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元帅,是古今历史上少有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将帅之才,在全党和全军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爱戴。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马鞍场,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元帅一生,波澜壮阔,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在每一个历史重大关头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他功高不自许、德高不自显,$总是将功劳都归于党和人民,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总说:“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毛泽东评价朱德是“人民的光荣”。毛泽东主席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永远的三军总司令”。
一、投笔从戎
1886年的中国,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力,无数仁人志士正在苦苦探索着救国之路,朱德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贫穷家庭中,长久以来,贫穷就如同一个魔咒一样紧紧地缠绕着这一家人,让他们始终得不到片刻安歇。
贫苦户的日子过得十分煎熬,加上没有识字写算的能力,会受到不少的欺压而吃“哑巴亏”。或许是穷怕了,朱家人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朱德身上,他们拿出了全部家当送他去上学读书,虔诚地希望知识和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改变眼前的困境。朱德不负重望,他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学习,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府试,正当他信心满满地准备进京赶考时,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开始倡导兴办新式教育。这对于朱氏一门来说,委实是个不小打击,想要通过读书来光宗耀祖的希望彻底泡了汤,但是这对于年轻的朱德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机遇,在这个新旧变迁的时代,他恰好站在了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上。
朱德毫不犹豫地选择走进了新式学堂,接触到了新鲜的事物,这使得朱德的心胸和眼界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的心中所容纳的不再只是自己的那个小家,而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在学校里,朱德从老师的口中接受到了最初的革命启蒙,救亡图存的种子深深地埋种在他的心间: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中学毕业以后,朱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面对着华夏大地饥殍遍野的苦难现实,拥有着冲天壮志的朱德不甘心做一个偏安一隅的教书先生,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笔从戎。1909年,朱德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革命思想,并受此熏陶,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发誓要为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从讲武堂毕业后,朱德毫不犹豫地追随革命党人蔡锷参加了辛亥革命。在云南重九起义中,他作为前驱队长,一马当先,率领着革命队伍直捣总督府大门,凭借着一身本领,在烽烟战火中,立下无数战功。不知不觉间,朱德已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征战了十年,眼瞅着辛亥革命的成果日渐消失殆尽,满腔热血的他陷入了新的迷茫之中,挥剑四顾,不知道国家的出路尚在何方?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身处迷惘之中的朱德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为了能找寻到一条新的救国救民之路,朱德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带着诸多疑问踏上了漫漫欧洲求学之旅。功夫不负苦心人,36岁的朱德在欧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普通的爱国者、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1、八一南昌起义的朱德。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创建革命武装才能生存下来继续革命,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了改组,决定率领部分国民革命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发动新的北伐战争,而起义的地点便定在了南昌,时间为8月1日。
为了确保这次起义顺利进行,在筹划阶段,党中央特地找到了朱德,给他分派了一个看似轻松但却至关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他在起义当天晚上,利用自己曾经在国民党军队内的声望,将南昌城内的守军将领尽数邀至家中,通过酒宴、牌局等方式,想方设法地拖住他们,以保证起义顺利进行。朱德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面对上级领导的询问,他只回答了一句:“请党放心!”
8月1日凌晨2点,伴随着南昌城内的一声枪响,南昌起义正式开始,当起义军冲向城内各个战略隘口之时,南昌城内的守军将士们还正在朱德家内饮酒作乐,而当他们意识到大事不好之时,起义军早已迅速占领了有利位置。经过一夜激战,至拂晓时分,起义军全歼守军三千余人,南昌起义大获全胜。
2、三河坝阻击战。起义虽然取得了胜利,面对汹涌而来的国民党援军,中共被迫选择放弃南昌,挥师南下。为了顺利撤离,党中央必须留下一支军队用来堵截追兵,而这一艰巨任务又落在了朱德的身上。1927年9月初,以三河坝为分界点,南昌起义军兵分两路:由周恩来等人领导的主力部队直奔潮汕。而由朱德率领部分兵力则留守当地,这就是著名的“三河坝分兵”。为了保障主力部队成功撤退,朱德率领着这支四千人的军队,在三河坝上连战三天三夜,数次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赢得时间的同时,几乎损失了大半兵力。
3、革命低潮时的朱德。可是就当朱德率领着剩余将士准备南下寻找主力部队之时,却惊闻噩耗,原来主力部队在南下之时遭遇潮汕之围,全部兵马已损失殆尽。
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南昌起义军只剩下朱德手中的这两千余人,惨痛的现实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任是钢铁般的汉子也顿时泄了气,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革命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就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为统帅的朱德勇敢地站了出来,决定力挽狂澜。
面对着士气萎靡的起义军将士们,朱德沉着镇定地说道: “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但这种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永不放弃,保存好实力,终会等来革命胜利的时刻!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相信这一点!”朱德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成功地鼓励了所有在场的革命者们,在他的感召之下,将士们的目光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4、湘南起义。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朱德率领着残留的起义军余部继续转战赣粤湘边境。一路之上,朱德一边率领着部队坚持游击战争,一边有条不紊地对部队进行思想、组织、纪律方面的整顿,逐步增强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928年,朱德率领着这支全新的部队到达湘南,以星星之火燃成湘南起义的燎原之势,终于成功地保存下了南昌起义的火种。
5、井冈山会师。湘南起义之后,朱德对既往的革命形势进行了深刻总结,积极响应毛主席所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决定向井冈山转移,最终与毛主席会师于井冈山上。井冈山会师以后,为增强革命军战斗实力,朱德迅速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他自己出任军长,在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同毛主席一起不断总结作战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军事战略思想。为了进一步扩大红军力量,朱德还和毛主席率领着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6、总司令的由来。在朱德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于1930年先后在福建长汀和湖南浏阳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而随着红军力量的不断壮大,战斗格局由最初的游击战为主转变为运动战为主。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朱德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此后人们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朱老总。
革命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围剿,红军虽然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却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下丧失了中央苏区,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中国革命道路再度陷入危机时刻,而这一次,朱德依然是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
7、长征中的朱德。在长征途中,作为红军总司令,48岁的朱德一直站在这支钢铁队伍的前列,不仅要指挥部队在枪林弹雨中闯关夺隘,还要对“左”倾军事错误、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凭借着永不放弃的决心多次将红军队伍从分离的绝境挽救回来,最终成功促成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在朱德的一生中,几乎在每一个历史重大关头,他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缘于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革命信念,这份有关革命的信仰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真真实实地体现在具体行动之中。
8、奉献精神的朱德。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以保卫国家作为自己的天职,率领着八路军将士们奔赴于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协助毛主席指挥各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为祖国建设殚精竭虑、奋斗不息。或许正是因为朱德始终拥有着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才会萌生出万难不屈的意志,这正如毛主席对于他的赞誉:“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三、厚德而不自傲的朱德
朱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为一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他总是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士兵,与战士们打成一片,芒鞋草履,曾被亲切地尊称为“伙夫头”。爱兵如子的他在井冈山时与战士们一起挑粮。长征途中,身为红军总司令的他总是把马让给伤病员骑,把仅剩的干粮让给伤病员吃。据知情人回忆:“朱德元帅平时对人很好,有说有笑,从没见他发过脾气,骂过人,什么也难不着他,我们都把他当父亲看待。”由此可见,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断与恶势力抗争的战士们,都把他当成了宽厚的慈父。
朱德元帅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士兵关怀备至,还自始至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在生活上保持勤俭节约、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作风。尽管身居高位,却连给母亲养老的钱都需要好友捐助扶持。
他在给亲人的家书中解释道:“我为了革命保持革命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为了革命的成功,他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一心只盼“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记南征诸将》)。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为祖国无私奉献的拳拳赤子之心,值得每一个生长在和平时代的青年官兵学习。朱德元帅在战争时期的铮铮铁骨,更看到了其亲兵爱民的一面,同时学习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中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毛主席曾给予过他颇高的评价,称他为“永远的三军总司令”,可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总司令,却在特殊时期遭受过不怀好意者的恶意攻击。一次,朱德上天安门巡视,几乎所有的军队领导干部在见到他以后,都立即起立敬礼,但是却有一位造反派学生首领不仅没有敬礼,甚至连动都没动,完全无视朱老总的存在。当其他人质疑他的行为时,他丝毫没有意识到有任何不妥,甚至直言朱德在战争年代里并没有立下过多少功劳,有什么资格能当上全军总司令呢?当毛主席得知这一事件以后,面对有些人的质疑,他仅仅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14个字便完美地总结了朱老总的一生,从而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朱德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总司令,足可称得上实至名归。朱德元帅终其一生,始终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每时每刻都在为成立伟大新中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朱德同志用他那不平凡的一生,完美地践行了自己的革命信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事迹值得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