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落实到保健养生健康意识行为方面,人到了一定年纪都比较注重身体健康,调节平和心理意念,注意养生事宜,具体践行明朗性在日常中。养生,又称摄生,保养生命而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古代医圣和众多名医都重视养生,《黄帝内经》是养好身体健康的源头,深刻阐述了养生的道理:效法自然规律、饮食须节制、作息要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安全、起居有常、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方能身心共养,尽享天命。中医养生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按摩推拿几个穴位就达到健康目的,而是有一套方法。东晋葛洪医师明示养生秘诀:勿极饿而食,食不宜过饱。现代流行的“饭吃八分饱”理念,强调饮食的适度与平衡,生活中细微之处,实则蕴含养生智慧。避免暴饮暴食,摒弃熬夜贪睡,保持劳作与休息的平衡,是实现身心和谐与健康的关键。《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有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黄帝内经》中的一条养生原则精神内守、恬淡虚无,恬淡虚无就是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精神内守就是要把心神精力向内回收而不要被繁华外界所迷惑与奴役,这不仅是养生法则而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现代人们秉持“吃得少,活得久,脑更灵”的理念,“少吃”并非节食,而是强调合理控制饮食,使身体轻盈,头脑清醒,有质量的活得精彩。时下人们用各种中医方式学习如何饮食、锻炼、防病,可养生要领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说清楚。《黄帝内经》是一部经典的养生学著作,对于防病益寿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从古至今人们对健康很有认识,上了岁数都知道养生。养生是中国古代既有的传统与智慧,作为中医养生典范之作的《黄帝内经》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中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长寿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不远了。
1、顺。顺应四季变化。《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四时,万物始终,生死之本。逆之而行,灾难生,从此苟疾不起。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2、静。养生必须静心。《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3、修。养生必须修身养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指的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4、调。养生必须调息。《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养生效果更好。
5、补。养生必须补之有道。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调理身体的作用。从味道上来说,酸味补肝,苦味补心,甜味补脾,辛味补肺,咸味补肾。从颜色上论,红色补心,黑色补肾,黄色补脾,绿色补肝,白色补肺。
6、固。养生必须固守精气神。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
日常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补血补气营养粥,里面加入了黑米、红米、糯米、小米、赤豆、大麦米以及桂圆、红枣、核桃、莲子等天然有机食品,坚持喝能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
《黄帝内经》里有无限中医健康知识,而养生要顺应自然、协调阴阳、积精全神、疏通筋络等,掌握一些法则运用适当养生技巧: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针灸、和术数、法阴阳、均衡营养等,就能达到永葆青春延年益寿的目的。
1、顺应自然。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弱强壮衰,生老病死,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自然、人、事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才能保证健康,保持一切正常的生活活动。
阴阳四时,万物始终,生死之本。逆之而行,灾难生,从此苟疾不起。养生防病的要点是了解自然,顺其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值得注意的是,顺应自然并非被动服从,随波逐流,而是积极遵循,尊重规律,积极契合。
2、不妄作劳。不要违背常规去劳作,使“形劳而不倦”,就是说劳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既不过劳,也不过逸,做到劳而不倦,即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之意。过度劳倦,便会引起疾病,《内经》将“劳倦内伤”作为一个重要病因,但是不仅过劳可以伤人致病,过逸同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过于安逸,身体就不活动,会导致经络气血瘀滞不畅,久而久之生命力随之逐渐减弱,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坐久卧,懒于活动,筋骨肌肉自然会萎弱不振,“不妄作劳”并非什么都不做,古人提倡“常欲小劳”。
3、阴阳协调。人一生离不开生、老、病、死,总是阴阳衰减,疾病是阴阳失调 死亡是阴阳离决。阴阳是养生核心和精要。甚至有人说《黄帝内经》只说了阴阳这个词很重要。阴阳,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死之本始,神灵之府也,看病的必要性。大多数时候,四季化,日升月降都伴随着阴阳生长,人要想养生防病要遵循这个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白天养阳,晚上养阴。让阴阳在体内达到平衡,适应四季阴阳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少生病,保持健康。
4、外知所避。对四时不正之气,要恰当避开,不使其侵入人体。中医养生观提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灵枢·九宫八阳》:“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外邪被认为是致人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医养生观把躲避外邪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平时,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致过激和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故清代医学家高世栻说:“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
5、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形指身体,神指精神实质,动养体,静养神,形神共养就是要遵循四季的变化,使动静相适。
春天三月,这叫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晨,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春气之应,养生秘诀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这是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不怒,…这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而上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这叫容平。天气急,地气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这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而行,伤肺,冬为满,奉藏者少。
冬天的三月,这是闭藏。冰冻地,勿扰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这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而行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能动能静,解以长生,而且动静都不能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合理安排时间是养生的秘诀。
6、预防为主。在《格致余论》中,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享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如先摄养于无病之前;盖疾成后药者,徒劳。就是故已病而不治,为医生怯懦。未病先治,明摄生之理。如果是思患而防之者,何患之有哉?这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保持健康就是要做到强身健体,不病先防。上班救其萌芽,下班救其已成,养生就是根据身体精神实质的调养,将疾病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7、饮食有节。饮食对养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饮食自倍,胃肠道受伤。所谓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冲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则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病。莫不由食物之过伤,味道太浓。如果能节令人满意的食物,省爽口的味道,往往不会饱,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益。…疾无由作,故圣人立言垂教,为养生之大经。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人体的后天生长、生长发育和健康受脾胃的影响和操纵。饮食过多,需要损伤脾胃,损伤脾胃,对健康影响不大。不应多吃、过量、嗜食、暴食,饮食是养生的主要方面。
8、营养均衡。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条件,均衡营养是保证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以补精益气。这些话特别强调营养均衡。认为五谷是生存的基础,五果、五畜、五菜等是辅助、滋补和补充。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均衡饮食,健康体重;多吃水果蔬菜、牛奶和大豆;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少盐少油,降糖限酒;避免浪费,兴新食尚。
9、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术数”,根据王冰的说法“术数者,保生之大论”,就是指各种养生之道,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中医理论向来重视劳动与运动对养生的重要意义,而且创造了多样的运动,古称导引与按跷。导引为主动运动,以骨骼肌的运动为主,如适当的劳动、行走、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按跻为被动运动,需要借助他人之力,使他的肌肉与关节等发生运动,包括现在的推拿、按摩等,主要用在治疗各种疾病。
《黄帝内经》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生理、病理、药物治疗和养生保健内容,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养生,一定要按照春夏秋冬四时的阴阳来生产生活和作息,而且针对每一个季节都有具体的指导性措施。
1、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从出生就具备了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
2、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人体的阳气就好像天之气一样 ,主要卫护于外。人体的阴气就好像地之气一样,主要营养于内。所以阳气性刚多实,阴气性柔易虚。
3、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时候的人,会养生的能够按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调和,以使之趋于正确。
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过度操劳,也不过度行房事,所以他们的形体和神气都很旺盛,相互协调统一,便能够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可以活一百多岁。
5、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心志清净安闲少私寡欲,心情平和而不忧虑,形体辛劳而不倦怠,使体内的真气和顺,每个人顺着自己的心思,都能达到满意。
7、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医术高明的医生永远在教人预防疾病,而不是等到自己生病了再去治疗。
8、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眼睛的明亮和面部的色泽是内在五脏之气的外在体现。
10、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人的前阴处是所有筋的汇聚之处,也是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的交合之处。
11、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五脏的精气,都来源于胃中的食物养分,所以胃是五脏之本。
12、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五脏与筋、脉、肉、皮、骨是内外相对应的。生病久了不见好,病邪就会侵入所对应的内脏。
13、胃不和则卧不安。胃气不能循着正常的通道下行,那么睡觉就不安稳。
14、人饮食、劳倦即伤脾。人如果饮食不节制、过度劳累就会伤脾。
15、形寒寒饮则伤肺。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寒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
16、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肥腻的食物使人内里生热,而甘美的食物又会使人胸部满闷。
17、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运用针刺治疗疾病,主要目的在于对体内的气机进行调节。
18、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运行营卫气血的十二经脉,在内联系着各个脏器,在外则维系着四肢关节。
1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生病了,都会让人咳嗽,不只是肺病才咳嗽。
20、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医学理论就像天地一样远大,就像四海一样广深,所以必须反复研习。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即便老师传授得很好,仍不能彻底明白。
21、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虚就会生外寒,阴虚就会生内热,阳盛就会生外热,阴盛就会生内寒。
22、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神会被伤悲、哀苦、烦愁、忧伤之情所牵动,心神不安就会对五脏六腑都产生影响。
23、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春夏时节,体表阳气充足,应首先对外在的标病进行治疗,之后再对内在的本病进行治疗。秋冬时节,精气被收敛在内,应对内在的本病进行治疗,然后再对外在标病进行治疗。
24、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液耗损过多之人,不可以再让他发汗,汗液损耗过多的人就不可以再使用放血疗法。
25、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体衰弱的,应该温阳补气;精气不足的,应该以味道浓厚的食物补之。
26、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如果病人身体强壮,能受药,就让其服用性味浓厚的药物,如果病人体质瘦弱,不能受药,就让其服用性味薄的药物。
27、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阴精源自饮食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但蓄藏阴精的五脏,又会因过食五味而受损。
28、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热势稍微减轻时,如果进食肉类食物,热病会复发;如果吃得过多,会使余热遗留,这都是热病病人应当注意的。
29、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研究医道的人,需要懂天文、地理、人事,才能使自己的医术更精湛。
30、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五方之气是更替着主宰时令的,各有先后次序,不在其相应的季节主宰时令,就是邪气。在其相应的季节主宰时令,就是正气。
31、五液:心主汗,肝主泪,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五脏各有其所化生的水液:心脏主化生汗液,肝脏主化生泪液,肺脏主化生涕液,肾脏主化生唾液,脾脏主化生涎液。
32、五恶: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肝主筋,筋感受风则拘急,所以厌恶风。心主血脉,高热则损伤血脉,所以厌恶热。肺主气,遇寒则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所以厌恶寒。肾属水,性喜润泽,所以厌恶燥。脾属土,性喜干燥,所以厌恶湿。
33、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食物进入胃后,按各自的属性而分别归入与之相合的脏腑。酸味属木,入于肝,辛味属金,入于肺,苦味属火,入于心,甘味属土,入于脾,咸味属水,入于肾。这就是五味归入脏腑的情况。
34、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长久视物,损伤血。长久躺卧,损伤气。久坐,损伤肌肉。长久站立,损伤骨。长久行走,损伤筋。
35、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人体五脏对身体各部分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髓。
36、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万事万物的纲领和变化之源,是生长和毁灭的根本,是一切事物新生、成长、变化、消亡的基本规律。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阴阳这个根本。
37、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阳气失其正常运行规律,人就会折寿,生命机能也会衰弱。天的运行不息是有太阳的光明長照,人的健康是因为阳气向上布外,保护身体免受病邪的侵袭。
38、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木遇到金就会折伐,火遇到水就会熄灭,土遇到木就会疏松,金遇到火就会熔化,水遇到土就会遏绝。万物的变化都是这样,举不胜举。
39、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天气寒冷时,不要行针刺。天气温暖时,不必迟疑。月亮初生时,不能用泻法。月亮正圆时,不可用补法。月黑无光时,就干脆不要进行治疗。这就是依据天气时令调节气血的原则。
40、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治病之前,一定要诊察病人形体的强弱、气的虚实、面色的润枯、脉象盛衰以及病是新是旧等情况,然后及时治疗,这样才不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41、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长时间用眼会劳于精气而损伤血。长久躺卧,阳气不伸而损伤气。长久坐着,会使血脉运行迟缓,损伤肉。长时间站立会劳于肾腰、膝、胫等,损伤骨。长时间行走会劳于筋脉,损伤筋。这就是五劳所伤。
42、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体内风邪偏胜,会出现痉挛动摇的现象。热邪偏胜会出现红肿,燥邪偏胜会出现干枯,寒邪偏胜会出现浮肿,湿邪偏胜会出现糯泻。
43、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五脏不和是由六腑闭塞不通引起的。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由肠胃疾病引起的。
44、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人体众多疾病的产生都是因为气机失调。 人暴怒则气上逆,高兴则气平缓,悲哀则气消沉,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受惊则气混乱,劳倦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
45、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疾病发作时,表现为正气有余的,要按照“本而标之”的原则治疗,就是要先祛邪气,治疗本病,然后调理气血,使其恢复生理功能后,再治疗标病。疾病发作时,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要按照“标而本之”的原则治疗,就是要先守护正气,防止正气虚竭,治疗标病,然后再祛除邪气治疗本病。
46、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只有掌握了逆治和从治的原则,才能正确的进行治疗,而不会困惑。掌握了疾病的标和本,治疗时就能万举万当。如果不能掌握疾病的标本关系就是随意行事。
47、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味进入肠胃后,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部位,酸味药物先作用于肝,苦味药物先作用于心,甘味药物先作用于脾,辛味药物先作用于肺,咸味药物先作用于肾,长期服用能增强脏腑之气,这是物质生化的基本规律。
48、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及时躲避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保持内心的平静,排除一切杂念,使真气通畅,精神不外泻,如此病患就不会发生。
49、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风邪是各类疾病的源头,但只要人神清气静,就能使肌肉腠理密闭,虽然有大风苛毒的侵袭,仍然无法对人体造成损伤,这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而调养结果。
5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药物可以治疗病邪,五谷可以滋养五脏之气,五果可以辅佐五谷充养人体,五畜能充养五脏,五菜能营养脏腑。将药物和谷果肉菜依气味而调配服用,可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给出了一些健康、养生、防治病、诊断等方法。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针对个人需求在《黄帝内经》里获得自己想要的实用知识并落实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