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极简中国哲学史




「一个有情怀的     」
诗歌 | 散文 小说 | 段子 | 杂谈 | 故事




哲学对客观事实并不提供任何信息,因此,哲学现实问题并不试图去具体地解决。它所能做的是:给人一种观点使人看到生比死所胜无几,人所失去的也就是他所得到的。从“实际”的观点看,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先秦哲学




         思想




正名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 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天命否定人格化的天;天命主宰性和必然性;君子天命


认识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孟子


仁政德行仁者王;制民之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性善论: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人要成就道德,必须反求诸己


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包括“明道”和“积义 ”两个方面,即提高对道的领悟,以及道德修养



荀子


性恶论: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人为养成的。礼乐文化,是将人 性的恶转变成善的关键


天行有常:天道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积极改变世界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老子


道论:道是天地万物根源根本;道是一,道生万物;道是 万物运动变化规律


无为玄德无为而无不为,道顺应万物本性生育万物 却不主宰命运


辩证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承;祸福相倚;曲则全,枉则直。


处世守柔贵雌;不敢天下先;以德报怨。


政治理论小国寡民;为腹不为目;绝圣弃智;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



逍遥逍遥是绝对的自由;达到逍遥的途径是,坐忘、心斋。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道为一。


相对主义万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德角度看,万物 都是一。万物高低贵贱长短,都没有可观的标准,一切都是随主观而转移,是相对的。


自本自根的道论:道是最根本的;道自主以来就独立自存, 产生天地,赋予鬼神神通;道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杨朱


其人:早期的隐士时代在墨子、孟子之间。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 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墨子



批儒:儒家不信天鬼;儒家厚葬伪哀;提倡礼乐,怠慢生产


兼相爱,交相利: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 而利之;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部分高低,彼此相爱;强调差别、无差等的爱


三表:衡量一种言论的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察 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百姓人民之利


逻辑学:最早提出类(类名,类的概念)、故(原因理由强调推论)等概念


明鬼:肯定天志(天有意志);肯定鬼神存在;天志和鬼神让 人兼爱,奖赏实行兼爱的人,惩罚交相别的人。



后期墨家



义和利:义和利应该统一的;义不应当只是主观动机,也应 该是可观效果上的利益


知识的三种来源亲知(亲身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由 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知识


逻辑理论肯定概念表示可观事物的(所谓,实也;所以 谓,名也)②把概念


为三类:达(最高最普遍的名词概念)、类(同类事物的共同感念)、私(专讲某一事物的专有名词或个别概念)③判断分三类,尽(全程判断)、或(特称判断)、假(假言判断



管子



《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上下;哲学思想最浓


精气说:精气就是道;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根本;人的身体智慧灵魂都是由精气构成


因之道认识事物,要摒弃偏见,排除杂念,按照事物本来 的样子理解认识;“虚”“一”“静”“因”。



易传


阴阳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辩证法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退而变化生;一切事物的产 生和变化都是由于阴阳对立面的交配、交合、交接结果



阴阳


阴阳家:先秦的阴阳源于古代的方术。


六种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行法(包括面向风水


洪范五行五行是五种能动的、相互作用力量


邹衍:阴阳代表五行按照一定顺序相生相克,四季按照五 行相生顺序嬗变;朝代更替也遵循五行相生的顺序。



韩非子



法术势:君主统治学说。法是统治公布统一法令、制度 ;术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势就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掌握权力


自然观和无神论:否定鬼神否定意志的“天”;


道、理:第一次把道、理分开;道是万物总体的规律;理是每 一具体事务的具体规律



汉唐哲学





董仲舒


儒家阴阳家:阴阳家的天人关系儒家政治社会哲 学结合在一起


宇宙观: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 、火、金、水,人。


天人关系天有喜怒哀乐,与人相副,天人一也;人副天数 ,人是天的副本天人感应,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反之,天就震怒


社会伦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仁 、义、礼、智、信


政治学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邢;政治过 失必然变现为自然界异常现象




杨雄

桓谭


杨雄事物变化达到一定“极”(限度);把阴阳变化非为九段


桓谭:“以烛火喻精神”,烛尽火灭,形毙神亡;否定精神独立存在



王充



否定意志的天:天地万物变化都是元气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与物都是元气所成,人的富贵卑贱、祸福吉凶都是命定的




王弼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不是虚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无形无相的根本;无是无形无相,是本,有是有形有相,是末。


得意忘象:王弼注解周易时候提出“言”“象”“意”三者关系;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郭象


“道”是“无”: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


“独化”说: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任何东西“为”和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




晋唐道教哲学


葛洪:玄、道、无、一


陶弘景:道生元气生天地万物


成玄英:重玄之道,非有非无


王玄览:万物禀道生,道与万物是隐、显的关系




隋唐佛学


三论宗


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代表人物吉藏


二谛:俗谛(世俗人认为宇宙万物真实存在真谛宇宙万物虚幻不实)


八不中道:万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天台

(法华宗)


经典《法华经》


代表人物智觊


倡导止观双修:止即禅定,观即智慧


一心三观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




净土宗


经典《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


代表人物道绰、善导


修行方法“观想”(作各种净土羁勒世界的遐想)“念佛”(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律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作法心理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




密宗


指导思想菩提心为成佛的种子,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六大: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


密宗三部:杂密、胎藏界、金刚界。




唯识宗(慈恩宗)


代表作:《成唯识论》


世界分为“我”“法”:我(指生命的主体,意识活动等)法(事物极其规律,如山河大地和人的肉体


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了别境识(眼耳鼻舌身意)


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 是由“识”变现出来的。


唯识无境: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


转识成智:通过修炼,使八中识都变成佛的智慧




华严宗


四法界:所谓“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所谓“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这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间之相。即观平等之理性差别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圆融无碍。


事事无碍:事物都是本体所变现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包含本体,所以各现象之间彼此包容,没有差别和对立。








禅宗


经典《坛经》

代表人物慧能

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本性人人皆能成佛;佛不在遥远的彼岸,而在个人的心中;


自性真空:指心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连心“空”的概念、甚至成佛念头没有


顿悟成佛,无念为宗:修行方法上,心不受外物迷惑,就是无念。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不想任何事,而是不受外境影响,“不于境上生心”。




韩愈

李翱

柳宗元


韩愈道统说——中国儒家关于先王之道传承系统理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及其传焉”


李翱:复性说——成为圣人的一套学说;性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蒙蔽,使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就能成为圣人


柳宗元元气论——宇宙由混沌元气构成没有主宰;运动是阴阳二气作用结果






宋初宇宙发生论者



李觏


太极太极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太极化为阴 阳二气,二气交汇形成五行万物


元亨利贞: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元(事物的开 始)、亨(事物成长)、利(生存条件)、贞(事物发展显示自身的基本特征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



王安石


五行万物体质、性能、形态以及他们所处的时 间和方位,都由五行决定



周敦颐


太极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无 极”是指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 是最大的统一体;“太极”动起来,就产生“阳”,动到极点,就静下来,静下来就生出“阴”;一动一静,分化出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出五行万物


神:太极动静阴阳,“太极”的动静无形无 状,微妙不测,称之为“神”,神就是太极的 微妙作用



邵雍


邵雍主要以图表方式展现了他的宇宙观;如果阳是宇宙生成的力量,阴就是宇宙毁的力量复卦的初爻表示成的阶段开始乾卦的则表示成的阶段完成。姤卦初爻表示毁的开始,坤卦表示毁的阶段完成



张载


气本源:气是最高实体万物本源;凡可状者皆有 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理学


二程


天者理也:理是最高实体,永恒的客观存在的,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格物穷理:心中已有完备知识,但必须通过格物 去认识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朱熹


理:理是事物规律道德上的基本原则;理是事 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据,是“第一性”的。


太极每一物有各自的理,而太极万事万物最根 本、整体的理。


气:理是第一性的,创造万物根本;气是形而下 的,创造万物的材料;天下有无理之气,亦 未有无气之理


人性性分为天地之性(人之所得于理者)和气质 之性(人之所得于气者)



心学


陆九渊


心即理:心与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


反省内求:穷理就是反省内求自我本心,“若能 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阳明


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是世界万 物的根本离开心就无所谓天地万物


良知认识源于内心,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人皆有良知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遮 蔽住了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 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



阳明以后的明清哲学


罗钦顺


气和理:气是世界的本源;理是气运变化必然 规律



王廷相


“理在气中”:气是最初的,唯一的实体;气是永恒的,不灭的;理在气中



黄宗羲



气外无理、心即是理:心外无气,一切都是即气即心的


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气是唯一实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 律,依凭于气


即事以穷理:事物现象探求其规律反对立理 以限事



颜元



理气融为一片:生成万物的材料是气,万物所以 然的规律是理;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



戴震


气化即道:“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是故谓之道”;道就是物质世界变化过程


理存于欲:人性包含三方面——欲、情、知;道 德就在于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





中国古代哲学起点比较模糊,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老子孔子共同生活时代终点确定的,终结于1840年鸦片战争。此间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保持着独立发展的态势,尚未受到西方哲学全面而根本影响

东汉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固然发生较大的影响,但并未从根本改变中国固有哲学思维方式佛教渐渐融入中国固有哲学实现中国化,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中国哲学没有佛教的传入而佛教化。

16世纪利马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曾对西方学术思想有所介绍,但影响力十分有限,不能改变中国哲学独立发展的态势。

中国古代哲学作为完整的哲学断代史,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中国化佛学、宋明理学、清初朴学几种形态的更迭。
 
一、先秦诸子学

 
哲学产生需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有了提高开始把人看成主动的存在,看成认识世界的主体,不再把自己看成被动的存在,看成神的依附者。

第二个条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创造知识阶层,他们不必从事生产劳动,衣食无忧,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哲学问题哲学产生的这两个条件,在春秋末年已经具备,于是中国哲学开始起步,形成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哲学起步,从突破传统天命开始

按照天命观这种种原始形态宗教观念,人是被动的存在,人的命运天神掌控。在人类童年时期,这种情形不可避免。那时人的本事太小,总觉得自己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控制不过中国人的天命观念,同别的民族所崇拜至上神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在许多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中,至上神与人类似,有胳膊有腿,有头有脸。他不但创造世界和人,而且还管人死后的事情,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不是这样。“天”不是造物主,天与人同在。“天”有神性而无神形,没有宗教形象,也不管人死后的事情。因此,突破这样的天命观念相对来说容易一些。由于以天命观为突破对象天人之辩合乎逻辑成为中国哲学基本问题
 
先秦学派众多,号称“百家争鸣”,可以用“诸子学”概括这一时期理论形态其实,先秦的主要学派,大体上就是司马谈所概括的六家,即阴阳、儒、法、墨、道、名。其中后五家属于中国哲学范围。在五家之中,法家专攻政治哲学名家专攻逻辑哲学,皆为专家类型只有道家儒家墨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流派。三家的哲学思考,皆围绕哲学天人之辩展开
 
道家选择天道学进路。老子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提出“道”这样一个中国哲学核心观念推倒传统天命观念权威。他率先树立理性的威信,开启哲学时代
 
老子思考方式可以概括天道学的进路。天道是一个哲学的理念,它推倒天神权威。有了天道观念意味着世界和人皆不在天神支配之下,天神不再是世界和人的主宰者。按照老子看法宇宙的最高法则大道天神具有权威性。大道天神相比较,“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这意味着大道天神权威更大、更悠久。只有大道堪称宇宙万物的本原,并且具有不可追溯的终极性。
 
至于天神,即便有的话,那也是儿子辈分,顶多算是大道之子。大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最终依据老子提出道的观念标志中国人的哲学理性已经觉醒老子告诉我们:应当理性眼光看待世界,而不能再用神性眼光看待世界,因为只有大道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根、本体。老子创立哲学可以叫作天道学。老子哲学问世宣告哲学对于神学的胜利揭开中国精神历史篇章
 
儒家选择人道学进路。道家抓住“天”这个环节,为中国哲学发展打开了一扇门;儒家抓住“人”这个环节打开了另一扇门。儒家哲学思考重心由“天”转到“人”,实现了对于道家话题转换孔子以“人”为切入点,开辟了讲哲学的另一条进路。老子把人从天神的重压之下解放出来;而孔子侧重点天道学转到人道方面,重新认识人,重新解释人,把道同人相联系,强调道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且人是道的主动的弘扬者,而不是被动的遵循者。他关于人与道之间的看法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在道的面前,人具有主动性。孔子从人自身寻求人道,用理性的考察方式取代了神学的考察方式走出原始宗教的藩篱,也找到哲学话语。从对人道彰显反映出,他也达到哲学意识自觉的水准,完全可以老子比肩。他们共同夯实了中国哲学根基
 
墨家选择了人天学进路。他们也在寻找突破传统天命观、建构人道学说的路径,与儒家有同也有别。孔子从“人”的角度入手,把“人”与“道”相联系,很少同“天”相联系;墨子既谈人,也谈天,找到哲学的第三条进路,即人天学的进路。墨家对“人”有更新认识认识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劳动。从这种人道观念出发墨家自然不会认同传统天命观。在传统天命观的视域中,人是被动的,只能天神摆布;而在墨家的视域中,人是主动的,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不必等待天神的恩赐。墨家以独到的思路突破了原始宗教的藩篱,发现哲学意义上的人,以自己的方式达到哲学意识的自觉。为了提升圣王之道”的权威性,墨家不得已从人讲到了天,用神学的外衣把理性主义内容包装起来。墨学主要讲的是哲学,而不是宗教
 
二、汉代经学


哲学时代产物,由于每一时代的语境不同,哲学的讲法自然也就不同。

同先秦相比,汉初语境发生变化,由“打天下”转到了“平天下”。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最后法家胜出而宣告终结法家学说被秦始皇选为官方话语,并且获得付诸实践的机会秦始皇依据法家的治道理论,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用实践证明法家学说的合理性
 
但是,秦王朝二世而亡,同样以实践证明了法家学说的偏激性。汉代秦立,再次统一中国,必须吸取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到法家之外去寻找理论支持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在这种语境中,哲学家的使命在于适应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帮助皇帝找一种足以“平天下”的哲学理论。因此,汉代哲学政治哲学情结比较强,接着法家的话头讲。尽管他们对法家批评,但其作为法家学说的颠覆者,只是希望克服法家缺陷,另外建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先秦诸子尽管不能割舍政治哲学情结,但毕竟保持多维发展的态势;而在汉代,政治哲学成为核心话题
 
同先秦相比,汉初语境另一个大的变化是:哲学家的独立话语权被剥夺,哲学只能皇权至上的语境中讲哲学不能公开发表皇权不利的言论。形象地说,他们不得不在皇权的笼子里跳舞。在先秦时期诸侯纷争没有可以干预学术探讨哲学可以自由思考,自由争辩,自由地游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因而有良好的发挥思想原创力的语境;到汉代,“大一统”已建立哲学家已经无处可走了。皇帝掌握政权、也掌握教权;实行政治专制主义、也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皇权限制哲学家的学术自由,影响了他们思想原创力的发挥。在这种语境中,哲学不得不傍依天上的神权、地上的皇权、古代的圣贤。他们即便提出原创性的学说,也不敢自我标榜,只能借助“代天立言”或“代圣贤立言”的权威话语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语境当然对哲学发展很不利,不过哲学家仍然可以找到一定的发展空间。由于先秦留下学术资源比较丰富,学者可以采用选择方式,表达不同的思想倾向。尽管学术受到朝廷的干预,但官员毕竟不是学问家,没有能力完全搞清楚学术问题没有能力完全消除学派之间的分歧。
 
汉代“百家争鸣”不再,经学掌握主流话语。“经学”之“经”,原指订书的线,泛指一切书籍。“经学”一词见于《汉书·倪宽传》:“见上,语经学。上从之。”在汉代,经学特指经汉儒整理而成儒家典籍。“经”有了“大经大法”的新含义成为人们必须遵循、不能违背的信条。《释名·释典艺》上说:“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相传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定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初,《乐》失传,只剩下五经。在五经的基础上,汉以后的儒生逐渐扩展为七经、九经乃至十三经。
 
汉儒弘扬经学,目的在于满足“大一统”政治需要。经书大都被立于学官,置于皇权控制下的话语系统之中。经学不是可以随便讲的,必须遵循家法传承或师法传承老师怎么讲,学生也得怎么讲,没有自由思考、自由发挥空间。讲经学“代圣贤立言”,只可引证,不必论证。经学是一种官方化、教条化、权威化的Aqua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霸权话语,严重束缚人们理性思维发展
 
在先秦时期哲学家解构传统天命中天主宰一切的观念,把人从天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主动的、自主的人。在先秦哲学家的视野中,已经取消了人上之天。他们讲天人合一,并不是主张与主宰之天合一而是与应然的“天道合一目的在于更合理地做人。显然,在他们天人合一的诉求中,“人”为重心。到汉代,经学家们为了维系“大一统”,变更了先秦哲学家的理论诉求,把重心由“人”转向了“天”。
 
经学家把天人关系问题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之上是否还有一个主宰之天作为“大一统”的担保者?人跟主宰之天的关系如何?出于政治哲学的考量,他们重新建构了主宰之天,强调天在人之上。例如,董仲舒认为,天是人“曾祖父”,比人高几辈;天与人有相同的构造,可以相互感应。“天”不仅仅是伦理的担保者,也是皇权的担保者。皇帝作为天子”,同天一起统治万民。经学家这样处理天人关系,再次把人视为被动的人,视为天的附庸。经学家讲天人学说,其实是一种半哲学半神学的理论

三、魏晋玄学

 
到魏晋时期,东汉刘氏王朝解体,“天”终于塌下来了。在新的语境中,“半是哲学,半是神学”的经学,遭到了冷遇;那种束缚人们行为思想政治哲学话语,更是令人生厌。于是,中国哲学掀起一个小高潮,第三种形态玄学思潮问世了。玄学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名教话语的纠缠,但其毕竟再次跨入自由思考哲学门槛开启了半政治哲学、半人生哲学的新时代
 
玄学家弱化经学名教情结,游移于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之间。经学家讲政治哲学可以采用权威主义的讲法,以势压人;而玄学家讲哲学,则采用自由主义的讲法,以理服人。那时中国处在分裂状态,为玄学家提供了合适的语境,允许他们自由地探索思考和清谈。士人有活动空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以游走各国之间,同春秋战国时期有些相似。在魏晋时期,小君主们也都努力笼络士人,谁都不想背上“迫害士人”的黑锅。就连霸道的曹操,被名士祢衡臭骂了一顿,还得想办法借刀杀人
 
玄学家重新启动哲学航程,集中表现在解构经学家“天在人上”观念,把天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他们便由天人之辩,演绎出体用之辩,实现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次变形。“体”的提出,是玄学家的一大重要发现标志着他们已达到了本体论意识的自觉。
 
玄学中,“体”是指天人之所以能够构成整体终极依据。“体”把天与人联系在一起。在经学家那里,天是目的,人是手段只能讲出天人外在的合一所谓天人合一,无非是把人“合”到主宰之天那里去,听由天的摆布(实际听由皇帝摆布)。在这种思维框架中,不可能提出“体”的追问。玄学突破了经学家天人两界的观念,把两界合成一个整体,方有“体”的追问。
 
他们不再崇拜天,而转向了本体论思考。在玄学家的视野中,天与人同为一个“体”的组成部分,两者合一建立在外在关系上,而是建立在内在关系上。天不再是人的目的,人也不再是天的手段。基于这种天人合一观,“体”或“本”便成为玄学核心话题。他们试图运用本体论观念解释宇宙解释社会,也试图以此安顿人的精神世界
 
玄学中,“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中国哲学范畴,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哲学所说的“现象”。在西方哲学中,“现象只是关于存在哲学范畴;而在中国哲学中,“用”既是关于存在事实判断也是关于社会人生价值判断。“用”相对于“用者”而言,也就是相对于人而言。只有对人来说,才谈得上“用”,即“为人所用”;至于对于物来说,无所谓用或不用
 
“体”对应着“天”,“用”对应着“人”。体用之辩实则是天人之辩的深化。在玄学中,本体的“用”途,分为两种。一是“大用”。“体”运用社会生活实践,支撑起名教大厦,为名教提供终极依据。这是半政治哲学意义上的“用”。二是“小用”。“体”运用个人精神生活中,为个人搭建精神世界,提供一个支撑点。这是人生哲学意义上的“用”。
 
玄学家追问何者为体,涉及个人精神安顿问题,但他们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问题路径。他们游移于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之间,最终的落脚点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玄学构成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环节,还不是成熟的理论形态

四、中国化佛学


玄学理论思维教训表明,从政治哲学中,无法直接讲出人生哲学玄学家从道家思想资源找到的“体”,无法真正融入儒家的话语系统。这种“体”,既不能为名教提供本体论证明,也不能帮助个人找到精神上的寄托之所。在他们那里,名教这一关乎政治生活话题,遮蔽了关于精神安顿的话题,无法真正深入人生哲学领域,无法帮助个人搭建精神世界
 
玄学把如何搭建个人精神世界问题突出来了,可是儒道两家的资源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进新的思想资源,这就是佛教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哲学理论优势在于撇开了名教话语,只关注个人精神世界如何搭建的话题,给中国思想界吹来了一股新风气。于是,中国哲学发展进入宗教哲学时代
 
宗教哲学皆以此岸与彼岸之辩为基本问题佛教亦然。在佛教中,“此岸”是指属于人的生活世界,与中国固有哲学中“人”的意思相近;“彼岸”是指超越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上的精神世界,与中国固有哲学中“天”的意思相近。因此,此岸与彼岸关系问题可以中国哲学天人之辩相衔接。在中国哲学史上,此岸与彼岸之辩是接着体用之辩讲的。玄学提出体用关系问题,虽然对何者为体,看法不一,但都认同“一个世界”的世界观,认为“体”在当下的世界之中。按照这种讲法,只能讲出抽象本体,而讲不出超越本体。
 
玄学家眼中的本体,只是关于世界总体的哲学抽象,所树立的本体论观念,在价值中立不能提供精神寄托之所。玄学终点构成佛教的切入点。佛教将本体置于另一个世界,建构“两个世界”的世界观:此岸为众生世界彼岸是佛国净土;此岸有负价值彼岸有正价值。在佛教中本体不再是空观念,其中的花样比此岸还多,并且是一切价值的担保。
 
如果说体用之辩是天人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第一次变形的话,那么此岸与彼岸之辩可以说是天人关系问题的第二次变形。中国佛教哲学家关于此岸与彼岸关系问题思考经历了从一个世界讲出两个世界、再把彼岸彼岸而为一的过程
 
第一步,变“一个世界”为“两个世界”。如果像玄学家那样限制在“一个世界”的框架中,显然无法讲出本体的超越性。佛教般若学改变中国固有哲学思维方式,不再肯定世界万物真实性,也不肯人生价值而是构想出来一个彼岸世界来。所谓彼岸世界其实就是想象出来精神世界意义世界价值世界。于是,世界被二重化:彼岸为本体,真而不实;此岸为假象,实而不真。
 
第二步,把彼岸与此岸合二为一。佛教哲学超越本体论思想的引入,扩大了中国哲学资源有利于中国哲学发展,但并不能改变中国哲学整体主义思想传统。在中国语境中,佛教没有化掉中国哲学,反而被中国哲学化掉了。中国佛教学者把“两个世界”逐渐地纳入“一个世界”的框架。这正是中国化佛学的特色。从隋代开始中国佛学家大都强调此岸与彼岸的一致性,回归整体主义传统思路。华严宗讲的“一即一切”的般若学、禅宗讲的“顿悟成佛”的解脱学,都是中国佛学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五、宋明理

 
中国哲学展开期,经学围绕着名教做文章哲学限制皇权话语中,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政治的婢女,落入半神学半哲学窘境玄学游移于名教与自然之间,也未把哲学讲到位,结果佛教所取代。佛教哲学虽然实现中国化,但其毕竟被限制宗教话语中,也未能形成完全的哲学理论形态。经过中国佛学家的诠释,外来的佛教文化资源已经渐渐地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宋明理出现做好了铺垫。到中国哲学高峰期,宋明理学行世,实现了三教归一。
 
明理学家突破宗教话语的藩篱,推动中国哲学发展宗教哲学时代转到人生哲学时代,终于形成完全的哲学理论形态,并且掌控主流话语权。“理学行世”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宋明理超越政治哲学宗教哲学,以人生哲学理论重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内在超越哲学精神
 
华严宗和禅宗虽然都强调彼岸与此岸的整体性,但仍然没有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们只是靠近中国固有哲学“一个世界”的世界观,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回归者。真正的回归者是理学家。他们从儒家资源演绎出“天理”本体论理念,证明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唯一性,解构了“两个世界”的宗教世界观。
 
“礼者,理也”。天理既是存在的本体论依据也是价值的本体论依据。与“理”相对应哲学范畴,叫作“事”,泛指人们所有的行为实践。“理”对应着“天”,“事”对应着“人”。理事之辩可以说是天人关系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三次变形。
 
理学家将玄学中的体用之辩提升为理事之辩,问题意识进一步深化。在玄学中,“体”仅对应着“天”,是一个关于存在的本体论范畴,玄学提出“无”“有”“独化”等本体论理可以存在提供终极依据,却不能价值提供终极依据没有为人指出一个超越终极目标。“用”对应着“人”,指“体”在生活世界中的呈现。借助体用之辩,玄学家主观上想为名教提供理论支持,可是落空了。他们从道家那里找到的本体论观念,起不到支撑名教的作用
 
尽管大多数玄学家认同名教,可是,他们仅把名教置于“用”的层面没有完成对名教的本体论证明。在玄学家的本体论学说中,名教本身并不是“体”。他们不在儒学系统寻找“体”,而到道家自然学说中为名教找“体”。至于道家式的“体”,如何转化为儒家式的“用”,玄学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把“体”和“用”嫁接在一起没有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玄学没有掌控主流话语权,很快被佛教取代。
 
鉴于玄学理论思维教训,理学不能再走援道入儒的老路,必须另辟蹊径,从儒家自身的资源寻找本体论理念。他们找到的核心理就是理,于是把体用之辩转换为理事之辩,并且完成了对儒家伦理的本体论证明。同“体”相比,“理”不再是抽象本体,而是儒家伦理紧密结为一体、有具体的内容的。“理”有“应该”的意思,既可以作为关于存在的本体论范畴,也可以作为关于价值的本体论范畴,比抽象的“体”有更广泛的解释力。同“用”相比,“事”更贴近人的生活世界。凡是人所参与活动,都可称为“事”。
 
恪守纲常伦理规范当然属于“事”的范围不过兹事体大,因为它就是“理”的直接体现理学家主要关注理事之辩,但也未忽略体用之辩。他们强调体用内在的一致性,叫作“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在理学家那里,“理”属于“微”的本体层面,“事”属于“显”的现实层面,但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统一关系人们在恪守儒家伦理的道德实践中,就可以获得对于“理”的本体论体验,不必再像玄学家那样指望到山林中寻求本体论体验。
 
理学家那里,“理”主要是一个价值本体论范畴。“理”有“理所当然”的意思可以为人们搭建精神世界提供必要逻辑支点,帮助人们找到安身立命之地”。一旦树立了“理”的本体论理念,就可以“心安理得”,就可以得到终极价值的安顿。通过对理事关系的本体论考察,理学家把恪守纲常伦理的道德实践,提升精神生活高度,终于为儒家思想体系找到了本体论依据玄学家起动了儒学哲理化工程,到理学家这里,才算完成了这项工程。理学家比经学家高明的地方在于,不再“就事论事”,而是以“理”论“事”。
 
理学提出理事之辩,也是对佛道二教彼岸与此岸之辩的回应。华严宗已经以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把彼岸与此岸合为一体,形成“一即一切”的观念。那么,何谓“一”呢?佛教可以给出答案理学家也可以给出答案佛教答案是个“空”字,而理学家的答案则是一个“理”字。理学家本体论意识形成,显然受到华严宗“一”的观念的启发。他们借鉴佛教理论思维成果,找到了讲儒家本体论的话语方式
 
通过研讨理事关系问题理学突破宗教哲学话语,转向了人生哲学话语。玄学家讲出半政治哲学,把中国哲学向前推进一步;中国佛学家讲宗教哲学,又推进一步;理学家讲出人生哲学,再推进一步,达到高峰。他们在精神生活领域中,用哲学理念取代宗教信条,改变宗教中国精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泰国、缅甸、柬埔寨那样的佛教国家理学家居功至伟。
 
他们对佛教超越本体论做出有力回应找到儒家精神超越路径,也就是内在超越路径。华严宗的本体论只肯定“理法界”的价值,仍然肯定彼岸世界价值;尽管没有否定“事法界”的存在,但毕竟否定了“事法界”的价值,也就是否定生活世界价值,仍然以出世主义价值导向。华严宗提出理事无碍说,缓解了“理”与“事”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但没有根本扭转出世主义价值导向。
 
理学吸收华严宗理论思维成果,明确肯定理和事的真实性,终于完成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的转折、从佛教出世主义儒家入世主义的转折。由于华严宗没有肯定生活世界的真实性,不可能消解此岸世界彼岸世界的对立,仍旧秉持宗教世界观;理学家基于“理”本体论,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取消了彼岸世界,重申了“一个世界”的原则,所秉持的是哲学世界观。
 
理学家建构的“理”本体论,足以同佛教的“空”本体论相抗衡。理学家既肯定理与事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又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理”属于“形而上”的层面具有理想性、超越性,人们可以以此为根据,搭建价值世界意义世界,设立终极价值目标追求美的理想人格化解不良情绪,净化心灵空间找到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理”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只有价值没有价值。“事”属于“形而下”的层面表现人们生活世界具有现实性、内在性。“事”既有正价值也有价值。“事”符合“理”,有正价值,叫作“存天理”;“事”不符合“理”,只有价值,被理学称为“人欲”。
 
“人欲”妨碍人们以“理”为价值追求目标,是应当灭掉的消极因素。就这样,理学家以理想主义价值导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超越精神安顿方式。这种方式有同佛教类似的安慰功能有助于人们养成宁静、平和等心态获得真诚、高尚的价值感。这种方式还有佛教所不具备的激励功能,鼓励人们自觉地接受“理”的约束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担当意识
 
“理”既可以安身”,亦可以“立命”,却不会陷入虚无主义误区,十分切合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理学行世后,佛教中国精神生活中“治心”的位置颠覆了,逐渐被挤到了后排。在精神生活领域,大多数中国人不再以佛教高僧导师而是理学家为导师;不再选择佛教外在超越路径而是选择理学内在超越路径

六、清初朴学


正统理学家比较重视儒家内圣学,却忽视儒家外王学;比较重视“穷理尽性”,却忽视了“经世致用”;比较重视“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却忽视了“兼济天下”的实践哲学正是由于正统理学存在着这些局限引发了清初朴学思潮
 
为了避开正统理学误区,他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对儒学做出整理,以求在清廷入主中原情况下,保存儒家文化的慧命。他们在对儒学进行整理时候,从文化传统角度切入,同汉代古文经学有些相似。他们不相信正统理学家“六经注我”的狂言,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研究喜欢做扎扎实实、朴实无华的学问,故而后人把他们的儒学思想称为朴学。他们擅长考据,促使考据学在清代有了长足的发展,故而又称他们的儒学思想为考据之学。
 
清初儒学家承接着汉代古文经学讲究名物训诂的传统,有时也打出恢复汉代古文经学的旗号,所以又称他们的儒学思想为“新汉学”。清初儒学家认真清理正统理学造成迷雾力图儒家经典中重新挖掘儒学的意蕴,为保存这份文化遗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清初朴学是对正统理学的反拨。宋明理学家的哲学意识较强;而大多数朴学家的文化意识较强,他们不太讲究思辨性,更愿意做纯学问历史学、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皆在他们研究范围之内。在他们的眼里,思想家该退场了,学问家该登场了。
 
清初朴学家把批判矛头主要指向正统理学,尤其是王学末流,但不是对于宋明理学的全盘否定。朴学思潮同宋明理思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吸收借鉴了宋明理学的理论思维成果。例如,顾炎武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能没有受到朱熹格物说的启发。对于正统理学来说,清初儒学可以说以“对着讲”为主;而对于非正统理学来说,他们却以“接着讲”为主。王夫之继承张载的学脉,作了创造性的诠释,使气学的理论形态更为完备。戴震讲“气化流行”,也是对张载元气论的继承发展
 
由于受到清代“文字狱”的打压,处于民间的朴学思潮可能得到长足发展,未能改变理学行世”的局面,仅仅预示中国哲学新的发展方向。严格地说,朴学算不上完整的理论形态只能算是理学的余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哲学走入中国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在这种语境中,中国哲学可能保持独自发展的态势,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程宣告终结
 
综上所述,在奠基期,诸子学为中国哲学展开了个好头,水平之高并不在希腊哲学之下。在展开期,经学取代诸子学,成为掌控话语权官方哲学哲学沦为政治的婢女;玄学取代经学,试图改变政治哲学话语,把目光转向精神现象,又掀起中国哲学高潮中国化佛学取代玄学运用宗教话语,一度掌握了在精神领域中的话语权。在高峰期,宋明理完成三教合流,用人生哲学话语取代宗教哲学话语,使中国哲学形成完整的哲学形态,为中华民族找到内在超越精神生活方式
 
清初朴学反省宋明理学,力求把中国哲学推向实践哲学,但没有成功。从先秦的多维哲学到汉代的政治哲学,再到魏晋的半政治哲学,再到隋唐的宗教哲学,再到宋元明清的人生哲学构成中国古代哲学清晰的发展轨迹。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史,如果不按朝代更迭来表述,而按哲学形态更迭来表述,是否更贴近实际呢?

作者简介
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哲学传统哲学现代化等,主要著作有《中华儒学源流》、《现代儒家研究》、《现代中国哲学思潮》等。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