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社会文明程度,安定局面良好,人们对生命健康更注重质量,科技普及认知更好,锻炼身体越来越明显,一个比一个年轻漂亮。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使得人们获得更好的认知体验。心态平和,志闲就是要有志向,要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志闲就是要有志于过休闲健康平静的日子,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不要有志于忙、劳、勤一些低级趣味的事。闲人是不干一些无价值无意义的事,干积极进步有益利的事,休闲的人一定是个高效的人,劲头更大,一生忙碌的是穷人。读《黄帝内经》获得更多的健康认知理论,做一个新时代下的健康人。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正能量的事上,人的整体精力是有限的,当什么都想知道的时候,往往什么都学不会学不精,不如深入一个方面,把专业做到极致,真正做到少欲,少一些情志问题。日常有规律的饮食,可以调理人的气血、滋养人的脏腑,让人越活越年轻。
一、《黄帝内经》活得年轻健康的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尽终其天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相传在上古时候,有葛天氏之民,人人都能活到百岁。老人们鹤发童颜,充分享受上天赐予的寿命。想要越活越年轻,一起来看看古人如何养生。
1、形劳而不倦。《黄帝内经》有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古代养生家认为,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所谓的“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若要养好“形与神”,须得协调好“动与静”。“静”有助于培养元气,“动”能使元气更好地循环。
不难发现,农村的老人,往往比城市的老人更硬朗长寿。得益于乡村生活,让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身体经常劳作,就不至于轻易感到疲倦。真气平和调顺,自然寿命绵长。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适时适度的饮食习惯、坚持有效的身体锻炼。做好这些,能使精神饱满,从而让身体越活越年轻。
2、德全而不危。《黄帝内经》有言:“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有些人之所以能活到百岁,动作灵活而不显得衰老,是因为道德修养的完备。
古人以“德”为立身之本。孔子曰:“大德者,必得其寿。”意思是说,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往往越活越年轻。
孔子这番“有德者寿”的说法,实际是蕴含着医理的。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
养德,能够调理人的性情。由内而外地维护人的元气,使人长寿。
所谓德全,概括起来有八个字:性善,仁礼,知足,忍让。谦和礼让、敬人持己,能够让我们免除忧患。保护形神不受伤害,进而可以益寿延年。
3、志闲而少欲。《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的精神恬淡,无欲无求,真气就会存留体内。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又怎么能够袭来呢?人要越活越年轻,就得学会掌控自己的欲望。
4、中医讲四季五补之道。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反季节食品,要冷热平衡,不仅是一道菜的平衡,是一顿餐的平衡。什么都吃,但都吃得少。节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5、四少。养生是多方面的整体平衡,既要减少欲望,又要增补所养。中医养生有四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饮食、睡眠要适度,精神状态要好,少烦恼、少说话,以免费神。
清代养生家李度远,深谙节欲养生之道。他倡导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饮食简单,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
欲望简单,可以使精神保持清明。
少说话,有助于调理气息。
人际关系简单,可以洁身自好。
不沾酒色,就能清心寡欲。
减轻思虑,便可以免除烦恼。
凡事只需略少一分,便可以从中受益一分。吃什么都香甜,穿什么都舒服,生活质朴而满足。
二、情志调节平稳健康
中医学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联系、动态和谐的状态,人的生老病死始终受到外界环境、气候的直接影响。《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养生实践表明,情志舒畅平和是健康长寿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养生要悦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大医家陶弘景说:“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1、心安而不惧。《黄帝内经》里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心态平和,不患得患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人体内的生理活动,就能始终按照自然规律去运行。反观那些整天心事重重、活得战战兢兢的人,很少有能够长寿的。
中医养生之道,讲究的是“养心调神”。这与《黄帝内经》中,“心安而不惧”的说法是一致的。所谓心安者,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喜悦的心情和愉快的笑声,远胜过世间一切保养品。佛说:万物唯心造,随所住处皆安乐。内心安定、无有恐惧,因而能够自在洒脱。
2、心态积极。《黄帝内经》里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中医养生之道,讲究的是“养心调神”。心态平和,不患得患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人体内的生理活动,就能始终按照自然规律去运行。整天心事重重的人,容易老得快。
喜悦的心情和愉快的笑声,远胜过世间一切保养品。
3、保持微笑。生活时常一地鸡毛,繁琐又平庸,无聊又挫败。即使生活很苦,但也要相信明天会很好,微笑着迎接,快乐的期盼。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4、心态平和。在坦途时,做到不骄不躁。遇挫折时,保持乐观豁达。无惧岁月,看淡起伏,就能在平常生活中感悟到生活的本真。
5、保持童心。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生命不在年龄,贵在心态年轻。林语堂先生40岁时写道:“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年纪越长,越不能失掉童心。活到两鬓斑白,仍要像个孩子一样不被世间的罗网所束缚,仍要像个孩子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
6、培养一个爱好。在忙碌和焦虑的工作之外,应该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听一首歌,看一朵花,打一场球、养一盆花......当全身心的投入之后,会获得身心的愉悦,其实并非是因为歌有多好听,花有多好看或者球有多好玩,主要是心里没有挂碍。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总有一种爱好会重拾对生活的期许。
7、内心丰盈,独立自主。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方向,更不轻易向生活的风雨低头。内心丰盈的人能够保持情绪稳定,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人生在世,年龄的老去是必然的,唯有保持一颗不老的心,通透的生活,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8、管理情绪。懂得控制情绪,保持平常心。情绪稳定的人,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年轻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情绪稳定的人,往往能在急躁的世界里稳定下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任由情绪肆意泛滥,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从而变得日渐消沉、萎靡不振。能管理好情绪,是最佳的养生方式之一。
《养生延寿录》中云:“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养性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养生的人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坎坷人生,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要能够摆脱大喜、大悲、大忧、大怒的不良危害。
9、拒绝攀比。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很多人并非自己活得累,而是时时刻刻跟别人比,所以心累。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想要越活越年轻,先要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碰到比别人好的方面,不骄不躁。遇到不如别人的地方,不气馁沉沦、不眼红妒忌。不跟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10、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三、现代化越活越年轻
社会安定,物质丰富,生活很好,养生健康,调理治疗,营养状况的改善,公共卫生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疫苗和抗生素等药物的普及,使人们的生理年龄越来越年轻,晚年生活质量更高。
1、饮食节制。《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肥甘厚腻、高盐高油,更容易诱发三高。三餐均衡搭配,荤素要吃、杂粮要吃。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有言:“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尔。”古代养生家的秘诀,就是饮食节制、少食多餐。规律的饮食,可以调理人的气血、滋养人的脏腑,让人越活越年轻。
现代很多人怕“三高”,三餐都是青菜配白粥。过于清淡,身体反而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均衡饮食,荤素适量,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2、规律作息。长期熬夜,身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都找上门来。休息不好直接后果就是加速衰老。熬夜熬出皱纹、黑眼圈,再好的保养品救不回来。
无论多忙都不能耽误睡觉休息。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有一个健康身体是年轻的前提。作息不规律的人,一整天都会没精打采,免疫力还容易下降。作息得当的人,大多精力充沛,脸上神采奕奕,面容往往显得比同龄人年轻。
4、锻炼身体,保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在于静养。养生宜动,养心宜静,动静适当,形神共养,培元固本,才能使身心健康。一个健康的人至少要具有一种运动爱好,或者是跑步,或登山,或是散步、徒步,或跳舞等。当身体运动起来的时候,一切烦闷,压印都会烟消云散,这就是保持健康和年轻的秘诀。能够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健康。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年轻态。找到自己喜爱的一项运动并且长期坚持,比如跑步、爬山、游泳,会发现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能得到极大提升。
5、热爱生活。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即使退了休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才会使精神状态更饱满。青春,有时是指一种热爱生活的心境。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做你热爱的事,无论什么年纪、什么阶段,都不算晚。保持对生活的热忱,让自己每天都比昨天活得更精彩一点。
6、坚持学习。曾国藩说:“书味深者,面自粹润。”一个人读的书多了后,他的面容会变得更加温润纯粹。自卑的人会因为读书而自信,浮躁的人会在读书中寻找到宁静,愚笨的人会在读书中变得明智。读了很多书之后,整个人的气质都会在阅读中得到提升。读的书越多,气色越温和,人会越有涵养。正如三毛所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实自己知识库,看问题的视野就会变得更加宽广,头脑会变得更灵活。美颜养生,是一场由内及外的战争。
7、结交朋友。与朋友分享愉悦,能让快乐加倍。分担困苦,能使忧愁减半。喜欢结交朋友,有三两知己,能使人心情更放松,活得更自在。
8、外表整洁。人决不能在心理状态上暮气沉沉,沉溺于青春年少消失的追悔中,感觉一切美好的物品都不会再归属于自身,认为充实自己、打扮自己这样的事只属于年轻人。年轻人确实有一种天然的美,无须刻意打扮。
梳理头发、胡子勤刮,面部就显得整洁且容光焕发,人自然也会看着年轻。注重形象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到了一定年龄的人,不管在家里和出门,都需要依据不一样的场所装饰自身,使自身得当大气,展示出完善颇具风韵的艺术美。当穿着得体,整个人都显得精神饱满,更有自信,看起来比实际年龄都要年轻十岁。
9、外出旅游。有助于身心愉悦,走到大山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可到其它城市体验一下别人的生活环境,听听当地的故事。尽量远一点,把身上或者身边所积聚的不良气场甩开,或带出去散掉。去的地方最好是山清水秀的,空气清新的。在一个地方待长了,就想着换个环境,现在上班压力大,出去看看大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大河,和朋友跑一跑,跳一跳,缓解一下平时紧张的生活节奏。
10、有事可做。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一个人,如果整天吃饱了没事做,没有什么事能让他上心,是非常可怕的。人老要有“三勤”:手勤、脚勤、脑勤。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买一条心仪已久的裙子、亦或是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都别有一番趣味,这样的人岁月不忍心老去。
孙思邈所说: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中国养生文化强调动静结合,“静”的目的是使身心处于思虑平静而且身心和谐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要求自己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养生求静,就是要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养生先要养心安神,心主神志,心是五脏六腑之主,主管人的精神活动,所谓主明则下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养心神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