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川蜀民俗非遗文化(52):坐歌堂


川蜀民俗非遗文化(52):坐歌堂


婚嫁歌即坐歌堂是川东地区源远流长的优美动情的民俗传统文化,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结合产物,极具社会文化传承价值传统民俗文化现形式,具有川东特点。坐歌堂,又称坐花园、坐花堂、陪十姊妹,属嫁歌之一,为姑娘出嫁前夕举行一种歌唱仪式。婚嫁歌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广安、南充一带,广安婚嫁歌流传于广安渠江和嘉陵江流域,是一种由坐歌堂民俗仪式衍生而来传统音乐,有迎灯歌、起歌堂、开声歌、拜双亲歌、歌堂歌等,歌词有倾述离别、祝福新人、骂媒,互相笑骂,还有讨压箱,内容丰富、曲调优美。旧时在今四川东部的华蓥、南充、岳池、广安一带,凡闺女出嫁前夕娘家的姐妹及邻里好友要唱嫁歌为她送行祝福,而有的家庭连唱几个晚上非常热闹。这种婚嫁仪式往往在娘家的堂屋内举行,故曰:坐歌堂。所唱歌曲结构简单、语言通俗、上口易记。形式分领唱、独唱、对唱、齐唱,歌词内容极其广泛,歌曲同曲异词者居多。坐歌堂气氛热烈,可欢唱达旦,是民间歌手大展歌喉的赛歌会或演唱会现场。坐歌堂/婚嫁歌是川东社会历史的重要载体,坐歌堂这一民间婚嫁习俗结合时代背景稍加改造,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倡导节俭习俗的今天仍具重要社会核心价值



一、坐歌堂的历史源远流长


春秋战国时期,坐歌堂由巴人传入四川,与四川独特文化碰撞交融形成四川特色的民歌。流传于川东坐歌堂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结合歌曲产物,其文化内涵区别于纯粹受巴文化影响的婚嫁歌,并在曲风曲调上保有陕南民歌的韵味。


坐歌堂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伴生物,能从多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更是反映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生存状况的一面镜子。此习俗一直沿袭到“文革”时才逐渐走向衰落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就记叙了我国南方民间伴嫁唱歌习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类辅之,叠相歌和,含情凄惋。”湖南《嘉禾县志》更有详细记载:“嫁女前夕,具酒馔,集妇女唱歌。歌阙,母女及村姑伯姨,相而泣,循叠相继,达曙乃止。”明末清初时,大批湖广移民进入四川成为今天多数四川人的先祖。移民入川,风俗习惯随之带入。


四川东部华蓥山扼守移民入川要道,遂成为吸收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川东特点,有一套完整程序的婚嫁礼俗“坐歌堂”逐步形成,但曲调、歌词现形式等方面,仍有浓烈的“湖广”嫁歌的意味。


坐歌堂所唱歌曲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源于民间,“赋、比、兴”手法使用娴熟,极具形象感。曲调舒缓有致,简单易唱,具有地方民歌的典型特点。几近口语化的歌词,上口易记,既生动可感又充满浓烈的泥土气息。歌曲或哀惋、或诙谐、或忧怨、或深情情感跌宕起伏,极富感染力。


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四川,湖广移民把婚俗、嫁女歌带到四川东北一带。这些婚俗、特别是嫁女歌在经过整合、演变,在川东北形成独居特色的婚俗文化坐歌堂。


二、坐歌堂的尴尬状态


婚嫁歌广泛流传广安山区乡村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在广安,结婚最隆重的仪式是新娘家的坐歌堂。坐歌堂,既是乡土广安的一种婚庆仪式,还是新娘开启生活的一种情感表达。在出嫁前夕,在新姑娘家堂屋或院坝中,拼上两张八仙桌,放上几盘糖果、瓜子、花生、胡豆,倒上老荫茶,女方的三姑六婆、四邻亲友、大妹崽细娃儿,团团围坐,开始了热热闹闹、歌声纷飞的坐歌堂。


明清及民国时代,川东北一带女孩出嫁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有一种婚俗仪式:女孩闺蜜亲友围坐在一起,彼此唱歌一方以歌谢恩,诉说伤心离别,一方以歌祝福,为女孩送行。这种仪式一般在娘家的堂屋即现在客厅举行,故曰“坐歌堂”。


女孩坐在正中,闺蜜亲友坐在两侧或站在前面。坐定后,女孩开唱,俗称“开声”。再由姐妹中一人领先唱歌,称“起头歌”,然后由众姐妹长辈轮流接唱。唱到谁时,谁就向女孩桌上丢小礼性即小红包,名曰“压箱钱”,以图吉庆、以表祝贺。晚上10点半,姐妹们唱起“散堂歌”“送灯歌”,再手执银灯缓缓把女孩送回闺房。之后,女孩爸爸给每位唱歌亲友发一份“唱歌钱”,“坐歌堂”结束

坐歌堂唱词内容新娘感恩父母亲人,伤心离别。闺蜜亲友祝福教育提醒新娘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三尺白布漂漂白,我劝小妹改性格,十分性格改九分,改了九分进婆门。”以实际情况即兴发挥,“手把窗花十二格,回六格来留六格。留得小兄接姐姐,接回姐姐过正月……”以弟弟的口吻唱说《接姐姐》,把姐弟情那缠绵的离情别绪,唱得荡气回肠。


时代发展变化,婚嫁越来越具有时代特点。如今坐歌堂就在院坝中随意摆上几张桌子,放上几盘糖果、瓜子、花生、胡豆、豌豆,侧边放一缸老荫茶。女方的手帕朋友、四邻亲友、细娃儿、小妹崽,大家随意坐着站着,闹闹热热,打打吵吵,恭贺新娘出嫁亲友们用歌唱的方式姑娘度过做女孩最后一夜,那缠绵的离情别绪,令人荡气回肠。


现在很多地方坐歌堂唱腔、唱词面临失传发掘整理坐歌堂婚俗迫在眉睫。如今坐歌堂的唱腔、唱词,不受现代青年人喜爱,大多数年轻人没有接触过。坐歌堂之习俗鲜有保留,零星分布在广安等地,很多歌堂上的内容面临失传部分内容已经丢失,完整的坐歌堂已基本存在,就广安市广安区坐歌堂仅留下唱歌这一环节,川东北乡下现代女孩坐歌堂中,多用一些现代流行歌曲代替,偶尔来一小段坐歌堂唱腔、唱词,必须看着手机屏幕的文字唱。


婚嫁歌/坐歌堂是记录川东封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川东特色。坐歌堂是了解研究川东封建社会风土人情、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妇女地位、表演艺术民间语言民间音乐、服饰饮食不可或缺的依据。随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川东特点民俗文化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嫁女歌系列,这种表演形式在华蓥山一带一直沿用至今。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