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原本是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来也被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纵观中国漫长历史,这种民族败类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并不少见,其中最为著名,对汉族政权损害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十人。
1、西汉中行说
中行说(读音“中航越”),燕(今河北省)人,西汉时期宦官,原为宫廷太监,后因陪送公主到匈奴和亲而对汉王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侍奉老上、军臣两代匈奴单于,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后来助力匈奴攻打西汉,因为熟悉汉朝的军队特点与战略战术,所以对汉朝构成了重大威胁,让汉朝付出了惨重代价。
2、西晋张宾
协助石勒建立后赵。张宾,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和政治家,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皇帝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后,朝廷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虚发”,对于后赵而言,他是人才,可对于汉族而言,他却成了“败类”。
3、北宋张元
为西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元本为北宋永兴军路化州华阴人,后因屡试不第,自认才能难以施展,遂转投有称帝大志的李元昊,被委以重任。李元昊称帝建国之后,张元被任命为中书令。张元叛宋投夏之事,给宋朝以极大震撼与教训,宋嘉佑2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而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即使那些科举成绩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进士出身”尽量防止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
北宋末宰相力主议和。张邦昌为北宋永静军东光县张家湾人,进士出身的他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与童贯、王黼、蔡京共为党羽,面对金国的威胁力主议和,宋钦宗上台后派其去议和(其实是让其去送死),张邦昌遂沦为金国阶下囚。“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张邦昌被金人强立为伪楚皇帝,在金兵北返后还政于宋高宗赵构。宋高宗继位后重新启用主战派,张邦昌最终因叛国之罪名被赐死。
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身为南宋宰相,曾在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被掳往北方,后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返回南宋,自此开始力主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时曾短暂担任宰相,后被弹劾罢免,但又于绍兴八年(1138年)再度担任宰相,深得宋高宗宠信。秦桧不仅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而且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乃是谋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魁祸首。
为蒙古攻灭南宋出谋划策。刘整,曾以12骑袭破金国信阳,军中呼为“赛(李)存孝”。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任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时,因畏惧奸臣贾似道迫害,以所领15军、州、户口30万向忽必烈大汗(元世祖)叛变。南宋方面丢失大半个四川,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叛降后,策划绕过长江、嘉陵江上易守难攻的山城,改从襄阳中路突破。元兵遂得长驱南宋都城临安,灭亡南宋。
7、蒙古张弘范
元军攻灭南宋的主要指挥者。张弘范为张柔第九子,字仲畴,曾参加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在石壁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燕然勒功,以传后世,后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死后被追授多种官衔。
明朝降清第一谋臣。范文程,曾事清开国之四代君主,成了清初一代声名卓著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范文程少好读书,于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生员(秀才),时年18岁。1666年(康熙五年)范文程卒,终年70岁。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几十年后,康熙亲笔书写了“元辅高风”四个字,这是满人对他的最高的评价,但是对于明朝遗老来说,他却成了臭名昭著。
帮助清军平定南方。洪承畴为1616年进士,曾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松锦之战后投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他升任大学士后,负责南方战事。他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同时,他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1665年,洪承畴逝世,享年73岁,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
剿灭农民军、攻灭永历政权。吴三桂,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吴三桂在崇祯末年降清,冲冠一怒为红颜,曾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代清兵入关,后晋封为平西亲王。其于1673年因不满朝廷撤藩而叛清,发动“三藩之乱”。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同年秋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