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鼓书又名德阳相书、孝歌,是流行于四川德阳等地域以及周边地带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承传并保留了四川扬琴的部分曲牌,地方特色浓郁,歌颂孝道礼仪行为,弘扬道德水准的孝道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蕴涵和表现形式。扬琴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广泛流传的传统乐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早期。德阳鼓书是四川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鼓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举行重阳节文化惠民活动,大力营造敬老、孝老、爱老、助老、为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孝歌内容多以宣扬孝道、劝人向善、家庭和睦等为主,是德阳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鼓书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和地方特色,深受四川当地人民喜爱。德阳鼓书在四川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是一种传统曲艺曲种文化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应当受到传承延续而创新,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德阳鼓书的历史文化
德阳鼓书是一种源于中国四川省德阳市的传统曲艺表现形式,属于四川扬琴的一种。鼓书这一曲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宋代随着国家政治中心向南迁移,鼓书在四川得到融合表演曲艺节目,有一定四川地方特色。德阳鼓书是在历史传承延续而创新发展,逐渐形成四川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带给人们一种孝道文化的渲染,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以鼓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宣化感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德阳鼓书到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孕育萌芽。同治年间,德阳鼓书孕育成型时期,最初是一种以鼓、镲、琴、筝等乐器伴奏,以唱说、韵诵、打击乐器等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曲艺形式。表演时,一人站在板凳上边敲锣边说唱,乐手用堂鼓、小镲、二胡、大胡、竹笛、三弦、木梆、碰铃伴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德阳对鼓书进行了复苏表演。
鼓书早期的表演形式简单,表演者边敲鼓边说唱,讲述场景和民间故事。表演者通过嘴、眼和肢体动作来展现唱本中的人物和画面。表演现场气氛热烈,角色刻画栩栩如生,具有曲艺“说唱相结合”的鲜明特点。为了增加互动性,开始加入川蜀民间吹打乐伴奏和帮腔表演,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鼓书伴奏体系。注重故事化叙述的泸县鼓书,唱腔更接近口语,通过语气、节奏和身形变换展现美感,描绘情感景象,细致入微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绝。
鼓书唱腔主要可以有“两腔、四季调、四小调”。两腔包括高腔和平腔。高腔有导板、散板、慢板,通过演唱速度来表达情感。平腔有原板、中三眼、快三眼、流水、快板、数板,主要用于讲故事和抒发情感。四季调根据唱本内容和情感演唱,包括春天的鲜花调二欢快喜悦、夏天的戏水调而勤奋劳作、秋天的雁鹅调而丰收喜悦和冬天的梅花调伤感苦情。四小调包括大拜年、冤魂调、小调和灯调。小调主要包括哭长城、十五观灯、小夫妻、望郎归等民间小调。灯调包括莲枪调、牛儿调、马儿调、花灯调。小调保留了鼓书原生态的活用通、激情溜、映山调、快活流、四四流、连环勾曲牌,由民间五声调式构成,有连环勾前奏和激情溜前奏。
德阳孝歌以鼓书表达是一种以唱为主的说唱形式,最初是由德阳地区的盲人以鼓、镲、琴、筝等乐器伴奏,以唱说、韵诵为主要表演形式,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孝歌在德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为了纪念孝子而唱的一种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
在德阳孝歌的演唱中,瞽目先生通常会以鼓击节,演唱各地民歌小调,间有插白、帮腔,有时还会加入舞蹈、对白、插科打诨等元素,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如今,德阳孝歌已经成为了德阳地区的一种重要民俗活动和文艺形式,多在婚丧嫁娶等民俗节日和民间集会时进行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德阳鼓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地方方言俗语,融合民歌小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形式。如今德阳鼓书已经发展成为集演唱、伴奏、舞蹈、说白、对白、插科打诨于一体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多在婚丧嫁娶等民俗节日和民间集会时进行演出,是地方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德阳鼓书的内容形式
德阳鼓书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德阳市及周边地区。德阳鼓书以说唱结合、抒情叙事为主要特点,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人、双人、多人等多种组合。表演时,演员手持鼓板或鸳鸯板,配合唱腔进行击打,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德阳鼓书的表演形式一般为六人搭档,单边bufs唱,中间坐一瞽目先生以鼓击节,演唱各地民歌小调,间有插白、帮腔,现已发展为集演唱、伴奏、舞蹈、说白、对白、插科打诨于一体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多在婚丧嫁娶等民俗节日和民间集会时进行演出,是地方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阳鼓书的曲目非常丰富,既有传统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有现代题材的作品。演唱时,演员会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运用不同的唱腔和技巧,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德阳鼓书的唱腔主要采用四川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德阳鼓书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人、双人、三人等多种表演形式。表演者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同时配合使用梆子、梨花片、锣、鼓等打击乐器,通过唱、说、演等多种表现形式,演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
德阳鼓书的唱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语言生动,幽默风趣,贴近生活。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德阳鼓书的表演艺人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表演团队、培养年轻演员、举办艺术节和比赛等。孝泉镇深入挖掘德孝文化内涵,创新德孝文化精髓,营造“大孝爱国、中孝敬业、小孝持家”新“三孝”文化氛围。如果有机会前往四川德阳,不妨欣赏一下这种独特的传统艺术。为了保护和传承德阳鼓书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传习所、培养年轻艺人、举办演出活动等。德阳鼓书已经成为中国曲艺界的一朵奇葩,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