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十异九迷论



十异九迷论

       简介

       作者李仲卿,隋唐道士,生卒不详。曾居嵩山、华山,有名望。唐高祖时居清虚观,与刘进喜同为当时参与佛道论争的道教代表人物,常与佛教辩难。著《十异九迷论》指出道教老君佛教释迦有十异,佛教教义有九迷。

早在唐朝初年,佛道斗争就已经比较激烈了。武德八年(625),唐高祖下诏规定三教先后顺序为:老先、次孔、末释。次年,清灵观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批判佛教,托太史令傅奕上奏皇帝。至高宗显庆(656~661)、龙朔(661~663)年间,佛道之争逐渐进入思想交流阶段。据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记载,显庆、龙朔年间的佛道之争计有6次。傅奕几次上疏陈述佛教国家的危害,请废僧尼及减损塔寺,并编纂成《高识传》10卷作为非难佛教的论据。《十异九迷论》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佛教道教差异而非难指责佛教。十异主要对比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不同的出生方式佛教道教的不同宗旨、二者产生的不同地域、不同宗师、寿命长短、早晚先后、寂灭的不同方式外表、教义的差异和伦理观念差异等。九迷是质疑佛法真谛、塔庙的灵验佛教徒不忠孝不劳动对国家的危害,佛教翻译中的谬误,佛教徒异样的装扮等不遵守华夏正统的怪异之处。贬斥佛教为一种外来的,不符合华夏国情、社会、伦理秩序宗教弘扬道教中国本土的,符合华夏国情、社会和伦理秩序的正统宗教

十异论上

一异曰 太上老君托神玄妙玉女。剖左腋而生 释迦牟尼寄胎摩耶夫人。开右胁而生

二异曰 老君垂训。开不生不灭之长生 释迦设教。示不灭不生之永灭

三异曰 老君应生出兹东夏 释迦降迹挺彼西戎

四异曰 老君文王之日为隆周之宗师 释迦庄王之时为罽宾之教主

五异曰 老君降迹周王之代。三隐三显五百余年 释迦应生胡国之时。一灭一生寿唯八十

六异曰 老君降世。始自周文之日。讫乎孔丘之时 释迦下生。肇于净饭之家。当我庄王之世

七异曰 老君初生周代晚适流沙。不测所终莫知方所 释迦生于西国终彼提河。弟子槌胸群胡大叫

八异曰 老君蹈五把十美眉方口。双柱参漏日角月悬。此中国圣人之相 释迦鼻如金挺眼类井星。精若青莲头生螺发。此西域佛陀之相

九异曰 老君设教。敬让威仪自依中夏 释迦制法。恭肃仪容还遵外国

十异曰 老君之教。以复孝慈为德本 释迦之法。以舍亲戚为行先

从生左右异一

论曰。圣人应迹异彼凡夫。或乘龙象以处胎。乍开胁腋而出世。虽复无关两气非假二亲。至于左右之殊。其优劣之异一也

教门生灭异二

论曰。夫等无生灭其理则均。导世引凡不无差异。但生者物之所以欣。灭者物之所以恶。然则生道难得必俟修功。灭法易求讵劳禀学。是知腾神驾景。自可积劫身存。气尽形殂。固当一时神逝。此教门之殊二也

方位东西异三

论曰。夫东西二方。自有阴阳之别。左右两位。便成仁义之殊。仁惟长善阳又通生。义主裁成阴论肃杀。二气为教则阴不及阳。五德为 言则仁深义浅。此方位之殊三也

适化华夷异四

论曰。夫华夷礼隔。尊卑着自典坟。边正道乖。胜负存乎史册。戎狄之主。不许僭号称王。 楚越之君。故自贬之为子。岂可獯鬻之小匠。匹我天王大师。此华夷之异四也

禀生夭寿异五

论曰。夫老君道契环中与虚空而等量。神超象外随变化而无穷。所以寿命固不同凡。隐显居然异俗释迦生涯有限寿乃促期。一灭不能再生八十何期危脆。此寿夭之异五也

从生前后异六

论曰。道佛二经各陈其说。或言劫劫出世。竞事无先。或代代出生。争陈久远。此之眇邈难取证知。今依传史定其时代人伦而语。则老尊而少卑。乡党为言。亦长兄而幼弟。此先后之异六也

迁神返寂异七

论曰。老君初诞之日既不同凡。晦迹之时故当殊世。所以西之流沙途经函谷。青牛出境紫气浮天。不测始终莫知方域。释迦抱危疾于舍卫。告殒命双林。烧柩焚尸还同胡法。气尽神谢曾不异凡。此去世之异七也

贤圣相好异八

论曰。夫圣人妙相本异凡夫。或八采双瞳。河目海口。龙颜鹤步。反宇奇毫。至如卷发绿睛。夷人之本状。高鼻深目。胡子之常形。岂可匹我圣人用为奇相。若事佛得此报者。中国士女翻作胡形。此相好之异八也

中表威仪异九

论曰。老教容止威仪拜伏揖让玄巾黄褐持笏曳履法象表明。盖华夏之古制释训袈裟左袨偏袒右肩。全幅横缦之裙。半片倚支之服。秃发露顶狗踞狐蹲。非预人伦寔戎狄之风也。岂用兹形制匹我威仪。此容服之异九也

设规逆顺异十

论曰。老君作范惟孝惟忠。救世度人极慈极爱。是以声教永传百王不改。玄风长被万古无差。所以治国治家常然楷式。释教弃亲不仁不孝。闍王杀父翻说无愆。调达射兄无闻得罪。以此导凡更为长恶。用斯范世何能生善。此逆顺之异十也

九迷论下

论曰。夫言者非尚于华辞。贵在中理。歌者非尚于清响。贵资合节。佛经如来说法之时。诸国天子普来集听。或放光明大千土。但释迦在世之日当我周朝。史册所书固无遗漏。未闻天王诣彼葱岭。岂于中华之帝。无善不预道场。边鄙之君。有缘普沾法座。光明所照则众生离苦。而此土何辜偏无人悟。独隔恩外曾不见闻。仰度能仁不容私简求心责实事舛言乖。诡妄皎然足称虚伪。凡夫莫悟逐影吠声。而世不能知。其迷一也

论曰。夫铜山崩洛锺应。葭灰缺月晕亏。未见彪啸而风不生。龙腾而云不起。今释迦所说佛力最尊。一念运心无不来应。故凡俗各倾财产竞造塔庙。不吝珠玑争陈堂宇。或范土刻檀。写獯胡之状。鎔金织素。代夷狄之容。妙尽丹青巧穷剞劂。一拜一礼冀望感通。自胡法南渐已来六百余载。未闻一人言能见佛。岂胡人顶礼即值如来。汉国虔恭不逢调御。若化不到此即是无灵。诳惑人间空谈威力。而世不能知。其迷二也

论曰。夫礼义成德之妙训。忠孝立身之行本。未见臣民失礼其国可存。子孙不孝而家可立。今瞿昙制法必令衣同胡服。即是人中之师。口诵夷言。便为世间之贵。致使无赖之徒因斯悖逆。踑踞父兄之上。自号桑门。傲慢君王之前。乃称释种。不仁不孝已着于家。无礼无恭复形于国斯则门门出枭镜之子。人人养豺狼之儿。抚臆论心良可痛矣。天道无亲华夷讵隔。唯德是辅岂分胡汉。岂可戴巾修善偏无胜福。秃顶行檀独能感果。仁惠岂可俟髡头守真无劳毁形貌。而世不能知。其迷三也

论曰。夫圣人应世本以济益苍生。仰观俯察利安群品。是以味草木合五谷之精。植桑柘充八蚕之纩。故垂衣裳存稼穑。立稷正置司衣以利百姓。于是乎在。若一女不织。天下为之苦寒。一男不耕。天下为之少食。今释迦垂法不织不耕。经无绝粒之法。田空耕稼之夫。教阙转练之方。业废机紝之妇。是知持盂振锡糊口谁凭。左衽偏衣于何取托。故当一岁之中。饥寒总至未闻利益。已见困穷世不能知。其迷四也

论曰。夫国以民为本。本固则邦宁。是以赐及育子之门。恩流孕妇之室。故子孙享祀世载不亏。虽至孝毁穷不令绝祀。故得国家富强天下昌盛。未闻人民雕尽家国可存。今佛教即不妻不娶。名为奉法。唯事早逝。号得涅盘。既阙长生之方。又无不死之术。斯一世之中家国空矣。俗人虽欲求福。不知形命以残。竞慕家安。岂觉宗禋久灭。可谓畏死而服苟吻。惧溺而赴长河。且天皇地皇之世。无佛而祚延。后赵后魏已来。有僧而运促。正由真伪混杂礼乐不调。世不能知。其迷五也

论曰。夫孝为德本。人伦所先。莫大之宗固惟恃怙。昊天之泽岂曰能酬。故生尽温清之恭。终备坟陵之礼。今佛垂训必令弃尔骸骨捐兹草野多出财贿营我塔庙。遂使愚夫惑乱废兹典礼考妣棺柩曾无封树之心(戎狄尸灵翻尽雕庄之妙。且神不享非其族。物不祀非其先。不敬其亲而敬他人。其此谓矣。且水葬火葬风俗不同。埋尸露尸乡邦本异。舍己徇。他用为求福。岂知土壤斯异。各自而然。世不能知。其迷六也

论曰。夫华夷语韵不同。然佛经释迦牟尼者此是胡语。此土翻译乃曰能儒。能儒之名位卑周孔。故没其能儒之劣名。而存释迦之戎号所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汉言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藐三。正遍知也。菩提道也。此土先有无上正真之道老庄之教胡法无以为异。故不翻译。又菩萨摩诃萨者。汉言大善心众生。此名下劣非为上士。掩其鄙称亦莫有翻。凡不译之流。其例如是。曚覆世俗惑乱物心。然厌旧尚新。流荡之常弊。恶同好异。恒俗之鄙情。是以邯郸有匍匐之宾。弱丧有忘归之客。世不能知。其迷七也

论曰。夫圣人应化随方接引。在胡则秃发露顶。处汉则端委搢绅。此华夷之常形。非教方之胜负。若佛苟令去兹冠冕皂服披缁。弃我华风远同胡俗。则不能兼通冠冕。便是智力不周。何谓随方现形而为设教。苟若不能。则佛自是天竺之胡神。非中华之大圣。岂有秃发之训施于正国。若汉学胡形。剪发便名事佛。则应胡习汉法着巾亦为奉道。是知露顶括发乡俗不同。嗟乎士民用为修善。可谓贵邻室之弊襜。贱自家之黼黻。世不能知。其迷八也

论曰。天皇九纪之前。书契未作。太昊六爻之后。文字乃兴。自尔已来渐弘载籍。前贤往圣皆着典坟。揖让干戈备陈篆册。所以左史右史记事记词。直笔直言无矫无妄。魏书外国传皇甫谧高士传并曰。桑门浮图经老子所作袁宏后汉纪云。老子入胡分身作佛。道家经诰其说甚多明威化胡等经并云。胡王不信老子老子神力伏之。方求悔过。自髡自剪谢愆谢罪。老君大慈愍其愚昧。为说权教随机戒约。皆令投陀乞食以制凶顽之心。赭服偏衣用挫强梁之性。割毁形貌示为[利-禾+京]劓之身。禁约妻房绝其悖逆之种)所以谓重病加于毒药。宜令刳腹洗肠。深罪约以严刑。必须诛宗灭祀。但此土君子夙禀道真无劳秃顶。本遵至训讵假髡头。可谓身无愆疵而乐着杻械。家无丧祸而念居縗絰。昏戆之甚良可悲痛。昔汉明感梦此法始来。还令胡人立庙。汉士不许遵行。魏承汉轨还依旧贯。石勒之日念其胡风。与僧澄道人娇足毛羽。避役之流竞为剪剃。世不能知。其迷九也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