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传统文化看中国人古今称呼


传统文化中国古今各种称呼



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有着富含义、特定使用条件习惯和不同搭配用法人们家族社会交往出现各种称谓叫法,让人感到一种深厚而礼仪的文化现象中国人的称呼实质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其中蕴含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面社会文明镜子,从一个时代称呼可以见一时代的风貌。称呼变化文化变化文化包容传递互通的表达,同时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和现代文化的新时代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传统称呼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重视,对官职、科举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语言称呼体现出来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用语都有礼仪性,一半都谦称自己,尊称别人。古人们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居然有十种敬称,对别人尊称阁下、公、子、予,对年长称某老等。自己称呼自己有十种谦称,对自己称某、余、在下、鄙人、小子、小老儿,还有修道佛教之人,称贫道、贫僧等。对众人称诸位、诸公,还有一般都喊对方名字表示亲切、尊重等。研究我国古代称呼就能感觉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礼仪有博大精深而有讲究



一、古代称呼的礼仪性

我国古代称呼别人,遵守一定规则不能直呼其名。《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幼称名,冠称字,五十以上称排行。伯仲是排行顺序的名称,即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三国时候吴国孙坚,生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

1、称其字而不能称其名。称名,除君父长辈可以直呼其名之外,其他人称呼别人是称其字或号,决不能称其名,否则就是尊敬、不礼貌。《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其字也。”幼小的时候大人可以称其名,等到长大加冠之后,就不能称其名,而要称其字了,以表示尊敬。什么是冠呢?《白虎通》说:“冠者,卷也。卷持其发也。”即束发的意思。《释名》说:“冠者,贯也。所以贯韬发也。”还是束发。为什么要重视冠呢?《冠仪》说:“冠者,礼之始也。故圣王重冠。”什么时候开始冠发呢?《韵会》说:“男子二十加冠曰冠。”称弱冠。《礼记’曲礼》说:“二十曰弱冠。”又说:“男子二十冠而字之。”而“冠而字之”是“敬其名也”。

我国古代称字的含义是尊其人而称其字,含有尊敬客气。字就是尊敬、客气,字是表德。《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故称表字。称名是指明是谁,即验明正身,称字则是表其德行,指明是谁这是不尊敬的,而表其德行尊重其人。


(1)在称字方面,根据其年龄大小还有称“且字”和称“正字”的分别。“且字”就是在其“字”之后加一“美称”甫或父字,“正字”则是在其“字”之前加上表示排行顺序“伯仲叔季”的一个字样。什么时候称“且字”,什么时候称“正字”呢?一般的原则是,青年人加美称甫或父字,老年人加排行顺序。孔子,姓孔,名丘,字尼,排行老二。青年时称其且字为尼甫,老年时称其正字为仲尼。

(2)中年称呼法。既在其字之后加上美称甫或父字,又在其字之前加上表示排行顺序伯仲叔季之字样。周幽王时的大臣伯阳甫和周宣王时的大臣仲山甫等就是

“且字”和“正字”,《杂记疏》说:“甫,且也。五十以伯仲,是正字。二十之时曰某甫,是且字,言且为之立字也。”

“甫”或“父”字,这是对男子的“美称”。甫音府(fǔ),与“父”字同音同义。《说文》说:“甫,男子美称也。” 。《仪礼士冠礼》说:“承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注》说:“甫是丈夫(即男子)之美称。孔子为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有孔甫。”至于“父”字,与甫同音同义。《释名》说:“父,甫也。始生己者。”《集韵》说:“父,同甫。”《广韵》说:“父,男子之美称。”《诗经大雅》“维师尚父”《笺》说“尚父,吕望也。尊称焉。”《按》说:“管仲称仲父,孔子称尼父,范增称亚父,皆仿此。”《释文》说:“父,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则父与甫字皆是对男子的美称。而《仪礼士冠礼》所说是承继袭职,保持爵位的人是排行老大,称伯某甫,而其弟弟们按照排行顺序“仲叔季”称他们所应当称呼的字样。


称呼别人除了根据被称呼人的年龄大小,有称且字和称正字的不同之外,还有根据被称呼人的身份贵显,爵位高低,官衔等级,职务轻重等的差别而有称其“美称”和称其“尊称”的不同。美称就是加一甫字或排行,美称是泛称,对一般人都可以用。尊称是称其爵,称其职,称其官衔,称其封国等,尊称是专指只有对与其身份相适当的人才可以用。玄嚣称青阳,这是称封邑。武王之弟称周公,张良称留侯、彭祖称彭伯,老聃称老子等,都是称爵位。伯阳甫称周大夫,是称官衔,司马迁称太史公,是称职务。总之古人就是称其美称和尊称,不称其名。

2、令。令的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对方父亲为令尊,对方母亲为令堂;对方女儿为令爱。

“令”:用在名词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培。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3、尊。用来称呼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对方父母为尊上,称对方意思为尊意。

4、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对方:贤家,对方儿子贤郎、贤侄。“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等。

5、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为仁公等。


6、“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培。

7、“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8、“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9、“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10、“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11、“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事物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12、“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13、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结拜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主人不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称呼之后,表示对方看信。
泰山岳父
泰水: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15、谦辞。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朋友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事物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学校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


二、口头称谓语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古代人同样讲究语言美。现在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它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

(一)尊称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高徒”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陛下”代称帝王, “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书面语,写文章用)。


(二)谦称

古人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贱”的说法称呼。自称“臣、仆、在下、贱子、牛马”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三)古人的礼貌语言

礼记·少仪》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1、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芳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仙游”等。

2、说到与自己有关人和事物时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贱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贱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3、古汉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惠、谨”等。这些谦敬副词和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二、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传统方式固定下来的。

(一)社交文明礼仪用语。

1、敬语。敬语是表?恭敬尊敬习惯?语。这?表达?式的最?特点是,当与宾客交流时,常常?“您好开头,“请”字中间,“谢谢”或“再见”收尾,“对不起”常常挂在嘴边。?常?作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字?得最多。


“请”字包含了对宾客的敬重尊敬体现了对他?的诚意。如“请?好”、“请出?证件”、“请稍等”等。在?常?活中的惯常?法还有“ 久仰”、“久违”、“包涵”、“打扰”、“借光”、“拜托”、“?见”等。

2、谦语。谦语是向?们表??种?谦和?恭的词语。以敬?为先导,以退让为前提,体现着?种?律的精神。在交谈中常?“愚”“愚见”“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常?活中惯常?法有“寒舍”“太客?了”“过奖了”“为您效劳”“多指教”“没关系”“不必”“请原谅”“惭愧”“不好意思”等。


3、雅语。雅语?称委婉语,是指?些不便直?的事??种?较委婉、含蓄的?式表达双?都知道理解但不愿点破的事。如当宾客提出要求?时难以满?时,可以说“您提出要求可以理解的,让我们想想办法,?定尽
??为”。“可以理解”是?种委婉语,这样回答可以为??留有余地。在?常?活中惯常?的有“留步”“奉还”
“光临”“失陪”“光顾”“告
辞”等。称?时?“?寿”“令堂”“令尊”等。

4、现代文明礼仪具体?语
初次见?说:您好
表?歉意说:对不起
客?到来说欢迎
?烦别?说:拜托。
好久不见?:久违。
与?分?说:欢迎下次再来。
欢迎购物?:光临。
中途先?说:失陪。
求?解答?:请教。
表?答谢说:谢谢
赞?见解?:?见。
接受感谢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看望别??:拜访
表?礼让说:您先请。
陪伴朋友说:奉陪。
助?为乐说:我能帮您做什么。
等候客??:恭候。
征求意见说:请指教。
请?帮助说:请多关照。
表?慰问说:给您添?烦了。


5、传统文化礼仪。
初次见面说“久仰”,
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
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
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
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
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
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
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陪”,
赠送作品用“斧正”。

4、交友称谓。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称谓。

(1)交朋友类型或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朋友
莫逆交:指情投意合的知心朋友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生死,共患难。
贫贱交:穷困潦倒时结交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二)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女儿
令婿:尊称对方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儿媳
令正(尊夫人):尊称对方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三)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其他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夫妻伉俪配偶伴侣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某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学习古人的尊、谦用词,传递文明礼仪。
传统有美德,传递有文化
见人有礼貌,处事要厚道。
善小而为之,恶小把停叫。
出外靠朋友,真诚最重要。
在家有父母相处贵在孝。
争做文明人,迎来拇指翘。

古人社交和公共场合一不敢自称“我”,如这样会被大家认为不懂礼仪。据考证,至少从晋朝开始,官僚们已不习惯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了,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谦卑,喜欢称自己为“下官”。唐朝时,人们虽然开放,但在相互交往时依然不好意思称自己为“我” ,而是用略显青涩的“小生”来指代自己。宋朝更进一步,官僚们都喜欢称自己为“卑职”,百姓们更愿意用“晚生”来指代自己。凡事都是有例外存在,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位姓许的人,他为人很傲慢,无论面对谁都不用谦称,而是用“我”自称,这在当时居然引起了轰动。可见在当时,自称“我”是一件多么常见的事情。这个故事说明古人一般都不会自称“我”。现代人们有文化修养不要出现“我”的“自大”用法,一般要带上“我们”更能显示一种共同和亲密关系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