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川蜀民俗非遗文化(53):蓬莱大乐


川蜀民俗非遗文化(53):蓬莱大乐



四川盆地川中民间音乐文化之川中大乐,原名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及周边地区民间大型传统打击音乐蓬莱大乐是蓬莱镇独具一格的一种民间打击乐,是明末清初以大英县蓬莱镇为中心形成发展起来民间音乐具有乐器大、队伍大、音量大、气势大的特点蓬莱大乐由主乐组和辅乐组两部分组成,阵容庞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等十多种。早期蓬莱大乐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作为一种流传川中地区的宫廷乐,受地域文化影响,渗入了具有浓郁的巴蜀民族文化特征民间吹打音乐及川剧音乐。后来经政府部门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蓬莱大”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高潮迭起,豪气勃发,人们盛赞蓬莱大乐为四川威风锣鼓。2007年,蓬莱大乐被正式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蓬莱大乐历史演变


蓬莱大乐作为巴蜀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巴蜀文化精品、东方神乐。蓬莱大乐兴盛于唐代,由清代自宫廷流传到川中大英县蓬莱一带,与当地民间吹打乐和川剧音乐融合形成别具一格、具有鲜明巴蜀文化特征和浓郁四川风情民间传统打击音乐。其演奏乐器种类丰富,结构严谨简练,场面恢宏壮观,表演欢快和谐。


蓬莱大乐属传统宫廷乐的一种,源于周朝,兴盛于唐朝。相传,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流传唐代元年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闻此乐高昂悦耳,其演奏阵容宏大、气势磅礴、遂扬名“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帝王出巡使用



到了明代末年,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回到四川蓬溪县蓬莱镇(今大英县),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大乐队”, 经与当地民间打击乐互化融和逐步衍化为蓬莱大乐,世代相袭,传承至今。


明末清初移民将“大乐”传入蓬溪县蓬莱地区,经与当地民间打击乐融合并逐步衍化为别具一格、具有鲜明巴蜀文化特征和浓郁四川风情民间传统打击音乐。其乐器主要由中心鼓、大鼓、脚盆鼓、川堂鼓、南堂鼓、大钹、川大钹、苏钹、川铰、马锣、铛铛等组成,常用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余种,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表演时可搭扎乐棚,配以耍龙灯、舞狮子民间艺术,多为大型祭祀、迎宾以及大型庆典等活动所用



20世纪初,四川的金堂、蓬溪、射洪、中江、南充诸县十分兴盛川中大乐演出活动专家学者蓬莱大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说:“过去看到北方的威风锣鼓、安塞腰鼓、兰州太平鼓等具有声音洪大、舞姿粗犷刚健、气势磅礴的特点,现在看了蓬莱大乐的表演,与之相比毫不逊色,其鼓大、锣大,曲牌结构严谨简炼,场面恢宏壮观,表演幽默诙谐,蕴含着深刻的巴蜀传统文化内涵,是巴蜀民族文化精品”。


中大乐由两组组成:主乐组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饶钵、钗子、苏钵、苏钗、铛铛、铙铙等。辅乐组演奏时,两组乐队重叠交替,阵容庞大,场面壮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多种。


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绝大部分乐器被毁,蓬莱大乐濒于失传。1984年,蓬溪县文化馆杨兴国在《蓬溪民间音乐集》《群文花絮》中首次以文字和图像形式介绍蓬莱大乐。为了抢救优秀巴蜀民间文化遗产,1993年县文化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挖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地域文化特征,编创出了新的大乐曲牌《五洲庆瑞》,以套曲的形式将其划为《五龙出海》《五凤朝阳》《五福临门》《五方纳财》《五洲庆瑞》五段,并将蓬莱大乐更名为川中大乐。重新全面制作了乐器,由杨兴国、刘诚、彭元、任彬、黄晓翠等100余人组成“蓬溪川中大乐团”。由刘兰在本地民间舞蹈的基础进行编导,乐器组合,队形编排,舞美设计,表演形式方面继承传统民间文化基础进行了合理的继承和有益的拓展,表演效果较以前更显得场面壮阔,气势雄浑激越,节奏昂扬明快。



1994年,川中大乐首次亮相遂宁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五周年文艺调演,获市政府特别奖。1995年,参加遂宁市建市十周年暨第二届纺织食品节演出,再次获市政府大奖。1996年,参加了“全国少年赛艇比赛”开幕式演出。1997年,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服装节开幕式。1997年国际熊猫节闭幕式、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民间民俗博览会开幕式演出。1999年,参加世界旅游中国成都)主会场庆典开幕式、四川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锦绣天府以及中国西部十二家电视台联合举办中国西部电视集团成立十周年暨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文艺晚会《西部神韵》演出,与中国西部陕西的安塞、兰州的太平、西藏康巴四支鼓乐同台竞技,并以川中大乐统领全台。


2000年,参加四川迎接新千年文艺晚会古堰神韵演出。2001年,参加重庆三江潮大型文艺晚会演出。2002年,参加重庆经协区五省十八市市长联席会红土魂大型文艺演出,均获得了极大成功。2002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专程赴蓬溪录制,川中大乐曾列为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候选节目。


先后有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川中大乐”作了报道,社会反响极大,被誉为“东方神乐”。



二、蓬莱大乐继承


蓬莱大乐作为别具一格的具有鲜明的巴蜀文化特征和浓郁四川风情民间传统打击音乐,距今在蓬莱地区已有传人十三代,历经300多年了。


1、规模。原蓬莱大乐的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后经蓬溪县文体局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蓬莱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蓬莱大乐为四川威风锣鼓。



2、乐器类别。蓬莱大乐乐器主要由中心鼓、大鼓、脚盆鼓、川堂鼓、南堂鼓、大钹、川大铰、苏钹、川铰等组成,常用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余种,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表演时可搭扎乐棚,配以耍龙灯、舞狮子民间艺术,多为大型宗教祭祀,喜迎远方贵宾以及大型庆典等活动所用。



3、特点蓬莱大乐节奏昂扬欢快,气氛喜庆热烈,场面庄严华贵。与国内其它著名的鼓乐相比,在演奏的乐器种类上是最多最丰富,演奏风格上融北方锣鼓的阳刚和巴蜀音乐的柔美为一体,既有宫廷乐的庄重肃穆,又有 民间音乐的活泼欢快,电闪雷鸣中皆以和风细雨具有交响乐结构严谨,层次丰富的特点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


4、非遗文化传承人。蓬莱大乐作为别具一格的具有鲜明的巴蜀文化特征和浓郁的四川风情民间传统打击音乐,距今在蓬莱地区已有传人十三代。蓬莱大乐代表传承人高吉荣,生于1916年。高吉荣家住大英县蓬莱镇正大街,1946年开始学习蓬莱大乐中心司鼓,从艺60多年,培养演奏大乐50余人,收集整理流传民间的大乐曲牌《独一钹》《连二钹》《扯四钹》《亮八钹》《云顶翻》《扑灯蛾》等曲牌,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蓬莱大乐凭借第十三代传人年过八旬的高吉荣老先生模糊的记忆,在原文化馆馆长杨兴国数十次深度挖掘整理,编创出了新的大乐曲牌,并将蓬莱大乐更名为“川中大乐”即民间打击乐套曲:一章五龙出海,二章五凤朝阳,三章五福临门,四章五方纳财,五章五州庆瑞。在其乐器组合,队形编排,舞美设计,表演形式方面进行了合理继承和有益的拓展,组建了100余人蓬溪川中大乐团,使其在继承传统民间文化基础上表演效果显得场面壮阔,气势雄浑激越,节奏昂扬明快。



传承延续而创新重新打造蓬莱大乐为锣鼓乐,其乐器构成有中心鼓三面,直径1.5米左右,脚盆鼓20余面,直径1米左右,大钹30余副,每副重10余斤,形似荷叶状。再辅以小马锣、铛铛、苏铰若干。大鼓有护卫4人,队前8面杏黄旗,犹如帝王出行,很是威风,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阵形中,男女各半,身着民间传统服饰,男持重乐,女持轻乐。阵形随曲牌变化变化。演奏时,大乐大开大合,阳刚之气十足,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激悦之情。小乐点缀其中。阴柔婉转充分体现农村妇女们勤劳、温良的本色。大小乐器呼应有度,相互逗乐,情趣横生。大乐起承转合明显,乐章结构完整明快,各种乐音清晰动听,并将南方川剧乐的轻盈之美与北方威风锣鼓阳刚之美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打击乐。



重新打造蓬莱大乐的乐器主要由中心鼓、大鼓、脚盆鼓、川堂鼓、南堂鼓、大钹、川大铰、苏钹、川铰等组成,常用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节节高》《上天梯》《七钹一二三》《牵藤藤》等十余种,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表演时可搭扎乐棚,配以耍龙灯、舞狮子民间艺术,多为大型宗教祭祀,喜迎远方贵宾以及大型庆典等活动所用蓬莱大乐节奏昂扬欢快,气氛喜庆热烈,场面庄严华贵被誉为巴蜀文化精品”。



中大乐相继参加了十余次大型演出活动后,国内专家学者对其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中大乐鼓大、锣大,曲牌结构严谨简练,场面恢宏壮观,表演幽默诙谐,蕴含着深刻的巴蜀传统文化内涵,是不逊色于北方威风锣鼓、安塞腰鼓、兰州太平鼓的巴蜀民族文化精品,填补了四川无大型鼓乐的空白。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