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重视人文精神,人文主要内涵是指以礼乐教化为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历史上一直重农抑商,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商人吃苦耐劳,发挥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赚钱,推动了中国式商业异常繁荣。中国式,本意指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产生、出现、形成的事物,得到多数中国人认可或默认的中国化的东西。中国式通常指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格、方式、思路、制度、行为、精神或概念等,中国式常用来形容中国在特定领域或问题上的独特做法或解决方案,中国式强调的是中国特色或中国特有的东西。中国式确切地说,中国自己发展的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更加彰显其独到、独有、独特的“时代性”品质,出现中国样式、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代化式。传统文化对中国商人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影响着商人的个人形象,对商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传统文化在塑造中国商人诚信形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打造成了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智慧。每一种经商诀窍都不可能适合所有人、所有生意,这些流传千古的古代商人的经营智慧,见仁见智,仅供大家参考和探讨。传说范蠡的经商才学从学于计然即鬼谷子的学生,经商思想在历代都有重要影响。经商之道所要展示的是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演绎着中国文化内涵,以道家的大爱无疆、以儒家的仁德为核心,以佛家普渡众生为出发点,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一个有商道的商人驰骋商场,叱咤风云,这才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从商之道。范蠡中国式经商18法,流传千年,要把握经营法则常记心间,照着经商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中国式商道
传统文化中以道德规范约束商人行为,商人应当恪守诚信原则,注重品德修养,经营中提升商道,还强调商人的社会责任感,商人要承担起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责任。商道,既包含了商业运作规律,又蕴含了为人处世的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商人往往被视为“江湖中人”,他们行走于五湖四海,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商业场合,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商道的本质。儒家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修养,对商人诚信有着深刻影响,要求商人遵守承诺、诚实守信。道家思想提倡真、善、美的生活态度,对商人诚信提供了启示,认为诚信是达成和谐社会的基础。佛家文化强调舍己利他、慈悲怜悯。商人应该以诚实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出商人的仁爱之心。
1、人脉关系。中国式经商的本质是人脉关系,注重人际关系的搭建。正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商场上,一个人的人脉资源往往决定了他的商业地位。善于与人打交道,懂得利益交换,才能在经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诚信是中国式经商的核心价值观,在商业活动中,诚信不仅意味着遵守承诺,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和担当。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3、变通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经商过程中,懂得变通至关重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商人需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灵活应对各种商业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洞悉先机。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当中,早早洞悉先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一雪亡国之耻,不仅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一直在观察敌人,伺机而动。有一年得知吴国大旱,他敏锐发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命令大举收购吴国的粮食,到了第二年,吴国果然开始缺粮,百姓吃不上饭,灾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这时,越国趁机起兵攻打吴国,并一举灭了吴国。越王后来终成霸业,成功跻身春秋五霸之列。收购敌人的粮食,是越王勾践经营的一桩大买卖,他发的财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是商贾之道在政治运用上的成功典范。
5、注重勤俭。在日常经营当中注重勤俭,“积善之家有余庆”。商人李祖理说:“精理精勤,竹头木屑之微,无不名当于用,业以日起,而家遂烧。”秦末有一位任氏商人,“折节为俭”。要求家人公事不毕,身不得饮酒、食、肉。古人经商理财有“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6、出奇制胜。《韩非子·五蠹》当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袖子长了好跳舞,有了资金好经商。比喻善于使用本金、策略、人情、关系等资源,经过精心筹划和努力就可以在生意当中在经营当中,有很多时候都面临资金不足,这时候必须善于使用好每一笔钱的目的是获利,唯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所以古人说,对待商品要做到务完物,就是贮藏的货物要完好,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就是说货币不能滞压,货币欲其行如流水,只有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才能火起来。宋代沈括举例说:“十万元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如果贸而流通,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用好每一分资金,善于钻研经营技巧,多多积累人脉,每时都是商人的必备素养。
7、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出自于《左传·襄公11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汉书·息夫躬传》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生意好做、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要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在各方面防范风险,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让企业有足够生存弹性,不至于碰到一个风浪就一败涂地。经商者居安思危,勤俭为上,处乎其安,不忘乎其微。少一些安乐,多一份忧患,将使生意渐入佳境。
8、先见之明。敏锐洞察力和准确判断力,在任何时候都是商人的赚钱之道,是经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中国人非常聪明,古代很多商人眼光独到,在生意决策当中往往又稳又准。根据《夷坚志》记载,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火势很大,烧了不少房屋,一位姓裴的商人店铺随之起火,大火熊熊燃烧,眼看所有的货品都要化为乌有,大家都忙着救火,可是这位老板看到火势太大,果断决定不再继续救,而是叫上自己的人,带上银两,出城去采购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去了。火灾过后,很多烧过的房屋焦黑一片,到处是残垣断壁,大家都需要重建或者修缮房屋。市场上建筑材料非常稀缺,此时只有这位姓裴的商人手里有大量建筑材料,他不仅及时提供了市场和百姓需要的商品,还趁机发了一大笔财,据说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
9、吃亏是福。在商业活动中,商人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吃亏”,以退为进,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这种看似“吃亏”实则“占便宜”的经商哲学,实则蕴含着大智慧。
二、商圣范蠡的中国式“经商18法”
据《史记》中《货殖列佳》载:楚国人范蠡,在帮助楚王勾践灭吴后,弃宫经商,不久发家致富,范蠡归纳经商十八则为后世商人及创业者奉为至宝。范蠡(lǐ),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宛地三户即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辅佐越王句践灭亡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隐世经商,化名姓为鸱(chī)夷子皮,自号陶朱公。三次经商成为巨富,又三散家财。被后世尊称为“商圣”,历朝历代经商者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有“商祖”之誉的白圭即战国时魏惠王相、秦相吕不韦都曾学习陶朱公的经营术。范蠡中国式“经商18法”,流传千年,值得每一个生意人学习,老板或创业者要读多遍,记心里,照着做,出奇效。
1、“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勤奋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经商做生意,要想赚大钱,自然不例外。范蠡就是最早将“勤”字融汇到商业思想和实践中的商界之祖,生意想做大做强,勤奋无论如何不能丢。
2、“帐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做生意、赚大钱,要让资金流动起来,不能闲置。范蠡认为,这其中一个关键在于要勤查账目,保证资金不是出于滞缓状态。
3、“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范蠡做生意一向都是谨小慎微,从不麻痹大意。尤其在资金出纳问题上,更是极其慎重,不会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4、“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范蠡主张和气生财,他经常告诫家人和雇员不管是对待顾客还是对待交易伙伴都要保持谦和,如此交易才会增多,财源才会滚滚而来。
5、“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整理货物是经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既可以使自身对货物质量、数量等做到心中有数,又易于管理和调度。
6、“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定价是做生意、赚大钱的重要一环,必须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否则的话就容易产生种种争执和纠纷。
7、“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范蠡认为只有尽职尽责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得周全,达到最好效果。对事不尽责,放任事态发展,到时受害不仅是自己,有公司,对于这类人,绝对不能放任。
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在范蠡经营活动中,他十分注重对商机的捕捉,认为只要发现商机就要立马想到生意,想到怎么赚钱,并付出行动,不能有丝毫拖延。
9、“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范蠡认为,经商做生意,赊欠是难以避免,否则很多生意就做不成,但关键是要看赊欠的对象,如果识人不明,那亏钱就是必然。
10、“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范蠡认为在产品质量问题上,不能以次充好,什么样的产品就卖什么样的价格,切勿混淆在一起,否则短期可能会赚点钱,但整体来看肯定是得不偿失。
11、“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范蠡认为生意不论做到什么程度,都不应该忘了节俭。范蠡经商之所以能成功,除了经商天份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节俭,从不胡乱挥霍钱财。
12、“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范蠡认为,一个生意人的信用,既要看他在某一桩具体生意运作过程中的守信程度,更要看他一贯信誉状况。
13、“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范蠡认为“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做生意能赚大钱的人,有一件事是必须注意选用杰出人才,做到知人善任。
14、“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遇事稳重,处乱不惊,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是大商人的本色。范蠡这位“商圣”就是商人最好榜样,他真正做到了“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这得益于他的谋略家经历。
15、“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经商做生意,财务问题是最不能打马虎眼、犯糊涂,否则就容易出现种种弊端,即便是经营良好,会因为财务问题而陷入泥潭。
16、“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底。”范蠡做生意,非常重视现场交易,认为要货物两清,验货必须认真,不可乱进货,否则质量上不去,价格就定不高。
17、“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范蠡认为工作的细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商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细心才能防止粗制滥造的产生。
18、“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范蠡认为经商要讲究商德,要守规矩。更为重要的是在说话方面要守规矩,切莫口无遮掩,信口雌黄。否则就会产生浮躁情绪,浮躁则失信用,生意自然做不好。
商道有一个不同级别的划分,所谓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己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奸商也。陶朱公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和三略:人谋、事谋、物谋和货略、价略、市略,这三谋三略是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商人要自我管理,顺应自然规律,时刻保持克制和正气。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懂得商道之本,还要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要善于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要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陶朱公经商十八法》是古人总结的经商规则,实际是做人做事的方法,这些方法如同圭臬,让人们不仅仅可以用于经商,更可以成为日常行为标准和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