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洞悉天地之道,了悟生活真谛——闻鸡起读《庄子》学友笔记(五)



论语先生”王福琪老师


一位经典文化研习者、守望者

一位经典教育的倡导者、推动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河南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经典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南文化艺术中心民生大讲堂客座教授、《中华经典》丛书编辑、《论语》千校万里行”和“徒步夫子路”发起人、国学经典师资班首创者、“闻鸡起读晨读会”创建者、万人读《论语活动策划和领读人。近年来,他主讲了《家风家训家道》、《经典智慧与书香之家》、《我的经典教育情怀》、《走近弟子规》、《人生五福》、《论语十讲》、《论语对我的人生启迪》等系列课程,在全国各地巡讲近千余场,他践行圣贤之道,对大众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天地有经纬,人身经络人间经典经典经络一通百通,经典人生方向

闻鸡起读讲师简介

杨传良,1969年生,山东潍坊人,潍坊特校教师,34语文教师,受多所大、中专学校聘请作语文教学和写作教学。爱好文学,在全国各报刊发表散文数百篇。爱好国学,对儒释道的一些经典均有涉猎。对中高考作文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出版作文专著《开悟作文》。跟随闻鸡起读”群学习一年多以来,在群里做《论语》《孟子》《中庸学习文字分享12余万字。

2024年7月25日 “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人间世》精彩内容摘要

上次课程回顾与人相处对方心安、让自己心安是最高的标准苏轼曾说:心安之处是吾乡。

“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告诉人们传话时要把握事物真相,传真实言论,不说过分的话。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这里的风波是指人心里起的风波。我们要把心静下来,平静地说话。真正的智者说话都很稳重,都不露声色。个人是否成熟,从他能否好好说话便能看出这句话告诉人们说话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这句话告诉我们顺着万物自然之理和本性就能和气交心,寄托于义命不得已而蓄养心性,就达到理想境界了。这些本身就很不容易。

“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警惕,要谨慎,首先要端正你自己!表面不如顺从依就以示亲近,内心不如顺其秉性暗暗疏导。

“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jué);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niè)。” 亲附他不要关系过密,疏导他不要心意太露。外表亲附到关系过密,会招致颠仆毁灭招致崩溃失败内心顺性疏导显得太露,将被认为是为了名声,也会招致祸害

总结说话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应养好心智,把控好情绪,与各种人好好相处

  郑州分会米爱霞老师整理

2024年7月31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人间世》 摘要

老师今天讲解分三个方面名言名句 ②疑难句子③上下之间的关系

庄子语言,思若飘风,意若泉涌。思维非常活跃,如果跟不上庄子思路,你就会掉线、断片。这在于庄子语言的风格,不是庄子写得乱,是我们自己没搞懂

庄子笔下人物支离疏是外形残缺、糟糕、奇葩的,但内心世界是充沛健全的人,所以叫德充符。

有些人外形像模像样,但内心世界是一塌糊涂的,有些人外形一塌糊涂,但是内心世界是非常严整,非常高妙的。

1.名句“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世俗所谓的德,不是庄子所说的德,必须把自己的德进行肢解打破才能建立起自己真正的天德。世俗追求东西是伪善的,不是真实的,是对自己身体没有益处的,甚至威胁到自己健康、幸福,威胁到天年生命的。

我们之所以与人相处不好,就是我们内在的德没有打破。外形支离者在其他方面健全完备,是得了天德的。我们看着方面都很完善东西,实际里面有很多漏洞是不堪一击的,都是非常脆弱的。

2.名句“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幸福羽毛还要轻,却不知受用祸患大地还要厚重,却不知道回避。

3.名句“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实际我们很多的过不去,是跟自己过不去,一个人通达了,自己与自己和解了,你就跟这个世界和解了。

我们都是自寇者,自煎者,不是别人在煎熬你,是我们在自煎。

鲁迅先生曾说,我是常常解剖别人,但我也常常在解剖我自己。  庄子冰冷的语言像解剖刀一样,直面人生,毫不留情。

圣人的快乐是无条件的,我们的快乐是有条件的。

4.名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你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他,肝胆楚国与越国一样远,如果以混同的看法来看万物为一个一,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很多的争论、纠缠,都是不敢舍己从人,不敢与人为善,不敢放弃自己的观点,一直坚守自己的以彼顾我。

孔子论语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一章是非要命的。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困苦挣扎,就是在这四个字上“意、必、固、我”。太把自己的观点回事了,太把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回事了,就舍不掉这个我。

回顾孟子》<公孙丑章句>第⑧章,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写出了大禹修养,无私、无我,常常善与人同。一个人要善与人同,对一些非原则的事,要嘻嘻哈哈,不要纠缠破事,要善于舍己从人,顺从别人,这是一种智慧,一种胆识。不易做到,大舜做到了,所以“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一个很开明的、通达的人,都会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这是庄子对我们的提醒,读经典,有些句子会像树一样在我们生命中扎下根,否则读的就没用。

5.名句: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要在一个静止的水面才可以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下来

强调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如果对待教育焦虑,我们自己不焦虑的话,孩子不会焦虑,我们自己焦虑的不得了,那么孩子也会浮躁更翻腾,所以教育经历首先是大人破防了,我们的孩子才破防,我们自己守不住了,我们的孩子就守不住了,结果大人孩子一块儿一败涂地。

我们很多人问题在于自己的心不定,想做到“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是非不容易的。

6.梳理“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这句话承接着上面而来的,上面说“止”的问题,下面说“正”的问题

7.梳理“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而心未尝死者乎!”

此句与上下文承接。一个人幸而能够端正自己,才能端正别人。一个人为了求名,他还能非常勇敢,能够称雄于九军,况且连名和身体不要了,把一切东西都舍掉了,能主宰天地,包藏万物,那么它就更厉害了,他比这位勇士要厉害一万倍。

8.名句“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之矣;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之矣。”——孔子

意思是说,人和动、植物一样,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我们读了经典,就应该有一点点明智。当心情不顺的时候,我们就要出来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咋了?而不是把这种不泯的情绪认为别人咋了,实际别人没咋,是我们的心咋了!

一面镜子上面如果没有灰尘就很明亮,如果有灰尘就不明亮了。

与上下文的关系是说,还是你的心不行,你的心有缺陷,你只看到身体的一只脚,我虽然身体残缺了,我的道德智慧比你还要高尚,你不要自视高贵,不要自视很健全,实际上你是个脑残。

只要你的心光亮了,世界都是光亮的,所以说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9.名句“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对于无可奈何事情,我们就要听天由命了。有些事情是自己不可以改变的,这时你就要调整自己的思维只有道德非常充满的人才能做到,一般的人没有这样的智慧,有些人会死磕到底永远不会与这个世界和解。

10,通句子“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我们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像游荡于后羿的弓箭的射程之中,他还是个高明的神射手,中央是最容易射中的地方,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敌人杀伤范围之内,最核心的部位没有被射中,是因为你的命好。

经典要善于观察,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一定要做到自保。实际庄子讲一个人学会保全自己,生命最重要,健康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

开封分会李美枝老师整理

2024年8月1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德充符》精彩 摘要:

《德充符第五》重点句子讲解

1.刖者之屡,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

砍掉脚的人不需要再爱惜他的鞋子,这是因为失去了脚这个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字非常值得我们思索就是“体、相、用”三个字。体是本体,相是事物样子,用是因为不同的用途呈现的不同的相。举例子:做家具木头是本体,桌子凳子这些就是相,为什么有这些相,是因为用途不同而产生了这些相。一个人的脚没有了,要鞋子还有什么用呢?鞋子是为脚服务的,脚是根本。在生活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特别是冬天,有的人为了追求美,穿的特别少,人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是根本,这就是“体相用”把握得不好。包括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忙,忙来忙去也不知生活的重心是什么,这就告诉我们立志重要性

个人有了志向,有了目标人生方向清晰了,生活就有了动力。这句话强调了这个“本”字,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抓根本,抓根本就是打好基础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抓住根本就能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2.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支配那个形体精神。指挥这个形体精气神特别重要。

3.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

苍天没有什么不覆盖,大地没有什么不承载天地这种无所不包的胸怀,这种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一个人心胸宽广,包容心大了,就不会在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有些事不是事了,有些坎儿就容易过去了。

4.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懂得事物的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懂得安之若命,自己和自己相处和谐,很多事情就能处理好了。这一句关键就是“安”字,安就是安心。就像阳明那样的境界,考上考不上心都不动。也像颜回那样,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那么穷,但是他安于现状很快乐。有的人自己条件不足,但欲望太多,要求太高,就会内心充满纠结

道德经》中讲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了别人,就能和别人处理好关系了解自己就会和自己处理关系。一个人只有和自己和解,生活幸福指数就提高了。人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也能处理好了,人和自然关系都能处理好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这句话作为指导自己生活的座右铭,让自己时刻保持一个安心的状态

5.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只有自己静止了才能让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心如止水,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感知更多的东西

道德经》中讲,致虚极,守静笃。心静下来,虚下来就是下来。《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所以止特别重要。知止是一个大智慧

6.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都是同一的。万事万物都是大道生成的。都是合道的。反映出客观事物差异性又有统一性。

苏轼的《赤壁赋》中讲“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说:从变化的一面看,天地万物没有一瞬是静止不动的;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强调世间万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山上的树木皆因其自身的用处而招致砍伐,油脂因其可燃而被烧掉。桂树因其皮可用于食用,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无用的更大用处。有些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用,是很多人目光没有那么长远,看不到它的有用之处。

南阳分会高丽老师整理

2024年8月2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德充符》内容摘要:

       德充符的特点:用形的丑陋反衬德的圆满。

        一个人外形的残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残缺。        

       庄子讽刺一种人:片面追求外表的虚美浮华、虚伪虚荣,却忽视内心修养生命成长

       一个人过分重于外,必定会轻于内。

       我们每天学习就是在用经典智慧圣贤道德美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生命滋养我们的精气神

       一个人真正的美是内在的美、心灵之美。

      教育应该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情怀。”就是让我们有一颗发现美、拥抱美、享受美的真诚心,一个丰沛的、广阔的、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样说来,道家佛家其实殊途同归的。

       P117“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一个上位者,不管是师长还是领导,都应该宽容大度、胸怀宽广,应该涵养之心。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真正的贤就是以你的贤涵养、包容别人的不贤。在高位者,应该有一颗天地覆载万物的宽厚的心。只有这样,别人才尊敬你是个贤者。如果与人针锋相对,那么你的贤体现在哪里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P118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孔子追求虚幻奇怪的名利,其实上天对他的刑罚,他一辈子都跳脱不出来,谁也无法帮他解脱

       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性格悲剧

        例如:项羽就是典型的性格悲剧项羽本来能成就大事,但是因为他的个性性格使他一败涂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性格缺陷,在叔山无趾、老子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受着天性、短板的惩罚,谁也无法解脱

        曾子每日三省曾国藩天天记日记古人严谨修身都是为了改变性格缺陷逃脱性格悲剧

        P118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

        舜善于人同、孟子与人为善,就是不让自己固执己见、自作聪明以为是、刚愎自用,而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也就是孔子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颜回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儒家说随和,道家说随顺,佛家随缘。谁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有些事要混而为一,不必泾渭分明。

       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都那么讴歌水呢?因为水是无形、无我的。一个无我的人就接近了道。

   P123“天鬻者,天食也。”

       我们要被天滋养不要被人养。天不仅养你的身,还养你生命能量。别人对我们的偏见、看法态度不重要,天地才重要。天父地母最能滋养我们的身心灵

       我们要把生命放到大自然中,放到大山、大河、大海……,放到天地之中。置身于大自然,置身于天父地母的怀抱里,你将获得超拔、超脱超越……

    P123“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多么渺小啊,我们人类!多么高大啊,混同于自然

       当与天地万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我们就变得高大起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P124“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不要因为好恶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常常顺应自然不要生命添加一些无用的负担、牵绊,努力做到减、简、俭,回归本源。比如:夏天不吹冷空调吃饭不挑食,避免过多不必要的交际。

   南阳分会张志忠老师整理

2024年8月12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大宗师》精彩 摘要:
本次授课继续围绕“道”展开,从一些经典语句感悟背后的大道和对人生的启迪:
1.闻道、悟道生命觉醒比什么都重要。当今很多人心中只有生活的琐碎和现实的苟且,这种生命状态不合道的。
2.我们读书读出“眼中之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要联系当下,联系生活,联系自己。要在大道中,明辨是非做出取舍。
3.人与人朋友、亲子、夫妇)之间的相处都要顺其秉性,顺道而行如果都在道中,能够相处很好,便是最佳的状态;如果实在不同道、离了道,与其悲悲戚戚,不如各自将自己的生活过好。
4.生活中快乐的人,幸福指数高的人,都是充满理性的。面对家庭教育不要用一个模式规划孩子不要错爱。
5.观海悟道
(1)大海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生命。海的浩渺久远令人震撼,而人是多么微不足道,人生是多么短暂;
(2)《中庸》有言“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大海不可测、浩瀚无涯、力量无穷。白浪滚滚,不用风推,不用人助,这一切都源于时间积累而形成了足够的能量。一个人自信源于能量的积累,积学成德,不怒自威。
(3)人的生命也像大海中的浪花。一浪起,一浪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生没有什么看不开和放不下的事,不要附加太多的东西应该自然然过一生
6.总结我们要丢掉不该追求东西,让人生回归大道,过得简单、明了而从容。我们读书应该有自己的心得感悟
米爱霞老师整理

2024年8月13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大宗师》精彩内容摘要:

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2.大道是浑而为一的,宇宙是一体的。生死规律。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在向死而生。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踏上了奔向生命终点道路

3.庄子用莫逆之交说明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对生与死的看法完全一致。是知己境界差不多。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们是真正得道的人,知晓生与死是事物变化自然规律,将生死看成是一回事

5.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眼中,生死不是那么沉重,而是另有一番豁达与从容。杨老师告诉我们:“注重生活质量,手心手背是一体的。人既可以幸福活着,也可以安详地离去,此便是善生善死。”

6.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7.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8.古时候真人不知道贪生,不知道怕死。出生了不欣喜,入土了不拒绝。无拘无束地去世,无拘无束地来世而已。不忘记自己生命的本源,不寻求自己的归宿接受自然赋予的生命而欣然自得忘却生死变化而复归于自然。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9.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10.像这样的人,他的心欲早已忘怀,他的容貌静寂安闲,他的额头宽宽大大。表情严肃时像秋天一样冷凄,态度和蔼时像春天一样温暖,喜怒无心,像四季的自然变化,随事合宜,无迹可寻。

圣人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所以圣人用兵打仗,虽然灭亡了别的国家,却不会失掉人心利益恩泽施及万世,却并非有意爱人。所以说有心和外界交往,就不是圣人;有亲疏之分,就不是仁人;揣度天时,就不是贤人;利害不能相通为一,就不是君子追求声名而失去本性,就不是士人;自丧真性,只能被人役使,就不是役使之人。像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申徒狄,他们都是被人役使,使人快意,而不是以自己的快意快意

11.“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净化自己的心灵自然保持息息相通,忘记所谓的名利和欲望看淡生死追随内心宁静、平和、跟随自然万物

12.《道德经》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宇宙运行有独特的运行规律社会管理也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管理者管理天下,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郑州分会 吴红丽老师整理

2024年8月14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大宗师》精彩 摘要:

一、庄子语言艺术

庄子语言生动、丰富多彩,极具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好好体味。

庄子?大宗师》中的几个成语:泉涸之鱼、相濡以沫、相忘江湖、自适其适、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莫逆之交、善始善终、游方之外、不生不死、相识莫逆、鼠肝虫臂、决肒溃痈(决疣溃痈)

二、以经解经

140页: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宋代 吕大临《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启示:

1、人应该在道中各自安好,互不侵犯。

 2、庄子让我们生活超脱一些。

3、与其在一起纠缠,弄不清楚不如各自安好。

4、 我们对子女用尽了所有办法,还教育不好,就要学着放手,让自己的心光明起来

5、圣人心性上不加分毫。圣人心性光明的、圆满的。

6、我们读儒家道家,要活成苏东坡

7、老庄孔孟都给我们开了一副药。

8、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理想国。

一片宁静,一片安详,而这份安详来自自然大道之美,性灵之美。

三、庄子学习中的难点解析:

1、141页“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这是老子的激奋之言。在大道看来,人间君子都是假的,是不合天道小人;我们市俗间看不上的小人,是合于大道君子

2、“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这是庄子的吊诡之言,从首、脊、尻描写生命中的一个过程。用“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强调生死一体”。

3、136页“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古之所谓悬解指解脱人的倒悬之苦。

就是古时所说解除倒悬。而不能自我解脱的人是因为被外物束缚住了,外物的变化不能战胜自然力量,这是由来已久了,我又为什么要厌恶呢?

4、139页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

游方之外者指逍遥人世之外的人。

方外之人:指世俗之外的人。

孔子说:“他们是游于天地四方之外的人,而我是生活天地四方之内的人。天地四方的内外彼此不相及,而我让你前往吊唁,我太固陋了”

 南阳分会李新翠老师整理

2024年8月20日“闻鸡起读

老师分享庄子》精彩内容摘录

1、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第一个排:人最舒适的时候来不及安排;笑起来时候来不及安排!第二个排:安排,是自然而然的排。

2、假设让我的左胳膊变成一只鸡,就让她早上打鸣早起;假如让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就打一只鸟烤着吃。假如把我的屁股变成一辆车,我会驾着它去旅游

3、直面现实,将自己拥有的变为我用。现在的人们是只珍惜没有的,不珍惜拥有的。展望远方玫瑰而踩坏了脚下的菊花。现实存在就是非常宝贵的。灵魂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稻盛和夫曾经说过: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层级更高一点!

4、所有的故事最后都指向“道”。

5、坐忘,无待,包容,心斋,呆若木鸡就是把自己的心放空,虚而待物。道都有不变原则

庖丁解牛:表面上说的是熟能生巧,实际上解释的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概括性,无论是养生还是其他,我们要把握全局,关注整体,由表及里,掌握好一个度。用道做事情,凭知觉,要注重先天东西,任何一行皆如此。

司机车未开,身先累,都是达到道的层面。载营魄抱一,身体灵魂合二为一。心即是道,心是仁德,是致良知,是觉知能力。因地而异,安时而处顺。

6、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真理方向不变

7、理解道的包容、灵活不变原则,来理解庄子文章思想

郑州分会赵林玉老师整理

2024年8月21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分享庄子?达生》精彩 摘录

庄子?达生》,达就是通达、明达。生就是生存。在庄子看来一个通达生命的人,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将焦点聚焦生命上,聚焦生命的圆满上。

儒家念念不忘人间社会国家社稷庄子是紧盯着生命,盯着生命存在儒家重视人伦和伦理,庄子重视生命

两个观点,两个人生观。

1、凡外重者内拙。

个人太重于外在,他的内心必定是笨拙的。哲学家、思想家大多是不太重于外的,主要是名、利、位,让他的内心世界就被堵塞,不通达不自由了,名枷利锁,名和利捆绑着他的生命不得自由。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以砖瓦做赌注,会赌赢;用钩带做赌注,往往就会输,如果用黄金做赌注,大脑就会迷湣和糊涂。庄子揭示一个道理:凡外重者内拙。

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是当官的那些大员,他们的见识是很粗浅的,是很鄙陋的,不能共谋国家大事没有长远地为国家思考。他太重他的官位了。智慧都被这些心思堵塞了。有些人看着外表很光鲜,但他没有多少智慧人们都非常的尊崇显赫的地位荣誉财富。实际上是他带着面具在社会上走了一遭。

庄子思想是很深刻的。他把世间那些虚伪、外在的东西剥落掉了一地孔子批评过子路。子路也曾经穿得非常光鲜、另类和不一般。孔子说:你为什么穿成这样呢?为什么穿的这么好呢?你外表那么光鲜,让人觉着你从外到内都是通透的,都是圆满的,人们会更加尊重你,高看你;那么你内心世界的短板,谁能给你指出来呢?你如何才能圆满你的生命呢?子路就卸掉了华美的服装。

春天是很美的夏天枝叶繁茂也是美的,但是秋天来了,必须把这些外表的繁华卸掉,把所有的花果枝叶卸掉,到冬天的时候只剩树干,枝枝丫丫朝向天空,那是生命的本真。在大自然看来,在大道看来,一切虚荣的外表都是要卸掉的,吹尽狂沙始见金。

2、孔子在吕梁地方观赏山水,瀑布高悬三千,激流水珠等。

难道游水也有道吗?男子说:没有道,开始出于习惯长大后就成禀性,有所成就顺于自然。与旋涡一起没入,与涌流一起浮出。顺着水势而不凭自己主观的动作,这就是我游泳的技巧。始乎故(本能),长乎性(本性),成乎命(自然而然的上天赋予的命)。我生于安陵,长于安陵,安于安陵;生于水上,长于水上,安于水上的生活。这就是禀性。我说不出游泳的道理却善于游泳,如同自然本性一样,这就是命。

庄子社会世间比作飞流三千尺的瀑布,波涛汹涌,一刻都不能生存人心是非常险恶的,但是在这么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他出入自由,没有任何障碍。不管人心社会多么的险恶,只要与自己的心同在,只要与道同在,只要明达你的生命就像游泳的男子一样,处困而亨。你会活的非常的轻松和自由。

这个世界是暗流涌动的,是多变的,是非常险恶的。但生于陵则安于陵,生于水则安于水,他生在陆地,则安于陆地,生于道则安于道。生命的自由是有大道的,我们活成一道光,是有大道的。我们学了那么多的习,做了那么多的事儿,在庄子看来就是获得我们的道,在获得我们生命的大自由。

3.人间的道写在论语》之中,生命的道写在庄子》之中。宇宙天地的道,写在皇帝内经》之中。自然之道,宇宙之道,慢慢的让我们读懂论语》,读懂庄子》,读懂更多的经典智慧!

  郑州分会赵林玉老师整理

2024年8月27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应帝王》(3-5节)摘要
第3节
1.关于人名
“天根”和“无名人都是庄子虚构人物,但取名大有讲究
天根,指天地的根,接近于“道”。
名人,指高人,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名字
2.本节大意:
主要讲天根向无名人寻求治理天下方法时无名人的应答。
3.表达之妙:用“莽眇、六极、无何有、圹埌”这四种大气又接近道的意象表达出庄子天人合一思想:调心调气,顺应自然而无容私。
4.启迪与思考个人放空自己,一点事就装满内心,便会活的很痛苦,这样的人私心很重,容易发火,更容易生病
个人淡泊明志,将公心为私心,将私心放于天下,定能把事情做好,定能成功
第4节
1.重点语句解析
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意思是:办事敏捷、坚强果断,对事物洞察秋毫不爽,勤于学道、孜孜不倦。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意思是:对于圣人来说,这样的才能技术束缚,为自己的小技巧所累,时常处于身体劳累而心中惊惧的状态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犛之狗来藉。意思是:正犹如虎豹因毛皮上有华丽的花纹而招致众人的猎捕,猕猴因其跳跃敏捷、狗因其可用来牧牛就招致绳索的系缚一样。
2.圣人治国思想圣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绩普盖天下却又像什么也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万物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功德无量没有什么办法称述赞美,使万事万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立足于高深莫测的神妙之境,而生活在什么也存在世界里。
第5节
1.主要内容:郑国季咸是一位有名的神巫,他能判断人的生死祸福百姓一见到他都迅速逃离,因为他能准确地看出人的生命结束之日,总是让人害怕
本章生动写出了神巫给壶子看相故事语言绝妙、情节变化莫测。
2.总结与启迪:
壶子给季咸展现四种象:地象,天象,太一之象,虚无之象。这些象正是修行的不同境界,地象是死寂的阴静之象;天象是活泼的阳动之象;太一象(太极)即阴阳和合之象;虚无(无极)之象是无象之象。最高的境界就是虚无,也就是所谓的无极状态,无极就是没有极限,没有阴阳的对立,万物而为一。这与帝王治世有何联系?就是庄子无为而治理想
天文地理人事方面知识,这些都是术的范畴,世人往往被其迷惑,崇拜,哪里知道这些正是远离自然因素。如何顺应自然文章后面给出答案列子回去 替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侍候 人一样, 对待一切事物无所偏爱,扬弃浮华,返璞归真,无知无识、不偏不倚。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壶子和列子故事,向我们展示道家思想中关于自然无为回归本真的深刻哲理。它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和虚华的追求回归内心的本真和生活本质时,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和幸福
郑州分会米爱霞老师整理

2024年8月29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讲解庄子?应帝王》(3-7章节)内容摘要

2024年8月29日“闻鸡起读”晨读会杨老师讲解庄子?应帝王》(3-7章节)精彩内容摘要:

1、虎豹之文来田,蝯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

    虎豹因皮有花纹而招来人们田猎,猕猴因行动便捷、猎狗因能捉狸而招来人的拘系。

2、能者劳而智者忧,无能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舟。

3、人需要韬光养晦,不要锋芒毕露。

4、庄子藏的智慧:

修炼,让本领越来越大。

藏拙,关键时刻好刚用在刀刃上。

5、机发于踵:生机从脚跟发育出来

    脚跟是不容易被关注的部位,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忽略了身边的事,我们要关注身边的小事

6、渊是深渊,就是道。文中列举了三种入静的境界说明追求道的路径有很多。

学习时候要往深处挖,找到真相

7、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

8、修行高的人藏不住

9、学习是不停的往深处走。

10、最高的规律是道。

11、万物离不开道的滋养万物归于道。

12、虚而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塞责,这里指修行境界高,能随意应付。

13、为其妻爨  :替妻子烧火做饭。(小事成就大事做事要从小事做起。)

14、食豕如食人  :饲养猪如同侍奉人一样。(把身边小事做好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去做最终一事无成。)

15、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16、于事无与亲:做各种事情不分亲疏

(团结好别人、不偏爱、有一颗公心。)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8、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朴是原木,过去的雕琢和华饰已恢复到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像大地一样木然忘情地将形骸留在世上。这句话指要返璞归真;做事保持完整性和整体性。

19:纷而封戎,一以是终:在纷纭的世事中持守真朴,要坚守道,做到知行合一

20、有很多烦恼解决不了就回到原点,这就是复朴。

21、我们感觉到的世界不是重要的世界

22、无为名尸:不要被名困住。尸:身体

23、无为谋府:不要谋算别人。  谋府:阴招。要做利益别人的事。

24、无为事任:不要勉强去做事

25、无为知主:不要以为聪明

26、体尽无穷:体会生命的无穷无尽,

27、无朕:无我。游无朕:做事情要无我。

28、尽其所受乎天:珍惜上天给予我们的生命

29、而无见得: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我们不要在意身外之物。

30、心斋就是虚而待物。

31、至人之用心若镜:得道的人心如明镜。

32、不将不迎:不执着不欢迎

33、应而不藏:物来顺应,物去不留

34、胜物:不被外界环境打垮。“胜物而不伤”指至人超脱事物之外不伤身心。

35、道家真正的智慧是致虚极,守静笃。

南阳分会李新翠老师整理

2024年9月2日“闻鸡起读”晨读会

老师分享庄子?天下》精彩 摘录

庄子天下篇,历代的学者认为这一篇是庄子的后续,是非常重要的一章。这一篇很多人认为应该出自庄派的后学。七个篇章,分别叙述了历代各家学术思想。都做了褒贬、公正的评判,这个代表了很高深的学问智慧的,语言非常的精妙,结构非常的严谨。读起来有不一样的风格。文笔洗练,结构严谨,对各家的概括和评判十分的精当。站在很高的高度对诸子百家做了一个很高的概括进行褒贬。

一、结构:七个篇章

第一章是总述,记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演变。第二章是对墨家学问的褒贬和评判,优劣和长短。第三章是对宋钘尹文学术的评判。第四章是对彭蒙田骈慎到等法家人士的一个评判。第五章记述了道家思想核心观点。第六章写庄子思想和评判,这一章因为是庄子的后学,所以对各家思想有褒有贬,对庄子思想进行了赞美!第七章是对惠施、桓团和公孙龙这些名家代表的记述。这一章确立了他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基本思想和脉络,也算是集大成。

二、第一章:方术和道术。道术指的是古人宇宙的本源、事务变化规律的探究和研究。道术探求他的总体性和普遍性,无所不在规律。方术指的是万事万物某一个方面的讨论,割裂了事物的总体性和普遍性,也不可能探索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术:学问学术。道术是庄子追求的,方术是庄子所看不起的。

结论:方术肢解分割了、破裂了道术,背离了大道后代学者,以他们的学术分裂了、割裂了、破坏了道术。

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诗经》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尚书》是记述政事的,《礼》是用来表述行为规范的,《乐》是用来传递和谐音律的,《易经》是用来阐明阴阳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阐述名分尊卑的。道志、道事、道行、道和、道阴阳、道名分;一言以蔽之!

四、庄子是饱含深情包含着很遗憾的心情看着天下学问越来越破坏他的完整性,整体性;离开大道离开宇宙规律越来越远,分门别类。都认为自己很圆满,很完美,无以复加,不知离开宇宙规律越来越远。正是这些分门别类的细小,割裂了天下大美。一曲之士,执其一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全面也不普遍,只知道是片面的一个读书人。

五、内圣外王:内圣是内心的圣明通达;外王是指外在的事业和功业。

学习就是一个修内圣的过程。内修过程中所做的事儿是在修外在的功业。想外王必须做到内心的通达,内圣是做到外王的基础做到内圣是没有条件的,只要学习,外王是要有条件的。孔子做到了内圣,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做到外王的功绩。立言、立德、立功。内圣是立德。外王是立功强调内圣的重要性

群英荟赵林玉老师整理

供稿: 赵林玉、李新翠、米爱霞、高丽
审核:董雪梅
传播:孙丽娜
编辑:杨峻涛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