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根据太阳运转规律和地球上自然现象变化情况划分出二十四个特定时刻表,并制定出二十四个节气。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物候和气象变化,准确地推算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刻,其中十二个节令和十二个中气分别对应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和每个月天数的一半时间。二十四节气在历法中准确表示自然节律、气候、物候、温度变化情况而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对人们生活、生产、气温等具有深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规则,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知识。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古时候,祖先们没有时钟计时,便在地上插一根竿子,依竿影来了解时间变化。同时他们发现到每日中午所看到的竿影会有长短不同的变化,且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由日影最长变到最短,再由最短变到最长,而竿影最长与最短分别叫做冬至和夏至。在春季与秋季这两个季节,各发现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分别是春分和秋分。再根据地球绕转太阳照射角度差异,每个季节各分成六个节气,一年四季共二十四个节气。现行二十四节气来自三百多年前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而订立,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二十四节气凝结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上千年的智慧成果,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科学进步、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其积极意义。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特色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期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现行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每个节气都有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农民们总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指导农业生产收割等事宜。
(一)二十四节气
古人依据太阳运转情况,发现自然规律的变化有一定周期性,适合作物生长和人们感知气候温度,得出了最初的二十四节气。经历史检验发展,不断实践改进,丰富完善二十四节气知识结构体系,农历吸收了干支历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二十四个节气分别为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快速记住二十四个节气。每一句话就是一个季节的六个节气,每一句头一个和第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春夏秋冬”。
(二)二十四节气涵义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历法中二十四个特定节令的列表,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每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1、立春(2月2-5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草木开始萌芽,农人开始播种。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草木开始萌芽,农人开始播种。
2、雨水(2月18-20日)。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3、惊蛰(3月5-7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分(3月20-22日)
4、春分(3月20-22日)。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5、清明(4月4-6日)清明,是气清景明的意思。它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6、谷雨(4月19-21日)。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5月5-7日)。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标志着逐渐升温、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8、小满(5月20-22日)。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
9、芒种(6月5-7日)。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10、夏至(6月21-22日)。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11、小暑(7月6-8日)。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盛夏正式开始。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
12、大暑(7月22-24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13、立秋(8月7日-9日)。立秋,表示自此进入了秋季。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14、处暑(8月22-24日)。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15、白露(9月7日-9日)。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拉大。
16、秋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
17、寒露(10月7日-9日)。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18、霜降(10月23-24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气候特征。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比较热,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时节。
19、立冬(11月7日-8日)。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20、小雪(11月22-23日)。小雪是冬季第二个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21、大雪(12月7日-8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代表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大雪节气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22、冬至(12月21-23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23、小寒(1月5-7日)。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
24、大寒(1月20-21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每一个节气有三侯即一年有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历法补充。根据黄河流域地理、气候和自然界一些景象编写而成,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节),四时为岁(年),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一般情况。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历史上中国主要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节令。二十四节气最初起源于北纬35°附近的黄河流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存在差异,流传下来的有关节气的农谚也不尽相同。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即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时间节令,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1、表示寒来暑往变化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反映降水量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5、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平气法:冬至后105天。定气法:太阳黄经为15°。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6、夏季。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7、秋季。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处是终止、躲藏。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昼夜平分。
8、冬季。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运行周期规律的时间知识体系,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时间,分列在农历12个月中。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现代二十四节气依然对人们生活有现实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