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起源于中国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汉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庙宇中灯笼相当常见。花灯即灯笼,在古代主要作用起照明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和日常物品,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一体。白龙花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剑门山区的一种传统舞蹈,是集剑门山区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融和了民间音乐、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白龙、禾丰、广坪、金仙、香沉一带,是一部保留完整的民间艺术大百科全书,被誉为四川省四大花灯之一,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表演意义。四川省剑阁县东邻苍溪县、广元市昭化区,西接梓潼县、江油市,北接广元市利州区、青川县,南连阆中市、南部县。秦汉时境内有著名的金牛道,是四川到中原的必经之路。剑门关、翠云廊、古蜀道驰名中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农耕文化积淀深厚。白龙花灯便是广泛流传于剑阁民间的一颗文化艺术明珠。白龙花灯扎根于剑门山区,吸吮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营养,体现了厚重的剑门山区文化底蕴,负载着人民的精神文化,记录了时代进步的进程,是研究剑门风士人情、生活习性、历史变迁的史籍。白龙花灯以千姿百态的灯为主要道具,以变化莫测的“灯阵”为表演形式,由内场和外场两部分组成,包含了花灯、龙灯、狮舞、曲艺、歌舞等众多艺术门类。白龙花灯的制作,主要以生活和劳动用品为原形,如西瓜灯、莲花灯、鲤鱼灯、马马灯、踩莲船等,具有制作特色。白龙花灯以阵式变换为主,以民间舞为基础,以劳动生活动作为原形,加以艺术化的表演,舞蹈特色鲜明。以川北口音为主,使用民间俗语,以合唱和对唱为主要形式,以独唱领唱为辅助手段。音乐调式以民歌音乐为主,乐器以川北锣钹鼓、唢呐、木鱼、梆子等。每年正月十二到正月十五,前后四个晚上,剑阁白龙镇的人们都会出灯耍龙,其顺序是先耍火龙,后出花灯,历年如此,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白龙花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花灯产生历史悠久,多次被省、市、县电视台采播,1984年1月被省文化厅及中国舞蹈家协会四川分会、省舞蹈集成办公室录制节目,鉴定为四川四大花灯之一。2007年,白龙花灯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
一、历史渊源
每年春节,剑阁县白龙镇及周边乡镇的百姓都会通过耍花灯、舞龙狮来祈福禳灾,喜迎春节,故称为“白龙花灯”。白龙花灯早有记载历史,可追溯起源于汉朝,而有史可查的发展兴盛可追溯到明朝。白龙花灯传承多是靠口传心授,具体历史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从唱段等看出,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是十分深厚。随着历史发展而成为一种民俗文化,而白龙花灯的传说有不同说法。
1、白龙花灯的传说。一条白色的巨龙在剑阁一座名为玉盘山即现在卫盘山的山上修炼,因出洞寻宝,在途经剑阁古城的大黄柏林里,与一条青龙争夺珠宝而展开激烈争夺,而后双龙因战结缘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并一同修炼,苦修千年后在临津镇的寺庙内得佛祖点化修成正果,封为护庙神龙。由此每年春节,剑阁县白龙镇及周边乡镇百姓都会通过耍花灯舞龙狮来祈福禳灾,故称为“白龙花灯”。
2、白龙花灯的传说。剑阁山区群众日常生活用品,逐渐变成了花灯艺术表演的道具,表现形式得到群众喜闻乐见。花灯在日常中不断发展改进表演效果,形成了一门地方特色艺术,成为了记录剑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活化石。人们加以剑阁白龙花灯来源的各种说法,以此说明白龙花灯的历史渊源。
一是《晋书》卷二十二记载:汉高祖自蜀汉定三秦,阆中范固率人以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固为阆中侯,复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其猛锐,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固其所居,故名巴渝舞。剑阁与阆中接壤,花灯自然有巴渝舞的印迹。
二是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在剑阁期间由宫娥彩女表演使剑阁人民学会了这门艺术。在民间老一辈艺人当中,流传更多,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乱而进入蜀地,当时随行的宫娥彩女,在途经蜀地剑阁停留期间,在此地留下了唐宫宫廷盛行的花灯。
三是明朝末年“湖广填四川”。众多移民将各地的民间艺术带来而与剑阁当地文化逐渐融合形成白龙花灯。
3、宫廷民间互转。《汉书》《晋书》《隋唐史》《宋书》曾记载:花灯经宫廷收集“造为诗赋,略编律吕,以合八音之调后再交给童男童女习而演唱歌舞”,花灯由民间走入宫廷,再由宫廷返回民间。
4、白龙花灯在隋炀帝时期的灯会已经广为盛行。在耍花灯时,唱段中的其中一段就有提到:有个皇帝他姓杨,荒淫无道是昏君。成天不管朝廷事,日日夜夜思美人。于是传下一道令,初一十五耍花灯。明观花灯暗选美,驿官老爷来押阵。
5、有种说法花灯在是在宋代的时候才开始兴起,因为传统唱段中有这样一句:灯是灯,灯是宋朝天子兴。
白龙花灯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名的和两个皇帝有关,一个是隋炀帝,一个是唐玄宗。在凭借蜀地人民智慧,结合蜀地独特地域风情,将宫廷花灯融入本土元素,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气息的白龙花灯。
白龙花灯具有地域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白龙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逐渐变成了艺术表演的道具,其唱词精练,寓意深远,舞蹈优美,音乐宛转,旋律清新,独具魅力,白龙花灯音乐优雅,唱词精练,表演艺术成熟。白龙花灯是研究民间音乐、舞蹈不可多得的活教材,研究剑门山区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的重要物证,白龙花灯表演成为剑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活化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有效传承。
二、白龙花灯内容和形式
剑阁白龙花灯是川北花灯的代表,四川省四大花灯之一,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白龙花灯的韵味在“耍”,以花灯为主要道具,以“灯阵”为表演形式,以综合大型的广场群舞为手段,以民众自娱自乐为目的,演出过程中“灯不离手”,演出时长可达数小时,花样百出,精彩纷呈。
1、白龙花灯的内容。白龙花灯由狮舞扫荡、内场白天、外场夜晚3部分组成。
狮舞是由十张左右的方桌重叠至两丈余高,在最高点放一个高一丈的晒席筒,双狮在锣鼓的伴奏下盘旋至最高点,再由席筒内钻出,在高达三丈的席筒上翻滚倒立,十分惊险刺激。
外场是晚上由龙灯、狮灯、凤凰灯、鱼灯、马灯、排灯、花灯、闹子、花子、和尚表演。各种字阵、花阵、图阵,加之各色烟火,神奇缥缈,美不胜收。阵势有二龙戏水、龙凤呈祥、百灯朝阳等几十个。唱完一曲“闹元宵”后进入内场。
内场由优雅欢快的“天女散花、春宫说春、谷父蚕女、花灯闹更、西山种茶、仙女采茶”等20余个节目组成,有抒情演唱,还有诙谐喜剧,精彩绝伦。
2、白龙花灯的创作/制作。主要以劳动生产动、生活和劳动用品作为创作原形,如马马灯、西瓜灯、莲花灯、踩莲船、鲤鱼灯等具有制作特色。以民间舞为基础,加以艺术化的表演。
3、白龙花灯的形式。人们第一次观看白龙花灯总觉得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热闹多姿,却不知道人物、音乐、器乐、舞蹈、服饰、道具、神祗、唱腔、阵型、表演艺术等,都有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其它花灯所不具备的情景。
口音。以川北口音为主,使用民间俗语,以合唱和对唱为主要形式,以独唱领唱为辅助手段。
乐器。音乐调式以民歌音乐为主,乐器以川北锣、钹、鼓、马锣、唢呐、木鱼、丝弦、梆子等。
舞蹈。白龙花灯以阵式变换为主,以民间舞为基础,以劳动生活动作为原型,加以艺术化的表演,舞蹈特色鲜明。
阵型。白龙花灯演出很注重阵型变换,光步伐就有转步、跳步、梭步、垫步、芝麻步、碎步、十字步、梅花步等十多种步伐。光阵型就有两百多套阵型变换表演。参与人数众多,表演时长可长达5小时,是一种大型综合性群舞。白龙花灯以阵式变换为主。
4、特色性。白龙花灯具有剑阁山区独特的艺术价值,表演集中了民歌、美术、绘画、戏曲、音乐、音响、舞蹈、说唱等民间艺术于一体。
白龙花灯有“耍灯”把式,韵味就在于“耍”,给人一种精湛的表演。白龙花灯独具一格,有一点不同于其他花灯的表演就是“手不离灯”,扇子不是主要道具,即使喜剧表演节目要配以牌灯等其它花灯衬托。
三、保护非遗传承
剑阁白龙花灯流传上百年,在繁盛时期有近百个灯棚,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30多个灯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农民外出务工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剑阁白龙花灯表演艺术团队急剧减少。曾经流行的白龙花灯在时代发展中,民族传统艺术生长的土壤受到破坏,直接导致白龙花灯的演员和观众断层,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表演。
2008年,剑阁县启动白龙花灯抢救措施,聘请县内老专家、老文化人、非遗传承人等,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历时4年,投入200多万元,对全县近百类民间文艺、非遗项目进行梳理、规范。在白龙花灯传承人看来,白龙花灯存在的根不能丢,需要培育新的土壤,让非遗文化继续生长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自信。
2012年,组织有力团队编辑出版《剑阁民间文艺丛书》共10卷,其中《歌是心语舞是魂》为白龙花灯专辑。
2018年,以白龙花灯为艺术创作源泉,进行全新的作词、作曲和配器,重新提炼了白龙花灯的艺术精髓,创作出大型精品舞台剧《灯舞剑门》,赋予了白龙花灯新的生命力。该剧常年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剑门关演出,每年演出200多场次,惠民10多万人次,让游客了解白龙花灯艺术。
目前,剑阁县白龙、鹤龄、金仙、公兴、香沉、圈龙、长岭、普安、闻溪等20多个乡镇都组建了花灯表演团队,团队成员大多是当地民间文艺爱好者,年演出300余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剑阁县通过设立白龙花灯传习所,修建花灯广场、百姓大舞台,举办大型“民间文艺调演”“非遗过大年·花灯迎盛世”等活动。每逢节日、庆典都在社区、乡镇、庙会、景区内开展活动,多次组织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民间文艺调演,以不同层面、不同形式宣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遗的浓厚氛围,呈现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现代文化多样性,短视频兴盛,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局限和冲击。普通人看白龙花灯,对传统唱词不是很能听得明白。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总觉得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热闹多姿,显得热闹。却不知道白龙花灯的音乐、唱腔、舞蹈、器乐、服饰、人物、神祗、道具、表演艺术、阵型等,都有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其它花灯所不具备的民俗文化载体。剑门关景区大型表演就是让白龙花灯获得新生的土壤,一些节气和常态化的非遗表演,能够让四面八方的游客都知道白龙花灯,了解白龙花灯,进而宣传白龙花灯。白龙花灯作为剑阁非遗文化,应当得到保护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