况,不与人比较,不刻意、不强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尊重现实,灵活把握,圆通圆融。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懂得养生学会养生,是对自己最大的慈悲,也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所以,学了《养生主》之后,就更加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至虚守静,以无为图有为,必有所得。否则,“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生命可以轻装上阵的,自己永远是自己生命主人,无论快活还是痛苦,选择永远在自己手上。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争贪搅扰都是人生常态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显得异常珍贵,因为它可以摆脱人间的种种困扰、困苦、困难和困顿,它可以让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达到万物静观皆自得”。

“境随心转”,庄子有着高妙的心法作为一个非同凡响的智者,庄周堪称至人”。他教导我们更加达观,更加超拔,更加自由,更加放松,自适其实自得其乐。他带我们领略广阔自由、瑰丽多姿的诗画般的精神世界,他让我们遇见真实的自己,独立的自己,像风一样自由的自己,“乘彼白云,归于帝乡”!

庄子首先是一个觉醒生命,然后才有了生命的辽阔和自由。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篇章,我是结合着、对比着读的。其核心思想在每一篇文章都会交叉出现,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参悟庄子智慧,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更好、更大的“方便法”,致用到生活事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家庭教育等范畴,独立清醒,积极达观地面对一切问题找到光明和自由,看见诗和远方

经典可以愉情悦性、增智开悟,把我们领上觉醒之路,读《庄子》善哉!美哉!希望每一位读《庄子》的人都能把庄子的达观嫁接到自己的生命里,冷眼看世界,平静看人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祝福师友们,也祝福我自己。让我们携手同行,“风乎舞雩,咏而归”!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