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中国古代十大哲学家,都是谁?





「一个有情怀的     」

诗歌 | 散文 小说 | 段子 | 杂谈 | 故事


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总有一些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在现实世界当中生活,却不安于现实,总是不断探究生命奥秘追寻人生意义思索天地规律,推演宇宙大道,我们称他们为“哲学家”。


史学上有一个“轴心时代”的概念,指的是在公元前后,在世界三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了三个文明的至圣先师,中国老子孔子,古印度释迦摩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影响改变了整个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古代的十大哲学家。


一、生命大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二、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三、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只担任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其作品称为文学哲学哲学文学”。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四、民本思想先驱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五、儒家的改良派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六、“大一统”的设计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七、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八、“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阳明集大成。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全书》。

 

九、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十、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卒于壬申正月初二午时。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