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发达,出行快速便捷,达乘现代交通工具几乎朝发夕至,人们喜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感受不一样的环境、气候、饮食习惯、风俗文化、物品、景物、风土人情等尝试一种新鲜感。居民日常出行已经极为方便,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轿车、公交车、助力车等,多样的出行方式给出行带来了便利。在古代,长途旅行的普通百姓少之又少,古代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历经艰辛,面临漫长路途、交通不便、天气恶劣、路遇劫匪、露宿山野及身体状况、体力等情况,面临行走方式、食宿、交通信息、工具、安全、路况等问题层出不穷。现代人们外出游玩,旅行和旅游这两个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混用,实际上所传达的含义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旅游通常意味着一次完整的旅程,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和目的地。旅游可能涉及到预先计划好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购买纪念品,以及可能在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体验新的环境或文化。旅游可能伴随着休闲和娱乐活动,如品尝当地美食、参观风景名胜。旅游可能涉及到一个固定的、有时长限制的假期,或者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息和放松的时刻。旅行更注重于移动本身,可能涉及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自驾或私人交通。旅行可以涉及到住在不同的地方,无论是酒店、民宿还是露营。旅行者可能只关注移动,而不在意目的地或活动。这些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旅游和旅行往往相互交织。许多人在同一时间可能会计划并开始他们的旅程,但随后可能会改变目的地或行程,这可能使旅行更像是一个旅游体验。旅游和旅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目的地的依赖性和对移动本身的关注程度。珍惜当下的生活,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积极面对美好生活。
一、古代出行
中国古代交通条件限制,普通人往往出行极其不容易。古代出行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宦官地主财绅阶层的“享受”方式。在中国古代时期,出行是一件大事,行必有因,当时老百姓一般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农人为了服役要出行,士人为了读书游学,商人为了盈利要外出经商,而官员贵族为了要服务帝王巡游,就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出行文化。古代统治阶级为了扩大疆域和充实边防力量,迫使老百姓随军队修筑工事和运送粮草,服徭役是古代劳动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完成劳役任务,广大百姓整年忙碌、奔波劳碌,身不由己,累得要死,还要继续干活。
(一)古人的旅行必备物品
自唐朝起,伴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人们对旅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一般人出现要准备蓑衣、斗篷、伞、雨鞋等。不仅要游,还要游得雅,游得巧。古琴、围棋、纸墨笔砚,甚至还有歌姬,都成了随身携带的游具,与景致相互应和,增加旅行的乐趣。
1、工具和武器。旅行者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工具,例如火柴、绳索、刀具等。一些防身武器,例如长棍或弓箭。
2、衣物。旅行者需要根据目的地的气候和季节准备适合的衣物,例如保暖的衣服、雨衣、鞋子等。
3、书籍和文具。古代旅行者经常需要阅读地图、日志和其他书籍以了解目的地和路线。因此一些文具如笔、纸、墨水等是必备物品。
4、食品和饮用水。古代旅行缺乏方便的商店和餐馆,旅行者需要自带食品和饮用水。一些干粮和水袋是常见物品。
(二)出行方式
古代出行一般人主要以步行为主。甚至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人采取今天的出行方式了,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了。
1、记里鼓车。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了一种按照距离收费的记里鼓车,又称记里车、大章车。 记里鼓车是古代天子出巡时,仪仗车驾必备的一种典礼车,用四匹马拉,排在指南车之后。这种车最大特点就是能计算行走距离,据 《 古今注 》记载:“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
2、“油壁车”。随着唐朝的兴起,道路得到了大力发展。除了“记里鼓车”外,还出现了一种类似“公交车”功能的“油壁车”,“以油漆壁”由6-8匹马做为动力,马车设有车厢,乘客可坐于车内,从车壁的窗子向外观看,乐趣无穷。
3、长车。到了宋代,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临安城里已经有“街车”不停往来,当然不是车主在闲逛,而是作为一种多人雇佣的形式服务顾客,大多的“街车”都是来自车行,“那些喜欢游乐的男女常常雇它代步”。这种车被称为长车,一般可以容纳6人同时乘坐,有大的长车可以乘坐十人以上。随着时代发展,长车逐渐完善,顶上有盖,四周挂有绸幔,车内有被褥,在乘坐观光时更加舒适。
4、坐轿。轿子出现于魏晋时期,是辇车去轮而成,使用人力作为动力。宋代轿子又进行了改良,分为了“暖轿”和“凉轿”,暖轿是帷幔遮蔽,可防寒,冬天坐起来暖和。凉轿用纱作帏,透气凉快,夏天坐起来舒适。 一时间工商庶人都乘轿,宋太宗觉得轿子就应该当官的坐,大家都坐有些不成体统,于是下令:“非品官不得乘暖轿。”
5、牲畜动力车。直接骑牲畜出行在古代非常普遍,这种出行方式最常见,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实惠,比起车、轿,这样的出行方式要便宜很多。
6、船。舟船作为交通工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决定了舟船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南方水乡,而舟船的作用分为了两种,一种是观光,一种是赶路。
(三)出行情况
古代出门旅行可不能说走就走,一路上暑雨祁寒山高水长,一定要准备好装备防身。
1、择吉日吉时。出行前问卜可以追溯到殷代,直到晋代,人们出行前不可或缺的步骤。到了明代一批专门为出行准备的问卜书籍开始大行其道,只需要在出行前翻阅查询即可。
2、出行攻略。“描摹各地名胜风景”的游记类作品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自唐代起,记录“旅游路线”的作品开始兴起,为了介绍得更详尽,旅行书还出现了配图版。除了介绍行路路线,还搜罗了一路途经的名胜古迹,细心地给出投宿建议、食宿交通的收费标准以及注意的事项。这些书籍不仅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诱发了许多人出游的热情和决心。
3、行李清单。随身行李不仅有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还有蜡烛、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等。“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这些中药,按照《千金要方》《医说》等众多医术的说法,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还有笔墨纸砚、酒器、茶盏、斧子、锄头、刀子、油筒、虎子即尿壶。古代客栈没有专门厕所,夜壶马桶是旅行必备。住宿条件良莠不齐,被褥、枕头、蜡烛、洗漱用具通常都会被收纳在行李中。
4、旅伴。古人旅行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来是出门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担扛。二来路上万一遇到歹人劫匪好有个照应。
5、住宿。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民宿和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露宿野外或夜宿船家时常在所难免。民宿是最常见的选择,民间有大致收费标准。宿在寺院道观,不过并非免费,有的寺庙会用香火钱的方式收取费用,有的会直接表明佣给。走水路的或是情趣所致,或是为节省费用,干脆直接宿歇在船上。
6、交通。古人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绕远道在所不惜。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水路要惬意多了。到了隋唐时代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明代时租船服务普遍起来。不过水路因为天气、水流方向变化会影响出行,这时上陆地即可。以速度取胜的“包赶程”,多为耐力持久的骡车,即便是千里长途,戴星而行,数日可达。以稳著称的“太平车”,重大粗陋,以牛牵挽,每天行程不超过30里。车身悬挂铁铃,行进时发出声响,数里之外可闻,宛如喇叭,好让对面来车辆有预先避让准备。常见“马或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人群的选择。
7、安全保障。旅行路上艰险不断,明朝时出现了镖局为商旅护航,价格不菲,惠顾者多为运货商人。到达目的地再随身携带行李不方便,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专门储货纳客的场所,相当于“仓库”被称为“邸店”或“传舍”,唐代还有专为客人保管钱币的“柜坊”。这些是现代寄存的雏形,其实质都一样替人保管财物而收取一定费用。
8、酒肆食店兴起。民以食为天,旅行更是如此。唐代起酒肆食店遂渐普及,为旅人出游提供了极大方便。即使饮食业再发达,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徐霞客包中装有胡饼、笋脯、茶叶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饪美食所需的炊具。
(四)出行礼仪
在没有代步工具或代步工具不普及的时代,人们出行只能靠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仅“走”部便收录了85个字,和“行走”相关的字多达200个以上,可见古人对走的观察和分析多么细致。古代士大夫们的走路就有跟多的规矩,成为礼的一个部分。
行:走路的共名,可以用于抽象义。
走:跑。
步:徐行。
奔:逃跑。《左传·隐公元年》:“京叛太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时:歭的假借,同踟,为徘徊、踌躇义。
趋:小步快跑。趋是恭敬的动作。《曲礼上》:“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帷薄之外的人看不到里面的人不必趋,堂上地方狭小不必趋,执玉耽心将玉摔坏不必趋。总的原则是在尊者、长者面前要趋,特别是在君王面前。《战国策·赵策》:“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趋而徐,是不合礼的要求的,但他声言病足,这便成了他趋而不疾的理由,作出趋的样子但动作又缓慢,这样就解决了礼与病之间的矛盾。入朝不趋,是一种特殊的恩遇。
汉代《释名·释姿容》中称:“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古时的“行”,才是现在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现在的“跑”了。
何时该“行”,何时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讲究。先秦时期,古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行走礼仪”。成书于秦汉时期、被列入“十三经”的《尔雅·释宫》中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这里的“时”为“歭”的通假字,是踟蹰、徘徊。在不同场合要有不同走法。
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学两次“走路”。一次是一两岁时学会走路,另外一次到了入学年龄学走路礼仪。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编撰《童蒙须知》中训诫孩子:“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从中可以看出,走路要从容、规范,通常情况下,不要手舞足蹈,更不宜慌慌张张,而要稳稳当当地走,即所谓“安步”。即使在家里不要一纵一跳的,只有一种情况可在家跑着走就是有长辈喊自己。
二、现代的出游
现代人们出游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行为,外出游玩走动是一种身体移动方式,旅游就显得很时尚出行,带给人们一种愉快心情。出行多种多样,一般以旅游为普通。旅游的“旅”字寓意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是移动和跨越空间的概念,“游”意味着游览、观光和体验,重在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景和娱乐活动。旅游强调的是在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旅行的“旅”同样表示旅行者的行为,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行”强调的是行动和行走。旅行更多地强调在路上的经历和体验,不仅包括观光游览,还包含旅行者的内心感受和文化思考。旅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游览,更是一种深入的文化体验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一)旅游、游览、旅行
现在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就是旅游,个人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出游,当然个人的心灵感受是不一样。有的重在游玩,有的重在阅历增长见识,有的是打发时间而出门走一走有个好心情,就有旅游、旅行、游览观赏的不同。
1、旅游。是指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通过消遣娱乐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的一种社会活动。旅游核心是一个游,比如游玩、游乐、游山玩水等等。旅游的消费过程就是花钱去享受异地的风光、风景、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美食和服务。
2、旅行。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具有广泛的目的性。旅行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感受大自然,感悟人生,去体会那大城市中不曾体会到的艰难险阻,把所见所闻、把各种经历,各种遭遇,有感而发的片段片语,异地的传说以及故事等的感悟记录,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行字。行走、行旅、远行、独行、苦行,还有环保行、绿色行,这都是突出一个行字。
通俗些就是把坐飞机、火车、自驾等由一个城市向另一个目的地城市行进过程都叫做旅行,甚至再局限范围缩小包括由酒店向景点的行进。那么到达景点后所有开心的玩、高兴的采购、痛快的品味美食等就是旅游中的一部分。
3、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既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游览既可以在人们的常住地进行,在异地进行。
4、旅游、游览、旅行之间的联系。旅行是旅游的前提或手段,游览才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是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总和。
游览可接宾语,而旅游不可。游览名胜古迹,不能说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可以单用,而游览不可以。
“旅游”侧重于“旅”,常指一段旅行,往往包含多个地方。游览侧重于“览”,重点在于对某个事物的观看,通常是一处地方或一个事物。旅行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和前提。不受功利约束的游览才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二)旅游与旅行的体验感不同
尽管旅行和旅游都涉及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跨越,着重方向和内涵有着明显不同。旅游重在体验不同文化、景点和娱乐活动,而旅行更注重在路上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与当地文化的深入接触和思考。旅游更侧重于观光和游览,通常涉及到参观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购物和品尝美食等消费活动。旅游更强调的是享受服务,而不仅仅是体验当地文化。旅游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可能是为了获取特定的旅游体验。旅行更强调的是行进的过程和体验,可能包括探索新的地方、体验不同文化、尝试当地美食,甚至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旅行可以是一个人的独自冒险,可以是一群人的团队建设。旅行让人们有机会从日常的生活中脱离出来,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1、旅游者注重表面的体验和记录,旅行者更加关注内在的文化和心灵的触动。旅游的人来说,拍照是一种记录方式,是对自己曾经到过某个地方的见证。喜欢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城市街道等纳入镜头,定格下美好的瞬间。这种记录方式可以在未来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遇见的人。拍照是一种表达方式,旅游者可以通过照片向亲朋好友展示自己独特视角和体验,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
旅行的人更加注重用心去感受风景和当地的人文。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旅行的人更倾向于将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他们关注的不只是外在的风景,更是内在的文化和情感。
旅游和旅行虽然都与旅行有关,侧重点和追求的目标却有所不同。旅游者更注重表面体验和记录,而旅行者更加关注内在的文化和心灵的触动。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各有各的魅力,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2、旅游者大都是跟着指路牌走,旅行者却是跟着感觉走。旅游者通常以目的地为终点,视线被固定的目标所吸引,追求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的体验和一种普遍的满足感。对于旅行的方向和路径有着明确的概念,依赖于地图和指路牌来引导他们走向目的地。这些指示牌为他们提供了清晰的指示,让他们无需担心迷路或走错路。
旅行者更倾向于让自己的感觉指引他们。更注重的是旅途中的体验,而非单纯地达到目标。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旅程,喜欢让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前行。不太依赖于预设的计划,而是更加倾向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即时感受来调整行程。
旅游和旅行有着不同的乐趣和收获。旅游者可以享受到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满足感,而旅行者可以领略到旅途中的惊喜和不确定性。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与当地的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体验到真实的生活。
3、旅游者大都是成群结队,旅行者更偏爱曲径通幽。旅游者大都喜欢去热闹的景点,热闹地方大都是名胜古迹而为成熟景区。更喜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游览著名景点,以便在回家后可以炫耀自己的旅行经历和见闻。
旅行者更喜欢独自或与少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探索那些未知的角落和隐藏景点。更注重的是旅途中的感受和体验,而非单纯的观光游览。旅行者更喜欢步行或骑行,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旅游者和旅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心态和目的。旅游者通常是为了逃离日常生活、缓解压力或追求刺激而去旅行,心态相对较为轻松和享受。而旅行者通常是为了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而去旅行,心态相对较为沉重和思考。
4、旅游者带的大多是生活用品,旅行者只带必需品。旅游者与旅行者在旅行中所侧重的点是不同。旅游者更注重在旅行中获得生活的享受,他们希望在旅行中带上足够的生活用品,以保障他们在旅行中的舒适度。旅行者更注重体验和探索,他们尝试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基本的必需品上,以便在旅行中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旅游者和旅行者在旅行中的目的不同。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放松,他们希望在旅行中获得快乐和享受。而旅行者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了解世界,他们希望在旅行中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
5、旅游者注重的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和浅尝辄止的快乐,而旅行者更多是亲身体验。旅游者喜欢到著名的景点去观光,拍照留念,然后离开。关心的是看到了多少地方,拍了多少照片,而不是在那些地方有了多少体验。追求的是一种浅层次的快乐,一种走马观花的快感。
旅行者更注重在旅行中亲身体验各种风土人情,深度感受当地的文化和气息。会更倾向于在非旅游景点的地方停留,深度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精神状态。快乐源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深入挖掘和感悟,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光。旅行者会在旅途中寻找各种机会去融入当地的生活。会在旅途中停下来,和当地人聊天,尝试当地的美食,甚至可能参加当地的节日或活动。这些独特的经历让旅行更加丰富多彩,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
旅游者和旅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是否追求浅尝辄止的快乐还是深度体验的满足。旅行者注重的是旅行的过程和体验,而旅游者注重的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和浅尝辄止的快乐。
6、旅游者仔细规划路线,旅行者基本不作过多准备。旅游者和旅行者在对待旅行态度上的不同,旅游者通常更注重安全和舒适,他们倾向于仔细研究目的地细节,制定详细行程计划,尽可能避免意外和风险。旅行者更注重体验和探索,他们更喜欢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程,享受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惊喜。
旅游者通常期望在旅行中获得一种安逸和放松的感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舒适的体验。旅行者期望在旅行中获得一种深刻的体验和成长,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冒险和探索的感觉。
7、侧重点、预算不同。旅游侧重点在游览,主要是打卡景点,看风景,尝美食。旅游的预算都会高于旅,打卡景点尝美食等都是需要花费。旅行侧重点在行走,目的是为了探索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旅行不一定会去景点,更多是在体验。
出行方式反映了人们出行所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交通工具,具有条件和个人喜好。现代出行方式多样化,出行方式一般有步行、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公共交通、地铁、有轨电车、轮船、汽艇、飞机、动车、高铁、一般火车、自驾、房车、旅游大巴、私人飞机和游艇等,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即老头乐、电动轮椅为中老年人热衷选择的出行工具。古代与现代所主要的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似乎整个人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步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步行和骑行是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适合短途城市游览和锻炼身体,受到现代交通观念的鼓励,在许多城市提供了便捷的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服务。低碳出行即是一种降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在出行中,主动采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古人出行就是一种低碳出行方式。可以说古代绿色生态低碳出行方式在现代日常不急的情况下,人们处于休闲时光里可以提倡环保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