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色地素三彩 其地有黄、绿、紫、米等色,是于胎上刻画好纹饰后再加彩制成的器物。它以代表皇室的黄地最为尊贵,并以大瓶、大盘、大罐、香薰等陈设瓷为多,通常有高硬度、肥厚有光晕的釉面,纹饰亦层次直接用色料绘画,绘成后还要一丝不苟地在纹饰的空隙处填上色地;第二次再低温烧成。所以与白地素三彩的制作相比,它的制作显得更加繁复。
康熙墨地素三彩 其为康熙素三彩中公认最尊贵的品种,为康熙时首创、主要用作奠祀之礼的彩瓷。它的工艺非常繁缛:制作时先施绿釉,再施光亮鲜明的墨地即黑色釉彩,然后用深紫的黑笔白描禽鸟、花卉、荷莲等图案,而黄、紫、绿等色釉施于留白纹饰处方成。故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曾云“素三彩以墨地为最贵&Hellip;&Hellip;西人嗜此,身价极高,一瓶之值,辄以万金”。并且有趣的是,由于官窑禁烧,因此只有民窑的作品,其质量甚至不逊于官窑。
康熙虎皮三彩 其为康熙素三彩中最为新颖、特殊的品种。由于它不带丝毫红色的釉面光亮变幻,特别是以黄、绿、紫三彩色釉点染的虎皮状斑块器表有如虎皮斑纹,因此它又有“虎皮三彩”“虎皮釉”的俗称。其胎骨致密沉重,风格粗犷豪放,现有壶、碗、盘等器物传世。它的出现不仅与当时的瓷器外销脱不了干系,而且还和崇尚狩猎的康熙皇帝有关。史载当时的康熙爷立国后为了励志,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射猎活动,且每年还猎杀了百头以上的老虎。因被猎杀动物(包括老虎)的血为红色,自然就认定红色为荤色,所以红色以外的色彩自然为素色。
由于康熙素三彩的品种繁多,因此它的器型不仅有盘、攒盘、碗、盏托等日常用具,以及当时较为少见的小几;而且还有瓶、罐等陈设器,炉、观音、财神、童子、寿星等供奉用瓷,以及笔筒、砚台、笔洗等文房四宝。另外小如鹦鹉、大如狮子形瓷塑,当时亦十分常见。其胎体和康熙五彩、粉彩、青花瓷一样,极富釉质光润、洁白如玉的特点。而纹饰方面,它多以大块涂抹的龙、凤、花果、蝴蝶、花卉、人物为常见,并以花卉为主,以飞舞的蝴蝶间饰,同时加以龙纹的暗刻,故此尤为清新雅致。
作为康熙彩瓷之一的素三彩,尽管用彩上没有五彩的丰富、艳丽,但由于它工艺精细、艺术品位高雅,故其在清宫用瓷中有着非同凡响的极高地位。同时因其标新立异的施彩工艺,使得它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品种,而且突出特点更非一个简单的“细”字了得。
其一,是康熙素三彩的胎体精细,对配制的制胎原料、各道工序的锤炼均非常严格。这样素三彩瓷虽然制作得薄而精巧,却无任何厚薄不匀或变形的现象,且处理胎体各部分的厚薄方面皆完美、和谐。同时为了保证胎体表面的细润、绘瓷艺术的效果,以及保证坯体晾干后器物里外壁的施釉方便,通常还要在器外壁作画的部位细细地刮掉釉层,从而使得坯体泥料细微颗粒之间的孔隙填实,令坯体更加细润、精美。
其二,是康熙素三彩的绘画精细。为了绘画形象与用彩的准确,保证纹样内容布局与设色的严谨,有的素三彩瓷甚至还用针一样的工具,在釉下胎体上线刻纹样的轮廓,并沿轮廓线用色料在烧成后的釉上绘画。而配制的彩料,其原料的研磨十分精细。另外素三彩釉上彩画的各种纹饰图案,色彩与色地均处于一个平面之上,如用手抚摸会感觉绘画的画面细滑、平整、舒适,基本无粉彩所有的凸凹层次感。正是康熙素三彩的胎细、釉细、彩料细,再加上绘画细、工艺细,才让这种彩瓷的品质得到了保障和提高。
本文可见素三彩在数量上,康熙朝不但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造型、纹饰、彩绘、点缀技法、色彩变化等方面,亦获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果。自雍正朝以后,素三彩鲜有制作,直至清光绪年才出现仿品,从而更加彰显了康熙素三彩的盛名与光辉。