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品读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讲
黄帝对岐伯关于十二脏器功能和相互关系的提问。“秘典”乃秘藏之典,“灵兰”乃灵台兰室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本篇所论属于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内容,为强调所论内容重要性,故以此名篇。本篇以“十二官”为喻,论述了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说明十二脏腑是一个协调的统一体,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变化上互相影响体现了《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特别提出“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理论。《黄帝内经》中的灵兰秘典一篇,主要讲述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调节五脏六腑以达到养生长寿目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要互相配合,相使相用,不得相失。特别强调心在十二脏中的主宰作用,心主血脉,气血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物质基础,心主的功能活动正常,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就正常。心主的功能活动失常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临床上治疗脏腑功能失常的病证,既从某一脏腑自身的功能活动去调治,从脏腑间相互联系的角度去调治,更从调养心神、滋补心血、温通心阳等角度进行施治。灵兰秘典论让大家从一个整体角度认识十二脏腑的功效和心的主导作用,起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一、《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齐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二、译文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谈一下人体十二个器官责任分工,它们之间有无高低贵贱之分呢?
   
岐伯回答道:问得真详细呀!那就让我来说说吧。

心,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就是由这里产生的。

肺,是相傅之官,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活动

肝,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胆,为中正之官,具有决断的能力


膻中,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递出来

脾和胃,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产生各种技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


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

以上这十二位掌管国家官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所以君主(指心脏)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么,包括心脏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经络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用这种方式养生就会有灾殃,用这样的方式管理天下,宗庙就会有危险,千万要警惕警惕


至深的道理是从细微之处表现出来的,其变化没有穷尽,谁能清楚知道它的本源呢!实在是困难得很呀!仿效的人很多,可又有谁能知道其精要之处呢!各种学说纷繁复杂,可又有谁能分辨何者为良呢!产生至深道理的若有若无的毫厘事物,来源于比毫厘更小的不可度量的事物,这些细微事物成千上万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形成了至为精要的理论总结


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纯明彻的道理,这真是圣人建立事业基础,对于这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先斋戒并选择吉日,我可不敢接受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于是,黄帝选择了有好兆头的吉祥日子,把这篇著作珍藏在灵台兰室(指供帝王藏书的书室),很好地保存起来,以让此宝典流传后世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