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元曲介绍



元曲介绍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宋词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元曲之称。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目  录

(一)著名元曲

(二)元曲定义

(三)元曲兴起

(四)元曲发展

(五)重要地位

(六)声情特点

(七)元曲体制

(八)元曲分类

(九)代表人物

(十)代表作品

(一)著名元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译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意译

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一声声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雨声,都使得愁思更浓。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落下,棋子还未收,叹息又将滞留在这新丰客舍。十年宦海奋斗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天净沙·夏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意译

云销雨霁,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屋檐。纱帐中的藤席上,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意译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对你的满腔思念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见,好让我不再相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著柳树下的栏干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片片像雪一样洁白的柳絮,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运得的道路,心上的人他真的走远了。 


双调·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以浮云,心如飞絮,

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意译

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

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

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

则见双燕斗衔泥。

意译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近日才几天面色显得枯槁瘦弱,憔悴多了。等了整整一个春天,九十个日夜啊,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而旧时檐前燕子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多欢!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意译

大小小的山峰好像都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汹涌波涛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远望西都长安内心思 绪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汉时代的遗迹,引起无限的感伤。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泥土。无论哪个朝代兴起受苦仍是百姓!无论哪个朝代灭亡受苦还是百姓


仙吕·寄生草·饮

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

不醒时有甚思。

糟醃两个功名字

醅淹千古兴亡事,

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

知音尽说陶潜是。

意译

长醉以后没有妨碍,不醒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渍了功名二字,用浊酒没了千年来的兴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万丈凌云壮志。不识时务的人都笑话屈原不应轻生自尽,但知己的人都说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正确的。


双调·庆东原·江头记事

曹德


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

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

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

猿休怪,鹤莫猜,探春偶到南城外。

池鱼就买,园蔬旋摘,村务新开。

省下买花钱,拚却还诗债。

闲乘兴,过小亭,没三杯著甚资谈柄。

诗题小景,香销古鼎,曲换新声。

标致似刘伶受用如陶令。

意译

低矮的茅舍,挑着酒幌,一位客人走入小酒店中,店主挂起朱帘,使得客人能够边饮酒边欣赏窗外景致。从茅屋窗口望出去,只见池内风平浪静,鸭子正在安稳地睡觉老树的枝丫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眼前所见,似乎是杜甫诗的意境,又像是一幅幅王维笔下山水画。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

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

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

载我在潇湘画里。

意译

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望无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

(二)元曲定义

元曲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三)元曲兴起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兴起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元曲兴起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兴起奠定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形成;再次,元曲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文学传统继承发展必然结果

(四)元曲发展

元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元曲创作开始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元曲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五)重要地位

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六)声情特点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七)元曲体制

元曲兴起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也有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相对,也可平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八)元曲分类

元杂剧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孕育发展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十三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结合等等。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基础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元散曲

散曲释名

一、 元代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二、 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代朱有墩《诚斋乐府》,此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不包括套数。

三、 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进来

 四、二十世纪以来的学者的论文,把小令、套数都看作散曲。散曲作为文体概念做终被确定下来

散曲的产生发展

一、 散曲的产生

1、 发源于金词:根据学者研究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产生于民歌俚谣。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金词对大量北方俚歌俗调的吸收,金词中的许多词牌实际上已经是亦词亦曲,很多词在文学风格上已经接近后代的曲。

2、 散曲输入文坛成为散曲文学的主要途径。金末元初文人没有科举取仕这条路可走,加上但是避世——玩世的社会思潮影响,他们出入秦楼楚馆,而大量名妓会制乐府、唱曲,她们将民间歌曲大量修改、传唱。文人与她们诗酒相乐、丝竹相和,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民歌时调与文人创作结合

3、乐曲的变化: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便应运而生

散曲的体制

一、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单片只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二、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的。体制特点有:1、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2、各曲同押一韵。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三、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

(九)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通常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约生于金末,大都人。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一作一斋)。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关汉冷卿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关汉卿从不写作神仙道化与隐居乐道的题材。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后世有巨大影响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他的悲剧《窦娥冤》"列之于世界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楷模。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他的许多杂剧经过改编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为人民所喜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关汉卿的作品是一个丰富多采的艺术宝库,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欧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汉卿的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出版了他的戏曲全集。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隆重举行了关汉卿戏剧活动 700年纪念大会。他的作品成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1321),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生平事迹不详。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人生耻辱,遂有退隐林泉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已被载入中学课本。有名家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马致远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这山林在何处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韭园村的西落坡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传,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这位大戏剧家的热爱人们也更愿意相信他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野兴》:“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写的就是西落坡村。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有关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使他开始了杂剧创作

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这一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享有很高的声誉。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通过众多伶人的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与苏杭一带的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灵隐寺中的。

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后徙居真定,晚岁寓居金陵。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白朴出身官僚大夫家庭,他的父亲华为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感慨。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后人评价

 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颂扬民众、特别是青年妇女的抗争精神,在现实的深刻描绘中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思想光辉。其代表作《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等数百年长演不衰。白朴的《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唐明皇和贵妃故事,其语言雍雅华贵,绚丽多彩,开杂剧文采派的先河。马致远的《汉宫秋》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写昭君出塞故事,它大胆地改变史实,塑造王昭君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者的形象,抨击了皇帝左右文臣武将的昏庸和无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珙在普救寺遇见相国女儿莺莺,两人产生爱情,通过仕女红娘协助,终于冲破世俗礼教的束缚而结合。该剧主题鲜明,人物性格刻画丰富生动,曲词精美绝伦,在戏曲和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运,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十)代表作品

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四大爱情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