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川蜀民俗非遗文化(60):隔代同姓


川蜀民俗非遗文化(60):隔代同姓



中国姓氏族群是由血缘组织,源自相同世系的同姓人聚在一起组成的姓氏群体,团结姓氏或族群内的成员,保护和传承家族历史文化传统姓氏族群都要选出一位族长具有德高望重的威望,有一定文化知识能力水平负责组织家族活动解决家族内部纠纷,并为家族成员提供支持帮助,对外有一些话语权。在四川犍为县等地的一些家族保留着一种“父子同姓,孙辈随爷爷姓”的奇特现象,比如父亲姓李,儿子只能姓郭,孙子再姓李,曾孙又姓郭,民俗学家把这种习俗称作“隔代同姓”。“隔代同姓”的背后是“湖广填四川”在康熙时期开始,一场历时200多年、浩浩荡荡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开始了世纪悲歌,先民们背上行囊,衣襟上的尘土,匆匆踏上的背井离乡之路,无数涌动在移民路上的人们会声称:从湖广来,要到四川去。放眼全国其他地方未有发现只有四川存在这种隔代同姓现象,在四川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地至今仍有个别家族保持“隔代同姓”的习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习俗孩子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这一带张姓和吴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习俗,为了使香火不断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办法。



一、“隔代同姓习俗现象形成

元末明初,四川长期战乱后许多土地无人烟,临近四川的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一支支奔赴四川的移民大军陆续出发了。在这场“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抢先回川的部分土著和抢先入川的移民们,只要拿着竹签和木片或随便拿个东西“插占”,就可以圈个几百亩乃至上千亩地,捡到了大便宜。而在一些偏僻的荒山地区,当时新移民甚至“由人手指某处至某处,即自行营业”。手指到处比画比画,能看到土地就是自己的了,这种在今天听来近乎天方夜谭的奇闻,却是康熙中期,大清朝真实存在四川移民圈地景象。这种任由移民在四川随意“插占”土地的奇观,一度存在数十年之久。在清廷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即1662年—1722年,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即1723年—1735年,四川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即1736年—1820 年,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移民剧烈猛增,后来移民已经错过了早期通过“插占”即可大量占有,或廉价购买土地黄金时机。在乾隆、嘉庆年间,经历千辛万苦抵达四川的移民们尴尬发现四川早已并非先祖们传说中的天堂。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靠着帮人做佣工,或者租田佃种方式谋生


(一)乐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大佛犍为县的“隔代同姓

据犍为县相关部门调查,犍为县“张吴”双姓的习俗源自族谱上的规定,“张吴”家族祖宗吴万一和祖婆婆张秀英于明洪武年间2年即公元1369年,从湖广即今湖北省长江以北地区麻城县筲箕岩启程来川,随他们一块入川的还有张秀英的弟弟,但是他的弟弟却在入川途中病故。吴万一夫妇来到犍为县罗城白鹤林落户后,觉得舅子张某病故断了张家香火。为纪念其弟,夫妻二人决定后代实行一代姓张,一代姓吴的规定,并写入《族谱》之间,世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

孩子跟谁姓”,对每个家庭都是一件大事。按照新颁布的民法典第1015条规定孩子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隔代同姓氏习俗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据1990年代《巴蜀史志》所载的《犍为姓氏习俗调查》一文称,在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乡镇至今仍有个别家族保持着“隔代同姓”的习俗。比如父本姓张,子却姓吴,孙又回归张姓,但曾孙又姓吴了。当地民间将此种姓氏称为“隔代姓”。这种隔代姓氏现象流行于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乡镇。这一带张姓和吴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习俗。为了使香火不断,便采取了隔代同姓的办法。


(二)成都市大邑县的“隔代同姓

据1980年代统计,在大邑县294个姓氏、10万余户人家中,有两个家族存在着“隔代同姓现象。即集居在大邑县安仁镇苏家场的“李郭姓”和寄居在县城晋原镇南郊五龙的“陶徐姓”。

大邑县的“李郭”姓家族聚居在今天安仁镇苏家场郭桥楼子附近,迄今在大邑境内生活了近300多年。这个家族最初定居在苏家场的一世祖李正春,明思宗崇祯年间即公元1628年——1644年出生在郫县酸草河鬼打湾。张献忠绞杀四川后,迁来大邑县苏家场定居,娶妻大邑县的黄氏。黄氏前夫姓郭,丈夫死后才改嫁给李正春。黄氏不愿因改嫁而废止了郭姓的宗脉,对前夫郭某家仍然寄托着深情,而李正春钟情于黄氏。为了娶黄氏为妻,便与黄氏约定子孙一代姓李、一代姓郭,相互交替沿袭的家规世代相传,作为家规,谨想遵守。
这种一女嫁二夫,隔代而姓的习俗代代相传,历历可查。直到如今,如果有人呼李姓以郭称、称郭姓以李称,他们一般都应诺。

“陶徐”姓的形成源于家规和族谱的约定结果。据《陶氏族谱》记载,数百年前,大邑有一位名叫陶宗伯的人,其人幼时父亲与一名徐桂旭乃是莫逆之交,他们的原藉都是湖广麻城县,清朝初年结伴入川 。在入川途中,陶宗伯尚未成年父亲病故,徐桂旭收陶宗伯为养子,改名徐诸子。徐诸子娶妻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徐陶麟,次子徐天麟,三子徐石麟。徐陶麟的儿子姓陶名琪华,徐诸子为了兼挑两姓,约定子孙后代一代姓徐、一代姓陶,并定为家规代代相传。

此外,在四川不少地方还有类似的隔代同姓家族,比如“李王家族”等。


二、隔代同姓的血脉文化

隔代同姓家规延续血脉的一种办法,但更多的流露出普通老百姓相濡以沫的艰辛,以及相互扶持的人间温情。

隔代同姓现象单单会发生四川,要从“湖广填四川说起。众所周知,在元末明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四川遭遇战争和瘟疫的严重破坏导致人口锐减。到了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出于发展经济目的开始了大规模人口迁徙运动,将湖广等富裕地区人口分批迁往四川四川民间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就是这次“湖广→四川人口迁徙”与“山西(洪洞县)→河北山东人口迁徙”一起,共同构成历史上最有名的“中国人口迁徙”运动。

当时湖广填四川道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由长江水路入蜀,第二条是由川北的川陕周边旱路入蜀,第三条是由贵州旱路入蜀。由湖北、湖南入川的移民,最常走的是第一条的水路。由陕西一带入川的移民,喜欢走第二条。贵州本省以及广东、湖南等相对靠近贵州地区的移民,喜欢走第三条路


在这次大迁徙运动中,交通不畅、信息阻塞,人们进行长途迁移非常不易。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从湖北湖南邻近一带入川,最快要一个来月。更远的从广东福建等地出发,最快要三个多月。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为了移民四川,不惜变卖家产,倾尽家财出行。人们往往以血缘或地缘关系结合而成一个群体,互相依赖,彼此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

不同姓氏的移民群体,一路同生共死,患难与共,“被薄衣单盐一两,半袋干粮半袋糠”,就是移民入川途中“三件宝”:盐、干粮、糠。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结下了极为深厚的情谊,甚至达到了“不是家人胜似一家人”的程度。当其中某一个姓氏人家后嗣中断出现香火无人为继的情况时,另一姓氏家人就会不容辞地把自己的后裔过继给对方,甚至于干脆把对方姓氏冠在自己后裔头上。久而久之,便在这些移民人家形成“隔代同姓”的奇特现象,进而影响四川本地人开始逐渐接受形成了“一族二姓”的习俗

今天四川融合且激荡着整个中华民族血脉,唇齿相依,自古一系。“隔代同姓”的是“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对世纪悲歌,而故乡始终是难以忘却存在。“隔代同姓现象中国人口迁徙运动影响下的产物,是移民史在姓氏文化上烙下的生动印记。300年之后今天,一切都已远去,只有仍在流传的“隔代同姓习俗还在隐约讲述着曾经的心酸、惆怅、艰辛、痛苦、悲壮以及相互扶持的人间温情。族谱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传承,是一个族群的联系纽带。字辈族谱传承历史,但很多人都已不知道自己字辈。随着时代进步姓氏概念的淡化,“隔代同姓现象将逐步消除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